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藝課程中的立德、陶情、啟智教育階段性嘗試

2023-04-24 21:29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3年11期
關鍵詞:泥塑陶藝陶瓷

高 健 孫 麗

1.山東省鄒平市臨池鎮初級中學 鄒平 256220

2.山東省鄒平市臨池鎮古城小學 鄒平 256220

返璞歸真,親近自然,是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非遺文化的藝術內涵、人文素養,是當代藝術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源泉。中小學非遺陶瓷文化進校園陶藝課程中的立德、陶情、啟智陶藝教學,正是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生命的意義、泥土的芳香,體驗泥與火創造的成功快感,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新的教學內容。

一、非遺陶瓷文化進校園的意義

從某一方面來說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陶瓷史,從“半坡”到“龍山”,陶瓷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光發熱。陶藝作為一門陶瓷藝術教育課程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從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再到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源時間久遠,是有著代表性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經過歷史積淀,它有著廣泛影響力。在當今陶藝國際化視野體系下,堅持“一帶一路”非遺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植入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實踐意義與價值在于工藝美術領域發展的過程中,陶藝作為具有我國民族特色和民間風情的工藝,在中西藝術文化交流的影響下,逐漸從東方走向了世界工藝美術的舞臺。在陶藝藝術發展過程中,陶藝的傳承和發揚更需要扎根于民間,保證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系統性地呈現陶藝藝術的魅力。就作為美術與陶藝教學萌發階段的中學而言,可以從校本課程入手,通過教學實踐讓學生了解傳統陶藝的特點以及功能、形式等,從而為美術課程教學開辟一條清晰、科學的陶藝課程發展之路?;诋斍敖虒W環境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將陶藝課程引入中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當前國內的陶藝教學在課程設置、課時安排、教學條件、教學方法的應用等方面均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從師生共同參與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著手,探索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陶藝課程在中學美術中的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助于陶藝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保護和發揚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

二、陶藝教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如何在陶藝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立足本土發掘身邊教育資源,利用中國陶瓷文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個性心理。比如:山東省鄒平市臨池鎮初級中學陶藝室地理位置優越,距離全國陶瓷產區淄博30公里,距離龍山文化發源地龍山鎮40公里,距離北方瓷都博山35公里,這些地域優勢為學校開展陶藝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與技術支撐。臨池鎮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著名的磚瓦建材之鄉,人文、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期間學校有效利用周邊以及地方資源以社團為單位帶學生進行參觀學習,感受中國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學會正確地欣賞我國古代優秀的陶藝作品和學習我國古代優秀的陶藝文化,讓孩子在陶藝鑒賞的潛移默化熏陶之下提高審美素養,陶冶高尚情操,用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他們一生受用的良好人生品質。

(二)如何開發完善校本教材和綜合文化的融合

1.動腦動手,體驗為先

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都會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能力發展的規律,盡量使每個學期都安排幾節專業課,其他愛好者以社團的形式讓學生都能受教于其中,美育于其中,也玩樂在其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提高興趣。授課的內容主要以“泥塑在我身邊”為主題。指導創作出來源于生活的工藝品,讓學生體驗到泥塑在生活上的獨特作用,從小培養學生獨特的審美能力,從內心激起學生對泥塑的真正喜愛。通過課堂把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建立藝術教育激勵、保障和評價機制;對師生的特色考核、評估、獎勵推進制度和相關實質性措施;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有計劃地開展特色項目教育活動。運用評價機制,激勵學校藝術教育健康發展。為加強學校藝術教育的實效,學校每學期根據藝術教師開展課程的情況,結合其課堂教學評價和課堂成效與輔導社團的成果,進行年終評定。農村中學受條件的制約,學生的動手動腦三維塑造的課程相對較少,陶藝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進入陶藝室,自始至終都是在動腦、動手、協作等各種活動中進行的。這些活動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實踐中探求新知識的過程,這正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價值所在。學生在探究、想象、設計、創作、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體驗、感受生活。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融合德育教育的多種理念、陶藝技法完善校本課程,運用鋼絲割線泥板成型技術建立中國民俗創作體系,引導簡裝創作理念,找到適合中國古代陶藝傳播的創作技法,形成自己的體系,以及龍山文化圖騰元素捏塑等等。

2.提升技術方法,保障課堂實效開展

各種技法是學習陶藝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各種技法,才有可能邁進陶藝的大門。解決提高學生的陶藝技術素養是學習陶藝的一大目標。同樣是用泥條盤筑法制作茶杯,如果不會搓泥條,不懂得什么是泥漿,什么是單環盤筑與連續盤筑,以及敞口與收口,學生是很難完成茶杯制作任務的。從這一點來看,它與勞動、與技術教育有許多共同點:通過中國傳統的滾壓法、摔薄法、切片法等把陶泥制作成泥板,然后再把泥板通過折邊或拼接等技法制作成陶藝作品;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泥條盤筑法是用粗細一致的泥條,層層盤疊壘筑,按著漸次增大或減小的規律連接在一起,壘集成所需要的形體。每門課程都有它的特別性,陶藝作為一門課程,同樣具有它特別的地方。

(三)立足地方鄉土文化提升硬件、軟件廣度,保證課程有效開展

學校要有一支符合藝術教育需要的教師或校外輔導員隊伍;形成熱心于學校藝術特色教育的教師群體,學校聘請山東輕工職業學院陶瓷大師曲冰等作為校外特聘教授,定期為學生指導。結合學校實際,于2006年始開設泥塑教育特色課程。2006年學校在功能室的安排上無條件地像泥塑傾斜,學校重新補充了電窯、拉坯機等設備,把新建的功能樓作為新的泥塑教室,并且建立了泥塑展覽室。學校為了提升泥塑作品的藝術品位,與理工大學建立了合作指導協議,理工大學的教師、學生定期為學校的泥塑教學作長期的指導。2016、2017年專業老師又參加文化部和教育部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泥塑、陶瓷燒制的培訓,被評為“優秀學員”,且在2019年獲得“全國陶瓷技術能手”稱號。這更進一步加強了學校泥塑教學的人才儲備。讓我們走進這個環境優美的山區學校,感受泥的氣息,領略泥的芬芳,擷取這朵綻放中的“泥塑”之花!優越的地域物質和文化資源,充足的陶藝物資,都成為陶藝課程開發的有力條件。在開發過程中,本著愉悅性、創新性、主體性、地方性和個性化原則,并且將趣味主題帶動探究,多種技法自由選擇,不同學習領域融會貫通,校內、校外資源合理利用等多種策略進行整合探究,保證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

三、陶藝進校園促進學生美育多元發展

通過陶藝進校園初探,初步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整體發展。通過看、做等方法,用泥土進行大膽自由地表現,體驗陶藝造型活動的樂趣。學習基本的揉、捏、搓、拼、拈接等陶藝技法。運用美學組合原理,根據陶土的特點進行創意、設計和加工制作,美化身邊環境。利用欣賞和認識陶藝作品的材料、形式、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討論等方式,了解陶藝發展史和陶藝表現的多元化和多樣性,能用簡單的術語表達自己對陶藝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以陶藝與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陶藝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加深了學生對家鄉傳統文化藝術的了解,培養了他們對瓷文化的興趣,讓更多的人關注并熱愛陶瓷文化,成為陶瓷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猜你喜歡
泥塑陶藝陶瓷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師
民間美術——泥塑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瘋狂”的陶藝
學陶藝
做陶藝
陶瓷藝術作品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