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的思路與方法探索*#

2023-05-01 03:40譚淵華中科技大學
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 2023年3期
關鍵詞:中德歌德德語

譚淵 華中科技大學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學者聚焦于“文化走出去”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國家戰略,在中德文學交流史領域進行了多視角、多層面的探索,研究覆蓋了從中國典籍外譯到中國文化對德影響,從中國故事西傳到中國形象在德語世界中變遷的廣闊領域,成果十分豐碩。此外,從“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視角出發,研究者們也對德語文學在中國的傳播進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自2014年以來,德語學界同仁通力合作,在《歌德全集》翻譯、歌德作品漢譯史、接受史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同時,國內學術界也在中德文學交流互鑒方面產生了更多的理論思考,比較文學形象學、譯介學、變異學、僑易學等新理論紛紛走上學術舞臺,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持。在這樣一個學術思想活躍、新理論不斷涌現的時代,筆者與眾多學界同仁有幸融入了這股學術研究熱潮,在前人的基礎上對中德文學交流史進行了新的探索。本文擬就中德文學交流史的歷史、現狀進行梳理,并結合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對開展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一、繼往開來的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

學術界對中德文學交流、特別是德語作家對中國文化接受的系統研究發端于1923年德國學者利奇溫(Adolf Reichwein)的專著《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文化的接觸》1Adolf Reichwein, China und Europa.Geistige und künstlerische Beziehungen im 18 Jahrhundert (China and Europe: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18th Century)(Berlin: Oesterheld, 1923).和1933年中國學者陳銓在基爾大學的博士論文《德國文學中的中國純文學》2CHEN Chuan, Die chinesische sch?ne Literatur im deutschen Schrifttum (Chinese Pure Literature in German Scripturalism)(PhD Diss., Kiel University, 1933).,此后,德國學者奧里希(Ursula Aurich)3Ursula Aurich, China im Spiegel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18.Jahrhunderts (China as Reflected in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18th Century)(Berlin: Ebering, 1935).、瑞士漢學家常安爾(Horst von Tscharner)4Eduard Horst von Tscharner, China in der deutschen Dichtung bis zur Klassik (China in German Poetry Up to the Classical Period)(München: Reinhardt, 1939).等人都對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元素有過專題論述,其研究重點均集中于18、19世紀,特別是從啟蒙時期到古典主義文學階段的中德文學文化關系。

“二戰”之后,在羅澤(Ernst Rose)、德博(Günther Debon)5Günther Debon, Schiller und der chinesische Geist: sechs Versuche (Schiller and the Chinese Spirit: Six Experiments)(Heidelberg: Haag u.Herchen,1983); Günther Debon, China zu Gast in Weimar (China as a guest in Weimar)(Heidelberg:Guderjahn, 1994).、顧彬(Wolfgang Kubin)6Wolfgang Kubin, ed., Mein Bild in deinem Auge.Exotismus und Moderne: Deutschland-China im 20.Jahrhundert (My Image in Your Eyes.Exoticism and Modernity: Germany-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Darmstadt: Wiss.Buchges., 1995).等漢學家的推動下,中德文學關系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出現了一系列重量級的研究專著,如羅澤的論文集《遙望東方——對歌德晚期著作及19世紀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的研究》7Ernst Rose, Blick nach Osten.Studien zum Sp?twerk Goethes und zum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 (Look to the East: Studies on Goethe’s Late Works and the Image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19th Century)(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81).、舒施特(Ingrid Schuster)的專著《德語文學中的中國與日本(1890—1925)》和《榜樣與漫畫:德語文學中的中國與日本鏡像(1773—1890)》8Ingrid Schuster, Vorbilder und Zerrbilder: China und Japan im Spiegel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773-1890 (Role Models and Distorted Images: China and Japan as Demonstrated in German Literature 1773-1890)(Bern, Frankfurt a.M.: Peter Lang,1988); Ingrid Schuster, China und Japa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25 (China and Japan in German Literature: 1890-1925)(Bern, München: Francke, 1977).就幾乎涵蓋了近代德語文學中所有涉及中國元素的的重要作品。

中德文學關系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動向是近年來研究主體的顯著變化。自70年代起,大批韓國、臺灣地區學者前往德國攻讀博士學位,使有關材料的梳理工作獲得了很大推動,如臺灣地區學者鐘英彥在美因茨大學的博士論文《歌德作品中的中國思想元素》9Erich Ying-yen Chung, Chinesisches Gedankengut in Goethes Werk (Chinese Ideas in Goethe’s Works)(PhD Diss, Mainz University, 1977).、韓國學者宋倫焠在哥廷根大學的博士論文《布萊希特與中國哲學》10Yun-Yeop Song, Bertolt Brecht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Bertolt Brecht and Chinese Philosophy)(Bonn: Bouvier,1978); Han-Soon Yim, Bertolt Brecht und sein Verh?ltnis zu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Bertolt Brecht and His Relationship to Chinese Philosophy)(Bonn: Inst.für Korean Kultur, 1984).、韓國學者黃海英(音譯)在波恩大學的博士論文《二十世紀德語文學中的東亞觀——以德布林和卡薩克為重點》11Hae-in Hwang, Ostasiatische Anschauunge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20.Jahrhunderts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von Alfred D?blin und Hermann Kasack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 in 20th Century German Literatur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Alfred D?blin und Hermann Kasack)(Bonn: Univ., Diss., 1979).都對中德文學關系研究做出了出色的貢獻。

近30年來,通過系統借鑒比較文學、傳播學、跨文化交際學等學科的成果和理論,中德文學關系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80年代后前往歐洲求學的一代中國大陸學者,他們經過多年辛勤發掘,發表了一系列精彩的博士論文,如方維規的《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1871—1933》12FANG Weigui, Das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71-1933: ein Beitrag zur komparatistischen Imagologie (The Image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1871-1933: A Contribution to Comparative Imagology)(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2).、李昌珂的《德國文學中的中國小說1890—1930》13LI Changke, Der China-Roma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30: Tendenzen und Aspekte (The Chinese Novel in German Literature 1890-1930: Tendencies and Aspects)(Regensburg: Roderer, 1992).、張振環的《作為愿望和想象的中國:德語休閑文學中的中國和中國人形象1890—1945》14ZHANG Zhenhua, China als Wunsch und Vorstellung: eine Untersuchung der China- und Chinesenbilder in der deutschen Unterhaltungsliteratur 1890-1945 (China as a Dream and an Icon: Studies of Images of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in German Entertaining Literature 1890-1945) (Regensburg: Roderer, 1993).、陳壯鷹的《黑塞作品中的亞洲思想元素》15CHEN Zhuangying, Asiatisches Gedankengut im Werke Hermann Hesses (Asian Thought in the Works of Hermann Hesse)(Bern: Peter Lang, 1997).等等,他們的研究重點多集中于19世紀末至魏瑪共和國的一段時期。16參見莫光華:《中德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第157~161頁。[MO Guanghua,“Zhongde bijiaowenxue yanjiu ershi nian” (Twenty Year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in China and Germany), Waiguo wenxue yanjiu (Studies of Foreign Literature), 1 (2004): 157-61.]另見王向遠:《中國的中德文學關系研究概評》,《德國研究》2003年第2期,第54~59頁。[See also WANG Xiangyuan, “Zhongguo de zhongde wenxue guanxi yanjiu gaiping”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Sino-German Literary Relations in China), Deguoyanjiu (German Studies) 2 (2003): 54-59.]而改革開放后當代德語作家對中國的印象也逐步進入研究者視野,相關博士論文有《八十年代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17Qixuan Heuser, Das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der achtziger Jahre: die neuen Rezeptionsformen und Rezeptionshaltungen (The Image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1980s: New Forms and Attitudes of Reception)(PhD Diss., Freiburg University, 1996).、《八十年代德語小說中的中國與歐洲》18GAO Yunfei, China und Europa im deutschen Roman der 80er Jahre: das Fremde, das Eigene in der Interaktion; über den literarischen Begriff des Fremden am Beispiel des Chinabildes von Adolf Muschg, Michael Krüger, Gertrud Leutenegger und Hermann Kinder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German Novel of the 1980s: The Other and the Self in Interaction; On the Literary Concept of the Foreign: The imag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by Adolf Muschg, Michael Krüger, Gertrud Leutenegger and Hermann Kinder)(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7).、《異質的詩學:21世紀德語當代文學對中國母題的加工》19LIU Jian, Eine Poetik der Fremdheit.Zur Bearbeitung von China-Motiven in der deutschsprachigen Gegenwartsliteratur im 21.Jahrhundert (A Poetics of Strangeness: On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Motifs in Contemporary Germ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ttingen: Cuvillier, 2020).、《1989年以來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20ZHU Liangliang, China im Bild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seit 1989 (Photographs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since 1989)(Frankfurt a.M.et al.: Peter Lang, 2018).等。

當代中德文學關系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趨勢是80年代以來大量以《某某與中國》為題的博士論文、論文集的問世,如加拿大華裔學者夏瑞春編輯出版的《黑塞與中國——描寫、資料與解讀》21Adrian Hsia, Hermann Hesse und China.Darstellung, Materialien und Interpretation (Hermann Hesse and China:Representation, Materials and Interpretation)(Frankfurt a.M.: Suhrkamp, 1981).、論文集《歌德與中國-中國與歌德》22Günther Debon and Adrian Hsia, ed., Goethe und China-China und Goethe (Goethe and China-China and Goethe)(Bern,Frankfurt a.M., New York: Peter Lang 1985).、楊武能的專著《歌德與中國》23楊武能:《歌德與中國》,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YANG Wuneng, Gede yu Zhongguo (Goethe and China),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 1991.]和他主編的論文集《席勒與中國》24楊武能主編:《席勒與中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YANG Wuneng, ed., Xile yu Zhongguo (Schiller and China), Chengdu: Sichu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89.](“席勒與中國·中國與席勒”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衛茂平的博士論文《艾希與中國》25WEI Maoping, Günter Eich und China-Studie über die Beziehungen des Werkes von Günter Eich zur chinesischen Geisteswelt (Günter Eich and Chin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 of Günter Eich an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World) (PhD diss., Heidelberg University, 1989).、貝格-潘(Renate Berg-Pan)的博士論文《布萊希特與中國》、馬佳(音譯)的博士論文《德布林與中國》26MA Jia, D?blin und China: Untersuchung zu D?blins Rezeption des chinesischen Denkens und seiner literarischen Darstellung Chinas in“Drei Sprünge des Wang-lun” (D?blin and China: Investigation into D?blin’s Reception of Chinese Thought and His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in “The Three Leaps of Wang Lun”)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3).、巫寧(音譯)的博士論文《卡內蒂與中國》27WU Ning, Canetti und China: Quellen, Materialien, Darstellung und Interpretation (Canetti and China: Sources,Materials,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Stuttgart: Heinz, 2000).、孟偉嚴(音譯)的博士論文《卡夫卡與中國》28MENG Weiyan, Kafka und China (Kafka and China)(München: Iudicium, 1986).、馬劍的專著《黑塞與中國文化》29馬劍:《黑塞與中國文化》,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MA Jian, Hesai he Zhongguo wenhua (Hesse and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0.] See also Jian Ma, Stufen des Ich-Seins:Untersuchungen zur "Ich"-Problematik bei Hermann Hesse im europ?isch-ostasiatischen Kontext (Stages of Becoming Oneself: Investigations on the “I” Problem in Hermann Hesse’s European-East Asian Context)(Berlin: Logos, 2007).、薛松的博士論文《詩學的哲學——哲學的詩學:布萊希特對中國接受中的哲學與詩歌的一致性》30XUE Song, Poetische Philosophie-philosophische Poetik.Die Kontinuit?t von Philosophie und Poesie in Brechts China-Rezeption (Poetic Philosophy-Philosophical Poetics: The Continuity of Philosophy and Poetry in Brecht’s Reception of China)(Marburg: Iudicium, 2019).等等,至于單篇論文更不勝枚舉。不過,雖然當代中國學者在中德文學關系領域已占據重要地位,但研究專著仍多以德語形式在德國、瑞士等國家發表,在國內發表的屈指可數。

在國內研究群體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團隊的成果尤為突出。1996年,衛茂平教授發表了《中國對德國文學影響史述》,該書集20世紀中德文學關系研究之大成,基本完成了對德語文學中的中國文化元素的梳理。31衛茂平:《中國對德國文學影響史述》,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WEI Maoping, Zhongguo dui deguo wenxue yingxiang shishu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Chinese Influence on German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6.]2002年,衛茂平教授又與兩位弟子合作出版了《異域的召喚: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化》,32衛茂平等:《異域的召喚: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銀川:寧夏教育出版社,2002年。[WEI Maoping et al., Yiyu de zhaohuan: deguo zuojia yu Zhongguo wenhua (The Call of the Foreign: German Writers and Chinese Culture), Yinchuan:Ningxia Education Press, 2002.]該書雖在材料上又有所補充,但總體而言,其深度與廣度都未超越前著。此后,在前述專著和一系列博士論文的基礎上,衛茂平教授團隊又發表了《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德國卷》,該書既討論中國文化在德語世界的影響,也探討中國文學界、翻譯界對德語文學家(如茨威格、布萊希特等)的接受,在接受史個案研究方面尤見功力。33衛茂平、陳紅嫣等:《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德國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WEI Maoping and CHEN Hongyan et al., Zhongwai wenxue jiaoliu shi.Zhongguo-deguo juan (A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Exchange-China-Germany Volume), Jinan: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2015.]近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張帆教授主持出版了《德語上海小說翻譯與研究系列》共15部,其中包括一系列德語“上海小說”的漢譯本和研究專著《德語文學中的上海形象》。

相比之下,中德文學關系研究中的另一重要領域——德國對中國文學影響的研究還有待加強。這一領域中近年較為突出的成果是衛茂平課題組發表的《德語文學漢譯史考辨:晚清和民國時期》,該書史、傳、論相結合,環環相扣地介紹了德語作家、作品被介紹到中國的歷史,是迄今為止該領域中最為全面的一部工具書。34衛茂平:《德語文學漢譯史考辨:晚清和民國時期》,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WEI Maoping, Deyu wenxue hanyishi kaobian: wanqing he minguo shiqi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erman Literature: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而在個案研究方面較為突出的則是多部彼此缺少聯系的專著和博士論文,如《尼采在中國》35郜元寶:《尼采在中國》,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GAO Yuanbao, Nicai zai Zhongguo (Nietzsche in China),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 2001.]、《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36殷克琪:《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洪天富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YIN Keqi, Nicai he Zhongguo xiandai wenxue (Nietzsche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HONG Tianfu,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席勒在中國1840—2008》37丁敏:《席勒在中國1840-2008》,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DING Min, Xile zai Zhongguo 1840-2008(Schiller in China 1840-2008), PhD di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9.]、《布萊希特在中國》38殷瑜:《布萊希特在中國》,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YIN Yu, Bulaixite zai Zhongguo (Brecht in China),PhD di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8.]、《卡夫卡在中國》39REN Weidong, Kafka in China.Rezeptionsgeschichte eines Klassikers der Moderne (Kafka in China: Reception History of Modernity’s Classics)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2002).等盤點中國對德語文學、文化接受的博士論文。此外,吳曉樵教授發表的文集《中德文學因緣》、盧銘君教授主編的文集《青龍過眼:中德文學交流中的“讀”與“誤讀”》都匯集了多篇考證中德文學交流史的力作,也顯示了中青年學者在文獻發掘與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力。40盧銘君編:《青龍過眼:中德文學交流中的“讀”與“誤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LU Mingjun,ed., Qinglong guoyan: zhongde wenxue jiaoliu zhong de du yu wudu (The Green Dragon Crosses the Eye: “Reading” and “Misreading” in the Sino-German Literary Exchange), Beijing: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ss, 2020.] 吳曉樵:《中德文學因緣》,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WU Xiaoqiao, Zhongde wenxue yinyuan (Chinese and German Literary Causes),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

與英、法、日等語種學者在同類課題方面的大舉開拓相比,國內德語學界對中德文學關系、特別是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元素研究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其差距主要體現在:1.很多研究還建立在國外已發表的二手資料上,對第一手材料的獨立發掘不足,同時缺乏中國學者的研究特色;2.在特定文學形象、題材、經典文本的接受史、再創作史研究方面還有大量空白,對文學形象的產生、傳播、接受研究缺乏歷史縱深;3.印象式、感悟式、評點式的論文較多,“佳話”、“賞析”層出不窮,而理論建構普遍缺失。值得一提的是,葉雋教授近年創立了“僑易學”理論,提出了“互動核心”和“中德二元”等概念,他將中德文化關系視為東西文化的兩種核心文化的交流,為這一研究賦予了新的意義41相關論述最早見于葉雋2009年6月17日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所作的報告。葉雋:《中德二元與現代僑易——中德關系研究的文化史視角及學術史思考報告稿》,http://www.de-moe.org/app/upload/1246946549_file1.doc,訪問日期:2022年12月21日。近年,葉雋老師在《變創與漸常:僑易學的觀念》(2014)、《構序與取象——僑易學的方法》(2021)等著作對僑易學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索。[YE Jun: "Zhongde eryuan yu xiandai qiaoyi-zhongde guanxi yanjiu de wenhuashi shijiao ji xueshushi sikao baogao gao" (Sino-German Dualism and Modern Diaspora Ease: Report on Cultural History Perspectives and Academic History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Sino-German Relations), http://www.de- moe.org/app/upload/1246946549_file1.doc, (21 December 2022); Bianchuang yu jiangchang: Qiaoyixue de guannian (Change and Creation and Gradual Standing: Concepts of Qiao Yi Studies, 2014); and Gouxu yu quxiang: qiaoyixue de fangfa (Constructing Sequences and Taking Images-Methods of Qiao Yi Studies, 2021).],也為學科發展指明了一條新路。

因此,在“文化走出去”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相繼興起的新時代里,借鑒兄弟學科成果,特別是比較文學形象學、變異學、譯介學、僑易學等有當代中國特色的研究理論,將中德文化交流史、文學關系史研究推向縱深,將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工作。這將有助于從文化傳播研究的視角出發,深化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文學家如何解讀、建構他們眼中的“他者形象”,并歸納出在不同時代中不斷變化的“中國觀”、“德國觀”,由此獲得對中德文學交流史更深層次的思考。42本節部分內容參見拙著:《歌德席勒筆下的“中國公主”與“中國女詩人”——1800年前后中國文化軟實力對德影響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TAN Yuan, Gede xile bixia de “Zhongguo gongzhu” yu “Zhongguo nv shiren”-1800 nian qianhou Zhongguo wenhua ruanshili duide yingxiang yanjiu (“The Chinese Princess” and “Chinese Poetess” in the Writings of Goethe and Schiller-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on Germany around 1800),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13.]

二、對中德文學交流史的新思考

要深化對中德文學交流史的研究,就首先要從浩如煙海的文化交流史資料入手,通過考證文本、形象、理念之間的承繼關系,將上下數百年的文史資料整合起來,在文化傳播的視域下盡力還原東西方文化對話的多層、動態結構。在這一方面,許多學者的思路可謂不謀而合。在德國文學研究領域,葉雋在《德國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中提出首先在歌德研究方面爭取突破,努力“還原歷史語境,在歌德接觸中國材料方面可能提供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43葉雋:《德國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57頁。[YE Jun, Deguo wenxue yanjiu yu xiandai Zhongguo (German Literary Studies and Modern Chin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357.]在比較文學領域,北京大學孟華教授提出建立“氛圍影響、接受研究”的觀點,主張采用年鑒史學派和新史學的研究方法,“最大程度地去逼近文本產生的時代,勾勒、還原文學、文化現象產生的文化氛圍”,從而揭示文本與傳統的承繼關系,文本與同時代文化氛圍的關系。44孟華:《注重研究生的實際能力培養》,見嚴紹璗、陳思和主編:《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較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0頁。[MENG Hua, “Zhuzhong yanjiusheng de shiji nengli peiyang” (Focusing on the Practical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Kuawenhua yanjiu: shenme shi bijiaowenxue (Cross-Cultural Studies: What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d.YAN Shaodang and CHEN Sih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0.]這些研究思路給了中德文學關系研究者以很大啟示??偨Y以往研究經驗,筆者也對新時期的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 新突破離不開史料發掘

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離不開史料的支撐,尤其是一手文獻的支撐。而要在一手文獻中有新的發現,就必須對原始文獻進行更深入的發掘,發掘的深度與突破所能達到的高度往往成正比關系。

平心而論,進行此類史料發掘并不輕松,部分研究對象如巴洛克時代德語作家的中國題材小說、中國文學的早期德文譯本都已有數百年歷史,必須到德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一些圖書館中進行“知識考古”,才能準確把握傳播史的環節,將研究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下去。有些獨具價值的文獻如歌德的《中國作品》手稿、席勒的《好逑傳》譯稿、德布林的《王倫三躍》手稿更是彌足珍貴,只有到魏瑪歌德席勒檔案館、馬爾巴赫文學檔案館等地才能一窺真容,而接下來的手稿辨析工作又是難上加難。相比于文獻收集與爬梳的枯燥艱辛,書桌前經年累月的寫作倒只能算一項輕松愜意的工作。但每一份重要史料的認真整理都往往能給研究者帶來新發現和新突破,隨之而來的喜悅則足以作為最好的回報,使多日的疲憊都一掃而光。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就傳播史研究而言,對一手文獻的“窮盡式”追蹤尤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以“布萊希特筆下的‘老子出關’”這一課題為例,只有當研究者翻開1911年衛禮賢版《道德經》譯本時,才會看到布萊希特1920年曾經看到過的《老子出關圖》,從而發現他所創作的長詩《老子流亡路上著〈道德經〉的傳奇》并非只是出自詩人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認真地參考了衛禮賢譯本正文前的古老插圖。由于出版《道德經》譯本的迪特里希斯出版社在二戰后推出修訂版時刪去了這幅插圖,如果研究者在對比研究時僅僅滿足于當代再版的《道德經》譯本,那么就永遠都無法發現布萊希特創作靈感的準確來源。因此,只有不斷深入發掘,進行“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窮盡式史料研究,中德文學交流史——包括翻譯史、傳播史、文學再創作史中的一些關鍵節點、歷史細節和話語關聯才會在我們眼前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并逐步匯聚于筆端。

(二) 經典西傳研究離不開對多語種譯本的細心比對

在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中,中國典籍的翻譯與西傳歷史研究是基礎。近年來,中國學者在這一領域中最有影響的理論成果當屬謝天振教授提出的“譯介學”理論,它為評價翻譯史上的多元化譯本和“創造性叛逆”提供了重要思路。45謝天振:《譯介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XIE Tianzhen, Yijie xue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而德國的哥廷根學派也同樣提出了翻譯文化史視野下的文學翻譯理論,他們指出:翻譯實質上是使用第二種語言對原作品進行“基本完整的闡釋”,是一場異質文化間的對話和相互闡釋。46Armin Paul Frank, “Einleitung” (Introduction), in Die literarische übersetzung.Fallstudien zu ihrer Kulturgeschichte.Band I.G?ttinger Beitr?ge zur Internationalen übersetzungsforschu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Case Studies on Their Cultural History, vol.I, The G?ttingen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ed.B.Schulze (Berlin: Schmidt, 1987), IX-XVII.

而要重現翻譯史中所隱藏的跨文化對話就離不開對譯本的扎實研究,只有細心比對中文原本、中間譯本、最終譯本,才能發現中、英、法、德等多種語言文本之間的細微差別,從而體會到譯者通過翻譯活動所參與的社會話語實踐,同時也厘清“文化走出去”背后的脈絡。在這一研究領域中,早期的典籍譯本尤為重要,其中蘊含了極為豐富的文化信息。例如,筆者在研究18世紀的《好逑傳》西文譯本時就發現,英文譯本中加入了大量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而法文、德文譯者則在轉譯時又對此進行了補充,使譯本成為一部傳播有關中國知識的百科全書,并最終引起歌德和席勒的關注。47譚淵:《〈好逑傳〉早期西文譯本初探》,《中國翻譯》2005年第3期,第47~51頁。[TAN Yuan, “‘Haoqiu zhuan’zaoqi xiwen yiben chutan”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arly Western Translation of ‘Haoqiuzhuan’), Zhongguo fanyi (Chinese Translation) 3 (2005): 47-51.]而研究者通過譯本對比研究發現的“誤譯”又往往能成為解讀譯者心理活動、探索譯本與社會話語關系的重要切入點。例如筆者對《中華帝國全志》中的中國典籍譯本進行研究時就注意到了耶穌會譯者對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偏好,并在探索“誤譯”緣由時發現了中西“禮儀之爭”在翻譯活動背后扮演的重要角色。48譚淵、張小燕:《禮儀之爭與〈中華帝國全志〉對中國典籍與文學的譯介》,《中國翻譯》2021年第4期,第49~56頁。[TAN Yuan and ZHANG Xiaoyan, “Liyizhizheng yu ‘zhonghua diguo quanzhi’ dui Zhongguo dianji yu wenxue de yijie” (The Liturgical Controversy and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exts and Literature by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Zhongguo fanyi(Chinese Translation) 4 (2021): 49-56.]同樣,在比對《百美新詠》原本、1824年英語譯本、1827年歌德轉譯本之后,筆者注意到了歌德譯文中對“中國女詩人”形象的偏好,進而從同時代的“天才女性”之爭中找到了譯本與德國社會論爭乃至中國女性文學崛起之間的關聯。49譚淵:《歌德筆下的“中國女詩人”》,《中國翻譯》2009年第5期,第33~38頁。[TAN Yuan, “Gede bixia de‘Zhongguo nv shiren’” (“Chinese Women Poets” under Goethe’s Pen), Zhongguo fanyi (Chinese Translation) 5 (2009): 33-38.]以上研究的思路都是從最基本的譯本比對入手,以發現有心的“誤譯”為突破口,再結合譯者留下的其他線索,最終從時代話語中找出“創造性叛逆”的文化和社會根源,重現了翻譯史背后所隱藏的跨文化對話。

(三) 形象變遷研究離不開對“知識場”的還原

德語世界中的中國形象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變遷,這種變遷離不開文化傳播的推動,可以說,每個時代中傳播著怎樣的“中國知識”,就決定著這個時代的德國人對中國有怎樣的認知。因此,探究每個時代居于主流的“中國知識”特征,就可以厘清中國形象變遷的根源。在這一研究方向上,最值得借鑒的是法國社會學家??拢∕ichael Foucault)的“話語”理論和孟華教授的“知識場”概念,50孟華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MENG Hua, ed., Bijiao wenxue xingxiangxue(Comparative Literary Imager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它們都指向了形象(表象)背后的“知識”的生成與傳播。因此,在研究中國形象在西方的變遷時,我們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歷史上流傳著怎樣的中國形象,更重要的是掌握在形象背后起到決定作用的社會文化網絡,厘清“中國知識”的生成機制。而這又只有在深入研究歷史上的“中國學”及西方漢學體系之后才能完成。因此,研究者最好能深入漢學體系去了解德國漢學的發展史,并借助德國專業圖書館中的豐富資料(尤其是傳教士、外交官報告、文學文化譯著等)梳理出不同時代德國人認知中國的“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再對那些在傳播史的特定階段扮演關鍵性角色的核心文本進行“沉浸式”研究,最終通過文本比對和話語分析還原出不同時代、不同作品背后的“知識場”——德語作家認知中國的知識基礎和文化氛圍。

沿著“重構知識場”這一思路,研究者可以在宏觀分析的基礎上,將話語分析與曹順慶教授提出的“變異學”理論51曹順慶:《邁向比較文學第三階段》,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CAO Shunqing, Maixiang bijiaowenxue disan jieduan (Towards a Third Stag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1.]結合起來,進一步通過個案分析努力探索“中國知識場”對特定德語文學家塑造中國形象的影響,以及中國形象在文學家筆下的新變化。只有通過宏觀的知識背景分析與微觀的話語分析的結合,“知識場”對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變遷的影響才能得到闡明,一部跨越若干年歷史的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形象變遷史才可能逐漸清晰地呈現出來。

(四) 重視文學交流史背后的“精神資源”

在傳統的中外文學關系研究中,研究者更關注的是鉤沉稽古,在翻譯史、影響史(接受史)、文學形象變遷史(文學再創作)這三個方面發現智慧的閃光點,進行以單個作家、作品、母題為核心的“知識考古”,然而在探尋中外文學交流的動力之源方面卻大多缺乏深入探索的興趣。當中外文學關系研究進入更為系統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階段后,如果不推陳出新,就此止步于“佳話”、“賞析”以及對西方學術成果的轉譯,顯然將難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因此,筆者認為,在傳統的史料考證基礎之上,研究者有必要將研究視野向更深層次拓展,在傳統的中外文學關系研究中加入新的維度,多問一個為什么,特別是什么因素推動了中外文學家不斷從異國文學、文化中汲取養料,換言之,中外文學交流的動力何來?解答這一問題的思路是對中德文學交流史背后的“無形推手”進行探索,進而發微抉隱,找到作家接受異國文學元素的心理動機,最終發現中外文學交流的原動力。在筆者看來,這也是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推向更高層次的必由之路,而僑易學理論中關于“中德二元”和“互動核心”的理念尤其適用于此。

回顧中德之間長達數個世紀、幾乎毫不間斷的文化互動可以發現,這種生機勃勃的互動交流為中德兩國都帶來了豐富的精神營養,先后引起了萊布尼茨、歌德、魯迅、郭沫若等先賢的關注。而相關研究則表明,無論是“德國學”還是“中國學”,它們在中德兩國歷史上都意味著重要的“精神資源”。以晚清和民國時期中國學者“發現”歌德的歷程為例,辜鴻銘、王國維、郭沫若、張聞天、徐志摩、宗白華、陳銓等人雖然在教育背景、政治立場、文學主張方面千差萬別,但在國運衰敗、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他們都感受到了歌德這一精神資源寶庫的重要價值。他們中有的人希望以歌德為榜樣,通過文學革命來重塑中華民族的精神,有的人試圖通過歌德作品的譯介來推動中國新詩的革命,有的人則主張學習浮士德精神,不顧一切來挽救民族危亡。52譚淵、宣瑾:《作為精神資源的歌德學——文學革命和抗日救亡背景下的歌德研究》,《社會科學論壇》2022年第6期,第28~39頁。[TAN Yuan and XUAN Jin, “Zuowei jingshen ziyuan de gede xue-wenxue geming he kangri jiuwang beijing xia de gede yanjiu” (Goetheology as a Spiritual Resource: Goethe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Literary Revolution and Anti-Japanese Salvation), Shehui kexue luntan (Social Science Forum) 6 (2022): 28-39.]但無論他們以怎樣的視角來審視歌德,其核心都是將歌德的人生、思想和作品視為重要的精神資源,將其與中國的時代需求結合起來,通過中德兩種異質文明的交流互鑒為中華之崛起、民族之“自強不息”提供精神動力。

而在中德文學交流的另一研究方向——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傳播方面,多問一句為什么——追問一下歌德、布萊希特等德國作家為什么會在中國文化中找到共鳴——同樣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德文化關系產生更為深入的認識。由此入手,我們不難在研究中發現:中國故事中所蘊含的“文化軟實力”和價值觀念是其在德語世界中激起波瀾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學西傳的動力來源。正是通過文學、哲學經典的西傳,中國的價值觀超越了國家界限,最終使中國文化在德語文學家中也贏得了認可與尊重。

三、開拓文學交流史研究新領域需要持之以恒

開拓出新的研究領域是拓寬文學交流史研究的必由之路。在完成了一手資料積累、多種譯本比對、“中國知識場”還原等基礎性工作后,研究者必須持之以恒,以一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求索精神,對中德文學交流史進行“知識考古”,就特定研究對象所經歷的翻譯、傳播、接受、文學再現等各環節進行細致的分析,還原出經典西傳與文化傳播的完整鏈條,最終才能開辟出一個自成體系的新研究領域。如楊武能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初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走出國門的大陸德語文學研究者,1982年首次應邀赴海德堡參加了紀念歌德逝世1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才下定決心投身于歌德與中國關系研究。1983年,45歲“高齡”的楊老以“歌德與中國的相互關系”為研究課題獲得了洪堡博士后研究獎學金,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波恩大學和西柏林自由大學進行了兩年多的博士后研究,此后就一直以歌德譯介和研究為畢生事業。他在1991年發表專著《歌德與中國》,1999年發表專著《走近歌德》,2000年發表專著GoetheinChina:1889-1999,2017年又再次增訂出版《歌德與中國》。從2014年起,楊老還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主持了“歌德作品漢譯及研究”項目,幾乎是以一人之力,通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將中國的歌德學推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也正是他在2013年榮獲國際歌德研究領域最高成就獎——歌德金質獎章的重要原因。

筆者雖然進入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較晚,但在德語文學中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上同樣投入了差不多20年的精力。從2001年著手博士論文《德國文學中的中國人》開始,筆者就產生了對形象傳播史進行深入研究的興趣,并決定選擇歌德、席勒筆下的中國形象作為突破口。2008年,筆者在德國魏瑪古典基金會的支持下,前往歌德席勒檔案館(GSA)進行了歌德“中國手稿”的整理工作,并對17—18世紀來華傳教士報告、文學譯著中的中國女性故事進行了盤點,才逐漸從紛繁復雜的史料中梳理出了一條“中國女英雄”形象的西傳之路。而在整理和解讀歌德“中國作品”手稿時,筆者有幸發現了中國女性形象在歌德筆下的變遷過程,進而從中國女性文學崛起、1800年前后德國“天才女性”(女詩人)之爭中找到了歌德關注中國女詩人的深層原因,最終對歌德在1827年改寫的四個中國才女故事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但對整個新領域的開辟而言,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那之后,筆者又應德意志語言文學科學院院長戴特寧(Heinrich Detering)教授之邀,利用三次赴德國交流的機會,對歌德改譯的中國作品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細讀。在前后長達十余年的研究中,筆者逐漸將相關成果匯集為兩個研究課題:“席勒、歌德筆下的中國女性形象與1800前后中國文化軟實力對德影響”和“德國文學中的中國女性形象變遷史”,并在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支持下,先后完成了相關論著,基本闡明了17世紀以來“中國女英雄”、“中國女詩人”等形象在德語文學中起起落落的歷程,奠定了以中國女性形象西傳與文學接受為核心的新研究領域。此外,為將相關研究成果推向國際學術界,2018—2020年,筆者又與戴特寧教授合作,用中德兩種語言完成了以歌德1827年“中國手稿”為核心的專著《GoetheunddiechinesischenFr?ulein》及《歌德與中國才女》,最終“使一部在歌德研究中被不公正地邊緣化了的詩作得以恢復其核心地位,并沐浴在了新的光彩中”。53Arne Klawitter, “Goethe und die chinesischen Fr?ulein” (Goethe and the Chinese Women of Talent), Weimarer Beitr?ge 67, no.1 (2021): 150-52.

《警世賢文》中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敝械挛膶W交流史研究要取得突破,往往需要多年的積累并從譯介學、傳播學、形象學、僑易學中不斷獲取新的養料,才能對中德文化交流互鑒產生較為完整的認識。研究者應當看到,祖國的日益強大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為中德文學交流研究注入了越來越多的活力,同時也成為了推動學者不斷向前努力探索的動力之源。本文作為筆者二十多年學術探索的心得,如果能對中德文學交流史研究的深化有所助益,也就實現了撰寫的初衷。在此也歡迎學界同行提出寶貴意見,以求共同進步。

猜你喜歡
中德歌德德語
歌德的書
鼓樂活動中德藝融合教育的實踐探索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發揚中德傳統友好 推動兩國關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寫在中德建交45 周年之際
合作學習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哲學“專業德語”教學研究初探
我要歌德的書
丹麥小店流行取“難聽的”德語名
花開的聲音 身心的交響——“2014中德合唱大師班”培訓有感
朗費羅與歌德文緣關系及其理論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