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路徑分析

2023-04-23 18:45李愛琴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3年4期
關鍵詞:德育滲透綜合素質小學語文

李愛琴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存在教師德育滲透意識不強、德育因素挖掘不足、德育滲透形式單一等問題。對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習,強化滲透意識;立足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借助活動,豐富德育形式。由此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綜合素質

語文學科教學是提升小學生德育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語文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德育滲透,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然而,目前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仍存在一些問題,一線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探索合適的滲透路徑,自覺將語文教學和德育有機結合起來,以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義

1. 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小學生大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們分辨能力有限,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認識,規范他們的思想品行,還可以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灰雀》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含而不露的拳拳愛心的感召下,把捉回來的鳥又放回森林的故事。在課堂上滲透德育,使學生懂得了誠實的可貴,同時引導學生要注意保護鳥類,熱愛大自然,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2. 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教師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任。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例如,通過欣賞課文中描寫的祖國大好河山,在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激發小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通過學習有關誠實守信、刻苦學習的故事,培養小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等,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3. 小學生深入學習語文內容的需要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的任務則更具特殊性。語文學科思想教育功能比較強?,F行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章內容大都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和感染力,教材中的人和事都充滿正能量,在其熏陶下,能促使小學生走向良性循環的成長軌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典型事例引導小學生正確面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激勵他們克服困難,更好地學習語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

1. 德育滲透意識不強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德育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德育滲透意識淡薄。他們在語文教學中忽視了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與培養。一方面,部分教師承擔多個班級的語文教學任務,工作量繁重,沒有過多時間開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教師的德育專業知識不足,開展德育滲透工作時力不從心,未能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德育教育的價值,影響了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

2. 德育因素挖掘不足

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德育素材。但是,部分語文教師對德育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忽視了教材中蘊含的德育資源,授課時未能深層次挖掘課文中蘊含的德育因素,使語文教學中沒有充分發揮德育價值。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在拓展延伸時,未能將教材中的德育案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導致德育效果不明顯。

3. 德育滲透形式單一

許多教師習慣采取榜樣示范法,以歷史上的名人為榜樣講解德育理論知識,不注重通過語文活動進行情感熏陶與品德實踐。德育滲透與學生的實際聯系不緊密,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德育效果不佳。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路徑

1. 重視學習,強化滲透意識

首先,教師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德育素養?!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在課程理念中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豐富教育學、心理學和德育理論方面的知識,注重德育積累,提升德育素養,以淵博的學識吸引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教師要認真學習《標準》,深入理解其精神實質,提升德育滲透意識。同時,教師要積極學習與德育相關的教育論著,通過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等多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提升自身德育素養。

其次,提升德育滲透意識。教師在提升德育素養的同時要強化德育滲透意識,將德育滲透轉化為自覺行為,主動將德育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例如,統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神州謠》這篇課文列舉了黃河、長江、長城、珠峰等秀美山川,這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將杭州西湖、四川九寨、安徽黃山、桂林山水等美景編入《神州謠》——“西湖美,九寨勝,黃山奇,桂林秀?!边@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量,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美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教師還可以在朗讀中滲透德育。學生通過朗讀,領會課文大意,體味文章中蘊含的情感,進而受到思想教育。

2. 立足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要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向學生滲透德育。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讀書的目的是什么?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認知:少年時代的周恩來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然后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由此促使學生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師還可以對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進行延伸拓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后,教師要求學生聯系實際,分享類似的生活經歷,談談自己對守信的理解,強化學生對誠實守信的重要性的認識。

3. 借助活動,豐富德育形式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還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熏陶。教師可以開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將課內滲透過渡到課外滲透,以此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例如,在清明節開展“緬懷先烈,寄托哀思”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感受先烈的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還可以開展詩歌朗誦、辯論賽、話劇表演等活動,在活動中融入德育因素。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將相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排演話劇“負荊請罪”。有的學生扮演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藺相如,有的學生扮演知錯能改的廉頗。學生合作演繹藺相如和廉頗不計前嫌、握手言和,共同維護趙國利益。通過話劇的排練,讓學生學會了寬容,理解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寓德育于語文實踐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寫作活動,讓學生傾吐心聲,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文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與指導,逐步提高德育實效。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線語文教師要積極提升自身德育素養,強化滲透意識,立足語文教材深入挖掘德育資源。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積極滲透德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引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毛小霞.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研究,2021(4).

[2]祁學芝.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路徑探討[J].基礎教育論壇(上旬刊),2022(11).

[3]劉海蓮.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路徑探索[J].啟迪與智慧(上),2022(10).

猜你喜歡
德育滲透綜合素質小學語文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以心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
淺談規劃展覽館講解員的綜合素質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