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教學情境的構建策略

2023-05-30 19:06陳建兵
關鍵詞:教學情境初中美術

陳建兵

摘? ?要:多元化的教學情境能在美術欣賞課中發揮巨大作用,因此為提升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教師應主動構建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如實物情境、媒體情境、問題情境等,如此既可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又可推動美術欣賞課不斷深入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3-0050-02

在開展初中美術欣賞課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以豐富美術欣賞課的內容,實現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標。美術欣賞課教學情境設計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對此教師要做好學情調研,并針對學生的關注點進行相應的設計和組織,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初中美術欣賞課的執行品質,促進學生的美術素質不斷成長。

一、創設實物情境,強化情感認知

在創設實物情境時,教師需要對實物資源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學生自然進入到實物觀察環節,然后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進行美術思考。不同于其他虛擬的教學情境,實物情境立足于實際,即在課堂上利用實物演示創設特定的情境,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因此具有較強的直觀性,能激發學生的美術欣賞興趣,使其運用自身的實際經驗完成學習。美術欣賞課較為抽象,因此初中生難以理解美術作品中蘊藏的深層內涵,這時就需要教師的直觀引導,以使其積累一定的美術欣賞經驗,如此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使學生發揮出更強的主觀能動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以為構建實物情境創造充分的條件。例如在進行“營造藝術的情趣和意境”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先帶領學生欣賞齊白石的水墨畫作品,如青蛙、小雞、魚、老鷹等,學生對水墨畫中所展現的意境表示難以理解。這時教師考慮到現實條件,可選取一些河蝦作為教學素材并帶入課堂之中,隨后組織學生觀察塑料水缸中游動的河蝦,如此可使其于觀察中對齊白石的蝦作品進行賞析。其中有學生經過反復對比,認為齊白石畫中的蝦很有動感,墨的顏色有濃有淡,和現實中晶瑩剔透的蝦極為相似,仿佛蝦活了過來。還有學生認為,有些蝦畫得并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即通過簡單的筆觸描繪出群蝦的生命力,齊白石的蝦作品盡管來源于實物,但超越了實物。學生通過實物情境獲得了欣賞靈感,產生了深刻的情感認知,這是因為以實物作為依據,學生能更輕易地感受到美術作品的巧妙之處。教師從美術角度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針對學生的學習認知情況進行匹配指導,其指導作用更為顯著。

二、構建媒體情境,豐富審美經驗

媒體情境設計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需要教師要做好必要的學情分析,并對媒體手段進行整合處理。特別是多媒體已成為美術學科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所以教師要做好優化設計,以提升媒體情境的激發效果。美術欣賞課在大多數學生眼里較為枯燥,因為學生更傾向于直接創作美術作品。但美術創作離不開一定的審美能力,所以如果只單純地開展創作學習,無疑是本末倒置。為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體構建趣味性教學情境,發揮多媒體的靈活性優勢,然后根據學生的喜好,選擇合適的多媒體教學素材,以營造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美術欣賞興趣,豐富學生的美術審美體驗,如此有利于打造高效、富有活力的美術欣賞課堂。

教師應著重刺激學生的感官,并通過媒體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此有利于順利推進美術鑒賞教學。例如在進行“春天的暢想”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春天相關的電影剪輯片段,在這流光溢彩的春景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課堂氛圍變得輕松。然后教師再由此引入與春天相關美術作品的賞析,并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國內外相關作品,如趙云龍的《初春的陽光(水彩)》、鄔繼德的《橋之春》、吳冠中的《春如線(中國畫)》等。在欣賞過程中,教師應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故事等,以為學生提供欣賞輔助。在賞析完多個作品后,學生積累了較多的審美經驗,能夠獨立賞析美術作品,并獲得了較多的美術知識,如此可快速達成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構建媒體情境,篩選高質量的媒體素材供學生欣賞,并為學生搜集多種資料,以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如此可使學生高效完成美術欣賞學習。

三、構建問題情境,領悟美術內涵

美術欣賞教學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需要教師進行反復引導以逐步得出答案,因為一旦少了引導過程,學生就會缺乏自主性,進而難以獨立開展美術欣賞活動。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問題情境,以提問作為引導方法,使學生回答各種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找到正確的美術欣賞方向,如此可使其對美術作品有更強的感知。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教師可以不斷切換提問形式,即通過詰問、反問、設問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領悟美術內涵,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

教師要保證問題情境的層次性,即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以引導學生的美術欣賞方向。例如在進行“色彩的魅力”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提問導入新課,即讓學生討論最喜歡的顏色及原因。待學生積極發言后,再引出本課課題。然后教師展示一組反映不同季節的美術作品,并向學生提問哪些是與類似色調、對比色調、冷暖色調對應的作品,學生紛紛舉手搶答,如此可使學生于反復提問中掌握色彩基礎知識及應用技巧?;诖?,教師再展示色彩強烈的經典美術作品,如梵高的《新月夜》、莫奈的《日出·印象》等。經過之前的色彩學習,學生都能從其色彩出發進行美術欣賞,然后在“大家對于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如何?”“大家認為作者是如何表現景物色彩的呢?”等問題的引導下,都能根據色彩搭配、變化,對作品內容和藝術手法進行賞析,如此就完成了較深層次的美術欣賞學習。學生對教師設計的問題有主動思考的意識,因此教師借助問題進行教學調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對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初中美術教師必須要深刻意識到教學情境對于美術欣賞課的重要作用,并靈活運用教學情境改變以往沉悶、枯燥的美術教學氛圍,拉近學生與美術作品之間的距離,如此可挖掘學生的美術潛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水平。

猜你喜歡
教學情境初中美術
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微課助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大放光彩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