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思”而行:歷史主題概念式教學策略

2023-05-30 05:09馬寧
中國教師 2023年5期
關鍵詞:三思道路特色

馬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是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十單元的第一課,旨在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認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歷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重大意義,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理性判斷,厚植家國情懷。

一、思路:整體建構,把握階段特征,明確探究程式,揭示概念主題

把本課置于本單元之下,把本單元置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實踐的全過程視野之中,依據“單元—課—目”,即“大主題—中主題—小主題”的邏輯關系,抓住主要概念,提取核心概念,開展主題教學。

1. 設計策略—典型范例,概念引領

【探究程式】個例→類析→核心概念主題

·提供范例:學生收集材料;教師提供材料。

·整合信息:“個”的資料;“類”的資料。

·局部探究:探究“個”的資料,把握個別事物的本質。(過渡時期總路線、“一五”計劃、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中共八大、《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論十大關系》、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八字方針、七千人大會;偉大的歷史轉折、改革開放及其巨大成就、“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

·整體建構:探究“類”的資料,揭示一類事物的本質。(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發展;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開辟與發展。)

·遷移重構:由“個”抽象到“類”, 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總結規律:揭示概念主題。

【揭示主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彰顯堅定的道路自信。

2. 教學實錄

師:(PPT顯示)結合上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如下材料,討論材料的主題。

材料1:新中國歷史還有另一面,就是鮮明的意識形態方向感。中共的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目標在相當程度上牽引著中共的政策方向?!?/p>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主義理想和目標的牽引?!诠I化建設啟動之前,黨內就不斷出現急于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情緒?!敃r理解的社會主義就是蘇聯模式,“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是深入人心的口號。

—蕭冬連:《計劃經濟時代影響中共經濟決策的主要因素》,載《中共黨史研究》2021年第3期,第88頁

材料2: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是過渡時期的一項基本任務。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至1956年年底全面進行。黨對之采取了“和平贖買”的政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而且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百度百科《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

師:請概括材料的主題,思考 “一化三改造”的原因是什么。

生1: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一化三改造”受到社會主義理想和目標的牽引。

師:具體一些,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1:意識形態方面。

生2:學習借鑒蘇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驗做法。

師:材料顯示我們在學習蘇聯的同時,有怎樣的局部創新?

生3: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行“和平贖買”的政策。與蘇聯不同的是,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

師:很好!向社會主義過渡,我國與蘇聯目標上是一致的,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也是一樣的,但我們在局部的具體做法上還是有創新。

【設計意圖】概括主題,交代方法,鍛煉學生的信息概括能力。范例入口小,材料來自教材之外,容易感知,為下面的探究活動作鋪墊。由中國“一化三改造”的“個”到蘇聯的社會主義過渡政策的“類”,由相同的目標和形式的“類”再到“和平贖買”政策的“個”,形散而神不散。

師: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具有怎樣的政治和經濟意義?(學生分組交流略)

師生歸納: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以及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師: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你如何理解?這說明什么實質問題?請舉例說明。

生1: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生2:說明社會主義建設既要遵循一般規律,又要實踐創新。

生3:說明建設社會主義道路要遵循本國實際,實事求是?!按筌S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就是教訓。

【設計意圖】創設新的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創造性思維。此問題開放性較大,如學生能夠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角度來“逆向”說明,應及時地予以鼓勵和肯定,證明其認知已經“遷移”。

師:同樣的,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也經歷了實踐—探索—再實踐的歷程。中共八大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論斷就是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則忽視了客觀規律?!鞍俗址结槨焙汀捌咔舜髸痹谡哒{整和思想統一上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體現了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勇氣和擔當。由上我們可以概括,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近20年,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孜孜以求的探索是什么?

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師:遵循一條基本原則是什么?

生:符合中國國情,實事求是。

師:對的,概括起來說,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獨具特色的,有經驗有教訓,有順境有逆境,我們要有足夠的自信。我們明白了歷史淵藪,才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征途中種種實踐的創新偉力。接下來,我們從整體上認識一下本課。

(PPT顯示)

單元: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大主題)

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中主題)

子目:偉大的歷史轉折、改革開放進程、“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小主題)

師:閱讀教材,例舉新時期在探索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我們有哪些創舉。

材料1:1985年8月28日,他(作者注:指鄧小平)會見津巴布韋總理穆加貝時說:“社會主義是什么……過去我們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编囆∑椒磸蛷娬{一個思想: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必須發展生產力,消滅貧窮,實現共同富?!?/p>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彼^偉大覺醒,就是在“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上有了重新認識。所謂偉大革命,就是通過改革開放創造性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推動了中國的發展。

—蕭冬連:《計劃經濟時代影響中共經濟決策的主要因素》,載《中共黨史研究》2021年第3期,第97頁

材料2:改革開放……有哪些經驗值得重視和總結呢?……第一,看準方向,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第二,有凝聚人心和共識的口號,有各方面相互配合的改革戰略?!谌?,改革采取漸進方式,以增量改革的方法實現由量變到質變?!谒?,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實現了中央、地方和基層的良性互動?!?第五,較好地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

—章百家:《關于改革開放史研究的三點思考》,載《中共黨史研究》,2017年第5期,第13~14頁

生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企改革。

生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生3:三步走戰略。

生4:“一國兩制”。

師:結合以上材料歸納,這些創新舉措反映了什么實質問題?

生1:實踐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生2:實踐了“如何改革開放,創造性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

生3:也回答了“為誰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改革開放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偉大復興”。

師:根據材料2對五個方面原因的概括,并結合史實,分別從改革方向、戰略、方式以及中央與地方、改革與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等方面概括說明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本質特征。

(學生分組活動:分甲組、乙組、丙組,丁組為評判團。學生自由討論,評判團推舉代表評判,評判團主席做總結,教師歸納指導。)

甲組:大部分同學認為堅持改革方向很重要,如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乙組:改革漸進的方式很重要,比如,經濟體制改革,先農村試點,再推向全國農村,再城市;開放先沿海,再沿江,再內地,先經濟領域,再政治方面。

丙組:協調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很重要。改革的目的是加快發展,而改革與發展又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師: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契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中國自信。所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有足夠的道路自信。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重要的認識環節,探究、合作、思辨、遷移,由“個”到“類”拓展延伸,歸納“類”背后隱藏的規律。這一環節建立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之上,使學生達到“獲得歷史學習的經驗”的目的。

二、思維:觸及課的靈魂,整合主題,創設新情境,作出新解釋

在通過整體感知理解、揭示概念主題之后,重要的是整合主題,聚焦核心概念,展開討論,使思維遷移達到深刻的水平。

·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

·核心概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道路自信。

·思維導向:

○中國有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探

○有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

○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

1. 探究一:中國有特色—學習蘇聯,點上有突破

師:上面我們提到,在向社會主義過渡和“一五”建設中,我們借鑒了蘇聯經驗,也有局部創新,可謂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中國有特色”。下面的材料也能夠說明同樣的問題,請問材料顯示這一時期在哪些方面有怎樣的突破?

周恩來在1957年4月的國務院會議上也指出:“主流是社會主義,小的給些自由,這樣可以幫助社會主義的發展?!谏鐣髁x建設中,搞一點私營的,活一點有好處?!?957年9、10月間召開的擴大的黨的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改進工業管理體制、商業管理體制和財政體制的三個文件,做出了擴大地方和企業權力的一些具體規定。

—包雅瑋:《淺論建國初期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載《黨史文苑》2008年第12期,第26頁

生1: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建立了單一的公有制,但思想上和措施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改進管理體制和財政體制,擴大地方和企業權力。

生2:總的是借鑒蘇聯建設經驗,個別舉措、個別時期有創新或者突破,說明“中國有特色”。

【設計意圖】總體與局部、中外對比分析,實現知識和認識的“逆推”和“遷移”,培養理性思維。

2. 探究二:有中國特色—開創發展,面上有突破

師: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經濟內涵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的中國有不同嗎?請舉例說明。

生:不一樣。主要表現在1949年以后一直強調經濟領域的單一的公有制、計劃經濟和按勞分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征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實行按勞分配,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師:這是一個重大的面的突破,十四大以前的改革開放事實可以證明。請依據教材文本,列舉事實,抽象概括,做出新解釋。

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母锸紫仍谵r村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各地逐步推廣開來?!鞘薪洕w制改革按照逐步擴大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原則?!?980年5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984年,中央進一步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命題。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中外歷史綱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83頁

抽象概括(思維層次1):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之所以“有中國特色”,就在于以點帶面、逐步推展、先試先行、總結推廣,這是一條重要的經驗。

抽象概括(思維層次2):“有中國特色”還表現在以思想解放為先聲,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以黨的重大理論和基本路線為先導,舉旗定向,如十二大、十三大。

抽象概括(思維層次3):生產關系的調整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

抽象概括(思維層次4):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設計意圖】立足概念主題,思維層次1到4分別回答了“有中國特色”“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層級逐步推展,能級逐步提高,思維逐級加深,超出書本的抽象概括可以讓學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達到遷移的水平。

3. 探究三: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走自己的路

師:以十四大為標志,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入“中國特色”新階段。

師生概括20世紀90年代和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事件和重大成就,編寫基本問題,設計對話和活動。

·基本概括1: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基本問題1:鄧小平認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別不是計劃、市場這樣的內容,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調節”。除了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外,你還可以拿出范例證明該論斷嗎?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一是加大了理解的“深度”:增強學生對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深層認識,明白這一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突破和發展,對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有重大貢獻。二是加大了理解的“寬度”:讓學生從手段上分析,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特定時期曾經靈活地利用“計劃”和“市場”要素恢復和發展經濟,如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蘇俄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個討論既有聚集思維的訓練,又有發散思維的培養。

·基本概括2:“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

·基本問題2:“一國兩制”的首創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設計意圖】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可以遷移出如下思維認識:其一,“一國兩制”為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提供了新方案,為人類和平發展做出了新貢獻;其二,“一國兩制”拓展了世界政治文明的新途徑;其三,實現中國現代化,必須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必須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基本概括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全方位外交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和平發展理念、“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基本問題3:為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新時代我們提供了哪些中國智慧、經驗和方案?

【設計意圖】基本問題超越書本既定結論,是檢驗學生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復雜思維的有效手段,可引導思維的三個方面遷移:一是由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回扣道路自信,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彰顯“中國特色”。二是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對外開放到科技創新、全方位外交,“中國特色”全方位、全領域。三是偉大實踐誕生偉大理論,偉大理論指引偉大實踐。

三、思想:回應核心素養、時代發展和歷史大勢的要求,厚植家國情懷

沒有思想引領的歷史教學,其價值令人生疑。核心概念、遷移理解、主題思想是概念式歷史教學的核心,思想認識與價值引領成為歸依,三者漸進和融通促進歷史教學實現立意與理念、學史與育人的有機統一:立足核心概念確立教學主題,立足遷移理解組織教學活動,立足家國情懷落實核心素養。我對這一課的教學有三點交代。

第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置于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下,抓住一個核心概念,確立一個教學主題,形成一個價值觀念。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厚植家國情懷,一堂課教給學生“離開學校忘記不了的東西”,那就是思想。

第二,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置于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長河中觀察,凸顯中國道路的時代和世界意義,堅定“四個自信”,深刻認識新時代,奮進新時代。

第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置于世界發展大勢中進行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建基于殖民侵略的現代化發展之路,給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發展路徑。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民立場、人民幸福、共同富裕,五位一體,構建人類文明共同體等,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四、結語:對歷史教學的期許

有思路,有思維,有思想,歷史教學當“三思”而行。我對歷史教學有兩點期許。

第一,基于核心素養的認識再造而非空洞說教。一節節歷史課應該是思想的一次次淬煉,讓學生身處課堂如同完成一次次精神洗禮與價值修行,家國情懷愈加濃厚,初心使命愈加堅定。用主題概念的方式,將愛國愛家愛人民的思想根植在青年學子的血脈之中。因此,必須清醒“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那種固守成論、沒有主題思想引領的歷史課堂難堪大任。

第二,基于學史明智的精神成長而非死記硬背。歷史是在認識了思想之后彰顯其實質,學習歷史是在形成了思想認識之后體現其價值?!坝兴枷肓Φ娜耸侨f物的尺度”,不能一本歷史教材教下來,學生腦袋里只剩下那么一點可憐的人與事。因此,必須清醒認識“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那種照本宣科、沒有精神涵育的歷史教學令人堪憂。

(作者系江蘇省常熟市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責任編輯:孫昕

猜你喜歡
三思道路特色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道聽途說
特色種植促增收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中醫的特色
哲理漫畫
“三思”讓數學課堂高效
完美的特色黨建
“三思法”直擊平衡問題核心
一次騎行帶來的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