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底色 糧食特色”改革發展模式下南財文獻計量分析

2023-05-24 15:09劉余覃雅娣朱紅根
科技資訊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國知網統計分析

劉余 覃雅娣 朱紅根

摘??要:基于中國知網(CNKI)檢索數據庫,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2016—2021年上半年中文期刊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南財學科建設與科研發展成效,探索未來改革發展路徑。結果表明:(1)南財學者中文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和核心期刊論文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財經、管理、糧經、食工研究領域發文量較高,學術影響力不斷增強。研究內容學科特色鮮明,關鍵詞中“稻谷”出現頻次最高。(3)論文影響力不斷增強,下載頻次和被引用頻次穩步提高,但學術研究影響力集中度偏高。(4)國家級科研項目與論文發表存在協同關系,對高影響力論文和主要學科方向研究論文推動作用更強,有效支撐了“財經底色?糧食特色”改革發展模式的貫徹落實。

關鍵詞:南京財經大學?中國知網?統計分析?學術影響力?科研協同

中圖分類號:G25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Bibliometric?Analysis?of?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under?the?Reform?and?Development?Model?of?"Financial?Background?and?Grain?Characteristics"

LIU?Yu?QIN?Yadi?ZHU?Honggen

(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jing,?Jiangsu?Province,?210023?China)

Abstract:?Based?on?the?search?database?of?CNKI,?this?paper?adopts?bibliometric?analysis?to?statistically?analyze?the?papers?in?Chinese?journals?from?2016?to?the?first?half?of?2021,?summarizes?the?achievements?of?the?discipline?construc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development?of?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and?explores?future?reform?and?development?paths.?The?results?show?the?following.?(1)?There?is?still?much?room?for?improvement?in?the?number?of?papers?published?in?Chinese?journals?and?the?proportion?of?papers?in?core?journals?of?scholars?in?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2)?The?number?of?publications?is?relatively?high?in?the?fields?of?finance,?management,?grain?economy?and?food?industry?research,?and?the?academic?influence?continues?to?increase.?The?research?content?has?distinct?disciplinary?characteristics,?and?"rice"?appears?most?frequently?among?keywords.?(3)?The?influence?of?papers?is?continuously?increasing,?the?frequency?of?downloads?and?the?frequency?of?citations?have?steadily?increased,?but?the?concentration?of?the?influence?of?academic?research?is?relatively?high.?(4)?There?is?a?synergistic?relationship?between?national?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s?and?the?publication?of?papers,?and?there?is?a?stronger?role?in?promoting?high-impact?papers?and?research?papers?in?major?disciplines,?which?effectively?supports?the?implementation?of?the?reform?and?development?model?of?of?“Financial?Background?and?Grain?Characteristics”.

Key?Words:?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CNKI;?Statistical?analysis;?Academic?influence;?Scientific?research?collaboration

經過65年的探索發展,南京財經大學(以下簡稱“南財”)走出了一條“財經底色?糧食特色”的改革創新發展模式。作為新中國自主創辦的第一批糧食院校之一,南財始終堅持以糧食研究為己任,在糧食流通、糧食存儲、糧食加工等研究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研究。進入新世紀以來,為契合國家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經濟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南財不斷加強拓展經濟、財政、會計、貿易等學科領域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財經底色扎實??茖W研究是學科發展的重要路徑,科研成果也是學科發展的特色體現[1]。盡管《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相繼頒布實施,但其重在糾正教育評價過程中“唯論文”的不良傾向[2],不可否認高質量學術論文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必要作用。對高校學術論文發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不僅可以了解核心作者和相關文獻的傳播利用情況[3],還能對學校目前科學研究的重點展開方向和研究現狀有更深層次的把握。時值南財建校65周年和成功獲批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之際,為回顧南財近年來學科建設與科研發展成效,探索未來改革發展路徑,本文基于中國知網(CNKI)檢索數據庫,以檢索到的論文數據為統計基礎,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2016—2021年上半年南財所發中文文獻進行梳理,并展開統計分析。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統計方法

1.1.1?核心作者遴選

一般而言,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量較多、影響力較大的群體,本文借鑒期刊核心作者遴選的思路,援用至學校內部核心作者的遴選中來。通過對南財發文數量較多的核心作者進行遴選,可以反映出學校當前研究的重點領域,更為關鍵的是,核心作者群體一般也是在所屬研究領域學術影響力較大的群體,該群體也反映了南財現階段研究在國內較有影響力的領域陣地。本文參照王善高等[4]的思路,使用普賴斯定律計算核心作者發文門檻。

1.1.2?作者發文信息歸并。

由于不同期刊文獻對作者相關信息的標注并未完全統一規范,因此為避免在后續分析中出現偏差,首先對期刊文獻數據進行相關歸并。

1.2?數據來源

運用Python工具,針對中國知網(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AJD),爬取所需文獻信息。具體數據搜集過程如下:首先,確定文獻檢索時間,本文所查閱的文獻均處于2016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之間;其次,根據作者單位篩選文獻,全體作者中有任何一位作者單位名稱中包含“南財”字段的,均在本文搜羅文獻范圍之內;然后,基于Python工具爬取期刊名稱、論文題目、發表年份、文章篇幅、作者姓名和單位信息、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基金項目、參考文獻數量和類別、被引頻次和下載頻次等信息;最后,使用Stata工具將歷年北大核心期刊文獻目錄和南大核心期刊文獻目錄與從中國知網搜集的文獻信息進行數據合并,識別出歷年發表文獻中的核心期刊數量。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搜集的文獻被引頻次和下載頻次均為2021年6月30日前的時間節點數據,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將對被引頻次和下載頻次進行動態更新,因此本文所統計數據有可能比最新數據略低。

2?近五年南財中文期刊發表狀況

2.1?發表數量與篇幅分析

2016—2021年上半年,南財以第一作者單位和非第一作者單位共發表論文6167篇,年均發文1121篇,篇均篇幅為6.26頁。2016—2019年,南財在中文期刊上的發文數量穩中有升,但2020年以來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即便將2021年上半年發文數量按照半年進行折算,年發文數量較2016—2019年仍存在較大差距。這一方面與南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背景下,英文期刊論文發表數量提升有關;另一方面,隨著學術期刊環境整頓不斷推進,中國知網對收錄論文的篇幅、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5],2020年中國知網明確規定不再收錄兩版以下、重復率較高的低質量期刊論文,且對期刊論文發表數量的無序增長加以限制,僅2020年一年,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部期刊載文量較2019年就下降了9.4%[6],加之版面約束情形下單篇文章篇幅不斷增加,中文期刊論文發表數量下降明顯。

從是否核心期刊和發文篇幅兩個視角分析看來,南財近年來中文期刊發文質量逐步提高,但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比例仍然偏低。2016—2021年上半年間,南財年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460篇,發表非核心期刊論文661篇,總體上非核心期刊論文仍占據主導。從年間變化看來,2016—2019年,南財在非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一直穩定在700篇左右,而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則由495篇上升至565篇,年均增長4.5%,核心期刊發文數量在中文期刊發文總量中的貢獻度不斷提高,且該比例穩定在40%以上。但2020年以來,核心期刊發文數量占比出現回落。進一步觀察權威期刊發文數量發現,權威期刊發文數量始終保持上升趨勢,且2020年進一步上升,這可能表明,南財對發文質量的判斷標準正逐步從核心期刊發文數量向高質量頂刊發文數量轉變,且不斷取得新突破;這與南財近年來的考評機制改革也存在密切關聯,在職稱評定過程中,愈發注重高水平代表作的發表,導致一般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出現降低。

2.2?核心作者分布

近年來,南財踴躍出了一批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師學者,近五年中文核心期刊發文數量超過10篇的有22人。從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數量看來,公共管理學院方超老師發文數量達37篇,22人平均發文數量達15.27篇。從發文作者單位看來,經濟學院有5人,占比為22.73%,會計學院4人,公共管理學院、國際經貿學院各3人,糧食經濟研究院2人,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金融學院、財政與稅務學院、新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各1人,充分體現了南財現階段“財經底色?糧食特色?工科亮色?文體增色”的改革發展模式。

2.3?文章關鍵詞分析

文獻的關鍵詞是對文章研究內容的凝練概括,大多反映了文章的研究主體、對象、方法等[7],使用頻率越高的關鍵詞也體現了當前研究熱點,以及南財的主要研究方向。通過對文章關鍵詞進行歸并整理,共得到43個出現10次及以上的高頻關鍵詞。關鍵詞出現頻次超過20次的累計有8個。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為“稻谷”,合計出現39次,從糧食加工到糧食經濟,尤其是在江蘇省范圍內,都與稻谷具有密切聯系。出現頻次超過20次的關鍵詞還有“全要素生產率”“人力資本”“互聯網金融”“經濟增長”,均充分體現了南財金融、產經、公管等學科優勢;“一帶一路”“全球價值鏈”等高頻關鍵詞也充分反映了近幾年的研究熱點話題;“影響因素”則主要反映了文章研究思路。

3?近五年南財中文期刊發表影響力分析

期刊論文的被引用頻次和下載頻次是反映論文學術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8]。2016—2021年上半年,南財學者發表的6167篇中文期刊論文累計下載頻次為127.99萬次,其中:核心期刊論文篇均下載頻次為620.22次,非核心期刊論文篇均下載頻次為220.85次。下載頻次最高的為余泳澤、潘妍2019年合作發表于《經濟研究》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服務業結構升級滯后并存之謎——基于地方經濟增長目標約束視角的解釋》一文,盡管發表年份較近,但下載頻次達到了9206次。從2016—2018年數據看來,南財學者發表的中文期刊論文下載頻次有上升趨勢,2019年以來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論文發表時間尚且較短,學術影響尚未能充分體現。

被引用頻次更能真實展現論文的學術影響力。2016—2021年上半年,南財學者發表的6167篇中文期刊論文中5463篇論文均被引用過,引用率為88.58%,處于較高水平。其中,核心期刊論文篇均被引用頻次為14.36次,非核心期刊論文篇均被引用頻次為5.83次。被引用頻次最高的為余泳澤、張少輝2017年合作發表于《中國工業經濟》的《城市房價、限購政策與技術創新》一文,被引用頻次為200次。從時間維度看來,無論是核心期刊論文還是非核心期刊論文,篇均被引用頻次均呈上升趨勢,表明南財近年來發表的中文期刊論文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

4?科研項目與文章發表的協同關系分析

現階段,各高校不僅關注高水平科研項目的立項數量,更關注高水平科研項目的立項能否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出,從而形成高??蒲邪l展的良性循環。因此,科研項目立項數的增長,對期刊論文的發表具有正向促進作用。

科研項目與中文期刊論文發表數量間的協同效應重點體現在具體研究領域。結合南財“財經底色?糧食特色”改革發展模式,以“糧食”主題為例分析國家級項目立項和中文期刊論文發表數量間的協同關系。在國家兩基項目立項方面,與“糧食”主題關聯密切的國家兩基項目立項數量由2016年的7項快速提高至2021年的24項,占當年國家兩基項目立項總數的比重也由18.42%提升至35.29%,“糧食”主題科研項目立項比重快速提高。與此同時,根據關鍵詞對南財中文期刊論文進行歸并,將關鍵詞中涉及“糧”“米”的期刊論文,并結合“農”“地”“鄉”“村”等輔助關鍵詞進行識別,最終得出“糧食”主題中文期刊論文1430篇。由于不同年份中文期刊論文發表總數存在差異,計算“糧食”主題中文期刊論文占當年中文期刊論文發表總數的比重進行后續分析。2016—2021年上半年,“糧食”主題中文期刊論文占比由20.03%提升至26.19%,與“糧食”主題科研項目立項數量保持同步增長趨勢。由此可見,南財近年來不斷聚焦的高水平科研項目立項對高影響力論文的產出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也對貫徹“財經底色?糧食特色”改革發展模式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5?結論

(1)2016—2021年上半年,南財學者共發表中文期刊論文6167篇,年均發文1121篇。其中:年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460篇,非核心期刊論文661篇,核心期刊論文占比穩定在40%左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占比出現回落,可能與考評機制轉變下權威期刊論文更受重視相關。學校應避免對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激勵措施的“一刀切”,同時在學位點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以學生為切入口,鼓勵學生參與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提升自身學術研究水平。

(2)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國際經貿學院、糧食經濟研究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金融學院、財政與稅務學院、新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均有核心期刊發文量超過10篇的學者,在財經、管理、糧食經濟、食品科學研究領域學術影響力不斷增強,充分體現了南財“財經底色?糧食特色”的改革發展模式。核心作者分析結果也印證了上述分析結論。

(3)論文研究內容學科特色鮮明。稻谷、影響因素、全要素生產率、一帶一路、人力資本、互聯網金融、全球價值鏈、經濟增長是出現頻次最高的8個關鍵詞,不僅充分體現了南財學科特點和研究特色,同時契合了當前的研究熱點和時代所需。

(4)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但集中度偏高。核心期刊論文篇均下載頻次和被引用頻次穩步提高,影響力不斷增強;其中,高被引論文貢獻了近2成總被引頻次,表明南財高水平研究成果日益突出,但也反映出學術研究影響力集中度偏高,未能實現整體學科影響力的同步提升。

(5)國家級科研項目與中文期刊論文發表存在協同關系。國家兩基項目立項數量穩步提高的同時,發表論文總數穩步提升;高被引論文數量和高下載論文數量協同效應更為明顯,表明高水平科研項目對高影響力論文的產出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國家兩基項目對同主題高水平論文發表推動作用較強,有效支撐了“財經底色?糧食特色”改革發展模式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王戰軍,于妍.?高校學科建設與規劃的五大關系[J].?現代教育管理,2021(4):1-6.

[2]?陳淑維.?“破五唯”背景下高職教師職業發展保障機制的現實問題及建設理路[J].?職教論壇,2021,37(10):90-95.

[3]?劉燊,甘燁彤,汪琛,等.?中國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基于《心理發展與教育》創刊35年的文獻計量分析[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2(3):447-456.

[4]?王善高,李佳睿,周應恒,等.?《農業現代化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基于2000—2018年載文的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0,41(1):163-178.

[5]?張倩.?學術期刊提升影響力指數的關鍵與實踐路向[J].?出版廣角,2021(22):77-79.

[6]?陳新華,胡宇晴,曾紅艷,等.?2008—2020年高校中文學術期刊論文數量變化趨勢及其原因分析[J].?科技與出版,2021(8):119-128.

[7]?李海林,林春培.?基于時間序列聚類的科研成果關鍵詞分析方法[J].?科研管理,2022,43(1):176-183.

[8]?曹藝,王曰芬,丁潔.?面向學術影響力評價的科技文獻引用與下載的相關性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8):56-64.

猜你喜歡
中國知網統計分析
《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如何發揮新時期統計工作的作用之我見
媒介融合研究的特點與問題
以統計分析為基礎的房地產稅收優化分析
SPSS在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知網數據庫漲價之對策分析
AMLC與PSDS檢測醫學論文重復率結果分析
利用VB讀取中國知網過刊數據提取元數據的研究
基于數據庫的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論文統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