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作業”為支點,撬動“雙減”杠桿

2023-05-30 10:48李麗
江西教育C 2023年1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有效策略作業

李麗

摘? ?要:數學是小學課程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驟?!半p減”政策下的數學作業設計與原來的作業設計有所不同,教師要建立新的“作業觀”,著眼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作業內容,突出“趣味性”“探究性”“多樣性”“差異性”和“綜合性”,促使學生通過作業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同時增強自信、提升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 ?作業設計? ?有效策略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中指出:“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苯逃恳矊ⅰ爸娀瘜W生作業管理”作為中小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在把握功能、嚴控總量、提高質量和強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將作業設計納入校本教研,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注重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作業、綜合性作業。

“雙減”政策出臺后,作業設計成了一線教師“減負增效”的重要環節。教師如何根據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價值的作業呢?筆者認為,作業設計要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終極目標,從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出發,從而設計出“少而精”的數學作業,實現數學教學的“提質增效”。

一、從“枯燥”走向“好玩”,突出“趣味性”

學生對數學作業是否有熱情受個人興趣、情緒等因素影響較大,很多學生沒有形成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感覺索然無味。其表面的原因是學生對數學作業缺乏興趣,而更深層的原因是教師設計的作業沒有真正考慮和尊重學生的現實需求。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游戲式作業能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將所學的知識融于游戲中,真正體會數學的“好玩”之處。例如,“小數的意義”這一教學內容較為抽象,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小數的意義,在新課教學完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對口令”的小游戲,一人說小數,另一人說對應的分數,讓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互動。

二、從“機械”走向“思考”,突出“探究性”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提升思維能力。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學生的作業需要改變以往機械、重復的特點,為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及認知基礎,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思考與合作交流為主的探究性作業,讓寫作業的過程成為學生的探究之旅。

教師可以設計基于知識整理的導圖類探究作業。思維導圖以關鍵詞和圖像為支架,從一個知識點(或概念)進行發散,注重圖文并茂,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完“小數乘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整理,促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完善“小數乘法”的知識體系,提升思維能力。

教師也可以設計基于實踐的項目式探究作業。目前,以項目為載體開展教學已經成為國內外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可以整合教學內容,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等角度,設計合作探究型作業。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這樣的作業不僅培養了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還幫助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框架,成為知識的實踐者。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推出了“我是小小設計師”的活動:“小明快過生日了,樂樂給他準備了生日禮物,放在一個長方體禮品盒里。請設計一個禮品盒包裝方案,并算出需要的錢?!痹谶@個教學活動中,筆者讓學生重點思考以下四個問題:(1)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學知識,又需要哪些工具?(2)量出禮品盒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算出各個面的面積。(3)怎樣系彩帶呢?動手量一量,算一算彩帶的長度。(4)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包裝紙和彩帶的型號,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三、從“后置”走向“前置”,突出“多樣性”

對于傳統的作業,我們稱其為“后置性作業”,一般包 含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操作題等題型,能有效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雙減”政策背景下的作業設計應注意突出多樣性。教師在設計好“后置性作業”的同時,可適當布置“前置性作業”,即根據課堂新授內容,提出跟其有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原有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思考并解決問題?!扒爸眯宰鳂I”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起到鋪墊的作用。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前,教師要吃透教材、精準把握學情。教師布置的作業類型可豐富多樣,如探索性作業、調查性作業等,從而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感受作業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克和千克”相關內容時,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教師可以明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質量概念的建立。因此,教師要圍繞這個重點來設計“前置性作業”,如布置調查性作業,讓學生跟著父母逛超市,找找以克或千克為單位的物品,并用手掂一掂,感受它們的重量。當學生對克和千克有了一定的認知后,再與課堂教學巧妙對接,促進知識的遷移。

四、從“流水線”走向“個性化”,突出“差異性”

由于學生成長環境不同,其個性品格、思維特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一刀切”的作業形式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要。對此,教師要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設計出面向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提升,教師可以將作業內容按難度劃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個層次,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真正做到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三種作業,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1)畫出線段AO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2)畫出三角形AOB(兩條直角邊在方格上)繞點O順時針旋轉軸對稱圖形90°后的圖形;(3)畫出三角形AOB(兩條直角邊不在方格上)繞點O順時針旋轉軸對稱圖形90°后的圖形。如此一來,水平較高的學生就有了足夠展示才華的空間,解決問題的水平也能夠得到提高;水平較低的學生也能順利完成作業,掌握基本的知識。

五、從“單學科”走向“跨學科”,突出“綜合性”

“綜合思維”有利于學習者將已有的認知聯結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整體認知。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打破學科與學科間的壁壘,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讓學生的思維向數學學科外延伸,從其他學科中汲取營養,更全面地理解數學的深刻內涵,從而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總之,數學作業的設計是一項具有創新性的工作?!敖陶哂行?,學者得益?!痹谌媛鋵崱半p減”政策的今天,數學作業的設計更需要教師用心對待。

參考文獻:

[1]趙世強,“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2(33):60-62.

[2]黃麗.“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關系分析[J].教師博覽,2022(30):72-73.

[3]熊麗琴.“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的“減”與“加”[J].名師在線,2022(29):14-1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香江路小學)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有效策略作業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作業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