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于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效果評定

2023-04-29 05:19陳洪俊
婚育與健康 2023年7期
關鍵詞:感染率協作檢出率

陳洪俊

【摘要】目的:分析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于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效果評定。方法:研究時間2020年1月—2022年1月,未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期間就診的患者為對照組(n=50),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期間就診的患者為觀察組(n=50),進而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在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前后的檢出率、感染率進行對比。結果:通過對比得知,在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下,住院患者多重耐藥檢出率與感染率均得到有效改善,其數值均優于應用前,組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于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其對院內感染情況有著積極控制作用,可對感染患者有效檢出,能夠有效提升院內感染各項工作。

【關鍵詞】多學科協作模式;醫院感染

Effect evalu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l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EN Hongjun

Wuhan Minsheng Otolaryngology Specialized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 in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The patients who visited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 was not implemented were the control group (n=50),and the patients who visited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 was implemented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0),then,the detection rate and infection rate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hospital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 were compared. Results: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infection rate of multi drug resistance of inpatients were effectively improved,and their valu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application,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mode is applied in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which has a positive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infected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of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Key Words】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mode; Hospital infection

院內感染預防控制工作的有力實施,是確?;颊呱婺芰Σ皇芪<?,改善患者醫治環境的重要舉措。我國衛健委于2016年頒布《病區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進一步明確了院內感染預防的重要性,其強調從醫院管理層直至基層門診均有著預防控制感染傳播的責任與義務。在醫院中,對于感染預防需秉承科學檢測的理念,尤其是在預防控制手段上,要自始至終能夠有效確?;颊呔歪t質量及人身安全。院內感染工作任重道遠,繁雜多樣,需院內人員積極參與其中。多學科協作模式作為現階段新式管理方式,其由傳統院內管理理念以及諸多個性化醫療模式相結合,進而轉型為多學科協調作業模式,促使臨床醫療資源科學調配,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技術水平,也促進學科之間互通交流。我院積極引進多學科協作理念,于2021年1月開始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并將其應用于院內感染防控中,使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具體,更具科學性,成效結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通過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未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期間就診的患者為對照組,2021年1月—2022年1月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期間就診的患者為觀察組。觀察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35~55歲,平均年齡(45.25±1.37)歲;對照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35~55歲,平均年齡(47.15±0.32)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較?。≒>0.05),可進行對比?;颊呒凹覍僖阎獣源舜窝芯坎⒁言谥橥鈺虾炞?,同時上交我院倫理會審批。

1.2 方法

首先建立多重耐藥菌感染管護小組,組織成分上由副院長牽頭、各科室、部門負責人聯合組成。隨即制定多科室部門多重耐藥菌感染管護制度以及相關治理方案,制度會議由組織最高領導召開,對于方案、制度存在的不足進行剖析討論并做出反饋整理,進而擬制改制辦法。并結合各科室多重耐藥菌檢出情況進行聯檢聯防,對現場存在的問題當面指正并做出整改。相關科室者需向院內各部門公布定期檢驗臨床分離細菌菌株及其藥敏情況,進而說明多重耐藥菌感染趨勢及檢出情況[1]。同時還需組建多重耐藥菌感染診治專家組,組織成分由各學科專家成員及專業醫師組成。通過對院內各類疑難雜癥、危重多重耐藥感染案例進行評析,指導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臨床檢驗、診治、消毒等工作。并繪制預防控制預案及量化評估標準,采取多重聯合管治措施,包括減少設備共用、手衛生、院內消殺等。由組內管理部門共同制定多重耐藥菌感染量化評估標準,評估包括隔離落實工作情況、手衛生安全工作執行情況、抗菌藥物安全使用情況、院內安全消殺治理情況等[2]。并由組內多部門聯合檢查,并由科室專家綜合考評,對評測結果進行院內通報。積極執行兩級培訓制,由我院相關科室人員以及組內各部門人員進行專項培訓,主要以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控制預防作為培訓核心;對外聘物業公司以及清潔工人進行消殺方法培訓。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小組組員需對本科室其余科員進行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知識培訓。隨即采取定期普考,不定期抽考以及隨機人員隨時考評的方式進行檢驗,使人員合格率均需達到100%[3]。

1.3 觀察指標

(1)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后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后與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前住院患者臨床標本中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對比。(2)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后醫院感染率 。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后與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前住院患者臨床標本中多重耐藥菌感染率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后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對比

通過對比,在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后患者多重耐藥菌檢出率高于實施前,組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后醫院感染率對比

通過對比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前后醫院感染率,觀察組感染人數顯著少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多學科協作模式在現階段臨床醫學應用廣泛,其關鍵在于可使常規性、經驗性醫治方式轉化為現代化聯合治理模式,進而實現專業化、針對性診治方式,以及科學化醫療資源分配,進而在質量管理上不斷提高各科室業務能力及推進科學課綜合協調發展,使彼此間協同執行能力和專業創新力得到增強,且提高了各科室責任意識,進而促使各項舉措完善落實[4];使單一科室管治能力有限現象得以改善,使彼此之間綜合防治體系更加全面,提高院內工作效率;進而形成組內團結、科室協同、彼此扶持的良好預防控制氛圍,利于醫院相關任務深入開展,對患者臨床就醫起到積極保障作用[5]。

據相關資料顯示,由于我國抗菌藥物使用頻繁,臨床耐藥類型相對較多,且其指數亦呈上升趨勢,故對于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控制預防,現階段已成為院內感染重點防范的重點。而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并非均為抗菌藥物使用過量所致,其也與耐藥菌的產生擴散有著一定關系[6]。據相關數據報道,多重耐藥菌的產生,大部分是由于臨床醫護人員手衛生處理不當傳播所致,部分是由于抗菌藥物壓力所致,還有一部分是由于社區獲得性病原菌感染所致。故對于多重耐藥菌的感染控制,還需院內多學科共同聯合預防控制[7]。

在醫院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控制期間采取多學科協作模式,可有效提升醫護人員對于醫院感染的知識儲備以及預防意識,通過將各類防控措施融入日常工作,采取大課輔導、小課串講、總結大會、防控工作匯報的形式,提高工作人員防控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在多學科協作模式協同治理期間,可有效提升醫護人員防控能力和宣導能力,確保各項制度有效落實,提高工作效率[8]。

據本文研究可知通過采取多學科協作模式,醫院耐藥菌檢出率得以改善,同時感染人數亦少于應用多學科協作模式前(P<0.05)。由此可知,采取多學科協作模式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有著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在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中融入多學科協作模式,可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率、提高院內各科室聯合防治能力,利于防控作業深入開展,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喬.多學科協作模式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控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24): 184-186.

[2] 紀榮芝,程洪源.多學科協作模式在MDRO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5):78-81.

[3] 同艷妮,李強.多學科協作模式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應用及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10):51-52,55.

[4] 王燕,高若南,王育棟.多學科協作模式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控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5):133-134.

[5] 李修宏.多學科協作模式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應用及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3):106-107.

[6] 徐翠榮.多學科協作模式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 9(18):276.

[7] 嵇曉紅,劉春湘,陳嫣紅.多學科協作模式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重慶醫學,2013,42(19):2254-2256.

[8] 孫吉花,于蘇國,陳曉琳,等.多學科協作模式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應用及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7):2639-2641.

猜你喜歡
感染率協作檢出率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團結協作成功易
協作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降低新生兒機械通氣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協作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發感染率
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