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人才活力?匯聚發展動能

2023-05-23 11:21劉文斌
國際公關 2023年4期
關鍵詞:激勵企業文化思想政治

劉文斌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是確保思政工作有效性的根本,因此國有企業要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將企業文化融入到制度建設中,最大限度地實現人崗匹配,對人才的選、育、用、留進行系統設計,充分撬動和激發人才內生動力,還需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確保公司戰略目標順利實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思想政治;企業文化;激勵;培訓

人力資源是最富活力與創造力的企業資源,人才管理的層次和深度體現了國有企業市場化程度。[1]因此,國有企業要建立健全“以人為本” 的管理體系,加強思政工作的引導和支持作用,塑造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企業文化,提高人才管理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貢獻度。

一、國有企業人才管理的薄弱環節

(一)人才管理理念滯后,管理缺乏系統性

思政工作應結合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打造更活躍、更鮮明、更人性化的企業文化,起到思想引領、文化浸潤、人才培育的作用。部分國有企業政工、人事和辦公室工作交織在一起,還沒有獨立的政工、人事部門,專業從業人員少,工作職能和數據信息分散。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切實融入經營管理中,人事工作多停留在考勤、入離職、工資發放等SSC基礎事務性工作上,沒有人才甄選、人才開發等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和人才管理水平與企業發展戰略嚴重脫節。

(二)組織結構相對傳統,人崗匹配程度不高

國有企業通常采取集團戰略管控、財務管控模式,集團內部為扁平化組織架構,下設多級子公司并授予部分自主決策權。部門設置方面,一般按業務歸類,部門各司其職銜接串聯起各業務流程,部門職責相對清晰。但由于業務的多樣性和負責性,也存在責任盲區;崗位職責方面,由于崗位說明書流于形式,部門內部存在崗位職責權限不清、分工不明等問題。加之員工選拔任用缺少勝任力評價,加深了人崗不匹配問題;人員結構方面,國有企業“人才稀缺,人滿為患” 是人員結構中的主要矛盾。[2]部分職工由機關單位整合而來,部分員工大學文憑通過成人教育獲得,專業領域的理論基礎不牢,呈現總體人員富余、兩高人才稀缺現象。

(三)人員招聘程序行政化,市場化人才不多

招聘環節以學歷教育層次為門檻,通過綜合應用型筆試初步篩選,結構化面試選定人員,政治審查后確定錄用。三輪篩選對應聘人員的崗位勝任能力、工作技能考察不多,大部分錄用人員的專業技能不能滿足崗位實際技能要求,而專業型、技術型人才在年齡結構、學歷層次及綜合考試環節已被淘汰出局,市場化人才難引進。

(四)薪酬分配模式固化,人員活力不足

在全面深化國有企業“三項制度” 改革中,勞動、人事改革相對徹底,分配制度改革由于國有企業薪酬總額受限多流于形式,[3]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薪酬結構固化。國企員工薪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其他津貼等,通常采用普惠性的津貼、補貼來體現薪酬變動,且薪酬的剛性決定了員工很難接受普遍性福利減少帶來的薪酬變化,薪酬缺乏彈性;二是薪酬高端不高、低端不低。[4]國企員工薪酬制約機制決定了基層員工薪酬高于市場水平,高級管理人員薪酬低于市場水平,吸引了較多求穩定的員工,公司整體員工流動性不足;三是績效工資差距小??冃Э己送ǔR缘?、能、勤、績、廉為綜合考察指標,對管理者的要求更高。而部分國企內部責權利不清晰,管理者沒有充足的客觀依據對員工的價值創造進行評價,導致吃大鍋飯、平均主義現象普遍,員工薪酬差異較小,工作熱情和活力不足。

(五)人力資本投資不夠,人員潛力開發不到位

國有企業對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視程度不一,部分工作效果與人力資本投資目標相背離。一是人才培養缺乏計劃性。主要通過培訓培養人才,開展培訓工作時不問需求、不挑對象、不計成本、不講效果,存在應付心理,教學雙方的積極性都不高;二是培訓效果不明顯。主要以新員工入職培訓、全公司員工培訓、行政機關調訓等公共性、基礎性培訓為主,培訓經費占比不高,培訓內容很難準確與員工工作需要及職業發展需求相匹配,培訓形式單一、缺乏系統性。培訓講師一般為公司管理層或有經驗的老員工,但由于未經過專業內訓師培訓,部分講師存在會做不會說,缺乏授課技巧等問題,較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三是人員內部流動性不足。人員內部流動以工作需要為導向,缺少輪崗鍛煉、技能提升、人才儲備等方面的系統考慮。

二、國有企業人才管理改進措施

(一)更新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

國企姓國,國企是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根” 和“魂”。國有企業轉型發展要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管理進一步去行政化,協同推進“放管服” 改革。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突出黨的領導、突出國家意志,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堅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同向融合發展,堅持“以人為本” 管理理念,在企業文化建設和人才管理上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將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一同部署、一同推進、一同考核,將先進的人才培養思路融入到企業人才選拔、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福利、企業文化建設等管理體系中,進一步激活人才活力,提高工作效能,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和制度支撐。

(二)完善組織架構和機構職能

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明確集團功能定位,合理選擇管控模式,建立符合集團發展戰略的管控體系,聚焦組織發展、關鍵人才和核心制度流程,用精干高效的組織為發展賦能。[5]根據部室職能開展崗位涉及分類和工作分析,明確崗位職能職責和所需技術規范,完善以崗位職責為核心的制度流程體系。

(三)建立市場化人才選拔機制

做好人才選拔任用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一是調整人員配置。根據部門職能調整人員配置,避免組織內部老強業務單元、新弱業務單元人才配置不均;二是提升人才引進能力。實施以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為導向的人才引進策略,根據崗位任職資格,在招聘環節中嵌入一定比重的崗位勝任力評價,引進優質市場化人才,激發鯰魚效應;三是建立儲備人才庫。創建公司內部儲備人才及外部市場人才庫,及時跟蹤儲備人才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建立人才追蹤檔案,為公司人才流動和選拔任用提供充足的后備人才支撐。

(四)加大人才培訓開發投入

在國有企業薪酬約束相對合理的情況下,人力資本投入越大,組織績效和企業效益越高。[6]企業要結合人才結構分析,加大人力資本投資,立足現在儲備繼任者,放眼未來建設人才梯隊。通過調整一批、培養一批、交流一批,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

1.分析人才結構

加強對人力資源信息的提取和利用。通過信息化手段整合員工基本信息、崗位技能、資格認定、績效考核、薪酬、培訓、評優評先等數據,有針對性地指導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工作任務,擬訂培訓計劃,提供績效輔導,制定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形成人才引進、開發、選拔等人才供應鏈閉環。

2.組織分層培訓

結合企業發展規劃和經營實際制訂年度培訓計劃,搞好現代培訓。一是注重分層培訓。參照國有企業管理層勝任力模型的5個主維度:客戶服務能力、業務知識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7]進行分層次、有重點的培訓(詳見表1);二是采取多種形式。采取與高等院校合作、專題培訓、線上課程學習、技術比武等多種培訓形式對不同層次人員進行培訓(詳見表2);三是專題專項訓練。根據不同用人需求組織專項培訓,如后備干部培訓、青年拔尖人才培訓、內訓師培訓、專業知識培訓等,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四是加強培訓考核。加強培訓過程和結果評估,一般員工側重知識與技術更新、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考核;管理層人員側重團隊績效考核,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確保培訓投入轉化為有效的生產收益;五是注重氛圍營造。將培訓作為員工激勵方式和晉職晉級必要條件,形成主動學習的氛圍,打造學習型組織。

3.內部定期輪崗

人才交流不是簡單的相互對調,而是輪崗鍛煉。依據“庫克曲線” 理論,員工自加入公司起4-7年為一個創造力周期。企業應積極引導員工在創造力成長期充分發揮創新力,在創造力衰減期適時輪崗,形成企業內部可持續的創造力(詳見圖1)。

圖1 庫克曲線圖

(五)做實激勵淘汰機制

薪酬應逐步以經濟效益為前提,按照價值規律和市場規律進行分配,組織科學的評價價值,激勵員工全力創造價值。一是體現薪酬要素的功能價值。在薪酬的組成部分中,基本工資體現基本保障,學歷職稱工資體現基礎綜合水平,崗位工資體現崗位職能,績效工資體現個人貢獻,年終獎體現企業年度利益的二次分配;二是落實考核評價制度。充分踐行“放管服” 理念,完善績效評價制度,由部門、子公司對基層人員進行考核和評估;三是逐步推進優績優酬制度。將績效工資占比逐年提升,第一年占10%,第二年占20%,減緩適應陣痛,逐步實現績效優先的分配機制,體現內部公平性和競爭性,真正實現內部高水平和諧;四是長短期激勵相結合。實施短期精神激勵和長期物質激勵相結合的薪酬激勵模式,各有側重地提高薪酬改革的有效性;五是拓寬晉升渠道。建立專業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相分離的雙通道發展模式,將技術型人才從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并提供充分的專業發展空間,同時打造一支精干的企業管理團隊。

三、總結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先進的人才管理體系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堅持黨的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打造國有企業“以人為本” 管理理念,提高人才管理精細化程度,是國有企業的市場化轉型和長遠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國有企業要通過責、權、利、能四位一體的系統變革,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激發創造性,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促進企業建立良性的人才供應鏈體系,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行百里者半九十,變革的推行更是對管理者的變革能力、變革耐心和政治智慧的真正考驗。

參考文獻:

[1] 馬盛紅.大數據時代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領導科學,2020,(10):95-97.

[2] 鄧冬梅,姜農娟.我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研究,2003,(8):55-56.

[3] 李佃鑫.“三項制度”改革為國企發展注入新動力[J].人民論壇,2020,(6):88-89.

[4] 朋震.國企人力資源變革的是大問題[J].企業管理,2015,(9): 34-38.

[5] 姚旭.國企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如何建設[J].人民論壇, 2021,(2):96-97.

[6] 張繼,柳順海.國企薪酬約束、人力資本投入匯報與企業績效[J].財會通訊,2020,(14):37-41.

[7] 馮紅英.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國企高管激勵體系構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18):53-62.

猜你喜歡
激勵企業文化思想政治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綜合研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習作的教學策略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