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育路徑探究

2023-05-23 10:40林友鏘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培育路徑創造性思維初中美術

【摘要】21世紀下,社會需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因此,在當下教育環境中,教師在完成核心教學活動外,還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美術課堂便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促使其創造性思維發展。下文中,筆者將從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意義以及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并提出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美術? 教育教學? 創造性思維? 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4-0157-03

素質教育時代,美育的重要性已經為人熟知,許多教師都已開始關注美育。美術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學科之一,因此各初中美術教師必須對當前的教學情況做出深入反思,并加以改革,尋找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路徑,完善特色化美術教學。

1.美術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培育

1.1初中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育的必要性

當下,我國正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教師不應該過分關注學生在某一科的單項學習成績,而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各學科專業素養。素質教育下,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創造力的培養,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在此類教育背景下,美術學科的發展與改革受到了多方關注。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當下各一線教育工作者積極響應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表現,是構建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在美術創作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體現,能夠讓學生秉持創新、創造性思維,進行深入的美術學習與美術知識的探索。教師必須要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性地設計培養學生探索意識的方法。避免學生在長期枯燥、重復性的學習過程中失去想象力。

1.2 初中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育的價值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合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美術學科的核心思想,體現出學生在美術學習課程中的主體地位,真正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打破原有教學體系下的規則限制,為學生的思想、思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平臺,能夠切實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對培養新時代下的創新型人才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創造性思維并不是單純的一種能力,而是讓學生將創造性、主動性有機結合,讓現實與想象接軌,是將學生的感性思維與理性表現能力統一化的核心能力,也是學生靈感與抽象思維的具象化表現。創新性思維培養不僅能夠影響學生的美術學科學習,也可以延展至其他學科,甚至將其作為終身教育,陪伴學生左右,對學生的人格養成有重要意義。當學生養成核心的創造性思維后,其藝術創作行為將不再受到現實世界的各項局限,也能夠切實提高其美術核心素養與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多元化世界觀的養成。

藝術的本質是創作者從現實世界中獲取靈感,并加入自己的想象與創造,完成各類元素的整合創作。因此藝術并不能獨立于生活,也不能獨立于現實,只有現實與想象結合后,才能夠真正抓住生活中的創作靈感,完成藝術創造。因此,創造性思維是藝術創造價值的核心體現。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思想行為觀念并未成熟,學生會在這一時期吸取生活中的各類元素將其歸攏、整合,漸漸形成獨特的核心思想價值觀。所以,這一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期。以積極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讓學生更接近各類藝術的本質,對美術形成獨特的認知,綜合發展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與藝術思維。

2.初中美術教學的現存問題

2.1 機械化美術教學

受應試教育思維的長期影響,過去多年來,美術受到了多方忽視。許多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以填鴨式或應試教育為主,教師講、學生聽,為學生展示各類美術畫作或美術作品,讓學生模仿。這類過于機械性的美術教學活動局限性極大,相當于為學生的藝術創造帶上了沉重的枷鎖。學生的思維及思路被局限在規定好的框架中,難以形成個性化的美術見解,致使學生只會模仿、臨摹,不利于美術教學的長期發展,也不能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做出培養。

2.2 教師過分依賴現有教案

部分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現有教案,對各類標準的公開課、經典課、示范課過分崇拜,致使教師將其直接應用于教學活動中,并不加修改。此時,教師并未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情差異,不能夠真正設計出貼合學生當前情況的美術教學活動。而過分雷同的美術課堂,極大程度上約束了學生的美術意識及其綜合素質發展。

2.3 美術實踐指導不足

部分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學活動的實踐性不強,致使其教學質量始終不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需要教師在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完成藝術創造。但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中,給予學生的實踐指導并不充分,只是單純地將美術創造技巧以及方法灌輸給學生,并不在意學生是否完全理解并消化這類知識。許多教師只會在美術課堂中為學生布置一個藝術主題,隨后為學生播放一些視頻,告知學生要如何完成藝術創作,便讓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并未對美術創作主題進行深入剖析,也沒有做出實踐經驗指導,使部分學生對美術主題的理解出現偏差,無法完全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精神及創作意愿。

2.4 學生積極性不高

許多學生受中考影響,日常學習壓力較大,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不高。學生認為美術課不過是長期的主科學習過程中的調劑品,能夠在枯燥的學習活動中放松身心。因此,這部分學生不重視美術學習,也不關注教師的授課內容。學生對美術學習沒有積極性,自然無法完成教師頒布的學習任務,也不會在教師的指導下發展個人的創造性思維。

3.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路徑

3.1 升級設施,引入創新觀念

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步入了課堂,完善且合理的教學設施可以有效促進各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當前,我國對各項教育事業的投入及關注度越來越高,各類教學設施也不斷完善。因此,各院校應積極引入多媒體設備,升級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設施。隨后,學校也要為學生打造藝術學習環境,如建立數字化在線圖書館,引入多樣性的藝術培養資料,擴充美術教學資源,以促進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發展。另外,教師也應具備創造性思維,意識到當下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意義,并積極轉變個人的教學觀念。為此,教師需要提高各初中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積極參與培訓或再教育活動,強化教師美術基礎知識的儲備量,促進各初中美術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應具備探索藝術、大膽創新的核心藝術思想,方能真正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創造性思維的培育。只有教師提高個人能力,優化個人管理,方能以身作則、感染學生。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學生構建更有學習價值的教學活動,并在多樣性的教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落后、傳統、老舊的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思想下,創新美術課堂結構,并學習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3.2 活躍氛圍,優化師生關系

教師需要優化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更加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及課堂氛圍。首先,教師需要從自身做起,樹立健康的學習觀與教育觀,真正能夠意識到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的平等地位,和學生友好相處,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關注師生關系,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對待學生。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在課堂中的絕對地位,避免美術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同時,積極探索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的方式,倡導并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也應傾聽學生的創造性言論,為學生提供將想象化為現實的平臺與機會,在友好的師生交流中,構建更具有創新性的美術課堂。藝術是包容的、多樣的,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個體受其認知及個人思維影響,對藝術性內容的理解與感知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對某件藝術品的見解與想法,即使學生說出荒謬或搞笑的見解,教師也應端正教育態度,詢問學生產生此類理解的原因,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感知學生的視角,進一步了解學生。教師需要明確,藝術創造中并無對錯是非之分,學生的思考及其創新、創造思維更為重要。因此,活躍放松的課堂環境,會讓學生更愿意在美術課堂中說出個人的真實想法,而教師開明的態度與耐心的指導,也能夠讓學生在受到肯定的同時發展其創造性思維。

3.3 問題情境,啟發創造性思維

在常規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構建問題情境,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便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啟發式的教學結構下,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且在思考與探究美術核心的學習狀態下,盡情發揮個人的想象力。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合理且具有探索意義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并在合適的語言引導下,帶領學生一同探究藝術的本質。通過各類具有發散性的問題引導,讓學生在情境預設下積極思考、大膽創新,提出更為獨特、新奇的藝術見解。

以《廣而告之》一課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校園藝術節,教學目標應為讓學生了解招貼畫的創意設計流程,并將其與校園藝術節的單元主題整合起來。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校園藝術節的背景下設計招貼畫作品,用以展示校園風貌。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先用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幾幅優秀的招貼畫創意作品,讓學生仔細觀看。隨后,教師需要詢問學生,這類招貼畫創意作品的創意有哪些精妙之處?在招貼畫設計時又有哪些核心內容?招貼畫作品中必備哪些元素及關鍵性內容?之后,讓學生在小組范圍內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積極討論,并在討論結束后指派一名發言人,闡述小組觀點。接下來,教師再結合學生的回答對學生進行指導,并補充學生未曾提到的關鍵性設計元素,從而讓學生在主動的思考與探索中,了解招貼畫作品設計的流程以及核心要素。最后,導入校園藝術節這一背景信息,讓學生思考如何通過創意性的招貼畫設計,將校園藝術節這一背景凸顯出來,并在小組合作下完成具有創意色彩的招貼畫設計。

3.4實踐課堂,感受藝術創作

教師應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加入創新思維訓練活動與美術實踐活動,讓學生盡情發揮個人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完成美術創造。初中美術教材中,有多類與設計相關的教學課程,教師便可以以此構建美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完成藝術設計。另外,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抓住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并將其作為設計靈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加以自己的想象,完成藝術創造。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需要基于對生活事物的理性認識以及個人情感元素的感性感知,因此,教師還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加入情感教育的元素或人文教育精神,讓學生的藝術作品更有靈魂,真正能夠透過藝術作品展現個人精神。

以《紋樣與生活》這一單元教學為例,在第一課時,教師要為學生展示不同的藝術紋樣,并點明其寓意與文化內涵。在學生對紋樣有基礎認知與了解后,鼓勵學生自主完成紋樣設計。教師可以從我國傳統的精神文化入手,帶領學生欣賞我國傳統美術作品中的各類紋樣,并為學生講述不同紋樣的寓意。隨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紋樣?這些傳統紋樣多應用于哪些物品之上?用此類問題構建生活與課堂的連接,讓學生在更熟悉的認知環境下感知生活中的藝術氛圍。進入到實踐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畫紙上先畫出直線、曲線以及點,先讓學生利用這三種較為簡單的點線元素自由組合成一種紋樣,并為該紋樣附加精神寓意。在此環節中,教師先指導學生從簡單的藝術元素入手,探索紋樣設計的過程。當學生完成該基礎練習后,再引入常規的紋樣設計活動,讓學生按照方才的設計思路,盡情發展個人的創造力,完成一幅完整的紋樣設計作品。

4.結束語

素質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僅是新課改的基礎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核心需求,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實現五育并舉的主要手段。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下,各初中美術教師必須探索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式,真正將創造性思維滲透進日常的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優化教學設計,采取多類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情,并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為國家輸送更全面的綜合性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譚蕾.創造性思維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黑河教育,2021(12):53-54.

[2]張含燁.新課標下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139-140.

[3]郝麗麗.談初中美術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J].學周刊,2021(31):155-156.

[4]李存兵.初中美術教育與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36):146-147.

[5]曾華麗.創造性思維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21(7):174-175.

作者簡介:

林友鏘(1975年3月—),男,福建石獅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設計、攝影、繪畫。

猜你喜歡
培育路徑創造性思維初中美術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研究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數學教學中引發創造性思維的技能探究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基于高中語文詩詞欣賞教學下的創造性思維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