?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策略研究

2023-04-19 09:30何玉柏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3年33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深度學習

何玉柏

【摘要】深度學習是推動學科改革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合理應用深度學習理念,不僅能讓學生的視線聚焦在核心內容上,還能在深度分析和探索中實現舉一反三.單元復習課作為小學數學重要課型之一,與學生內在發展需求息息相關,這與深度學習目標一致.對此,教師應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單元復習課.文章簡述了深度學習與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的適切性,并圍繞構建思維導圖、以生為本、關聯對比、專題練習等多維度展開探究,旨在構建高質量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堂.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單元復習

隨著學習和研究的深入,深度學習已經逐漸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重要學習方式和理念,這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還能有效落實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深度學習是一種具有主動性、批判性的學習方式,教師在以此種理念為基礎組織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時,應側重引導學生理解知識、培養其高階思維和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從而在解決問題中遷移運用知識,實現高效復習.

一、深度學習與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的適切性

“適切性”,顧名思義有著合適、貼切程度的意思.從單元復習課的本質要求和學生學習特點展開分析,發現深度學習與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有著較高的適切性.具體內容如下:

(一)符合單元復習本質要求

單元復習課是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重要課型,開展的初衷是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完善知識結構,讓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同時縮短個體差距.整理單元內的所有知識是單元復習課開展的前提和關鍵,教師需立足整體找到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能力之間的平衡點,而深度學習對復習課的本質要求契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能在深入探究中助力學生整合單元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搭建中教師只能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真正的“主導者”,在科學的啟發下,立足整體視角,根據知識內在邏輯對數學思想、概念應用等進行歸納和整理.深度學習的精髓在于“以少代多”,即利用少量精練的主題對所有主題進行表面覆蓋,所謂“表面覆蓋”指的是學習中的淺層次記憶和理解.另一方面是發展學生數學關鍵能力.數學關鍵能力包括抽象能力、表征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等多樣內涵,培養時應以數學核心內容為載體,并滲透到教學全過程,做到“新知中培養,復習中強化”.

(二)契合學生學習特點

所謂“深度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圍繞具有挑戰性的主題或任務展開探究,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積累豐富的經驗.基于深度學習開展的單元復習,在兩個方面體現出了與學生學習特點的契合:一方面,學生具備深度探索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縱觀深度學習落實情況,發現教師多是將其應用在新知講授中,但將其應用在單元復習課中,也能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由于學生在學習新知前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學習新知后形成基本知識和技能,若在復習課中調動學生知識和技能,則能助力學生深度探究課堂任務.另一方面,深度學習還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單元復習中要求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和個性化認知體系,不僅要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等結構化知識,還要掌握技能、素養等非結構化知識,如此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要達到這一要求,關鍵在于聯系實際生活設計問題情境,讓其在情境中調動真實經驗,以掌握結構化知識和非結構化知識.

二、深度學習理念下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策略

(一)構建思維導圖,加強主線引領

開展單元復習課旨在讓學生整體把握教材內容,不只拘泥于某課時中的知識、技能目標,而是著眼整個單元,通過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能力和素養.思維導圖具有層次分明、焦點集中等優點,應用在復習課中能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將繁雜、冗長的信息分解成簡單的思維單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中,教師應結合單元內容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理清單元知識結構,再深度探究知識,以提高數學復習課的效率.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基于深度學習帶領學生復習“簡易方程”相關知識.教師在單元復習之前可為學生布置前置作業:從單元知識及其聯系出發,圍繞基礎題、拓展題、易錯題等制作一份單元知識小報,提醒學生可以在小報中增加“單元學習注意事項”模塊.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開展“小報評選”活動,根據評比情況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部介紹、分享自己課前繪制的單元知識小報,通過組內評選推出最優秀的作品上臺展示,并由一名小組代表闡述,其他小組可以隨意提問,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著重帶領學生探尋知識之間的銜接點,讓學生在取長補短中不斷完善思路,從而提高認知結構和學習效率.最后,教師展示完整的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在對比中查缺補漏,并重點探析“知識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讓學生在復習中將課時教學中的內容銜接起來,從而構建單元知識框架,促進教學目標實現.

(二)以生為本,培養說理能力

有效的復習應以學生為主體,深度學習也強調以生為本,因此,教師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單元復習教學活動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往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大多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練習,這種模式較為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難以實現預期的復習目標.對此,教師應以生為本,在課堂中將更多空間和機會留給學生,由學生主導復習活動.這樣一來,學生才能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教師也才能以課堂為主陣地,引導學生先獨立復習所學內容,再通過語言加工表述出來.說理的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大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的復習教學為例,教師應立足學生發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說理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具體內容如下:

【問題探究】如圖1所示,已知圖中兩個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1cm和2cm,求陰影部分面積.

學生結合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展開分析和討論,得出了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2:連接AF,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等于△BFA和一個弓形面積之和,可以先求出弓形面積,再加上△BFA的面積,就可以求出陰影部分的總面積.

討論后部分學生表示不理解第二種解題方法,在嘗試求弓形面積時遇到了困難,對此,教師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說理,借助板書畫出圖形,利用轉化思想將不規則圖形轉化為規則的組合圖形,再逐步展開計算.由此,學生能在理解原理的基礎上,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實現深度學習,真正內化知識,實現復習目標.

(三)關聯對比,理清知識脈絡

學生每學習完一個單元的知識后,頭腦中的知識結構大多較為雜亂,多以課時為單位組成多個小結構,無法將前后所學內容銜接起來,因此需要通過單元復習來加以整理,構建更加完善的單元知識體系.面對知識點較多、應用性較強的單元知識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應先引導學生回顧課堂學習的所有知識,梳理一遍后再針對單元復習主題,復習重難點知識.由此,結合知識之間的邏輯展開關聯對比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同時深化對知識點的掌握.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這一單元為例,“三角形內角和”是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也是單元復習課的重難點內容,教師應先指導學生回顧、梳理所有知識后,再針對“如何推導三角形內角和”部分知識,在關聯對比中展開深入探究.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顧“三角形分類”相關知識,再回顧課堂中推導“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并要求其動手操作畫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形3個內角的和各是多少度.由此,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單元所學知識.隨后,教師要求學生圍繞“如何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展開討論,讓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知識和實踐積累經驗,獨立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方法,將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拼湊在一起組成“平角”,再根據“平角=180°”得出結論.還有的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根據長方形的內角和是360°,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的結論.基于此,通過整體梳理復習,學生能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追根溯源,在探究中融合其他知識,實現深入理解知識點的目標.

(四)專題練習,提高復習效率

教師在課堂中重視單元復習的開展,主要是為了鍛煉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練習是復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以復習課為載體精選練習內容時,教師不僅要重視夯實學生基礎,還要結合學生學情設計具有針對性、實踐性等特點的問題,助力學生有效掌握單元知識點.

1.針對性練習

針對性練習在復習課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歸納學生的薄弱點、易錯點,基于此設計相關練習活動.考慮到學生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存在差異,教師在設計針對性練習后,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結合自身實際學情來完成練習內容.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這一單元為例,學生在學習植樹問題基本數量關系時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教師在單元復習中應開展針對性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實現深度學習.具體內容如下:

【易錯題】一段公路長3600m,按照綠化工程要求,要在公路兩旁每隔10m栽一棵楊樹.從頭至尾,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楊樹?

【變式題】一段公路長3600m,按照綠化工程要求,要在公路兩旁每隔10m栽一棵楊樹,公路起始點要修建收費站不需要植樹,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楊樹?

部分學生在解決易錯題時,忽視了“棵樹”與“間隔”之間的規律,列式求解為:3600÷10=360(棵),360×2=720(棵).教師在復習時要針對學生常見的錯誤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從頭至尾”是兩端都栽樹的意思,因此所栽的棵數應比間隔數多1,正確式子為:3600÷10+1=361(棵),361×2=722(棵).基于此,教師再改變題目條件設計變式題,要求學生結合復習內容重新審視題目,由于變式中提及“修建收費站”,說明公路一端不用栽樹,所栽的棵數應與間隔數相等,列式求解為:3600÷10=360(棵),360×2=720(棵).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在實現深度教學的同時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2.實踐性練習

新課改強調數學教學生活化,原因是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必須扎根于生活,如此才能鍛煉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避免學習脫離實際.在基于深度學習的單元復習課堂中,教師所設計的練習內容也應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以感受數學知識的深化與應用.對此,教師可以從生活現象出發設計具有實踐性的習題.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為例,教師應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實踐性習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容積等相關知識,具體內容如下:

【實踐探究】

探究主題:測量石頭體積.

探究要求:結合自身愛好選擇一塊石頭,先觀察外形特點,再運用所學知識嘗試求出石頭體積.

實踐步驟:①先估算這塊石頭的大??;②想辦法求出石頭的體積,并將實踐過程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生動呈現出來;③想一想,你有多少種方法?

這一測量活動與生活息息相關,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操作性,學生需要結合探究主體自行選擇探究對象,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完成觀察、操作、實驗、總結等學習活動,如某學生挑選了一塊白色的鵝卵石作為實驗對象,在實驗探索中分步驟展開測量:①準備一個長方形玻璃缸,經過測量得出它長為20cm、寬為10cm、高為15cm;②往玻璃缸中倒入1L的水;③將鵝卵石放入玻璃缸中,水位上升卻并未溢出;④測量后得出水面上升了2cm.而后,學生結合實驗中得出的數據,根據上升部分水的體積求出鵝卵石的體積,即20×10×2=400(cm3),由此,學生可在實踐探索和解決問題中熟練掌握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測量方法.

結 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中,教師以深度學習理念為導向,引導學生思維縱深發展,在歸納和總結中形成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提升復習課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整體設計單元復習活動,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直觀分析單元知識結構,再通過說理練習、關聯對比、專題練習等活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素養,提高課堂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恒.大概念引領的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重構[J].中小學班主任,2023(20):44-47.

[2]張悅.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8):173-175.

[3]張靜.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15):89-91.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深度學習
從操作式閱讀入手,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生本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分析
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思考
小學語文單元復習的重要性分析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打破思維定勢,創新單元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