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后的應用分析

2023-04-20 18:42劉芳
健康之家 2023年5期
關鍵詞:肺葉切除術系統化護理胸腔鏡

劉芳

摘要:目的 探究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后采用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產生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行肺葉切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撲克牌分組方法分為D組與L組,每組40例。D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L組采用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下肢靜脈血血栓發生率、護理質量、生活質量、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1)凝血功能指標(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干預前,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L組PT、aPTT高于D組,而Fbg低于D組(P<0.05)。(2)下肢靜脈血血栓發生率:L組低于D組(P<0.05)。(3)護理質量:L組各項指標評分高于D組(P<0.05)。(4)生活質量:L組各項指標評分高于D組(P<0.05)。(5)心理狀態:干預前,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L組SAS、SDS評分低于D組(P<0.05);(6)滿意度:L組高于D組(P<0.05)。結論 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護理中實施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系統化護理;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肺部疾病的臨床表現形式有多種,包括肺癌、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等,會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臨床通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延長患者生命周期。當前,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被廣泛應用,可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在胸腔鏡的作用下,醫生能明確病變位置,并將病灶準確切除,且對患者產生的創傷較小,利于術后快速恢復。但是,為預防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如下肢靜脈血栓等,需要對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2]。本文探討了對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采用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行肺葉切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撲克牌分組方法分為D組與L組,每組40例。D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范圍49~72歲,年齡均值(58.82±1.78)歲。L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范圍50~74歲,年齡均值(58.83±1.76)歲。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D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講解術后有關注意事項,并提供基礎護理。

L組給予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1)生命體征監測:觀察患者身體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2)按摩護理:按摩者雙手拇指與四指相對,采用提拿手法由患者大腿根部至足踝反復按摩,保證每次15 min,2~3次/d;用掌根部直推患者腿部承扶穴至承山穴,并叩擊足底,每次7~12 min,2~3次/d。(3)下肢功能訓練:手術完成當天需指導患者被動活動,包括膝、髖、踝關節進行內收與伸屈等運動,運動頻率為20次/組,3組/d;患者在術后第1天下床進行站立練習,2 min/次,6次/d,酌情逐漸增加運動強度;術后第3天,需要叮囑家屬為患者進行下肢按摩,將其下肢上抬15~20cm,另一只手由下至上進行擠壓按摩,保證按摩頻率為15 min/次,3次/d。(4)下肢強化訓練:對患者進行下肢強化訓練指導,可采用慢跑等訓練方式,保證速度合理,避免患者心率升高。當患者心率異常升高時,需立即停止運動。還可指導患者進行上下樓梯運動,以提升運動能力。(5)心理指導:根據患者行為語言掌握心理變化,提供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可通過心理暗示等方法幫助患者建立康復信心。(6)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為患者提供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治療儀器為韓國大星公司提供的DL2002B型治療儀)。需指導患者取平臥體位,為下肢套上套筒,將儀器的壓力調整為25~180 mm H g,保證套筒套管與主機相連;連接電源后,可由踝部開始充氣,對患者的小腿與大腿逐漸施壓,維持5 min充氣;放氣后,需要停留5 min再次充氣,保證治療頻率為2次/d。期間觀察患者的實際感受,并進行針對性調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下肢靜脈血血栓發生率、護理質量、生活質量、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見表1。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比兩組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

L組患者下肢靜脈血血栓發生率為2.50%,顯著低于D組的17.5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凝血功能指標

干預前,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L組PT、aPTT大于D組,而Fbg小于D組(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護理質量

護理后,L組護理服務態度、護理技術、環境、護理安全等評分顯著優于D組(P<0.05)。見表3。

2.4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L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對比兩組心理狀態

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L組評分更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5。

2.6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L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D組(P<0.05)。見表6。

3討論

如今,肺部疾病的發生率逐年提升,尤其是肺癌、肺硬化性血管瘤等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3]。一些嚴重的肺部疾病會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其中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以諸多優勢被臨床廣泛應用。但是,術后患者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這與凝血功能異常有較大關系。此時,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對預防相關并發癥非常重要。相比于常規護理,系統化護理更加完整與規范,可滿足患者實際護理需求[4]。

此次研究以80例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干預后,L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顯著優于D組,下肢靜脈血血栓發生率顯著低于D組(P<0.05)。結果表明,采用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方式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L組患者護理質量、生活質量、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D組(P<0.05),表明該聯合護理方式可提升患者護理質量與生活質量。究其原因,在系統護理中,對患者進行按摩以及下肢功能訓練,可加強血液循環,逐漸提升肢體功能;并且,在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的作用下,可以使靜脈血流充盈,提高下肢血流速度,避免出現血液高凝狀態,為患者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5]。

綜上所述,間歇式充氣壓力治療儀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富美. 基于FTS護理模式對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1):141-143.

[2] 周瑩瑩,陳倩倩,汪娟,等. 術后恢復綜合方案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護理中應用92例分析[J]. 當代臨床醫刊,2021,34(4):30-31.

[3] 陳姍姍,陳湘,劉珍,等. 基于FTS護理模式對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養生大世界,2021(23):201-202.

[4] 謝樂平. 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后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的價值探討[J]. 黑龍江醫學,2021,45(14):1518-1519.

[5] 房晶晶. 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后應用個性化護理對患者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90):257-258.

猜你喜歡
肺葉切除術系統化護理胸腔鏡
系統化護理對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分析
系統化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患者身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與小切口開胸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對比研究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胸腔鏡和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對比
全胸腔鏡下與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肺癌療效對比觀察
胸腔鏡胸腺切除術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轉開胸的臨床研究
系統化護理對輸卵管結扎術的影響
系統化護理對顯微外科斷肢再植患者感覺恢復的作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