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教育”在鼓幼:陳鶴琴教育思想的百年傳承與創新

2023-05-26 02:30崔利玲
江蘇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活教育

摘要: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是陳鶴琴“活教育”思想孕育的搖籃。以“活教育”思想的歷史回溯為根基,梳理新時期幼兒園在“園所文化”、“課程建構”和“輻射引領”三方面的實踐歷程,展望百年鼓幼在繼承、實踐、發展和創新“活教育”中不斷前行的未來愿景,對引領中國幼教樹立“文化自信”,堅持“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活教育”;陳鶴琴教育思想;鼓樓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07-0038-06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曾經是陳鶴琴先生的家。在鼓幼,陳鶴琴開始了諸多影響中國幼兒教育發展的教育實踐行動:創辦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實驗幼兒園,開啟中國幼兒園第一次課程改革的大門,擬定中國第一部《幼稚園課程標準》……孕育的“活教育”理論成為中國科學化幼兒教育的生命源頭。

鼓幼以“活教育”為魂,努力實踐辦學初期提出的“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科學化、大眾化的幼兒教育道路”的追求,實現陳鶴琴“一切為兒童”的夙愿。

一、“活教育”思想孕育回眸

1923—1952年,陳鶴琴先生擔任鼓樓幼稚園(鼓樓幼兒園前身)園長整整30年。在西方進步主義思想的熏陶和國內新教育運動的影響下,在鼓樓幼稚園這塊試驗田里,陳鶴琴將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運用在教育實驗研究中,努力創建中國化、科學化、大眾化的幼兒教育體系。

(一)中國早期幼兒教育試驗田初探

陳鶴琴認為,要使幼稚園教育中國化、科學化,首先要從課程改革入手,“鼓樓幼稚園的辦學宗旨、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方法、設備,一切的一切以中國兒童為對象,以中國化為目的、為起點、為歸宿”[1],要將兒童應該學的東西整個地、系統地教給兒童,實施“整個教學法”。在張宗麟等人的協助下,他們按時令季節和兒童實際生活制定課程計劃,強調以游戲為主,發展兒童的興趣。陳鶴琴與老師們先后出版了《幼稚園的課程》《幼稚園的設備》等,發表《我們的主張》《整個教學法》等,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特別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年中幼稚園教學單元》,成為全國幼兒園的通用教材。1932年,由陳鶴琴主持、根據鼓樓幼稚園課程實驗成果制定的全國《幼稚園課程標準》正式頒布實施,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的幼兒教育實驗,推動我國幼兒園課程向中國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戰后重燃科學實驗的復園之路

抗日戰爭期間南京淪陷,鼓樓幼稚園被日軍占據,房舍、設施損毀嚴重??箲饎倮?,陳鶴琴一邊向國民政府社會局提出戰爭索賠,一邊派周淑鐘、王若昭負責復園工作,同時繼續實施健康、社會、科學、藝術、語文的“五指活動”計劃,并以游戲式、小團體式的方式開展教學,以滿足兒童年齡、智力和興趣的差異化需求。這種以“做”為中心組織教材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分科教學,體現了兒童完整生活的觀點,突出了兒童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鼓樓幼稚園不僅為陳鶴琴提供了教育實驗的園田,孕育了中國化的“活教育”理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幼兒教育的實驗研究中心。在1947年出版的《活教育》中陳鶴琴談道,“活教育”的形成就是基于當年在鼓樓幼稚園的實驗,這些實驗為“活教育”運動的到來鋪平了道路。

(三)新中國大眾化辦園之路的探索

1952年,陳鶴琴將鼓樓幼稚園無償捐給政府,全身心投入南京師范學院的建設與發展中。鼓樓幼兒園從此列入社會主義國家新學制的組織系統,人民政府專門撥出經費擴建園舍、增添設備,將鼓幼作為南京市重點幼兒園。1959年起,民辦幼兒園隨著“大躍進”的洪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鼓樓幼兒園就通過共同研究的方式,連續20年為5個街道12所幼兒園開展集體備課輔導活動,通過“定時、定人、定內容要求、定期總結”普及幼兒教育。這些幼兒園的家長為老師能得到鼓幼的指導、為孩子能享受陳鶴琴的“活教育”欣喜萬分。

二、“活教育”煥發時代之光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作為行業窗口單位的鼓樓幼兒園成為國際交流的接待單位。頻繁的國際教育交流,引入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激活了鼓樓幼兒園教師教育改革的熱情。人們重新審視陳鶴琴教育思想,對“活教育”有了新的認識。鼓幼開始與全國幼教同行一起,投身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實踐。

(一)園所文化的守根鑄魂

“活教育”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改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對“活教育”溯源的過程,是尋找辦學根基、印記、信念和精神的過程,也是堅守與傳承的過程。我們只有在此基礎上將歷史與時代融合,才能讓“活教育”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1.打造中國幼教的名片。鑒于陳鶴琴故居是私立鼓樓幼稚園舊址和中國化幼兒教育的發源地,南京市人民政府將該建筑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市近現代重要保護建筑。隨著對園所文化研究的推進和文物保護意識的增強,鼓樓幼兒園意識到園所文化精神力、執行力與視覺力同等重要。為讓更多的幼教同行了解陳鶴琴、了解鼓樓幼兒園的辦學精神與成果,主動參與到“活教育”的學習與研究中,2011年,鼓幼將私立鼓樓幼稚園舊址搶救性復原,在故居內設立陳鶴琴紀念室、鼓樓幼兒園校史室、校友接待室、江蘇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成功地還原了歷史,打造了幼教人心中的殿堂。

自陳鶴琴故居修復以來,鼓幼每年都要接待海內外幼教同行數千人。鼓樓幼兒園園史室,成為弘揚科學研究精神的接力站;陳鶴琴紀念室,成為中國幼兒教育發展的縮影室;陳鶴琴故居,成為“活教育”思想學習的活教材,成為“活教育”歷史文化遺產的繼承地、傳播地、創新地。陳鶴琴故居好似“活教育”傳播的種子,更像是一張名片,讓人們讀懂鼓幼是誰、鼓幼從哪里來、鼓幼要到哪里去。

2.梳理歷史文化的樣態圖譜。鼓幼的歷史是獨特資源,我們必須對幼兒園發展的歷史特性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選擇繼承和發揚的傳統,才能依據幼兒園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內在規律,明晰自己的辦學理念,確定適合的發展路徑。為此,我們挖掘、梳理了幼兒園辦學歷程中的核心理念、園所愿景、辦學定位、課程建設等蘊涵幼兒園理想、精神的歷史依據,為鼓幼人在今天乃至以后的發展提供真實的歷史文化圖譜。

在“中國百年老園發展樣態的研究”“沿著‘活教育’的軌跡找尋幼兒園歷史文化圖譜”的研究中,我們探尋到“活教育”是鼓幼辦學的指導思想,是鼓樓幼兒園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是幼兒園一切工作不斷變革的實驗火種?!耙磺袨閮和笔腔谛睦韺W、教育學的科學施教的兒童觀,是“幼童本位”的根基,是科學實驗研究精神的文脈來源?!盎罱逃薄耙磺袨閮和?,是鼓樓幼兒園辦學的關鍵詞與暢想,更是其文化之根與靈魂。隨著《單元課程的實踐建構——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的傳承與發展》《沿著“活教育”的軌跡前行》《小園子里的大人物》《鼓樓幼兒園百年發展史》等成果的出版,鼓幼園所文化的追尋與構建基本成型。

3.深耕研究所的項目引領。設在鼓幼的江蘇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是江蘇省教育廳批準的首批江蘇省教育科研特色項目研究所。研究所的成員都是鼓幼教師,大家分成兩個團隊,一是以研究生教師為主體的文化研究團隊,一是以市、區優秀教師為主體的實踐團隊。文化研究團隊負責特色弘揚、理論創新,做好項目規劃,實踐團隊負責傳承實踐、示范引領,做好項目推廣。

研究所成立以來,鼓幼以“活教育”為引領,開展了兩輪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研究,在“本土化實踐敘事研究”“譜系考察與實踐創新”“課程國際化融合”“環境優化”“家園共育”等方面成果豐碩。如單元課程獲首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之后,研究所與美國高瞻中國中心合作開展了單元課程“活教育”與高瞻課程“主動性學習”的融合實驗,以“從兒童出發的教育”“融合與呼應”“主動成長的教師與兒童”為重點,發現“經驗”在兒童發展中的價值,讓尊重兒童在實踐中得到落實。

(二)單元課程的實踐創新

近四十年來,鼓幼將“活教育”作為文化之根,堅持“幼童本位”的兒童立場,以“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為目標,研究探索出“走出校園,生活在前”“經驗先行,探究在前”“分層指導,兒童在前”的主動學習教育策略,讓教育過程成為兒童自發生成、自愿參與、主動探索、自主建構的過程,體現了“活”的教育思想和改革精神,形成鮮明的園本課程特色。

1.“幼童本位”的再認識。在“活教育”實踐最初行動中,省特級教師閔傳華老師學習陳鶴琴對長子一鳴808天觀察的方式,對本班36個孩子進行了一年的跟蹤觀察,記錄了400多張教育成長卡片,寫下了《教育幼兒要從了解幼兒開始》的心得。也就是從這時起,鼓幼開啟了“觀察兒童、研究兒童”之旅。

如今鼓幼教師將觀察兒童行為作為理解兒童的重要方式,通過觀察記錄本、觀察小卡、便簽條、成長檔案等,發現兒童的興趣,了解不同兒童的學習方式和問題解決的過程,關注兒童與同伴的互動狀況,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從而有目的地響應兒童語言、表情、動作、作品等發出的信息,讓教育策略更加有效,讓科學施教成為可能。除了教師觀察記錄兒童,鼓幼還發動家長記錄兒童,讓兒童記錄自己。家長的記錄,呈現了家庭教育的理念與策略,以及對課程實施的響應,實現了從支持者到參與者的角色轉換。兒童的記錄,則讓“計劃—工作—回顧”的主動性學習有了可能,實現了“活教育”的教學原則。觀察與記錄讓成人走進了兒童世界,讓教育的過程從兒童出發,再回歸兒童。

2.“整個教學法”的再實踐。為創設“活潑潑”的校園,培育“活潑潑”的兒童,鼓幼課程研究以“整個教學法”為研究重點,關注兒童發展進程中的需求。首輪實施采用“生成為主,預設為輔”單元編排形式,讓單元內容既留有“五指活動”的痕跡,又保證兒童學習的階梯式進程?!邦A設”與“生成”,讓課程由計劃轉變為一種資源,讓教育者在尊重教育規律與尊重兒童之間,找到了通道。

伴隨著2014年鼓幼“幼兒園單元課程的實踐建構——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的傳承與發展”獲首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整個教學法”的研究步入凸顯生成的階段。這個階段“整個教學法”運用更加重視課程的彈性、伸縮性、拓展性,通過班級個性化的“兒童生活歷”研究,將一日生活與兒童緊密相連,自主選擇性大大增加、小團體活動成為常態的同時,“五指活動”的課程內容更加生動靈活和多樣化。這種彌漫延展的深度學習支持策略,讓課程逐步實現了班本化變革,“活教育”的意義也不斷地被放大。

3.“游戲精神”再彰顯。在學習陳鶴琴教育專著的活動中,鼓幼團隊萌發了分類整理其教育箴言的想法,期望透過時間節點及言語、觀點變化尋找“活教育”的發展脈絡。在教育箴言的學習中,團隊梳理出以下觀點:兒童不是小大人,幼兒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兒童個體間發展進程不一,幼兒教育要尊重兒童的差異;兒童的成長有連續性也有階段性,人的任何發展階段都取代不了兒童期;游戲是兒童的生命,要敬畏兒童的天性。

陳鶴琴認為“游戲是兒童的生命”,我們將其作為鼓幼的游戲精神。根據兒童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成長的特點,教師注重游戲在一日生活中的滲透,采用馬賽克方法分析環境特點、兒童群體和個體的需求,挖掘與設計室內外游戲空間,通過環境優化、提供材料等,創設豐富的室內外游戲環境,讓兒童自己決定用什么方式玩、怎樣玩,在嘗試體驗中萌發更多的興趣,獲得更多的經驗。我們還通過分層材料提供、差異化指導、空間留白等,支持兒童參與環境的優化和調整,讓每位兒童都能體驗成功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

(三)“大麥田”的繼往開來

“大麥田”源于陳鶴琴提出的“大田種麥”。陳鶴琴多次提及“我們辦幼稚教育就是要大田種麥,讓全國城鄉幼稚園都能受到科學的啟蒙教育……我辦鼓樓幼稚園就是要為大田提供中國麥種這個目的”[2]。辦園百年來,鼓樓幼兒園始終記住自己的“麥種”使命,傳播科學的幼兒教育,宣傳“活教育”的正能量。

1.“大麥田”的精神引領。鼓樓幼兒園創辦百年,百年的滄桑并沒有導致垂垂而至老境,是什么讓鼓幼常有銳氣、朝氣,不斷向前呢?這就是陳鶴琴所說的“大麥田”的使命。陳鶴琴曾在南京市區組建了5個兒童教育實驗區,14所幼稚園一同試行鼓樓幼稚園課程實驗成果,之后又擴大至曉莊和燕子磯等鄉村幼稚園。他還牽頭成立了南京幼稚教育社、中華兒童教育社等社團,用合作研究的方式集聚眾人的智慧,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全國《幼稚園課程標準》的頒布,特別是中心制的課程設計與“整個教學法”作為“教育方法要點”的出現,讓鼓幼成為全國幼稚園學習、參照的“麥種”?,F在,鼓幼正在實施的面向全國幼兒園的“大麥田·麥穗行動”等,成為新時期現代幼兒教育的“麥種”。

中國古書有言“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百年的鼓幼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鼓幼人仍會以不變的傳統去研究不斷變化的兒童發展問題,研究中國化、科學化、大眾化的辦學之路,這是鼓幼的神圣責任,也是鼓幼的未來。

2.“大麥田”的普惠耕耘。鼓幼堅定“中國化、科學化、大眾化”的辦園宗旨,通過放大優質教育資源,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為百姓提供公平、有質量的“大麥田”。從鼓樓東部向多方延伸:鼓樓西部、近郊的棲霞、國家級戰略新區江北新區、遠郊的高淳……如今鼓幼已有鼓樓本部、聚福園部、瑞園部、南外附屬幼兒園、江北分園、高淳分園、盛世分園、盛美分園等八個園所,不僅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近入園、入質優價廉的好園,還讓陳鶴琴的科學育兒思想惠及更多的家庭。

在學前教育亟待數量與內涵同時發展的今天,公辦園利用自身辦學經驗,發揮管理優勢,以舉辦分園(分部)、聯合辦園的方式,幫助新的園所在短時間內快速步入正軌,在保障優質學位供給的同時,更能幫助新的園所在科學管理、科學教育方面快速前進。這既是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需要,也是對陳鶴琴“愿全國的兒童從今日起,不論富貴,不論愚智,一律享受相當教育,達到身心兩方面最充分的可能發展”宏愿的回應。

3.“大麥田”的示范輻射。鼓幼的歷史,就是“大麥田”播種的歷史。從辦學初期課程標準的全國實施,新中國成立后的公辦民辦互助,再到改革開放后的全國課程協作共同體,基于“大麥田”的“活教育”本土化實踐不斷升級。2020年12月,教育部啟動了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鼓幼的成果成為推廣項目。在前期城市幼兒園實驗推廣的基礎上,除了面向全國項目園,鼓幼還以“大麥田·麥穗行動”向南京鄉村的30多所幼兒園輻射,通過“活教育”在新時代鄉村幼兒園中的本土實踐理論,積極探索富有鄉村特色的“活教育”實踐,為鄉村幼兒園的創辦發展、質量提升提供發展方案,推動城鄉幼兒園的優質均衡發展。

鼓幼將江蘇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教科室、“琴聲悠揚”教師志愿者團隊作為“大麥田”的主要機構,實現“麥種”的內部育種和對外播種?!按篼溙铩钡妮d體多樣,如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推廣應用項目、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全國“活教育”研究共同體、幼教發展共同體等。實施的途徑也多樣,如“活教育”高峰論壇、“活教育”研討會、跟崗培訓、送教指導、現場觀摩、陳鶴琴紀念室開放、微信公眾號推送、“鶴琴育兒連線·寶爸寶媽學堂”、“小兵丁空中學堂”等,面對的人員可以是幼教工作者,也可以是家長或社會工作者。每年,鼓幼都要到全國各地送教或提供現場觀摩數百場,接待跟崗培訓數千人次,并通過定期出版《活教育》刊物分享鼓幼續寫中國“麥田”的故事,將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種子帶到中國的四面八方。

三、“活教育”未來發展審視

鼓幼的歷史文化是百年發展的獨特資源,也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回顧歷史讓我們明晰責任,展望未來讓我們明確方向。

(一)創設“活潑潑”的校園趣景

陳鶴琴在《活教育的理論》中希望“在新的學校內,我們看到兒童活潑可愛,他們忙碌地工作,快活地游玩”,這是對兒童生命的關心、對幸福教育的追求。我們憧憬未來的鼓樓幼兒園是“活教育”的花園與樂園,處處花果飄香,到處都是游戲場;是“活教育”的庭園與家園,孩子們可以自由奔跑,感受家一般的溫暖;是“活教育”的寶地,家長認可、社會贊譽、孩子喜歡,令人向往與期待。未來的鼓幼將順應國家教育要求和社會發展潮流,再構基于兒童文化視野的校園“活”環境,讓“活潑潑”的校園永遠充滿歡聲笑語。

(二)堅守“中國化”的辦學愿景

鼓樓幼兒園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陳鶴琴幼兒園”。在“陳鶴琴幼兒園”揭牌儀式上,陳鶴琴家屬叮囑:“能以陳鶴琴命名的幼兒園只有鼓樓幼兒園,也只能有這一所……希望鼓幼要不忘陳老初心,再接再厲,在繼承、弘揚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做出新的貢獻、新的成績!”我們將高舉科學育兒的旗幟,錘煉質疑、批判的勇氣,在實踐中捍衛“活教育”的陣地,堅定走適合中國國情的幼教道路的決心。

(三)賡續“活教育”的文化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盵3]陳鶴琴教育思想作為精神標識,是鼓幼區別于其他幼兒園的根本特征。我們要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結合,讓陳鶴琴教育思想在當代繼續“活”起來,為“活教育”插上“活化”之翼,沿著“活教育”的軌跡繼續開展中國化的辦學實踐,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讓中國幼兒教育站在世界幼教之林,讓中國幼教更具中國特色!

“活教育”是鼓幼繁衍、發展的精神養料。我們要堅守幼兒園文化之根,將其鐫刻在靈魂深處,融化在血液之中,讓大師的思想精華在當代繼續“活”起來,在中國化、科學化、大眾化的幼教道路上邁向新的百年!

參考文獻:

[1]陳鶴琴.給孫巖的復信[M]//陳秀云,陳一飛.陳鶴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386.

[2]陸敏.麥種的故事[M]//陳秀云.我所知道的陳鶴琴.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305.

[3]習近平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EB/OL].(2017-02-17)[2023-01-16].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213/c385476-29075643.html.

責任編輯:石萍

*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專項課題“‘活教育’百年:譜系考察與實踐創新”(TSXM/2021/02)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3-15

作者簡介:崔利玲,南京市鼓樓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二級教授,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主要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管理、幼兒園課程研究、兒童社會性研究。

猜你喜歡
活教育
“活教育”思想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發
讓學生在“活語文”的課堂上與最好的自己相遇
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活教育分析
以“活教育”思想為依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單元教育課程與陳鶴琴關系探析
分析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活教育
論陳鶴琴“活教育”對大學生德育的啟示
“活教育”思想在幼兒審美教育中的滲透
論陳鶴琴“活教育”理論的現實意義
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活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