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讀本課上出“思政味”

2023-04-27 03:00魯劍鋒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8期
關鍵詞:讀本思政課

[摘要] 本研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高年級《統一是歷史大勢》一課的教學為例,通過對教材內容、學生學情、目標設置的深入分析,以及教學打磨的歷程,總結出思政教師應當提高政治站位,抓牢時政熱點,豐富教學內容,開展深度學習,真正把讀本課上出濃濃“思政味”。

[關鍵詞] 思政課;讀本;案例反思

一、基于教材,把握思政課程鑄魂育人價值取向

教材內容分析。本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高年級第13講。本課內容從“‘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到“‘一國’是根本”,再到“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強調了“一國兩制”的歷史地位、內涵關系,以及對推動祖國完全統一的關鍵作用,從理論到實踐,從過去到未來,層層推進。

學情分析。對本課內容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一國兩制”距離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生活較遠,大部分學生對這個話題了解較少,因此十分考驗教師開發教學資源的能力。同時,一般來說我們的學生又很熱愛祖國,對民族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較好的情感基礎和較強的自信心。

目標設置。在把握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本課時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通過問題探究,初步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及其被稱為偉大創舉、最佳方案、最佳制度的原因;初步理解“一國”與“兩制”的內在關系,懂得“一國”是根本,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初步感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智慧擔當,初步樹立制度自信,懂得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和歷史必然。在教學中,我們強調通過問題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學習,以讓學生感悟“一國兩制”的內涵,理順其內在關系,促進他們對“一國兩制”的知識建構和心理認同。

二、課堂教學1.0版:卷入一場“思政味從何處來”的頭腦風暴

活動一:激趣導入,聚焦臺灣問題。課堂上,教師展示祖國河山,將話題引向寶島臺灣,并分小組交流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思考:臺灣在歷史上是怎么離開祖國懷抱的?怎樣才能重新回歸?活動二:回到馬關,適當了解《馬關條約》簽訂的史實,讓學生感受那段歷史是多么屈辱。而正是這一歷史事件讓臺灣和祖國分離?;顒尤簱荛_云霧,走近一國兩制。通過介紹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史實,引出“一國兩制”基本國策。接著,根據教材課文設計了有關“一國兩制”的知識競答活動?;顒铀模赫雇磥?,盼望祖國統一。首先,引入無錫市臺資項目的相關資料,感受兩岸合作交往的密切。隨后,通過呈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認識和處理臺灣問題的一系列講話內容,讓學生認識到祖國統一是歷史大勢。最后,請學生拿起手邊準備好的貼紙,寫下想對臺灣人民說的話,貼到黑板上,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心愿。

本節課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層次分明。但細細思來,還是存在“思政味”不夠濃郁的問題。第一,課堂沒有搞清到底“教什么”。這一課究竟是要側重學習“臺灣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的方法,還是重點學習“一國兩制”制度的內涵和偉大之處。第二,本課沒有搞清“怎么教”。為了強調自主創新而無視教材邏輯,重構教材而呈現屈辱近代史的設計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并不一定合適。第三,雖然課堂設計的知識競答活動形式有趣,但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多地停留在淺層學習,對相關知識的處理局限于搜索、記憶、復述,并沒有經歷深層的思考和感悟,不利于穩定價值觀的形成。

三、課堂教學2.0版:踏上一段“思政味從這里來”的深度之旅

活動一:深情回眸,高光時刻。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偉大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緊接著,我們把目光集中在1997年、1999年。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香港和澳門曾離開祖國的懷抱,而港澳之所以能回歸,離不開“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構想。

活動二:一國兩制,偉大創舉。教材中描述:“‘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边@句話是本課的重要觀點。學生不免會提出問題:什么是“一國兩制”?為什么“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為什么“一國兩制”是最佳方案和最佳制度?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閱讀書上第78-82頁,然后開展組內交流。問題探究的形式更有助于將學生帶入情境,并從中思考“一國兩制”優越性的體現。

在交流學習成果時,我們大致圍繞三個部分展開。問題一:什么是“一國兩制”?問題二:為什么“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問題三:為什么“一國兩制”是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是保障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首先,出示一段“一國兩制”的介紹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在港澳地區實行“一國兩制”的好處在于可以穩定民心、保持繁榮。緊接著,出示書上澳門小學生寫給習近平爺爺的信,了解祖國母親為澳門帶來了怎樣的發展,從而認識到澳門有這么大的變化,就是因為有“一國兩制”。該制度為香港、澳門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活動三:維護“一國”,拒絕分裂。在研究“一國”與“兩制”的內在關系時,我們引入了熱點問題:我國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但一些亂港分子卻借此為由,認為香港的社會制度與中國大陸不同,應該從中國獨立出去,完全由香港人自己治理,你認為這種觀念對嗎?這一議題意在讓學生在思辨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認識到國家領土主權神圣不可侵犯。此時,出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相關內容,指出企圖分裂祖國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明確“一國”是根本,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活動四:寶島臺灣,不可分割。既然我們有“一國兩制”,臺灣為何至今還未回歸祖國?此處要明確,是因為有外國勢力的扶持和“臺獨”勢力的阻礙。追問:臺灣到底能不能回歸祖國呢?為什么大家覺得一定能?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兩岸感情越來越深厚,我們還有“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制度。學生感受到臺灣回歸、祖國統一才是歷史的必然,并拿起手邊的貼紙,在上面寫下自己想對臺灣人民說的話。

在打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著眼于前文提到的三個反思點,以問題為導向對教學進行糾偏。在教學2.0版中,我們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切入點,讓學生緊跟時代步伐,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學習思政課的意識。應當明確,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具備時政敏感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讀本本身出發,從時政熱點出發,從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出發,上好思政課。2.0版本的教學更加重視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增加思政學習的深度與厚度。學生在問題討論中開動腦筋,思考“一國兩制”優越性的體現,進一步加深了解。此外,我們以“一國兩制”的學習為基礎,引導學生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超凡智慧,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初步建立起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心。這樣,就進一步提高了讀本課的政治站位,抓住時政熱點,豐富教學內容,真正把讀本課上出濃濃的“思政味”。

魯劍鋒?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實驗小學副校長。

猜你喜歡
讀本思政課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散文詩小型張讀本
新時代機關黨建簡明讀本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三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啟示——以四川工商學院教改為例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華家教》親子讀本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民國時期日語教材初探——以《高等日本語讀本》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