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中蜂秋季管理要點

2023-04-23 16:46熊成
中國蜂業 2023年11期
關鍵詞:巢內群勢巢脾

熊成│文

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興城 125100

遼寧地區進入秋季后,外界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加大,蜜粉源開始缺乏,蜂王產卵力和蜂群群勢呈下降趨勢,蜂群繁殖受到限制。同時,由于中蜂飼養的方式大多是定地飼養,這也增加了蜂群秋繁的飼養難度。秋繁后蜂群的強弱,將直接影響著蜂群的安全越冬,所以蜂群的秋季管理就至關重要。要依據外界蜜源條件、氣候的變化,合理調整蜂巢,輔以適當的人工飼喂與溫度調節,調動蜂王的產卵積極性,保持中蜂旺盛的哺育情緒,同時預防蜂群病敵害的發生,培育出健壯的適齡越冬蜂,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礎,也為來年的養蜂生產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適時培育新王,更換老王

要充分利用夏季最后一個大蜜源,通過人工育王培育新王。遼寧地區一般應在7 月末8 月初培育出一批優質蜂王,此時氣溫適宜,外界蜜粉源也較為豐富,有利于蜂王的婚飛和交配。中蜂秋繁時,蜂群繁殖速度很大程度取決于蜂王的質量,蜂王質量好,蜂群繁殖速度就快。新蜂王產卵力強,產卵集中成片,群勢增長快。新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也強,能維持強群,并能有效的控制分蜂。及時更換老、劣蜂王對秋繁非常有利,老王度夏后產卵積極性下降,卵圈縮小,甚至停產。初秋育出的蜂王正值生理青春期,產卵積極性高,卵圈大,非常有利于越冬蜂的培育。需更換的老王也可與新王組成雙王群,在巢箱內分區飼養。新王產卵力強,放在大區,4 張巢脾繁殖。老王產卵力弱,放在小區,2 張巢脾繁殖。雙王群能迅速培育出大量適齡越冬蜂,使蜂群群勢快速增強。越冬期來臨前視情況淘汰老王,或再拆分成兩個群勢相當的蜂群。雙王群易出現工蜂偏集現象,要不定期調換蜂箱兩側子脾和卵蟲脾,這樣就能避免工蜂偏集在蜂箱一側。

二、培育適齡越冬蜂

要適時開展秋繁工作,培育出大量優質的適齡越冬蜂,確保蜂群安全越冬。適齡越冬蜂是指越冬前培育出房的,經過箱外飛行排泄,但未參與巢內哺育、釀蜜、巢外采集等工作直接進入越冬期的青幼年蜂。由于越冬蜂未參與蜂群的生產活動,各項生理機能保持健康狀態,越冬死亡率低,在度過漫長的冬季后仍保持強大的哺育力,能迅速參與蜂群春繁活動,使蜂群快速發展壯大。大量健康的適齡越冬蜂不僅保證蜂群安全越冬,還能確保蜂群春繁速度。遼寧地區中蜂秋繁時間應在立秋前后,歷經50 多天時間,到9 月下旬結束,秋繁結束后要采取措施促使蜂王停產。秋繁后期沒有限制蜂王產卵,會造成出房后的幼蜂未經過爽飛排泄直接進入越冬期,整個越冬期蜜蜂是無法正常排泄的,越冬蜂后腸積糞過多,越冬期躁動不安,蜂團易松散,既不利于蜂群保溫,也導致飼料消耗過大,越冬蜂壽命大幅縮短。在確定斷子時間后,中蜂可以大量飼喂比例為2∶1 的糖漿,通過蜜壓脾,不斷壓縮蜂王產卵的空間,最后蜂王因無處產卵,而被迫停產。當外界氣溫已經下降,可以通過開大巢門,擴大脾間距至15mm,撤去覆布等措施,來降低巢溫,促使蜂王停產。

三、適時獎勵飼喂

獎勵飼喂是繁殖強群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技術措施。中蜂怕餓,在巢內缺乏飼料的情況下,工蜂會減少對蜂王的飼喂,迫使蜂王降低產卵量,直到停產。嚴重缺蜜時,工蜂為了保存自身,會棄巢飛逃,尋找新的生存空間。秋季,外界蜜粉源逐漸缺少,要盡早進行獎勵飼喂,保證巢內有充足的蜜粉。蜜粉足,工蜂哺育積極性高,蜂王產卵量也會提高。實踐證明,適當的獎勵飼喂能使蜂群繁殖率提高20%以上。巢內飼料不足會嚴重影響適齡越冬蜂的質量。秋繁初期,蜂群獎勵飼喂可用低濃度的糖漿,糖水的濃度在35%~50%之間,堅持每天晚間飼喂,當天飼喂量以當晚蜂群吃完為度,避免因一次飼喂過多而引起盜蜂。蜂群飼喂量要依據巢內貯蜜情況而定,要經常保持巢脾上封蓋貯蜜能達到全脾的1/4,只要巢內不缺粉,蜂群便會積極繁殖。要避免無限制的大量飼喂,造成巢內蜜壓脾,從而影響蜂王的正常產卵。在確保不發生盜蜂的情況下,秋繁時最好在糖水中加入適量蜂蜜,這樣能刺激蜂群加快繁殖效率,提高培育越冬蜂的質量。

四、合并弱群,均衡群勢

蜂群度過炎熱夏季后,蜂王產卵力降低,蜂群整體群勢下降。中蜂秋繁前要及時調整巢脾,將蜂巢中多余的巢脾撤出,蜂脾關系調整到蜂略多于脾或蜂脾相稱,這樣能保證在快速繁殖時,蜂群有足夠的護脾能力。蜂群長期處于蜂少于脾的狀態下,子脾易受到病蟲危害。新脾則要等到新蜂出房且群勢增強后才能添加,保證巢內蜂多于脾。在培育越冬蜂前,要均衡全場群勢。對于弱小蜂群,應適時進行群勢強弱互補,抽調強群的老蛹脾對弱群進行補強,同時弱群中的卵蟲脾調入強群哺育。此期要盡量平衡蜂群群勢在4 足框以上,形成繁殖越冬蜂的基礎群勢。對于極度衰弱的小群,沒有力量補充強壯,要及時進行合并,要避免只顧及蜂群數而忽視了群勢,造成弱群無法正常越冬的狀況。秋繁中后期,隨著外界溫度的下降,巢內要保證蜂多于脾,使蜂巢內溫度保持恒定,蜂群能維持較大子脾圈,確保子脾的健康發育。

五、補喂越冬飼料

越冬飼料的優劣與飼料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蜂群的越冬安全。遼寧地區一般在8 月初要對蜂群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將深色巢脾布置在蜂巢兩側,中間放適宜蜂王產卵的淺色巢脾,蜂脾相稱或脾略多于蜂,調整后開始獎勵性補喂。根據蜂王的日產卵量確定補喂量,秋繁初、中期蜂王產卵旺盛時,補喂量少些,防止蜜壓子圈。隨著外界溫度的降低,蜂王產卵量的日趨下降,至9 月中旬,要逐漸加大飼喂量,當蜜脾封蓋面積達70%~80%或以上時,撤出后集中貯存于強群繼箱內。在9 月下旬,蜂群斷子后調整越冬蜂巢時,把蜜脾調入蜂巢內,要保證1脾蜂有2~2.5kg 的飼料蜜。對群內飼料達不到標準的越冬蜂群,需要再次進行補喂。這樣利用非越冬蜂完成越冬飼料的采集搬運、釀造、封蓋等工作,越冬蜂出房后因沒有參加儲備越冬飼料的勞動而保存了體力,延長了壽命。越冬飼料的補喂應在十一前結束,太晚易造成飼喂糖漿來不及濃縮和轉化,糖漿中水分含量過大,越冬飼料易發酵變質,造成越冬蜂在越冬期大肚下痢,從而導致蜂群越冬失敗。有條件的蜂場也可以利用本地最后一個大蜜源,貯備一定數量的封蓋大蜜脾,在秋繁結束后可直接用貯備蜜脾作為越冬飼料。越冬后期蜂群出現飼料不足時也需要利用蜜脾進行補充。

六、防止盜蜂和病蟲害的發生

秋季外界蜜粉源缺乏,也是盜蜂多發的季節。中蜂嗅覺靈敏,在飼料缺乏時更容易起盜。由于秋繁期較短,一旦蜂場發生盜蜂,如無有效的補救措施,常會引發全場互盜,不但蜂群損失嚴重,還易造成蜂群飛逃直至全場垮掉。要重視蜂群秋繁盜蜂的預防工作,做好常規的防盜措施。不要讓蜂箱有縫隙,日常檢查蜂群時間盡量縮短。蜂群補喂飼料在晚間進行,不要把蜜糖滴漏于箱底和箱外。保持蜂巢內不缺蜜,尤其是在外界沒有流蜜的情況下,要及時補喂蜂群,讓蜂群始終處于溫飽環境中。秋季飼養中蜂,中蜂場地要遠離意蜂蜂場。

秋季中蜂易受巢蟲的危害,特別是弱小蜂群更易受到危害。防止巢蟲危害,在管理上飼養強群,合并弱群,緊縮巢脾,使蜂多于脾,適當獎飼蜂群,及時清潔巢箱。每年要對蜂箱進行一次消毒處理,用5%石灰水浸泡蜂箱或用98%的冰乙酸熏蒸蜂箱,也可用酒精噴燈噴烤蜂箱,這些都能殺死蠟螟的卵和幼蟲。如發現巢蟲危害蜂群可用硫磺熏殺,將被危害巢脾抽出,放入空箱內用硫磺熏蒸3 分鐘,巢蟲爬出后,抖落箱底進行捕殺。蜂群秋繁時,蜂箱放置在離地面30cm 的蜂箱支架上,蟾蜍就難危害蜜蜂了。在遼寧東部山區,胡蜂是中蜂秋繁的主要敵害,在秋繁時經常巡視蜂巢門口,發現有胡蜂要進行捕殺,或在蜂場周圍設制誘捕裝置捕殺胡蜂。秋季蛛蛛對蜜蜂的危害也不容忽視,蜂箱周圍樹枝上的蛛蛛網要經常清理。只有做好病敵害的預防措施,才能保障中蜂群勢的快速增長。

秋季蜂群的管理工作是全年中蜂飼養的重中之重。秋季繁殖的越冬蜂體質強壯,群勢大,加上巢內充分足的越冬飼料,蜂群就能安全越冬。翌年蜂群春繁基礎群勢好,才能為奪取養蜂高產提供有力的保障。秋繁只有抓好每個環節的管理,才能為來年打下堅實的生產基礎。

猜你喜歡
巢內群勢巢脾
打滑
淺議群勢均衡
談中蜂咬脾應對措施
養蠶巢脾 一種新的養蠶用具
蜜蜂養殖:蜜脾的調溫原理
蜂群生態優勢的常態化(1+1養蜂法)
黑龍江地區蜂群春繁群勢的確定
PLA(可降解塑料聚乳酸)新式巢脾試驗簡報
巢脾夾
保蜂越冬五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