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推進精細服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思考

2023-05-10 13:54邱生
中國市場 2023年12期
關鍵詞:營商環境稅收

摘?要:稅收營商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精細服務對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稅收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能更好地發揮稅收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文章從推進精細服務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重要作用入手,客觀分析稅務部門推進精細服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成績與不足,并對推進精細服務進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營商環境;稅收;納稅服務

中圖分類號:F810.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2-0000-00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想使市場主體得到健康發展,就必須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而且營商環境會直接影響我國的核心競爭力。稅收相關的營商環境,就是組成整體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稅收營商環境直接影響市場主體的決策、投資等行為,而且會影響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以及宏觀層面的經濟增長速度。近年來,我國在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方面成效顯著,但與市場主體的精細化服務需求相比,在優化納稅服務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堅持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持續深化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大力推行優質高效智能稅費服務,進而打造一流的稅收營商環境,成為擺在各級稅務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1?充分認識推進精細服務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重要作用

1.1?稅收營商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營商環境,即企業在進行貿易活動、執行合約、經營、開設、關閉以及納稅等活動時,以不違背政策法規為前提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時間等相關條件。在營商環境評價方面,世界經濟論壇自1979年開始每年發布《全球競爭力報告》;經濟學人智庫每5年發布一次《營商環境排名》;世界銀行集團自2003年開始每年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改善營商環境是各國吸引全球生產要素、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也成為各國政府重要的施政內容?!凹{稅”指標在2006年時第一次被添設到營商環境指標體系中,并且在2008年公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第一次亮相,直至2020年一直是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營商環境的十類指標之一。

1.2?推進精細服務是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

根據世界銀行集團評價指標體系,稅收營商環境被細化為四項指標,分別是納稅時間、報稅后流程指數、納稅次數和總稅收和繳費率。其中,總稅收和繳費率體現了納稅人的直接稅收負擔,而納稅時間、報稅后流程指數、納稅次數則反映納稅人的稅收遵從成本。顯而易見,稅收營商環境的創設必須對企業成本高低、稅費負擔輕重等因素綜合考慮,同時還要預先判斷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影響。納稅人是否能夠遵從稅法相關規定,以及環境條件對納稅人產生的作用,都與稅收營商環境之間存在緊密聯系,這取決于稅務部門所提供的納稅服務是否具備較高的成效。我國“納稅服務”概念的提出始于?1990?年,其后伴隨著稅收征管體制改革逐步向縱深方向發展。近年來,稅務部門持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第三方調查顯示納稅人滿意度綜合得分由2014年的82.06提升至2020年的86.1分。2021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對“十四五”時期稅收改革發展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兑庖姟芬?,到2023年,基本建成“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制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實現從無差別服務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轉變。機構改革后,稅務部門能夠做到全覆蓋服務,無論是企業、自然人還是其他繳費人,都能夠獲得相應服務,對稅費服務帶來了新的挑戰。堅持為民便民,進一步完善利企便民服務措施,高效率的、智能化的、高質量的稅費服務不斷普及,納稅人以及繳費人提出的合理需求能夠被滿足,是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稅收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

2?稅務部門推進精細服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成績與不足

2.1?近年來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評價排名逐年提升。從2020年出臺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可知,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我國的營商環境總體評價位列第31位,連續兩年榮獲全球營商環境調整力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之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重大決策部署,全國稅務系統致力于探索高效辦稅模式,包括進一步優化電子稅務局功能、推進“智慧稅務”建設、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發布“最多跑一次”清單和“全程網上辦”列表等,在稅費服務的便捷性、稅務執法的規范性和稅收監管的精準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切實減少了納稅人的納稅時間和納稅次數,納稅人辦稅體驗得到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稅務部門通過一系列簡政便民舉措,推進稅務行政審批事項減少93%、納稅人報稅資料壓減50%、年度納稅時間壓減超過57.5%、出口退稅時間壓縮至8個工作日內,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在2021年全國工商聯組織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稅費繳納便利被評為獲得感最強、滿意度最高的指標。

2.2?推進精細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不足

雖然我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提升顯著,但單從稅收營商環境來看,我國“納稅”指標的單項排名卻較為落后。2020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納稅”指標位列全球第105位,納稅時間為138小時,總稅收和繳費率為59.2%,納稅次數和報稅后流程指數分別為7次和50分。與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稅收營商環境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水平,特別是對照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端”精細服務需求相比,稅務部門“供給側”的服務水平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精細化”服務水平有差距。納稅繳費基礎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對政策培訓組織準備不精心,不能完全滿足納稅人個性化訴求,甚至搞形式、走過場;業務辦理還存在不順暢的地方,崗責流程不完善;有的涉稅事項辦理時間長、即時辦結率不高。二是“智能化”服務水平有差距。辦稅平臺的信息技術與?5G?技術不匹配,與之相關的系統則存在一系列問題,例如缺乏整合性、穩定性差、網速較慢、缺少智慧操作等,而且電子稅務局的功能仍舊需要完善,網絡辦理涉稅業務與內部管理各環節的系統未能有效銜接,部分稅種申報等涉稅事項存在流程繁瑣、表單填寫較難等問題。三是“個性化”服務水平有差距。尚未真正建設完善的、針對納稅人運行的管理閉環機制,在為納稅人提供服務的時候,極易造成個案偏向處理,不會挖掘納稅人的深度需求,造成需求響應的碎片化,“服務供需錯位”現象時有發生。四是“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差距。目前,社會化納稅服務定位尚不明確,稅務代理機構不規范,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納稅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仍然較低,社會專業服務組織促進納稅服務社會化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

2.3?從“供給側”視角深挖服務不精環境不優的主要原因

針對優化營商環境“需求端”角度反映的主要問題,在挖掘過程中站在“供給側”的角度,使稅收營商環境的工作水平能夠有效提升。一是思想認識有偏差。部分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重管理、輕服務”的思想沒有得到根除,思考謀劃工作的出發點更多是從怎么有利于稅收管理,缺少從納稅人的角度來考慮。二是業務素質不夠強。隨著“放管服”改革配套稅收政策的層出不窮,對稅務人員的綜合素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全力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時稅務部門目前出現人員年齡偏大、業務知識不足、政策執行不熟練等現象。三是服務邊界不清晰。使納稅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就是納稅服務的本質,納稅服務的內容以及相關服務程度,也應當符合納稅人的權利,使納稅服務能夠確認邊界。但是在納稅服務層面,仍舊沒有劃分明確的法定邊界,增值與法定兩種服務容易被混淆,且極易提供超出法律范圍的納稅服務,導致稅務機關具備的法定職責被忽視。四是法律支撐少依據?,F行的《稅收征收管理法》中有稅收征納雙方各自權利和義務的表述,對納稅人權利義務的明確僅由國家稅務總局公告形式對外發布,法律層次較低,全面有效開展納稅服務的法律依據不足,制度層面上的缺位不利于納稅服務崗責體系的健全和納稅服務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

3?下一步推進精細服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策略與建議

3.1?以“現代化”為引領,健全完善稅費服務新體系

稅費服務的本質屬性是服務于經濟、服務于廣大納稅人繳費人,其在稅收征管格局中處于先導性和基礎性的地位。充分實現稅費服務本質的理想選擇是打造服務型稅務機關,將依法治稅和稅費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寓執法、監管于服務中,并把服務理念有機融入稅收征管各個環節。要以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為契機,建設既滿足14億人口稅費服務需求,又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稅費服務新體系。貫徹落實《稅收征收管理法》《全國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等框架性文件,實現全國范圍內涉稅服務事項的標準化、規范化。

3.2?以“精細化”為目標,深化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

按照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問題為導向,大力解決納稅人“多頭跑、多次跑”問題,認真梳理納稅服務事項流轉不暢情況,通過職能調整,在風險可控原則下,簡化、優化工作內容,提升事項辦理效率和質量,降低納稅人辦稅成本。深化“稅收專家顧問團隊”制度,成立企業對接小組,及時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等。規范納稅服務制度,制定高效的服務流程和工作指南,將辦稅大廳實行統一化管理,采用標準化的方法將各項服務進行流程化,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簡化辦稅流程,加大辦稅環節的整合力度,簡化納稅的程序,降低納稅人的稅收遵從成本。從縮短納稅準備時間、電子稅務局再優化、申報表填寫再簡化、稅務系統識別掃描信息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非接觸式”服務。

3.3?以“智能化”為支撐,加快推進智慧稅務建設

新的智能化科學技術必須得到全面運用,以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為導向,提供優越的辦稅繳費體驗、智能化的管理和決策的稅務生態系統,稅務相關的服務、監管以及具體執法工作,都能夠與大數據以及智能化應用進行深度融合,并且隨著時代發展而升級。建設稅務總局和省級兩個層級的稅收大數據平臺,打造“稅務云”,實現稅收大數據的精準化歸類,智能化分析,個性化應用。對電子稅務局、ITS、金稅三期工程等核心辦稅繳費系統,暢通反饋機制,做好優化升級,切實提升系統穩定性。緊跟新系統的上線節奏,我國應當運用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其目標為2025年的發票服務真正實現全方位電子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10):10-14.

[2]孫玉山,劉新利.推進納稅服務現代化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基于優化營商環境的納稅服務現代化思考[J].稅務研究,2018(1):5-12.

[3]黃英.基于數字化視角推進稅費服務現代化的思考[J].稅務研究,2021(7):133-136.

[4]陳雅君,牛鵬.“放管服”背景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J].財會研究,2021(5):17-20,30.[5]溫婧琰,連文靜,吳海樂.河北省稅收營商環境優化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3):38-39.

[6]鄒暢.基于世界銀行評價體系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路徑——以重慶市為例[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21,34(4):58-62.

[7]羅光.夯實數據基礎?引領時代變革?實現智慧稅務[J].稅收征納,2021(9):10-13.

[8]王寧.?淺談如何健全優質便捷的稅費服務體系[J].?財金觀察,2020(6).

[作者簡介]邱生(1981—),男,漢族,本科,山東聊城人,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政稅收。

猜你喜歡
營商環境稅收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準入規制與經濟增長: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分析
稅收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