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體驗視角下網絡辟謠平臺導航優化研究

2023-05-27 16:39曹樹金曹茹燁龍影
現代情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用戶體驗

曹樹金 曹茹燁 龍影

關鍵詞: 辟謠平臺; 用戶體驗; 網絡信息導航; 技術可供性; 眼動實驗

DOI:10.3969 / j.issn.1008-0821.2023.06.005

〔中圖分類號〕G25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 (2023) 06-0043-13

導航是展示網頁信息內容和結構的基本手段以及引導用戶在信息平臺實現瀏覽和查詢目標的重要工具[1] 。從廣義角度, 信息的組織、標識都可以納入信息導航的范疇[2] 。近年來, 一種新的用于維護網絡內容生態的信息平臺, 即辟謠平臺不斷涌現。因為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在加速信息傳播與交流的同時, 也埋下了謠言滋生蔓延的種子。謠言在經過社交傳播溢出網絡空間后, 容易引發群體性恐慌, 危害公共安全。2021 年9 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 指出要加強網絡空間生態治理, 構建以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為依托的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制[3] 。各類辟謠平臺紛紛上線, 成為謠言整治、打造清朗網絡空間的重要力量。

傳統信息服務平臺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整合、傳遞與共享, 而辟謠平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需要面對謠言的“裂變式” 傳播, 及時預判、溯源、查證, 并對多來源、類型復雜的謠言信息進行清理、打標簽、作明示, 信息組織和呈現方式相較一般的信息服務平臺區別較大, 對導航的要求更高。辟謠平臺導航的合理性直接影響用戶體驗、信息獲取效率以及使用意愿, 進而影響其社會價值。因此, 不斷改進辟謠平臺導航的各項功能來提高可用性, 充分發揮其對辟謠信息的歸納與使用引導作用, 提升用戶交互體驗, 對推動網絡謠言共治具有重要意義。

1相關研究

1.1辟謠平臺研究

目前關于網絡辟謠平臺的研究集中于新聞傳播和情報學領域, 主要對平臺的運作模式、評價指標、功能優化, 以及平臺受眾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探討。比如, 王國華等[4] 對政府官方辟謠平臺、專業辟謠網站和辟謠社區三類辟謠平臺的運行機制、角色定位和辟謠效果進行了研究。張蕾[5] 討論了疫情期間媒體辟謠平臺的運作邏輯與社會價值。徐琦等[6] 對比了不同辟謠平臺在運作流程與治理模式上的差異。這些研究均采用質性內容分析的方法,主要反映辟謠平臺在謠言治理中的作用機制。也有學者聚焦于辟謠平臺的功能和服務優化, 如Teng J等[7] 通過調查問卷, 基于用戶的使用體驗測量其對平臺功能的滿意度和使用意愿, 建議從社交互動方面優化平臺服務質量。Young D G 等[8] 探討了Flackcheck 辟謠平臺中的信息格式(是否為視頻)和表述方式(是否幽默)對辟謠效果的影響, 為辟謠平臺的信息組織提供參考。

1.2用戶體驗視角下的網絡信息導航研究

用戶體驗視角下的網絡信息導航研究主要分布在管理科學與工程、設計學和圖書情報學領域, 研究對象涉及范圍廣泛, 包括數字圖書館導航系統、搜索引擎導航系統、社交網絡導航系統等。研究內容集中于兩個方面: 一是導航結構與功能對用戶體驗(包括用戶認知、情感體驗、使用意愿等)的影響。比如侯冠華等[9] 分析了國家數字圖書館導航的扁平結構與樹形結構對老年讀者的情感體驗、感知可用性的影響。劉錦源等[10] 驗證了搜索引擎結果頁面的可導航性對用戶搜索體驗的積極影響。Cuddihy E 等[11] 以醫學信息網站為例, 分析了文章內導航的視覺設計和位置對網站用戶閱讀理解和用戶體驗的影響。另一種研究角度是基于用戶體驗設計或優化導航系統。如王璟璇等[12] 基于用戶點擊行為形成的熱力圖, 從導航的類型、位置、結構、視覺等方面提出了優化政府網站導航系統的建議。胡名彩等[13] 設計了16 個B2C 網站首頁主副導航原型, 通過眼動追蹤實驗測量并反映用戶的認知和情感體驗, 以此為依據優化主副導航的設計要素。

綜上所述, 目前從用戶體驗視角分析網絡信息導航的研究大都是面向傳統的信息與知識服務平臺以及商務網站, 辟謠平臺是近年來治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的新陣地, 仍未有研究將焦點轉移至此, 但由于辟謠平臺與用戶聯系的緊密性使信息導航服務尤為重要。反觀現有關于辟謠平臺的研究, 較多地關注其運行機制、辟謠效果、用戶使用意愿等, 鮮有從用戶體驗視角探討系統導航的優化問題。從研究方法上看, 質性分析和問卷調查并不能直接捕捉到用戶的客觀行為過程。因此, 本研究擬采用眼動實驗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 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洞悉用戶體驗, 發現當前辟謠平臺在導航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優化策略。

2研究方法

2.1實驗材料與儀器

在研究樣本的選取上, 將“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科普中國—科學辟謠” 作為實驗材料,前者是由中央網信辦主辦, 后者是由中央網信辦指導, 中國科協、衛建委等部委主辦的平臺, 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代表性。研究使用aSeePro 桌面式眼動儀, 記錄被試在觀看刺激材料時的眼動數據。

2.2實驗對象Scott N 等[14] 的研究表明, 眼動實驗的被試樣本數一般在12~84 人。受疫情影響, 本研究主要從校內招募實驗者20 名, 均為在讀本科生和研究生, 男女比例為1 ∶3, 分別來自圖書情報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等專業, 年齡范圍在20~28 歲, 均為右利手, 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 都具有豐富的網絡搜索系統使用經驗。從實驗前調查結果來看, 85%的被試者表示比較了解網絡信息導航, 但所有被試者都表示之前并未使用過專門的辟謠平臺。實驗后, 剔除校準較差、眼動數據采樣率較低的數據, 最后保留了18 組有效樣本。

2.3實驗目的與任務

2.3.1實驗目的

網絡信息導航有多種類型, 比如基于系統結構的主導航(全局導航)、副導航(局部導航)、輔助性導航等[12] ; 基于系統內容的索引導航、分類導航、概念導航[15] 。根據已有研究, 不同的導航類型[12] 、導航位置[16] 、信息表現形式[17] 都會對用戶體驗產生影響。本實驗目的是基于眼動數據, 分析用戶在使用辟謠平臺的不同導航功能模塊時, 其瀏覽和搜索行為是否有差異, 通過眼動軌跡總結用戶使用導航的行為特征, 并利用訪談針對用戶使用體驗展開提問, 綜合主客觀數據, 發現辟謠平臺導航優化的方向。辟謠平臺主要有兩類頁面, 一類是首頁頁面, 另一類是點擊鏈接或通過搜索進入的內容頁面。本研究對首頁頁面眼動數據的分析是基于所有被試的實驗結果, 但由于實驗任務有一定的自由度, 用戶進入的內容頁面有所不同, 所以對內容頁面眼動數據的分析, 是在總結所有被試眼動特征的普遍規律的前提下, 選取具有代表性用戶的眼動數據進行分析, 后續利用訪談結果予以補充。

2.3.2實驗任務與訪談設計

提前編輯好實驗任務的指導語, 被試者在正式實驗前進行前測。之后開始正式實驗, 當被試報告完成任務后停止眼動記錄, 進入訪談環節。具體任務如表1 所示。

在結束眼動實驗后, 為獲得被試體驗后的真實反饋, 進行約10 分鐘的半結構化訪談。訪談提綱大致包括: 被試對實驗任務的難度感知;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 對兩個辟謠平臺導航的使用感受, 有哪些好與不好的設計; 對搜索導航的滿意度; 對兩個辟謠平臺導航的評價和建議;對平臺的使用意愿。

2.4數據收集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對眼動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通過劃定興趣區(AOI)、生成軌跡圖和熱點圖的方式, 并借助SPSS 統計分析軟件完成。對訪談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則借助錄音和NVivo 編碼工具實現。在眼動指標的選取上, 結合研究目的與可提取的有效數據類型,選擇了“注視次數” “總注視時長” “軌跡圖” “熱點圖” 4 類指標, 以下是這些指標的說明。

注視次數(Fixation Count, 單位: 個): 統計了落在興趣區內的注視點個數。如果該指標值越高,可認為被試者使用該區域內導航的效率越高。

總注視時長(Total Fixation Duration, 單位: s):指落在興趣區內的所有注視點的持續時間之和。該指標反映了用戶對該興趣區內信息的感興趣程度。

軌跡圖: 記錄被試視線移動的軌跡, 反映用戶行為模式。

熱點圖: 直觀地展示被試在刺激材料上的注意力分布情況, 能夠反映用戶感興趣的區域。

3眼動實驗結果與分析

3.1基于AOI 的眼動指標分析

3.1.1興趣區劃分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首頁如圖1(左)所示, 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首頁如圖1(右) 所示??紤]到后續對眼動數據的分析主要是為了考察平臺首頁中導航元素的類型、位置、信息表現形式等對用戶瀏覽行為的影響, 因此, 在劃分興趣區(AOI)時結合研究目的, 保證每個結構單元的獨立性, 并盡量使分布在同一平臺中的AOI 有效信息面積相當, 最后共劃分了9 個興趣區。從導航類型來看, L01 和K01 是主導航, L03、K04 為副導航,K04 同時也是分類導航, K03 可以看作概念導航;從信息表現形式來看, L04、K02 是圖文, L02、L05是純文字, K03 和K04 是動圖; 從導航元素的位置來看, 主導航位于頁面頂部, 而網頁中的重要內容一般都出現在中間偏上的位置。

3.1.2辟謠平臺總體注視情況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與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的導航有所不同, 實驗過程中被試者對兩個平臺的使用具有較大的自由度。為對比用戶對兩個平臺的整體注視以及對搜索導航的注視是否有差異,本研究利用ANOVA 方差分析進行了檢驗, 分析指標為總注視時長, 結果如表2 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 無論是總體注視情況還是對搜索導航的注視,總注視時長方差齊性檢驗未達到顯著水平(Sig >0 05), 接受兩總體方差相等的假設。ANOVA 檢驗的Sig 值都大于0 05。以上數據說明, 用戶對兩個辟謠平臺的注視度水平相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個平臺的整體導航、搜索導航及服務內容對用戶的吸引力無明顯區別。

3.1.3興趣區眼動數據分析

1) 興趣區注視數據整體分布

兩個辟謠平臺首頁的9 個興趣區眼動數據整體分布情況如圖2 所示。從各興趣區的平均注視時長和平均注視次數可以看出, 在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中用戶最關注的區域是L01(主導航區), 較少關注L04; 在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中, 用戶最關注的區域是K04(分類導航區), 較少關注K02。然而在實驗過程中, 發現有5 位被試在瀏覽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時, K03 及以下區域的注視數據缺失, 在后續訪談中了解到因為首頁內容過長, 被試并未發現K03 與K04。

2) 頁面導航元素與眼動數據的關系

為進一步驗證頁面導航元素對用戶瀏覽行為的影響, 對相關興趣區的用戶注視次數和注視時長兩個指標進行了對比。統計方法采用ANOVA 方差分析, 若滿足方差齊性, 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若方差不齊則采用Welch 方差分析, 結果如表3 所示。在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中, 用戶對主副導航(L01—L03)的注視情況有顯著差異, 但在科學辟謠平臺中沒有顯著差異(K01—K04)。有研究表明, 網站的內容是導航設計的依據, 主導航的功能是引導用戶進入網站的主要內容范疇, 應具有全面性[18] 。但在科學辟謠平臺中, 主導航呈現的是辟謠相關的公告信息, 未能全面覆蓋網站主要內容, 而作為副導航的K04 區域以分類組織的方式對平臺中的信息內容進行揭示, 并且副導航高關聯性的圖文信息混合呈現方式更有助于降低用戶的認知努力[12] ; 通過對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中L04 和L05 區域的眼動數據進行分析, 發現用戶對位置相鄰但信息表現形式不同的導航元素的注視情況也有顯著差異, 反映為對內容豐富的純文本區域的注視次數和注視時長更高。另外, 同樣為純文本組織形式且內容都是辟謠相關的新聞動態, 但分布在網頁中不同位置的L02 和L05 興趣區的注視情況并無顯著差異, 說明導航位置并非影響用戶瀏覽行為的主要因素, 該現象在科學辟謠平臺中也有所反映, 因為處于網頁下方的K04 區域的注視指標顯著高于處于中心位置的興趣區(K04—K02), 說明導航傳遞的內容才是用戶關注的重點。在對位置分布大體相同并且都為動態圖文組織形式的K04(分類導航)和K03(概念導航)區域進行分析時, 發現K04的兩個注視指標均顯著高于K03, 進一步驗證了以分類方式組織和揭示網站主要內容的導航元素的重要性。

3.2軌跡圖分析

利用軌跡圖觀察被試在使用兩個辟謠平臺搜索導航時的眼動特征, 以發現搜索導航存在的潛在問題。因被試對象數量較多, 搜索過程自由度大, 無法疊加所有被試的眼動軌跡, 因此在綜合考察所有被試眼動軌跡普遍規律的基礎上,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兩個軌跡圖進行說明。圖3 是user13 在使用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進行第一個搜索任務的眼動軌跡, 用戶最初輸入檢索詞“乳鐵蛋白”, 返回一條相關結果后, 注視點落在結果項(序號2), 發現并非理想答案, 移動注視點至檢索框, 再次輸入新的檢索詞“牙膏” (注視點5), 此時檢索框下拉列表提供了相關搜索項, 用戶注視點移動至6, 基本實現檢索目的。通過對該用戶眼動軌跡的觀察, 可以發現科學辟謠平臺搜索導航存在的問題是索引功能不夠完善, 查全率不高。因為在后測中發現“注視點6” 對應的辟謠文章中含有重要關鍵詞“乳鐵蛋白”, 但用戶最初以“乳鐵蛋白” 作為關鍵詞檢索時未能返回此文章。圖4 是user14 在使用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完成搜索任務時的眼動軌跡。用戶在輸入檢索詞“乳鐵蛋白” 后(注視點停留在序號1 處), 發現未返回任何結果, 視線在頁面左右移動尋找其他途徑(注視點從2~9), 最后視線在序號12 處結束, 點擊返回首頁。實際上, 如果用戶將搜索范圍限定在全文搜索便會有相關結果。但實驗發現, 60%以上的被試者在默認標題搜索得不到相關結果后會選擇退出, 切換至第二個辟謠平臺。由此說明, 辟謠平臺必須優化高級檢索功能,提供多個檢索入口, 且默認檢索入口不宜設置為標題檢索, 檢索范圍太窄會導致命中結果過少。

3.3熱點圖分析

利用熱點圖觀察被試對搜索結果列表以及結果內容頁面的關注度, 為搜索結果頁面導航優化提供支持。由于被試搜索習慣與途徑不完全一致, 且受制于眼動儀對錄屏素材的處理缺陷, 無法疊加被試的熱點圖, 所以在觀察所有被試眼動特征的基礎上, 選擇了3 個代表性用戶的眼動熱點圖進行說明。圖5 是user12 利用科學辟謠平臺進行第二項搜索任務時, 對返回結果列表的注視情況。圖6 是user14 利用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進行搜索任務二時, 對結果列表的注視情況??梢钥闯?, 檢索結果都與“減肥誤區” 高度相關, 然而被試者的集中注視區均在結果列表中靠前的區域以及檢索結果的篩選區。說明信息呈現次序會影響用戶的關注度, 而現有相關研究也證實了該因素會影響用戶認知和對信息的相關性判斷[19] 。因此, 辟謠平臺搜索結果導航的優化需要考慮信息排序的多樣化, 比如按時間、相關度或瀏覽量等。圖7 是user20 在利用科學辟謠平臺完成任務二時, 進入的一個搜索結果內容頁面, 可以看出用戶被一些重要的提示信息所吸引, 比如流言是什么、真相是什么、關鍵詞信息。這些信息類似于文章摘要, 是引導用戶快速捕獲信息的最佳導航元素。

4訪談數據分析

4.1理論基礎

1986年, 生態心理學家Gibson J J[20] 提出了“可供性” 這一概念, 將其定義為環境向某人或某物提供的東西, 強調環境屬性使得個體的某種行為得以實施的可能性。之后, 可供性理論在設計領域、傳播領域、信息系統領域被廣泛應用, 并衍生了許多相關理論, 如媒介可供性、時空可供性、技術可供性等。其中, 技術可供性又稱為功能可供性, 是Markus M L 等[21] 提出的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可供性概念。謝衛紅等[22] 綜合多種觀點, 將技術可供性定義為: 不同情境下行為主體能動地和技術主體持續互動, 所產生的各種結果的可能性。其特征表現為目標導向、受情境影響, 以及具有諸多不確定性。網絡信息導航不應只關注技術產品本身的屬性, 而是通過與行為主體的互動實現可供性。因此, 本研究將以技術可供性理論為框架, 根據特定目標下用戶與辟謠平臺的互動體驗, 歸納導航優化的關鍵因素。

4.2訪談結果整理與分析

4.2.1訪談數據處理與編碼

訪談是在眼動實驗后進行, 訪談對象與實驗對象一致, 并對訪談過程進行錄音。經統計, 所有受訪者錄音總時長為197 分鐘。將原始訪談錄音轉為文字, 共形成50 298字的訪談資料。將經過規范化處理的文檔導入Nvivo12 Plus 軟件中, 基于扎根理論方法, 以前17 份材料作為基礎數據進行編碼,其余3 份用于理論飽和度檢驗。

具體編碼過程為: 首先是開放性編碼, 共獲?。玻玻?條原始參考點, 歸納出31 個范疇; 其次是主軸編碼, 根據自由節點的內在關聯性, 推導出上位節點, 形成了8 個子范疇; 第三, 在主軸編碼的基礎上, 基于技術可供性理論, 對不同子范疇間的關系進行歸納, 從中提煉出4 個核心范疇; 最后在進行理論飽和度檢驗時也并未發現新的概念。數據編碼的結果匯總如表4 所示。

4.2.2編碼結果解釋

通過對20 名實驗對象訪談數據的處理, 基于技術可供性理論最終提煉出影響用戶體驗的4 個網絡信息導航的要素, 分別是交互可供性、沉浸可供性、可搜索性和信息可供性。

交互可供性強調用戶與辟謠平臺導航元素的互動, 通俗來講是導航的友善性。一方面能夠有效引導用戶快速發現感興趣或所需的辟謠信息; 另一方面在對用戶請求做出及時響應的同時能夠提供啟發性的信息, 與用戶進行充分交流。已有研究表明,交互可供性對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及平臺粘性有積極作用[23] 。

沉浸可供性是使用戶沉浸在平臺中的潛力或可能性, 是從享樂管理的視角得出的概念[24] 。導航元素的美學設計對用戶體驗有較大影響, 包括顏色、排版、布局是否引人入勝, 導航風格是否靈活豐富, 這些因素是吸引用戶持續使用的關鍵。

可搜索性[25] 既體現在過程維度, 也體現在結果維度。辟謠平臺的搜索導航需要面向用戶的目標任務, 提供多樣化、方便、有效的檢索入口, 返回的搜索結果也應是有序的、相關的、可篩選的。

信息可供性[22] 是內容主導式導航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他導航所傳遞內容的要點。內容是導航設計的根本依據, 導航標簽有無歧義、是否清晰易懂、是否可區分, 辟謠信息的豐富度、可靠性, 內容主題有無差異等因素是決定用戶信息采納的基本。

5討論分析

5.1導航因素對用戶注視情況的影響

從導航類型來看, 在兩個不同的辟謠平臺中,用戶對主副導航注視情況的差異性表現不同, 說明是否為主導航并非影響用戶注視的主要因素。反而, 在兩個平臺中都為分類導航并且全面揭示網站內容的L01 和K04 區域, 用戶注視指標均明顯高于其他區域。已有研究指出, 全局導航應具有全面性和分類體系層次的豐富性[18] , 多維分類導航功能可對用戶檢索交互進行有效引導[26] , 與本研究眼動數據呈現的結果一致。

從導航的位置和信息表現形式來看, 用戶對分布在網頁上方與下方導航元素的注視情況并無顯著差異。但對具有不同信息表現形式的導航元素的注視有顯著差異, 表現為對傳遞內容豐富的導航元素注視度更高??梢?, 導航傳遞的內容才是用戶關注的重點。

從被試的眼動軌跡可以發現, 對于辟謠平臺中的搜索導航, 索引的完備性與搜索結果的可導航性是影響搜索復雜度的重要因素。從熱點圖來看, 搜索結果的排序會影響用戶對信息的選擇和采納, 并且在搜索結果內容頁面中一些關鍵的提示信息會引起用戶的高度關注。已有研究也表明, 檢索幫助的實用度與檢索結果頁面的豐富性是衡量搜索導航有效性的重要方面[18] 。

5.2技術可供性視角下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的導航因素

從導航的交互可供性來看, Vyas D 等[27] 提出用戶體驗產生于與系統的交互過程中, 表現在實用、情感和認知等方面的反饋, 良好的交互體驗是提升用戶使用意愿的關鍵。從訪談結果可以得出,用戶不僅希望辟謠平臺的導航能對自身請求做出快速響應, 也應具有較強的易用性和友好性, 并能夠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差異性提供個性化導航, 能夠清晰地標識導航的功能, 在用戶的查詢沒有結果時為用戶推薦相關內容。

從導航的沉浸可供性來看, 根據用戶使用反饋, 發現導航的色彩搭配可能會影響重要信息的捕捉。有些被試者認為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中的導航以藍白為主色調, 較為舒適。過于密集的標題導航會帶來復雜凌亂的視覺感受, 圖文結合的形式會更加生動。在已有研究中, 發現沉浸式導航會強化用戶的視知覺經驗, 使其在獲得美感愉悅的過程中調動參與的主動性[28] 。

從搜索導航的功能來看, 根據信息覓尋理論,用戶瀏覽信息時會識別與需求相關的導航線索, 搜索結果的易導航性會降低用戶的認知負荷[10] 。眼動數據與訪談結果均顯示, 用戶在使用兩個辟謠平臺完成特定搜索任務時, 存在輸入關鍵詞之后未返回任何結果的情況, 但文檔中存在該關鍵詞, 說明索引的完備性有待加強; 并且, 高級檢索設置有待完善, 檢索入口較少, 缺少對檢索結果的排序、分組、篩選等功能; 而缺乏個性化推薦與提示的搜索導航會影響用戶的搜索效率。

從信息可供性來看, 辟謠平臺與一般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不同, 用戶對辟謠信息的采納與導航傳遞內容的可靠性、權威性有很大關系, 用戶比較關注明確指向辟謠證據的導航元素, 比如專家列表、信息來源; 另外, 導航傳遞內容的實用性、時效性、低冗余度也是影響用戶信息選擇與采納的關鍵因素。

5.3導航質量對用戶使用意愿的影響

為分析導航質量與用戶使用意愿之間的關系,本研究在訪談時詢問了被試在體驗過后對辟謠平臺的使用意愿, 肯定記為1, 否定記為0。然后, 利用SPSS 卡方檢驗分析用戶對平臺導航的評價與使用意愿間的相關性, P 值分別為0 013(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0 022(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 均小于0 05, 說明辟謠平臺的導航質量與用戶使用意愿呈顯著相關?,F有的一些研究也從側面驗證了此結論, 比如用戶對LibGuides 導航質量的感知會顯著影響持續使用意愿[29] , 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的導航系統會影響用戶使用意愿[30] 。

6研究結論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 辟謠平臺中導航傳遞的內容是用戶關注的重點, 也是影響用戶注視時長和注視次數的主要因素, 并且相比其他導航類型, 分類導航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對于搜索導航而言, 索引的完備性、搜索結果的二次組織與可導航性(如排序、篩選、關鍵信息提示)是影響用戶搜索體驗的關鍵。

2) 將技術可供性理論用于辟謠平臺導航優化研究是合理有效的, 研究發現導航的交互性、搜索功能的高擴展性、美學設計、內容質量都是影響用戶體驗和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信息導航需要以用戶的特定目標為導向, 不能只關注技術本身的物質屬性, 更應該關注用戶的主體性。

3) 眼動數據與訪談結果起到了相互驗證和補充的作用, 結合注視情況反映的用戶興趣度與訪談結果反饋的感知質量, 能夠從更全面的維度揭示辟謠平臺導航優化的要點和重點。

4) 辟謠平臺的導航質量與用戶使用意愿呈顯著相關, 提升導航質量是增強平臺用戶黏性的關鍵。

5) 研究結論針對辟謠平臺得出, 對一般的信息服務平臺也基本適用, 但其普適性仍需進一步驗證。

基于研究結論, 為辟謠平臺與其他類似的信息服務平臺提出如下優化建議:

1) 導航設計、布局與類型選擇方面, 將信息內容的組織及架構作為導航設計的核心要素。重視網頁頂部的主導航欄目設置, 保證對平臺內容的全面覆蓋; 盡量使用分類導航作為主導航, 減少因過多不相關的操作給用戶帶來額外的認知負荷。

2) 導航的交互性方面, 要注重易用性與可用性, 簡化導航路徑(如減少頁面跳轉), 導航標簽要清晰明了; 面向不同的用戶群體提供針對性導航服務, 比如順應青年用戶碎片化的信息獲取方式,開發小程序并在網站中提供相應入口; 面向中老年人用戶這類網絡謠言的主要受害群體, 應加強適老化改造, 比如簡化操作步驟、增加語音交互和關聯子女設備等功能。此外, 可以增加更便捷智能的導航功能, 包括用戶需求理解匹配、結果推送、內容推薦等。

3) 沉浸式導航設計方面, 標簽背景色不宜過深; 對一些標題導航進行分類或隱藏不常用的選項; 對動態導航的使用要注意輪播速度適中, 不宜過快; 對不同的標題導航要突出重點, 通過調節字體字號加以區分, 注重層次感。

4) 搜索導航的優化方面, 一方面面向搜索過程, 在高級檢索框內增加一些常用的檢索字段, 比如關鍵詞、標題、來源、發布時間、謠言類型、全文等; 并且要構建高性能的索引, 增加文中重要的詞匯作為索引詞; 利用推薦算法實現用戶檢索時的智能搜索, 比如主動推薦相似或相關的檢索詞, 或根據用戶輸入的部分內容推測目標檢索內容等; 另一方面, 在檢索結果頁面增加多種信息篩選和排序功能, 如按相關度或時間排序, 按類目、來源、時間篩選等。同時, 在檢索結果的標題列表中高亮顯示關鍵詞, 方便用戶瀏覽和選擇。

5) 內容導航方面, 提高信息發布的及時性,減少無關信息的占比; 在使用標題導航時, 要明確標簽的含義, 注意題文相符, 使用疑問句或感嘆句吸引用戶的注意, 啟發思考。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基于技術可供性理論解釋辟謠平臺信息導航如何影響用戶的使用行為, 有助于從新視角更深入地把握導航優化的方向, 豐富了信息服務系統導航研究的理論體系。并且, 采用眼動實驗與訪談分析的綜合研究方法, 更為深刻地探討了各類導航因素的復雜作用, 豐富了信息導航服務研究的理論成果。從實踐層面有助于提升辟謠平臺的服務效能, 提高謠言治理水平。然而,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首先, 僅以兩個辟謠平臺為例進行分析, 普適性仍有待加強; 其次, 被試者都來自高校, 實驗對象招募不夠廣泛, 代表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最后, 對眼動數據的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入。未來會將實驗對象范圍擴大到各類群體, 并在其他類似平臺中進行驗證, 通過設計嚴格的變量控制實驗, 探索更加隱性的導航優化要素。

猜你喜歡
用戶體驗
淺析基于微信平臺的商業盈利模式
基于用戶體驗的輔導員微信公眾號建設思考
淺談用戶體驗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唯品會的品牌塑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