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性治理視角下的智慧矯正建設研究

2023-05-30 10:48周香琳
理論觀察 2023年1期
關鍵詞:整體性治理大數據

摘 要:自2003年我國試行社區矯正制度以來,累計解除社區矯正對象約410萬,矯正期間再犯罪率一直處于0.2%以下的較低水平。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社區矯正工作亟須改革,以應對人才短缺、管理模式僵化、部門孤島等問題。通過對以協作、整體為核心的整體性治理的理論分析,為了實現社區矯正工作的專業化、科學化與精準化,必然要加大智慧矯正工作的構建力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整體性治理;智慧矯正;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D9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01 — 0111 — 04

一、問題的提出

社區矯正是指在國家相關部門以及具備從業條件的社會團體組織與社會志愿者的共同幫扶下,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安置于社區之內進行日常的管理與教育,通過矯正其犯罪心理與不良行為,督促其改過自新,最終幫助管理對象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2008年8月,上海市的徐匯區斜土路、普陀區曹楊新村和閘北區寶山路三個街道被列為試點單位,管理的對象包含緩刑、假釋、管制、保外就醫和剝權人員[1]。2009年9月,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在全國范圍內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表示試點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值得在全國推行,標志著社區矯正成為了我國一項全國性的制度。2014年,司法部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該文件指出要持續跟蹤完善該制度,加快推進立法工作實施方案,理順工作體制機制,完善矯正機構與隊伍的建設工作,切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水平。2017年,《“十三五”全國司法行政信息化發展規劃》指出要推動信息技術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深度應用,實現信息資源自下而上的匯聚和由上向下推送的雙向流動,通過構建全國司法行政案例庫、大數據信息資源庫、行業知識庫和模型庫等達到教育幫扶社區矯正對象的最終目的[2]。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其中明確規定了國家支持社區矯正機構提高信息化水平,強調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將大數據引入社區矯正的信息化建設是時代的必然選擇[3]。

智慧矯正是指在信息化時代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社區矯正工作相結合,打造具備定位監管、遠程督查、在線教育等功能的社區矯正體系[4],實現高新技術與社區矯正工作的聯動,推動人力資源、技術設備、數據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促進社區矯正工作模式向數字化、智慧化方向轉型[5]。近兩年,國內的學者們主要探討了智慧矯正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社區矯正工作質效的提高。張濤認為通過手機定位與生物特征采集等技術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納入社區矯正中心的信息系統之中,打造一種固定與移動、語音與視頻、錄音與錄像同步使用的信息化防控網,極大提高了社區矯正的監管效率[6]。譚慶芳認為大數據技術能夠解決指膜欺騙、人機分離等問題,通過開發運用數據共享、數字畫像等功能將增強監管的執行力,解決在監管過程之中的新問題[7]。同樣,汪友海也強調了智慧社區矯正系統的建設離不開大數據等信息手段的支撐,應該大力推動現代科技與社區矯正制度的有機融合[8]。王晟與郭紅鈺認為,假設DBSCAN聚類算法可以進行一定的改進,那么監管社區矯正對象日常軌跡與預警異常軌跡的工作效率將大幅提高[9]。周逸璇、李晶晶等人的研究闡釋了如何將大數據技術運用于智慧矯正領域,這種新型的智慧化監管模式從風險評估、行為預測和矯情研判等方面起到了預測、預警與輔助決策的作用[10]。

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于智慧矯正的研究主要圍繞著高新技術的運用,忽略了智慧矯正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理論意義,會讓人片面地認為智慧矯正建設就是一次技術上的更新與換代。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缺少理論的支撐,智慧矯正建設同樣蘊含著整體與合作的理念。鑒于社區矯正與社會治理工作具有多重契合性[11],因此本文基于整體性治理的理論視角,通過分析傳統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智慧矯正工作的創新,以期對“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之下的社區矯正工作如何可持續推進,提供多元化的理論視角與分析思路。

二、問題的分析

基層司法所是社區矯正的主力軍,而基層司法所又常常受制于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這可能會導致社區矯正對象的位置監管不精準、社區矯正對象個人檔案不夠完善且信息陳舊、社區矯正事務繁雜且效率低下等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大量依賴人工管理,工作效率較低

傳統社區矯正對于矯正對象的管理需要依靠面對面點名、線下報到、線下教育等方式,矯正對象的每一次點名、每一堂課程輔導都需要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親自記錄登記,大量重復的文字材料耗時耗力,并且漏記、錯記、信息更新不及時的情況也難免發生,影響后續工作的開展。

與此同時,我國很多地區對于社區矯正工作投入的經費都比較少,社區矯正日常工作、心理輔導以及設備維修等都需要大量的財政支持。如果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待遇福利問題也得不到解決,那么必然會導致人才流失、人手短缺。近年來,許多工作人員將社區矯正中心的工作當作未來職業規劃的跳板,基層司法所面臨著事多人少的困境。隨著矯正對象不斷的增加,僅依靠傳統人力來統計信息數據的方式使社區矯正工作存在著大量的資源浪費,極大地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部門間缺少數據共享,工作缺乏聯動性

社區矯正的監管對象主要為未成年人、老弱病殘以及部分過失犯罪與初次犯罪的人群,且其主觀惡性不大[7],在對上述對象實施非監禁措施時,不能完全限制其人身自由,但是又要時刻關注其活動范圍與接觸對象。在社區矯正工作之中,對于矯正對象的信息收集不僅包含戶籍、房產、交通出行,還包括就業、升學、社保、被治安管理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等等,所以矯正工作實際上是司法局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民政、稅務等多個部門共同合作的過程。

但由于各部門承擔的職責不同,傳統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想要獲取矯正對象的其他信息,只能通過走訪或者聯合行動獲得,往往這些信息數據還會存在著模式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這不僅制約了矯正工作的效率,還影響了社區矯正監管的時效性,數據資源未能得到重復利用。

(三)管理方式單一化,容易產生監管盲區

傳統社區矯正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主要應用基礎的辦公軟件,多數工作者認為將矯正信息錄入計算機系統就是對于大數據技術的運用,部分地區甚至還要求備份與信息平臺內容相一致的紙質材料,這就出現了大量內容高度相似的表格與檔案,加重了矯正工作的負擔[12],沒有減少后續工作的步驟,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傳統社區矯正多是在線下開展教育幫扶工作,線下課程結束之后,矯正管理人員就無法實時掌握矯正對象的位置信息與個人情況,部分矯正對象因此心存僥幸采取錯誤手段,例如使監控手環等設備與本人分離,產生了矯正對象脫管、監管不精準等情況,導致矯正質量降低,并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三、整體性治理下的智慧矯正

傳統社區矯正工作基本都采用紙質記錄,存在矯正對象位置信息獲取不精準、矯正對象法律文書不完整且數據更新不及時、日常管理事務繁雜且執行難度大等問題。這說明社區矯正亟待引入一種整體性治理的理念,以整體與協作的思維方式全面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效,實現社區矯正工作現代化。

??怂古c登力維認為整體性治理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應對新公共管理帶來的政府碎片化、空心化問題的治理范式。整體性治理強調重新整合、大部門治理、重新政府化、恢復或重新加強中央過程、最大程度壓縮行政成本、網絡簡化[13]。整體性治理主張將分散聚攏為集中、將破碎歸納為整合,以協同、統一的治理理念為基礎,輔以責任、信用等治理機制[14],強調消除分散化、解決冗雜程序問題,致力于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努力為社會提供低成本、高效果的整體性服務。整體性治理以信息化手段為抓手,倒逼不同層級之間、相同層級但不同部門之間以及政府與群眾之間的協同轉型[15]。

當下我國正在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整體性治理范式無疑是最佳的治理邏輯與選擇。數字時代的治理焦點在于整合服務資源、電子政務以及協同決策。整體性治理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整合能夠讓政府為人民大眾提供高質量服務、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矛盾、促進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交流。

綜上所述,整體性治理所強調的整合、協作、責任、信息技術等核心理念與思維方式,毫無疑問與我國的智慧矯正建設相適應。隨著社區矯正不斷朝著業務流程一體化、監管手段智能化、教育矯正網絡化、執法辦案數據化方向的發展,將整體性治理理念融入智慧矯正建設不僅能夠解決傳統社區矯正面臨的棘手問題,還有利于提高我國社區矯正的專精化、科學化和標準化,對于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建立數據資源庫,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

在各省司法廳的指導下,建立社區矯正數據采集制度,保障數據全面、準確、及時。數據資源庫應包含基礎信息庫、外部共享數據庫、生物特征庫以及專題庫。在基礎信息庫中不僅要收集社區矯正對象的個人信息,還應該包含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與社會工作者的基本信息、文書檔案信息與矯正業務數據等。外部共享數據庫服務于公檢法司等部門,有助于形成一份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全面立體化綜合評估和預判報告,助力實現跨部門的數據共享和協同合作。生物特征庫主要負責收集社區矯正對象的人臉、聲紋、指紋等信息,專題庫中設有大量案例模板和文件匯編數據,為全息檔案的建立以及風險評估決策提供智能支持。

通過一網通辦打造公檢法司部門之間交流互動機制,確保社區矯正對象的調查評估、接受入矯、個性化矯正、考核獎懲、終止矯正等工作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確保數據之間的無障礙流通,實現深層次、高質量的信息共享。各部門統一利用大數據資源,實現精準對接、及時交流,拓寬了交流渠道,減少不必要的財力與物力的浪費,節約人力資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實現全面管理

在構建社區矯正對象數據庫的基礎之上,根據大數據可視化、快速化與規?;奶攸c,利用云計算技術建立完善監督管理應用系統與教育幫扶系統,實現各類執法流程的網上辦理,對矯正對象的數據信息加以實時更新與動態監管,利用矯務通和協矯通動態、精準管理矯正對象。

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的建設強調全業務、全流程和全方位的統一管理,目的是為了實現公共業務的精準性。首先,全業務管理側重于智能監督管理,依靠自助矯正終端可以實現矯正對象數據自動采集、自助辦理請銷假等,依靠電子設備與技術手段也能夠精準獲取矯正對象的動態位置信息。其次,全流程管理規避了傳統社區矯正辦公存在的不足,線上文檔的傳輸與各類執法流程的網上辦理,避免了權力尋租、程序錯誤等問題,從而實現矯正工作制度流程的標準化與規范化。最后,全方位管理是指數據資源庫能夠避免政府部門之間條數據的割裂性,促進各級社區矯正信息平臺橫縱部門間的配合,破除部門之間的信息隔閡,提升社區矯正的實際效率。

(三)建立多樣化教育幫扶,實現社區矯正工作智慧化

社區矯正工作的智慧化強調社會與技術的互動融合,針對不同的矯正對象開展個性化教育幫扶。借助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矯正對象通過自助矯正終端錄入的信息能夠及時上傳至省級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通過數據自動交互和業務自動流轉將分散、獨立的數據按照預設程序分類,在智能分析和綜合研判的過程之中,快速識別并歸納矯正對象的犯罪類型、社會危害等級、主觀認錯態度、過往表現、家庭成員等信息,自動評估社區矯正對象的危險系數,確定風險等級。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特點,結合數據庫中的過完案例自動成個性化的矯正方案,后續工作人員只需要小微調整就可以開展一對一的幫扶工作。

通過建立社區矯正教育資源數據庫,結合VR技術對矯正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沉浸式教育,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在后臺就能夠隨時隨地獲取矯正對象的學習情況與考核評價。針對矯正對象存在的焦慮、排斥等情緒,可以通過線上心理咨詢、心理數據分析和心理危機干預實現,不僅提高了幫扶的效率,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矯正對象的隱私問題,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

四、智慧矯正建設的意義

(一)提高社區矯正科學決策水平,提高矯正工作的規范化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地融入社區矯正工作之中,除了減少矯正管理工作的時間成本,還提高了矯正工作人員危情預警與危險性評估的能力。智慧矯正對矯正對象的心理數據和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并通過專家系統評估后給出專業意見,避免了經驗式推斷決策的錯誤,有針對性地開展矯正工作,將單一案例的矯正對象管理升級轉型為多環節協同管理。智慧矯正強調了大數據時代的全面數據思維模式,極力擺脫小數據桎梏,以整體理念為核心,建立全局意識提升統籌能力。

此外,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的應用要求工作嚴格按照流程進行、證據實時線上存檔、動態收集相關信息,減少了矯正工作人員的違規、違紀行為,變粗放管理為精細化管理,實現矯正工作的規范化,有效提高了矯正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提升矯正對象監管質量,提高矯正對象教育實效

以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抓手,通過電子腕帶等技術動態監管矯正對象的位置信息,對社區矯正對象頻繁出沒、同行碰撞、特殊人員聚集和晝伏夜出等情況進行預測預警[10],便于社區矯正管理人員及時進行處置。通過移動軟件程序,利用協同管理、異常上報等功能,基層社區人員或矯正社會工作者針對不同個案上報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描述、音頻記錄、實況定位等。

針對每一名入矯人員的具體情況,結合其心理狀態和生活現狀,大數據資源庫提供的教育幫扶富有實效且具有針對性。這種線上教育幫扶與線下集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教育實效,保證了教育的質量。

(三)促進跨部門間合作,提高政府公信力

矯正中心與公檢法司部門以及監獄管理機關的信息系統相互連接,有助于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避免了不同部門之間對于相同數據的低效率收集,也減少了各部門工作交接過程之中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大數據時代,各個相關部門之間樹立統一的觀念,打破部門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最快速度的部門溝通對接,不僅有利于本部門工作的開展,也助力矯正對象早日重回正軌。

社區矯正信息在線錄入、監管活動網絡監督、監管程序線上留痕等都強調了建設線上監管評估新制度的必要性。這就要求社區矯正工作者提高業務能力、加大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同時也要求矯正工作注重時效性,減少人情關,提升政府公信力。

五、結語

智慧矯正并不單單是技術的改造與升級,它所包含的開放、共享、多元、協同思想為社區矯正工作提供精細化、科學化、智慧化的指導。但不可否認智慧矯正工作也有著諸多問題,例如數據隱私安全問題、人工智能系統應用理念陳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緩慢等等。因此,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之下,需要新時代的社會治理理念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整體性治理理論以其整體與協作的理念彌補智慧矯正建設的理論空白,對于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矯正管理體系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參 考 文 獻〕

[1]王李娜.上海社區矯正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3):37-38.

[2]“十三五”全國司法行政信息化發展規劃[J].中國司法,2017(09):88-93.

[3]王淑華.大數據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思考[J].犯罪與改造研究,2017(09).

[4]陳婧.以智慧法務助推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設[J].人民論壇,2020(05):116-117.

[5]吳立志,李景暉.未成年人社區智慧矯正的困境與突破[J].犯罪與改造研究,2021(11):28-33.

[6]張濤.未成年犯罪人社區矯正的個別化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01):113-115.

[7]譚慶芳,陳雪松.大數據環境下社區矯正監管模式創新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9,17(01):36-39.

[8]汪友海.大數據視野下智慧社區矯正體系的構建[J].法制博覽,2019(09):53.

[9]王晟,郭紅鈺.社區矯正人員位置信息挖掘[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9,36(03):38-41+56.

[10]周逸璇,李晶晶,徐津霞,匡露婷,劉紅杏.大數據分析在智慧矯正監管領域中的運用[J].法制與社會,2020(11):102-103.

[11]王天林.論社區矯正融入社會治理的契合性——以“國家-社會”的重構與互建為視角[J].中國治理評論,2021(01):74-88.

[12]董邦俊,代少青.社會治理視角下的社區矯正問題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8(01):43-52.

[13]竺乾威.從新公共管理到整體性治理[J].中國行政管理,2008(10):52-58.

[14]王樹真.整體性治理視角下智慧紀檢監察監督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1.

[15]胡稅根,王匯宇,莫錦江.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政府治理創新研究[J].探索,2017(01):72-78+2.

〔責任編輯:孫玉婷〕

收稿日期:2023 — 01 — 12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政治人類學在‘中國特色政治學三個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18BZZ010)的階段性成果;上海師范大學第十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新政治人類學”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周香琳(1998—),女,黑龍江肇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人類學與地方治理。

猜你喜歡
整體性治理大數據
整體性治理對中國鄰避沖突管理的啟示
整體性治理視角下大病保險異地結算的可行性分析
碎片化與整體性: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路徑創新研究
整體性治理視閾下的中國式扶貧機制研究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縣級政府應急管理體系碎片化問題及其整合規制
中國區域一體化的整體性治理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