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的滲透

2023-04-20 19:07楊于紅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7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美育滲透

楊于紅

摘? 要:當今,我國教育在加快發展,隨著物質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審美意識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始終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特別是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美育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語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的表述,還是對其內涵的闡述,都充斥著美的因素。如果沒有美育的話,語文的教學就是一個不完整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美感元素,使學生從思想上接受美的教育,從感情上接受美的熏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美育;滲透

引言

美育與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對調節其思想情感及行為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優美的文字或情境,對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想象力、思維方式與品行等諸多方面進行全面的培育,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其能夠在生活、學習中有效調節自身的心態與情緒,形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的思想意識,進而以積極的生活態度面對每一天。

1依托教材,充分挖掘審美元素

課堂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而教材則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依據。為了更好地開展審美教育,首先就要靈活使用語文教科書內容。小學語文課本里的一些寓言、名言警句、詩詞和課文等,都是展開小學語文文化內涵教學和審美教育有機結合的良好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審美化的閱讀,了解詩詞里的萬里河山和愛國情懷,感知某些課文和寓言里的人生哲理。這些都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漢樂府古詩《江南》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不難看出古詩往往具有韻律美和聲韻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古詩朗讀時的速度、節奏、感受等語言的特征。二是感受古詩蘊藏的情感。盡管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洗禮,但是中華傳統的審美文化依然歷久彌新。千百年來的作品之所以能引起現代人的共鳴,是因為他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深邃的。比如,李白在《贈汪倫》中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朋友間的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這種情感的深刻表達,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深度理解古人的思想與智慧,從中挖掘適用于現代的理念,做到古今融合,引導感悟文化的美感。

2教師備課過程滲透美育

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美育,這是美育在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美育要注重以下方面。第一,要對審美教育的具體內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美是對美的認知,愛美,美的創造,是對美的感知與鑒賞,對美具有創造美的興趣與才能。這種理念和使命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第二,要充分發揮教科書中的審美教育內涵。教學材料自身具有審美教育的作用,但它是一種潛意識的,很難讓人去發現和掌握,對教科書的教學,要深入地剖析和了解教材的內涵,發掘其自身的美學意義,以及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而構成的生命之美。挖掘出教科書所具有的美學意義,并把它融入到課件之中,從而構成了課堂上的知識。第三,重視學生自身的美學和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和體會到教科書的美感,了解和領會美育的思想,但是,要把學生的心理學特性和學生的審美、心理特性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其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美育作用。小學生審美認知的主觀化、審美體驗的游戲化、審美偏好的直觀化。把美育的基本特點和美育的特定內涵有機地聯系起來,創造出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課程,實現對學生科學的合理的預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在小學的語文教育中,美育的創造和實踐的價值往往可以通過學生的寫作來體現,而寫作則是以學生自己所掌握的語文要素來表達美、創造美、溝通美的。在寫作中,一個人的智力活動,能夠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的檢測與提高,并在創作作品中體會到自己的審美水平的改變。但由于小學生的觀察和剖析力較差,對美感的辨識度較低,因而很容易造成美與丑的混淆。所以,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必須先訓練他們對美的觀察和對美的解析。在詩歌中感受到滲透的美,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剖析美,并通過對周圍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美進行審視。比如:溫暖的陽光,微風的清新,嬌艷的鮮花,郁郁蔥蔥的樹木……根據當地的特征,收集創作要素,比如:飽滿的果實,清澈的溪流……最終以詩歌的形式進行表達。

4在教學情境中滲透美育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尚未成熟,在事物的認知理解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具象思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時,要善于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及實際認知規律為著手點進行美育。特別是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應用的優質育人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因此,想要讓學生真正在語文學習中切實感受到美,教師就要利用好各類資源為學生創設美育教學情境,在情景中激活學生的想象力與審美意識[5]。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構建一個寬松且愉悅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學習體驗。如,既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表演、歌唱等方式,抒發對美的理解,感受狀物之美,還可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等手段,在配樂中為學生渲染美的情境,調動其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之后在教師言語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體悟生活中的美景,欣賞有關美的一切元素,將學生創造美的欲望激發出來,為學生打造視聽上美的享受。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做到審美與智慧教育并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審美的價值,也要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的美學氛圍,才能使語文教學更好地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而促進教學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洋.習近平關于美育的重要論述:生成.要義及特征[0].河北廣播電視小學學報,2021,26(J):79-85.

[2] 江振程試論新課改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課程教育研究,2019(30):60.

[3] 駱珍.芻議新時期小學語文美育的教育教學[0].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5):197.

[4] 諶安榮生命的體驗:語文美育過程的本質[D].教育科學研究2021(10)-:45-48.

[5] 蔡立敏.語文教學中的美育U-中小學管理,2021(9):16-17..

[6] 周玉英.淺談語文教學中美育的作用0.考試周刊,2020(9):73一74.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美育滲透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美育教師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