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化流程護理對晚期腫瘤患者癌痛及應激反應的作用分析

2023-04-20 22:15王艷王雋
健康之家 2023年4期
關鍵詞:應激反應癌痛

王艷 王雋

摘要:目的 研究規范化流程護理對晚期腫瘤患者癌痛及應激反應的作用。方法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醫院治療的60例晚期腫瘤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研究,依據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行規范化流程護理,比較觀察兩組癌痛情況及護理前后的心理應激反應、生存質量。結果 入院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疼痛爆發時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及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上述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規范化流程護理應用于晚期腫瘤患者中,可緩解癌痛,減輕心理應激反應,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規范化流程護理;晚期腫瘤;癌痛;應激反應

臨床發現,約有75%的癌癥會引發癌痛癥狀,尤其是中晚期腫瘤患者。癌痛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引起心理應激反應,導致生存質量下降。因此,如何減輕晚期腫瘤患者的癌痛程度、提高生存質量,是目前臨床關注的重點。規范化流程護理是一種以常規護理為基礎的科學、系統的干預模式,通過規范護理流程、服務,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有研究顯示[1~3],規范化流程護理可減輕晚期腫瘤患者的癌痛程度,緩解心理應激反應,提高預后。故本文運用回顧性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了規范化流程護理對晚期腫瘤患者癌痛、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醫院治療的60例晚期腫瘤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研究,依據護理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相關倫理委員會批準。見表1。

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病理檢查確診為腫瘤晚期;(2)年齡<80歲;(3)無法手術、放化療者;(4)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者;(2)腫瘤腦轉移者;(3)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保證病房環境干凈整潔、發放健康手冊、心理疏導、臨床用藥指導、密切監控身體狀況、飲食指導、按摩癌痛部位等。

研究組采取規范化流程護理,具體如下:

(1)成立規范化流程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和護理人員組成,入組前進行晚期癌痛患者的護理內容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組。小組內結合病情狀況、癌痛程度及止痛原則、心理狀態及疾病知識掌握度、家庭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規范化流程護理方案。

(2)環境護理。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播放舒緩的音樂,增強患者的身心舒適度。

(3)強化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利用講座、視頻、公眾號、健康手冊、一對一口頭宣教的方式,詳細講解晚期癌癥的相關內容,包括癌痛產生的主要原因、放化療方法、化療易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提高患者對晚期癌癥、癌痛的正確認知。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況,及時干預負面情緒,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4)癌痛護理。正確、全面評估癌痛狀況,包括疼痛對日常生活、工作、情緒等生存質量的影響,運用轉移注意力(舒適體位下,回憶過往自己有趣、幸福的事情;根據喜好,播放輕緩音樂、閱讀幽默小說、觀看喜劇電視)、放松療法(閉目養神,放松全身,做深呼吸)、物理療法(按摩內關及足三里穴位,65℃濕熱毛巾熱敷、冷毛巾冷敷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痙攣和組織缺氧)、服用止痛藥物等方法緩解疼痛。依據三階梯止痛原則,選擇最佳止痛藥物及用藥途徑,做好疼痛護理記錄,觀察疼痛緩解情況;告知止痛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5)隨訪。出院時建立書面隨訪本,定期隨訪并記錄,依據結果提出建議。

1.3 觀察指標

(1)癌痛:通過入院疼痛評分、疼痛爆發時疼痛評分、疼痛持續時間3個方面評價。運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以患者的主觀感受作為評價標準,0分代表無疼痛,1~3分、4~6分、7~9分分別為輕、中、重度疼痛,10分表示疼痛無法忍受。

(2)心理應激反應: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5]評價。各有20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1~4分,SAS、SDS量表分別以50分、53分作為分界。分數越高,不良情緒越嚴重。

(3)生存質量:運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QLQ-C30)[6]測定。包括生活質量、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6個分量表,每個量表中都包含有30個條目,總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情況越理想。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癌痛情況比較

研究組疼痛爆發時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前后的QLQ-C30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QLQ-C30各分量表評分比較差異不大(P>0.05);護理后,研究組QLQ-C30各分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有研究顯示[7],約60%~90%的癌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問題,而晚期腫瘤患者的癌痛發生率明顯高于早中期患者,且有10%的患者在死亡前仍受到癌痛的困擾。癌痛可對身體造成極大折磨,并使患者產生心理應激反應,導致睡眠質量差、食欲下降等,嚴重影響生存質量,甚至出現自殺等過激行為。因此,需采用合適的護理模式降低患者的癌痛程度,改善心理應激反應及生存質量。以往的常規護理較為單一,不太注重心理狀態,護理效果有限。本文運用了回顧性對比分析的方式,探討了規范化流程護理對晚期癌癥患者的影響,為該類患者的護理模式提供參考。

晚期腫瘤患者的負性情緒、強烈應激反應與疼痛程度呈正比,且會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生存質量。本次研究中,以癌痛程度、心理應激反應及生存質量為觀察指標,探討了規范化流程護理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疼痛爆發時VAS評分,SAS、SDS及QLQ-C30各分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規范化流程護理的應用可緩解癌痛程度,減輕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生存質量。分析原因,規范化流程護理利用環境護理和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利用多種健康宣教方式增強患者的認知程度,提高護理依從性;癌痛護理利用了多種干預方式,以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疼痛持續時間,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規范化流程護理應用于腫瘤晚期患者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紅云.規范化流程護理對腫瘤晚期患者癌痛發生的干預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8):79-80.

[2] 吳慧敏,張華榮.探討規范化流程護理對腫瘤晚期患者癌痛發生的干預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6):132.

[3] 劉萍,劉利,鄭煒.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對腫瘤內科晚期放化療癌痛患者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7,15(5):671-673.

[4] 唐貞貞,王曼曼,栗彥偉.疼痛與心理護理共同應用于晚期腫瘤癌痛患者的效果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2,28(2):185-189.

[5] 肖易,侯小華,高小荃.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晚期腫瘤患者心理狀態的效果[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1):146-147.

[6] 萬崇華,陳明清,張燦珍,等.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評介[J].實用腫瘤雜志,2005,20(4):353-355.

[7] 張松松,趙云嬌,牛玉瑩,等.晚期癌癥患者癌痛的規范化治療療效評估(附115例)[J].現代腫瘤醫學,2019,27(17):3114-3117.

猜你喜歡
應激反應癌痛
不同的護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臨床應用觀察
骨轉移癌痛的中醫外治法研究進展
加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應激和疼痛的影響
右美托咪定對全麻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應激反應的影響
羥考酮復合右美托咪定在頸叢神經阻滯下甲狀腺手術麻醉中的應用
癌痛藥物管理政策亟待優化
癌痛規范化治療在老年晚期癌癥患者中的作用
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護理效果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小兒手術應激反應的作用分析
術前應用右美托咪定對學齡前兒童的有效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