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競賽驅動下數據新聞教學探索

2023-05-03 01:03楊艷妮譚依婷廖栩君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賽教融合數據新聞學科競賽

楊艷妮 譚依婷 廖栩君

摘要:新文科背景下開展數據新聞教學研究,對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數據新聞相關學科競賽以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為導向,利用相關專業知識找到解決方案。以學科競賽為牽引,發揮賽教融合優勢,探索學科競賽驅動的數據新聞教學有助于提升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質量。文章通過對學科競賽相關資料的采集與整理,采用深度訪談、經驗總結等方法探索以學科競賽為驅動的數據新聞教學途徑。文章提出,以賽促學,激發學生數據新聞作品創作,強調以學科競賽驅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數據意識和數據分析技能,從鍛煉學生數據新聞選題、提供優質新聞數據、培養學生新聞數據分析能力三個方面幫助學生進行數據新聞作品創作。以賽促改,推動數據新聞實踐教學改革,強調以學科競賽驅動實踐教學理念轉變、教學內容優化以及教學條件改善,推動傳統新聞實踐模式向現代化轉型。以賽促教,探索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創新,從搭建教學平臺、創新教學結構及拓展教學體系三個方面,實現數據新聞教學流程再造,對接業界需求,促進課程轉型升級。學科交叉融合大趨勢下,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不僅有益于該課程的教學工作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而且對文科專業課程改革和提高傳媒人才數據素養具有借鑒價值。

關鍵詞:學科競賽;數據新聞;教學改革;賽教融合;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210-4;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4-0016-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三峽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新文科背景下數據新聞教學探索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2021031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高度重視大數據發展,與業界對數據新聞的關注相比,數據新聞教學研究所獲得的關注較少[1]。新文科背景下開展數據新聞教學的研究,對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2]。數據新聞首先利用數據獲取技術抓取數據,并利用統計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科學分析,最終借助可視化技術在媒體平臺上發布[3]。值得關注的是,數據新聞比傳統新聞更富有前沿性和挑戰性[4]。學科競賽作為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5],已成為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高校重視。以學科競賽為引領,發揮賽教融合優勢,探索學科競賽驅動的數據新聞教學改革,不僅有益于培育優秀的學科競賽作品,且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以賽促學,激發學生數據新聞作品創作

(一)鍛煉學生數據新聞選題

目前數據新聞學科競賽可大致分為命題競賽和開放競賽兩類。命題競賽即大賽組織者給定參賽題目,參賽選手圍繞題目展開數據新聞創作。這類競賽的命題方向大多與社會熱點問題有關,因此學生可以在了解競賽命題的過程中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6],這使得學生的數據新聞學習更加貼合實際,更具有實踐意義。第二類為開放競賽,即大賽組織者并沒有限制具體的數據新聞主題,參賽者自行確立新聞主題。在參賽過程中,學生以專業的視角觀察社會,尋找合適的新聞選題,真正將課堂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學生的專業敏感性和思考能力能得到有效訓練。以中國數據新聞大賽為例,第六屆大賽即為開放競賽;第七屆大賽為命題競賽,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競賽主題。從這兩屆大賽高校學生一等獎獲獎作品的選題情況來看,無論是參加命題競賽或是開放競賽,學生們的新聞選題都具有極強的社會性,符合數據新聞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數據新聞課程學習,激發數據新聞作品的創作靈感。

(二)提供優質新聞數據

幫助學生提升獲取數據以及處理數據的能力,是新文科背景下新聞生產的需要[7]。數據之于數據新聞,猶如地基之于大廈。傳統數據新聞數據源主要分為官方數據源和非官方數據源,官方數據源包括政府信息官網和國家數據平臺,非官方數據源主要由第三方開源網站組成。但在學生數據新聞實踐中,不一定能夠獲得優質的新聞數據,當傳統數據源不能及時滿足學生對數據的要求時,學科競賽為學生的數據新聞實踐提供了豐富的數據集[8]。大部分學科競賽在發布比賽通知時會提供大量公開數據集供學生使用。以第三屆數據新聞比賽為例,大賽官網在宣布具體比賽規則時提供來源不同的數據集,為學生提供多種來源的數據,為學生的數據新聞作品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也可以在不同的數據字段之間找到新的創作靈感。

(三)培養學生新聞數據分析能力

在現代先進技術的支撐下,新聞工作者傾向于使用計算機設備作為輔助[9]。在數據挖掘技術的支持下,數據新聞采用簡明扼要的報道內容與交互性的鏈接和圖表——這種處理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數據新聞的制作效率和質量,還可以加速新聞的網絡傳播[10]。為了更好地適應當下媒介傳播特征,目前的數據新聞教學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但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學科競賽為學生的專業實踐創造了機會。以第六屆全國數據新聞大賽一等獎獲獎作品《江面再無蓑笠翁——長江“十年禁漁”下無為市土橋社區“漁民新村”現狀》為例,這部作品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最終以圖文并茂的交互式網頁展現“十年禁漁”政策對漁民生活的影響。學生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其數據分析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課堂學習中相對薄弱的部分也能得到強化和完善。

二、以賽促改,推動數據新聞實踐教學改革

(一)轉變數據新聞實踐教學理念

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要以實踐教學方法為基礎,充分利用各類信息手段輔助實踐教學[11]。首先,基于問題和項目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可以應用于數據新聞實踐教學。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提高其動手實操的能力。其次,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按照學科競賽的規范要求進行操作,以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和實踐項目的完成質量。此外,學??梢宰孕薪M織模擬競賽,在正式學科競賽的規范要求基礎上,適當加強對數據新聞作品的創新性要求,鼓勵學生自主開展創新性、研究性創作,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水平和實踐教學效果。

(二)優化數據新聞實踐教學內容

在設置實踐教學內容時,高校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應該關注當前各類媒介技術的發展趨勢[12],并及時調整相關教學內容,面向當前業界的現實需求,借鑒新的媒介技術實踐應用經驗。全國數據新聞大賽包含新聞選題、數據質量、數據分析、數據表現、設計、技術等內容,競賽的內容可以反映出當前行業的發展與能力需求[13]。因此,基于學科競賽的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可以比賽內容為導向,進行實踐教學內容改革。數據新聞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包括:第一,數據抓取實踐,主要讓學生學會自主獲取所需數據;第二,數據分析實踐,主要培養學生處理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能力;第三,數據可視化實踐,主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數據可視化工具的能力。通過逐步推進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內容設置,以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

(三)改善數據新聞實踐教學條件

良好的實踐教育離不開實踐教學條件的支持。為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學校應該注重實踐教學條件的建設,加大對實驗室軟硬件和平臺建設的投入。另外,為了充分利用實踐教學資源,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學校應當加大實驗室的開放程度,讓學生可以更方便地借用實驗室進行課外訓練。此外,利用學科競賽契機,學校還可以開展模擬競賽,這不僅能幫助學生為正式競賽做好準備,還可以豐富實踐教學平臺。最后,學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努力推進協同育人機制。面向企業實際需求,加強數據新聞作品與社會實際的聯系。

三、以賽促教,探索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創新

(一)建立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平臺

當前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平臺的設置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相關課程的設置。即在傳統新聞課程的基礎上,添加數理統計、計算機傳播等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滿足行業對數據新聞人才的要求[14]。二是教學配套設施的建設。國內多個重點高校已經建立融媒體實驗室,推進數據新聞教學不斷創新。這些實驗室一方面用于教師教學科研,以實現產學研結合的目標;另一方面,借助傳媒機構良好的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學科競賽和數據新聞課程教學的密切結合,要求學科競賽的開展與數據新聞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實現學科競賽與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平臺的融合。學科競賽對數據新聞課程教學的有益補充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在現有的課程設置基礎上補充課程考核辦法,學生的參賽作品可作為課程考核的內容之一;其次,可設置相應的賽前培訓課程,鞏固學生的數據新聞創作技能,提高參賽作品質量;最后,學生在制作參賽作品時,可借助學校配套的教學設施,提高新聞作品創作效率和教學設施的利用率。

(二)創新數據新聞課程教學結構

教學結構一般指由各種教學要素在教學思想、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構成的穩定形式,決定了教學活動的進程[15]。在傳統的教學結構中,學生常常居于被動地位。這使得教與學都缺乏創造性、主動性。建立以學生數據新聞創作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可以提高學生數據新聞知識和業務能力,促進數據新聞教學實踐的改進與創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程教學結構的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教”和“學”關系的協調平衡。學科競賽作為教學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在參加學科競賽的過程中,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真正把教學的主體從教師轉變為學生。在新型的數據新聞課程教學結構下,學生應用數據新聞相關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

(三)拓展數據新聞課程教學體系

數據新聞課程教學體系的拓展應著重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組建數據新聞教學團隊,調整數據新聞相關課程的設置,即打造數據抓取類、數據分析類以及數據可視化類等綜合應用知識逐級遞進的課程體系。二是將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和學科競賽有效融合,一方面,圍繞課程教學開展相關學科競賽;另一方面將競賽題目引入到課程中,并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優秀案例,在豐富課程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接受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的專業教育,具備較強的新聞敏感以及數據挖掘的專業素養和數據意識。

四、結語

媒體融合轉型發展中,與之相應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應時代變化而變化,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數據新聞教學實踐顯得十分迫切。國內高校應開拓創新,積極進行數據新聞教學改革,更好地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新聞傳播專業人才。

本文提出基于學科競賽驅動的數據新聞教學探索,以學科競賽為牽引,發揮賽教融合優勢,以賽促學,激發學生數據新聞作品創作;以賽促改,推動數據新聞實踐教學改革;以賽促教,探索數據新聞課程教學創新。學科交叉融合大趨勢下,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不僅有益于該課程的教學工作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而且對文科專業課程改革和提高傳媒人才數據素養具有借鑒價值。在培養學生數據新聞創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媒介素養和綜合能力等方面,基于學科競賽的數據新聞教學值得更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陳昌鳳,烏日吉木斯.數據新聞與大數據思維的應用[J].新聞與寫作,2014(4):5-8.

[2] 馬月飛,王天雨.新聞傳播人才的數據素養培養路徑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2(4):26-28.

[3] 王溥,張超.故事深耕與數據再植:數據新聞可視化的管窺與發展:基于現代圖式理論視角[J].寧夏社會科學,2021(4):210-216.

[4] 曲濤,湯代祿.用數據新聞創新新聞生產:大眾報業集團在疫情防控系列融媒體產品中的探索[J].傳媒,2020(15):31-32.

[5] 寧曉曉,張恒軍.基于學科競賽的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傳媒,2019(11):84-86.

[6] 翟紅蕾,陳一凡.數據新聞微信公眾號敘事角色變遷與數據傳播創新[J].新聞與傳播評論,2019(6):55-67.

[7] 畢秋靈.數據新聞中的開放數據應用[J].湖北社會科學,2016(7):190-194.

[8] 陸丹,張楚茵.數據新聞創新發展的趨勢分析:以2012-2018年全球數據新聞獎作品為例[J].青年記者,2019(36):80-81.

[9] 劉瑩瑩,盧長春.數據新聞發展的新特征探析:以2019年全球數據新聞獎獲獎作品為例[J].青年記者,2020(23):34-35.

[10] 梁修明.淺析深融時代新聞內容生產供給側改革:以《人民日報》記者調查版《人民眼》專欄為例[J].城市黨報研究,2021(9):83-86.

[11] 孫悅娟.大數據工具的新聞應用與數據新聞“工具化”衍變的必然與應然[J].新聞愛好者,2021(12):85-87.

[12] 胡洪,亢瑞紅,王杰,等.基于學科競賽的實踐教學改革:以數字地形測量學課程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21(3):126-128.

[13] 呂宇翔,方格格,華伊然.數據新聞發展的全球規律和本土實踐:基于2015-2021年獲獎作品的分析[J].新聞與寫作,2022(6):97-109.

[14] 張錚,陳雪薇.從“數據新聞”到“數據傳播”:智媒時代新聞傳播教育的數據轉向及因應策略[J].中國編輯,2020(5):74-79.

[15] 何克抗. E-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2(3):11-14.

作者簡介 楊艷妮,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 譚依婷,研究方向:網絡與新媒體。 廖栩君,研究方向:網絡與新媒體。

猜你喜歡
賽教融合數據新聞學科競賽
基于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研究
大賽“效應”放大到課堂教學中的思考與研究
學前教育“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中外數據新聞編輯流程比較研究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大數據時代新聞的新變化探究
媒介融合時代數據新聞可視化教學探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