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管狹窄癥合并腰椎滑脫二次融合手術的危險因素

2023-05-05 02:23魏禮胡偉黃輝
頸腰痛雜志 2023年2期
關鍵詞:峽部風濕性關節炎腰椎

魏禮,胡偉,黃輝

(商丘市中心醫院骨科,河南商丘 476000)

腰椎滑脫并發腰椎管狹窄癥的患者保守治療失敗后,常用單純減壓或融合減壓手術,確定患者的手術方式是臨床醫師需面臨的決策[1-2]。多項前瞻性和回顧性研究顯示,與單純減壓相比,融合減壓可獲得更好的臨床結果[3-4]。但也有研究顯示,單純減壓可能獲得與融合減壓相似的臨床效果。不同研究的不同結論可能與患者基線情況不同相關,因此,了解影響腰椎滑脫(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合并腰椎管狹窄癥(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單純減壓失敗的風險因素,有助于醫師的手術決策[5]。本研究通過對單純減壓手術的LS合并LSS患者進行為期5年的隨訪,探討LS合并LSS減壓術后二次融合手術(secondary fusion after decompression,SFAD)的發生率、發生時間及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單純減壓手術的LS合并LS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X線、MRI、CT等診斷為LS合并LSS,在本院行1或2級單純減壓術治療;隨訪時間達到5年,患者病歷資料完整,可供分析。排除標準:隨訪時間<5年;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性、病理性、醫源性等所致的脊柱滑脫;既往有脊柱手術史者;腰椎腫瘤、感染、結核、骨折或重度骨質疏松患者;病變節段存在巨大腰椎間盤突出、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者。共納入患者308例,其中男163例,女145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3.85±9.07)歲。

1.2 研究方法

翻閱患者病歷和隨訪資料,記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腰椎滑脫類型、滑脫節段、臨床癥狀、醫學共病、減壓醫師、減壓水平、SFAD、SFAD時間等資料。腰椎滑脫類型分為退行性和峽部裂性。臨床癥狀包括腰痛、腿痛、間歇性跛行等,腰痛、腿痛采用VAS評分進行評估;醫學共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均根據病歷記錄進行提取。減壓醫師根據病歷號整理過程中遇到醫師順序,采用大寫英文字母A、B、C等編碼代替。

1.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患者SFAD發生率

308例患者中,有46例SFAD,發生率14.94%;其中1年內SFAD 6例、占13.04%,1~2年SFAD 9例、占19.57%,2~3年SFAD 14例、占30.43%,3~5年SFAD 17例、占36.96%。

2.2 影響SFAD發生的單因素分析

SFAD和非SFAD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滑脫類型、間歇性跛行、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資料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體質量指數、滑脫分度、腰痛VAS評分、腿痛VAS評分、高血壓、手術醫師、減壓水平等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SFAD發生的單因素分析

2.3 影響SFAD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對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變量進行賦值后,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峽部裂性LS是SFAD的風險因素,年齡≥65歲是SFAD的保護性因素(P均<0.05),見表2。

表2 影響SFAD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LS是常見的腰腿疼痛原因之一,約占普通人群的4.1%,常伴有LSS,減壓和減壓融合手術是目前推薦的手術方式[6]。目前,減壓與融合的效果一直存在爭議,有研究認為,融合手術可增加失血量、延長手術時間,增加術后并發癥,建議對無腰椎手術史、無脊柱不穩的LS伴LSS患者僅使用單純減壓手術[7]。也有研究認為,同等基線條件的LS伴LSS患者,行單純減壓和減壓融合術后的滑脫進展率無顯著差異[8]。近年來,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減壓融合手術后的整體療效不優于單純減壓,患者功能改善和滿意度無明顯差異[9]。有文獻認為,減壓手術后易出現相同節段再滑脫和再狹窄,單純減壓失敗的患者通常需要SFAD手術[10]。本研究觀察了SFAD的發生率和風險因素。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LS合并LSS患者單純減壓術后5年的再次融合手術率為6.7%~14.6%[11]。Kim等[12]的研究中,57例因LS行1級單純減壓的患者經42個月隨訪,翻修率為15%。Sato等[13]研究中,74例單純減壓治療的LS患者5年內再次手術率為33.8%。Ghogawala等[14]報道66例因LS致LSS患者行單純椎板切除術后平均隨訪6.5年,翻修手術率為34%。本研究中,308例患者5年內的SFAD率為14.94%,與國外研究相比較,處于較低水平,可能與社會和人口因素(如居住國家、人種、患者基線時臨床特征、醫師手術水平等)相關。

既往研究顯示,LS類型對后續融合的需要具有明顯影響,峽部裂性LS患者后續融合率顯著增加[15]。峽部裂性LS和退行性LS在病理學機制上存在顯著差異,峽部裂性LS的后續融合風險更大,僅實施減壓手術治療者的術后不良結局發生風險較高,因此有學者建議將椎間融合術作為峽部裂性LS的常規治療方式[16]。Rihn等[17]研究顯示,肥胖可增加腰椎滑脫感染率和再手術率,降低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本研究未觀察到BMI與SFAD的相關性,可能是Rihn等[17]研究中包括單純減壓和減壓融合等患者有關。本研究顯示,年齡≥65歲是SFAD的保護性因素,可能與<65歲患者人群活動量較大相關。

本研究的醫學共病中,類風濕性關節炎與LS合并LSS患者的SFAD發生率增加相關。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慢性炎癥性風濕性疾病,其特征是多關節滑膜炎,脊柱是常見的侵犯部位,近年來的橫斷面研究顯示,24%~66%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患有腰痛[18]。因為腰椎小關節有滑膜并穩定腰椎,類風濕性關節炎可通過小關節滑膜炎導致腰椎不穩和腰椎滑脫。近年來的一項MRI研究顯示,77%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存在腰椎小關節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腰椎滑脫、小關節、骨質疏松、無骨贅椎間盤狹窄等風險增加[19]。除增加滑脫風險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腰椎側凸發生率較一般人群高3~4倍。結果提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腰椎小關節炎癥導致的腰椎不穩可能是SFAD發生率增加的重要機制。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單純減壓治療LS合并LSS患者5年SFAD發生率約為15%,年齡<65歲、峽部裂性LS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SFAD的風險因素。

猜你喜歡
峽部風濕性關節炎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護腰椎
青少年腰椎峽部裂的致病因素及治療進展△
峽部植骨修復運動節段固定治療青少年腰椎峽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顯像對腰椎峽部裂的診斷增益價值
蒙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260例
壯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藏醫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腰椎術后腦脊液漏的治療
腰椎峽部骨微細結構的Micro CT研究
針推治療腰椎骨質增生8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