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與居民消費的動態關系研究

2023-05-05 02:27屈彤歡
中國商論 2023年8期
關鍵詞:區域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VAR模型

摘 要:固定資產的投資與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推動作用,經濟增長也會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和居民消費。觀察發現,固定資產投資、區域生產總值與區域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趨勢長期趨同。本文以湖北省為例,基于湖北省1985—2017年的經濟數據,運用VAR模型研究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居民消費水平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得出以下結論:居民消費水平在長期和短期都能促進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短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長期則不一定能促進區域經濟正向增長。

關鍵詞:區域經濟增長;GDP;固定資產投資;居民消費水平;VAR模型

本文索引:屈彤歡.<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08):-019.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4(b)--04

根據經濟發展理論,投資和消費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固定資產投資是促進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而消費水平的增長則是實現經濟增長的具體體現。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固定資產投資是一國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投資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指標。因此,GDP、居民消費和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姚晉蘭,2006),換做研究區域經濟同樣適用。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都十分關注城鄉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消費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擴大內需以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面對國內外不確定沖擊的考驗,在生產力不斷進步的前提下,國內外學者轉而開始關注投資驅動可持續性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意義。

近年來,投資頻頻出現低迷,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似乎正在枯竭,對于許多仍以投資為主要動力的地區而言,傳統動力能否繼續有效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基于此類問題,本文通過實證分析,應用科學實證方法得出結論。

1 文獻綜述

在宏觀經濟中,投資是一種信息的代理,通過研究投資能更深層次地解構經濟增長成果。固定資產投資是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之一,不僅可以通過升級產業結構、增強生產力和拉動生產需求來促進經濟增長(陸航航,2019),還可以通過改善民生、優化經濟結構和優化資源配置的方式促進經濟增長(趙新宇和李寧男,2021)。

居民消費是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根本動力,消費水平的提升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也是經濟活動的最終需求。居民消費可以通過調整需求結構、推動技術創新等路徑來推動經濟發展(崔廣亮和高鐵梅,2020)。

現有學者對于三者之間的關系有所研究。孟曉倩和張家璇(2018)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固定資產投資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張曉暉和張傳娜(2020)基于東三省的數據,經過實證研究發現,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是正向的,這個結果的出現是因為資本儲量已達經濟發展所需水平之上,說明通過固定資產投資來促進經濟增長不可持續。張家平等(2018)運用門檻回歸模型檢驗了居民消費水平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證明城鄉居民消費均對經濟增長有較大影響,且農村居民的影響程度更大。

2 實證研究設計

2.1 變量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對固定資產投資、區域經濟增長和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選擇1985—2017年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為變量,數據均來源于2022年湖北省統計年鑒。INV代表湖北省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GDP代表地區生產總值,CON代表湖北省居民消費支出總額。本文對INV、GDP、CON分別取對數,所以使用的變量表示為LNINV、LNGDP、LNCON,運用Eviews9軟件進行分析。

2.2 時序圖分析

本文對時序圖進行分析,由圖1可以看出,整體來說,LNINV、LNGDP、LNCON三個變量的變化趨于一致且呈線性,未出現大幅波動。說明1985—2017年的32年間,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和居民消費都呈上升趨勢,表明三者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具有研究價值。

2.3 描述性統計

本文在對時序圖進行分析后,再對時間序列做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1985—2017年,LNINV、LNGDP、LNCON的標準差分別為1.211883、1.395506、1.859575,樣本的標準差較小,表明三個變量的離散程度較低,具有研究價值。

2.4 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在導入數據后的第一步是對各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ADF),本文先對各個序列取對數,然后分別進行單位根檢驗。本文通過觀察時間序列的趨勢圖發現,所選取的時間序列都帶有截距和明顯趨勢(圖1),所以選擇帶趨勢和截距的單位根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進行差分后,時間序列LNINV、LNGDP、LNCON的ADF統計量均小于臨界值,且P值較小,說明時間序列LNINV、LNGDP、LNCON同階單整,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2.5 VAR模型構建

根據單位根檢驗結果發現,時間序列LNINV、LNGDP、LNCON是平穩序列,本文據此建立以下三個變量的VAR模型:

Yt=AYt-1+BYt-2+CYt-3+εt (1)

其中,Yt=(LNINV、LNGDP、LNCON);εt為擾動項;A、B、C為參數矩陣。

2.5.1 最優滯后期的確定

建立VAR模型需要確定其滯后期,滯后期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本文結合LR、FPE、AIC、SC、HQ信息準則,首先滯后2期查看結果;其次依次延長滯后期再次查看結果,因滯后期太長會損失自由度,影響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選擇滯后3期,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滯后階數為3時,有5個信息法則選出來的滯后階數都是3階,因此本文選擇的滯后階數為3階,可建立VAR(3)模型。

2.5.2 Johansen協整檢驗

VAR模型要求三個變量,即固定資產投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消費之間存在穩定關系時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模型構建。因為一共有三個變量,所以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因為使用LR、FPE、AIC、SC、HQ信息準則檢驗得到最優滯后階數為3,所以進行滯后2階的Johansen協整檢驗,具體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觀察到,固定資產投資、區域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水平在5%的置信水平上特征根的趨勢值均存在兩個協整關系,表示固定資產投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水平之間雖然具有各自的長期波動規律,但它們的某個線性組合是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即有研究價值,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模型估計。

2.5.3 VAR模型的格蘭杰因果檢驗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固定資產投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消費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在短期具有誤差修正機制,因此對三個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見表5)。

表5的結果表明,當滯后期為3時,經濟增長是居民消費增長的格蘭杰原因,P值為0.0048,拒絕原假設,說明經濟增長可以帶動居民消費,居民消費不一定帶動經濟增長。另外,原假設LNINV不是LNCON的格蘭杰原因,P值為0.0034,拒絕原假設,說明固定資產投資是居民消費的格蘭杰原因,即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可以帶動居民消費。同時,居民消費是固定資產投資的格蘭杰原因,說明居民消費可以帶動房地產開發、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私營個體的投資。原假設“LNINV不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P值也小于5%,說明固定資產投資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即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可以影響經濟增長。同理,原假設“LNGDP不是LNINV的格蘭杰原因”的F統計量顯著不等于0,說明地區經濟增長可以顯著帶動固定資產投資,但有一定的滯后性。

2.5.4 模型構建

確定最優滯后階數、在變量之間均有長期均衡關系的前提下即可建立VAR模型,本文最終選擇3期作為VAR模型的最優滯后階數,由此建立VAR(3)模型,模型如下:

2.5.5 VAR模型的平穩性檢驗

平穩性檢驗結果如圖2所示,模型有9個根,其中8個為虛數根、1個為實數根,所有特征根的倒數都在單位圓內,即所有根的模均小于1,所構建的VAR模型滿足平穩的條件。

3 實證結果分析

由圖3(a)可以觀察到,當消費水平發生變化時,GDP會有相應的脈沖響應,在第6期時影響最大。這說明當居民消費水平有所增長時,會對經濟增長有帶動作用,從長期來看,消費水平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趨于平穩,且始終為正向影響。

由圖3(b)可以觀察到,當固定資產發生波動時,短期內區域生產總值會有較小的正向脈沖響應,但長期的脈沖響應為負向。這說明提高固定資產的投資在短期內可能會對經濟增長有較小的促進作用,但不能長期促進經濟發展,可能是因為資本存量已經達到飽和,再多的資本也無法推動經濟發展。

4 結語

4.1 主要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向量自回歸(VAR)模型,分析了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與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動態關系,并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來驗證三個變量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在5%的置信水平上有2個協整關系。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得到經濟增長是居民消費的格蘭杰原因,固定資產投資與居民消費水平互為格蘭杰原因,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也互為格蘭杰原因。

(2)通過脈沖響應函數表明,在短期內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有正向帶動作用,長期之后這種帶動作用依然存在,且趨于平穩。提高固定資產的投資在短期可能會對經濟增長有較小的促進作用,但不能長期促進經濟發展。

4.2 政策建議

第一,增加固定投資的確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這種增長并非長期可持續,所以政府在以投資促進增長時需要合理投資、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注重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不能為了短期的經濟增長而盲目投資。

國民經濟水平可持續增長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有效投資。由此,投資對于經濟增長是長期的支柱,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調整供求結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在于欠發達地區要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更新生產要素,發達地區則要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提高投資效率。政府要在合適的時機介入,不斷完善政策,提供良好的商業環境,各地區也要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完善區域經濟轉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實現區域經濟增長數量和質量的“雙贏”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也成為適應經濟新形勢的內在要求。因此,我國要注重提升區域居民消費水平,宣傳正確的消費理念,充分挖掘居民的消費潛力,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同時,政府應逐步完善社會保障的長效機制,增加居民生活的安全預期,最終實現居民消費的可持續性,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崔廣亮,高鐵梅.房地產投資、居民消費與城市經濟增長[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0,40(7):1655-1670.

黨國英.“消費抑制”危害中國經濟[J].中國經濟報告,2014(12): 55-56.

何承文.城鄉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12):39-42.

林晨,陳小亮,陳偉澤,等.人工智能、經濟增長與居民消費改善:資本結構優化的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20(2):61-83.

劉苓玲,徐雷.社會保障支出、經濟增長與居民消費的區域差異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2(3):70-76.

陸航航.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19(23):2-3.

孟曉倩,張家璇.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0):78-80,3-8.

歐陽峣,傅元海,王松.居民消費的規模效應及其演變機制[J].經濟研究,2016,51(2):56-68.

吳瑾.居民消費結構、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J].經濟問題探索,2017(12):18-22+180.

徐斌,陳建寶.財政支農支出、經濟增長、收入差距與區域農村居民消費:基于非參數可加模型的實證研究[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5,34(5):769-783.

姚晉蘭.居民消費、固定資產投資與GDP關系的計量分析[J].現代商業,2006(10):95-103.

俞劍,方福前.中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29(5):68-78.

查道中,吉文惠.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經濟增長關聯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1(7):19-22.

趙新宇,李寧男.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效應再檢驗[J].山東社會科學,2021(11):106-113.

張家平,程名望,潘烜.信息化、居民消費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J].經濟經緯,2018,35(3):137-143.

張曉暉,張傳娜.地方政府債務、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基于東北三省111個縣(市)數據的分析[J].經濟縱橫,2020(8):100-107.

猜你喜歡
區域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VAR模型
基于VAR模型的創新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我國民間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研究 
固定資產投資對國有科研單位發展影響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對國有科研單位發展影響分析
鹽城市亭湖區固定資產投資現狀簡析
我國快遞業與經濟水平的關系探究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