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及企業智慧在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借鑒應用

2023-05-29 03:07戚曉薇
公關世界 2023年8期
關鍵詞:學生管理傳統文化高質量

戚曉薇

摘要:依托傳統文化及企業經營智慧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是從剛性約束走向自主善治的重要舉措。在高質量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應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指引,找準傳統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智慧與學生管理的銜接點,通過引入道德育人、自主自治和有效服務等全新育人思維,構建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體系,以實現鑄魂育人、德能并修的育人目標。通過對傳統文化及企業智慧在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借鑒價值進行解讀,提出具體應用路徑。

關鍵詞:傳統文化,企業智慧,高質量,學生管理,借鑒應用

以傳統文化為底蘊,以企業智慧為指引,開展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需要著手于“育人才”、著眼于“塑場景”,通過充分感悟、理解傳統文化蘊含的育人啟示,借鑒企業經營智慧彰顯的育人啟示,通過對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復雜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合理處理,從而以“有教無類”的育人智慧、“無為而治”的育人妙方和“學生為本”的育人立場,設置人性化為主、服務優勢明顯的育人方案,以實現規律育人、個性育人的理想成效。

以傳統文化及企業智慧為指引,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是育人體系日益完善、育人模式逐漸成熟的重要體現。在全面優化學生管理工作進程中,要明確服務育人的核心要求,通過汲取傳統文化蘊含的智慧理念,收集企業經營管理的智慧啟示,通過匯聚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的精神理念,集聚優質育人資源,促進學生管理從傳統“管理”向“服務”方向升級。

1.遵循育人規律,適應教學發展:妥善應對學生管理新趨勢

在現代企業經營環境下,任何企業想要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都需要以適應市場規律、企業發展規律為基礎,通過關注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經營方案、市場戰略,構建妥善應對行業發展新趨勢的管理方案,全面提升企業經營質量。第一,面對全面育人的內在要求,通過對企業管理蘊含的智慧理念以及傳統文化中有關教育的科學論斷進行提煉、汲取,精準探尋傳統文化、企業智慧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點、銜接點,積極優化、重構學生管理方案,實現優勢疊加的理想育人成效。[1]第二,面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形勢與新變化,需要制定新的學生管理工作方案。通過探索傳統文化、企業智慧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契合點,遵循學生管理的內在規律,積極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智慧層級,拓寬學生管理工作空間,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強有力的智慧動力。第三,通過對傳統文化及企業智慧中蘊含的管理經驗與育人智慧進行提取,并合理融入學生管理工作實際,持續引領學生管理工作實現創新發展。

2.回歸育人本質,助力學生成長:科學應對學生培育新訴求

傳統文化承載了民族精神的優勢內容,彰顯了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民族精神、禮儀規范和集體智慧的生動寫照。企業智慧是遵循內在規律、踐行員工本質的重要體現,通過凝聚員工共識,遵循企業發展規律,科學、有效地探尋了符合企業發展的新訴求。首先,傳統文化及企業管理智慧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了科學范式。在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質量進程中,通過深度汲取傳統文化及企業管理智慧,踐行服務育人理念,完善學生管理機制,培育有靈魂、有品德、有擔當的時代人才,從而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理想成效。其次,通過將傳統文化及企業管理智慧以合理的方式滲透、融入學生管理的全過程,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感召、感染學生成長,啟迪學生形成寬厚、仁義、友善等良好心態,營造了新的服務育人生態。[2]最后,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有教無類”“君子不器”和“百年樹人”等精神智慧,企業管理遵循的社會責任意識,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懂禮儀、存仁愛的良好人格,也能夠引導學生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知識、長本領的同時,形成志存高遠、主動擔當的良好心態,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

3.關注育人過程,推動全面發展:持續提升學生培養新境界

企業管理智慧是經過市場檢驗、融入市場規律所形成的科學認識,其中既體現了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的客觀表現,也傳遞了要深化精細管理、優化企業發展全過程的經營智慧。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長期發展的產物,其中蘊含了獨有的民族氣質、精神信仰和優異品質,為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鮮活的“精神之源”。一方面,從關注學生管理結果向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升級,更好實現了“全程育人”的理想目標?!豆茏印嘈蕖诽岢觥敖K身之計,莫如樹人”,倡導以“終身育人”的心態推進人才培育,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關注成長過程、關注學生變化的有效啟發。[3]在智慧育人場景下,開展學生管理,可以將大數據平臺納入其中,通過對知識學習、德育表現及違紀違規情況等學生管理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實現學生成長狀況的動態化管理。另一方面,通過關注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以及學生整體發展需求,實現了“全員育人”的理想目標?!墩撜Z·衛靈公》提出“有教無類”,倡導發現學生的可塑性,“因材施教”。在當前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訴求,關心全體學生的成長需求,通過建立平等對話、常態溝通的學生管理機制,充分收集學生的成長意愿,真正實現學生個性成長的育人目標。

將傳統文化及企業智慧應用于學生管理工作,既是回歸育人本質的客觀要求,也是妥善應對學生管理新趨勢、化解學生管理新問題的必然邏輯。傳統文化詮釋的育人經驗、現代企業經營凝聚的管理智慧,能夠對學生管理目標、管理流程及服務意識形成創新啟發,并從本質上優化學生管理體系,實現文化傳承、現代管理與全面育人工作的有機融合。

1.目標一致:堅持學生為本的育人邏輯

現代企業經營需要以員工需求為前提,通過將員工發展與企業經營目標有機融合,從而拓寬企業發展空間,始終保持企業經營、發展的核心凝聚力。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豐富法治思想,法家提出的“奉法為先”“法不阿貴”等觀念為當前實施制度育人、規范育人提供了有效指引;儒家的“德治論”主張將道德教化與制度約束相融合,為當前制定學生管理方案提供了合理啟發。因此,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通過以“有效管理”為基礎要求,以“學生為本”的育人邏輯為銜接點,積極探尋企業智慧、傳統文化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啟發與有效啟示,全面拓寬學生管理空間。[4]面對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目標,通過用紀律規范約束學生,以標準制度來規范學生行為,積極踐行“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培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紀律觀念與規則意識,促進學生管理與全面育人目標實現深度融合。

2.結構優化:關注成長過程的管理邏輯

現代企業管理提出的精細化管理、知識管理和柔性管理等智慧經驗,對當前優化學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精神啟發與現實指引。此外,傳統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倡導萬事萬物要遵循自然規律。明代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對學生明確自我成長方向,積極開展自我管理具有重要的智慧啟示。相對傳統學生管理工作,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通過以學生的動態成長、學習變化為基礎,汲取企業管理智慧,融合傳統文化,使學生成長與智慧育人有機融合,進而重新搭建全面育人框架,重構學生管理模式,為優化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邏輯,也實現了學生培養工作的理想成效。

3.機制創新:喚醒學生自覺的主體邏輯

企業經過長期、穩定發展形成了獨有的企業文化,并通過不斷融合企業經營現狀、經營特色,激發員工的企業榮辱觀、自覺自發意識,實現了企業經營文化的不斷創新與全面優化。推動學生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需要喚醒學生成長、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汲取企業文化建設經驗,引導學生增強自我意識、提升參與自治理的主動性,以學生自覺、自發參與管理工作的良好狀態,實現從被動管理到積極參與的智慧轉變。面對高質量學生管理場景,通過增強和激發學生的歸屬感,喚醒學生成長的內生動力,為創新學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智慧指引。

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以學生的高質量培養與全面發展為基點,以遵循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為前提,通過發揮企業智慧優勢,創新學生管理方案,利用傳統文化的包容優勢,教育和指引學生成長等多元優勢,積極構建內涵式、系統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方案,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完善化的服務內容,更多思考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力,進而實現文化育人、文化涵養人的理想成效。

1.以“有效管理”為基礎,推動道德教化與制度約束有機融合

良好的企業經營績效需要以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為基礎,以全面、完善的管理方案為支撐。與此同時,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德法并舉”,也對當前有效開展學生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為此,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要將制度規范的剛性約束與學生多元成長的彈性空間相融合,通過淡化和弱化“不準”“禁止”“嚴禁”等管理標準,既以規范紀律約束學生,也以道德、精神來感悟學生。第一,做好學生管理,需要以“科學管理”為支撐,引入法治思維開展學生管理。通過細化校規校紀,完善學生管理制度,規范學生違規違紀處理方案,完善聽證、申訴程序,充分保障學生的多元權利。第二,開展學生管理,需要確定學生的“主體人”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激發學生的自律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治能力,支持和引導學生開展“自治理”實踐,使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基礎上,實現自我管理的理想成效。[5]第三,要以“生本”理念為核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賦予學生完整權利,以引導學生、感染學生和解放學生的獨特方式,實現對學生人性的全面釋放。在衡量和評價學生管理成效時,要超越傳統的“分數觀”以及“機械”的遵紀守規理念,通過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理念、思想認知,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成長方向。

2.以“有效服務”為重點,推動主動服務與自我服務有序銜接

企業管理提倡發揮員工的主動性、傳統文化倡導的“民本意識”均為推動學生管理工作回歸育人本質提供了核心指引,通過將服務意識滲透、融入學生管理實踐,實現了“學生為本”理念的生動回應。因此,在服務育人理念指引下,為有效優化學生管理機制,需要以“精準服務”為重點要求,即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多元化訴求出發,通過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多層次的服務方案,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其一,做好學生管理,需要以“精準服務”為重點,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豐富學生管理的人文屬性,強調學生的管理參與和思想認同,引導學生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成長心態,有效培養學生的個人品格、理想信念。其二,做好學生管理,需要以“主動服務”為突破,關注學生學習、成長的核心訴求。通過將“服務”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后生活需求,正視學生管理工作的時代變化,積極豐富學生服務類型,增強學生服務的保障能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其三,做好學生管理,需要以“融合服務”為延伸,通過將課堂教學、學生管理與校園文化建設等多元環節有機融合,形成以學生共同參與、協商互動和自我服務的全新服務育人機制,營造助力學生全面成長的“大育人”生態。

3.以“全面育人”為目標,推動規律育人與主體發展有效耦合

良好的企業管理實踐主張員工將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相融合,通過關注企業發展命運、激發員工的主人翁心態,共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在規律育人進程中,為提升學生管理質量,需要以“全面發展”為核心要求,通過關注學生的成長性,從學生的主體發展切入,以良好的教育性與發展性,選擇、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管理路徑。首先,在開展高質量學生管理工作時,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基礎,通過以“無為治理”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學習咨詢、成長指引等完善、多元的服務內容,使學生在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場景中,實現個人全面成長。其次,要積極重構師生關系,通過重新定義教師的身份角色,為學生創造自我管理的良好場景,使其從傳統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升級為新的“教學相長”關系。最后,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生參與管理的實踐體系。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適當調整、合理優化學生“制度”管理機制,提高學生對道德禮儀、校規校紀的踐履意識。通過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訴求,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廣泛覆蓋的自治權,全面優化學生管理方案,使學生在“知行合一”的成長環境中,探索個人進步外延。

傳統文化及企業智慧是創新、優化育人機制的重要資源,也是引領學生管理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優勢理念。在助力學生全面成長進程中,要堅持“學生為本”的主體理念,充分遵循學生成長的內在規律,通過以“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和“知行合一”的育人思想來指引學生,以“健全人”“多維人”的標準來塑造學生,注重為學生創造基于個人主體發展的成長環境,通過為學生弘揚個性營造良好條件,全面激發學生的“自治”意識,使學生管理真正回歸育人本質,切實提升育人成效。

本文系首批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政實效性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1SPWSKT—C—18,主持項目,在研;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20年度課題立項課題:大數據時代陜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SGH20Y1080 ,主持項目,在研。

參考文獻:

[1]張莼波,郭萬牛.高校學生人性化管理范式的缺失與構建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4):161-164.

[2]劉長海.學生管理:正當且重要的德育途徑——與鄧超《德育管理化傾向的原因及對策探析》商榷[J].中國教育學刊,208,(10):97-100.

[3]帥斌.管理育人的價值取向——對新版《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價值解讀[J].思想教育研究,2018,(5):111-114.

[4]高飛.從技術邏輯到人文導向:學生管理取向的現代化轉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9):28-32.

[5]周彬,杜桂萍.“雙一流”大學建設視域下大學生自治管理:要素、邊界、保障[J].現代教育管理,2020,(6):115-121.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陜西西安 710021)

(責任編輯:劉占行)

猜你喜歡
學生管理傳統文化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淺析“四進”制度對班級管理的意義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網絡化問題研究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