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超限效應:中小學體育課堂亟待解決的問題

2023-05-30 10:50王巔王毅
體育教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王巔 王毅

摘? 要:隨著作業總量的減少和課外培訓的叫停,中小學課堂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由超限效應引起的課堂問題,束縛了課堂質量的提升。超限效應的產生,嚴重阻礙了高質量體育教學的建設?;诖?,本文主要通過邏輯分析法、課堂觀察法,探析課堂中的超限效應,并從五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提高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助力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課堂;超限效應;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3-0056-02

超限效應是指由于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認為:超限效應的產生反映了輸出者對接收者內心活動的漠視[1]。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給予的教學刺激一旦超過學生心理承受閾值,就會引起學生心理感應上的零效應或負效應,教學的有效性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2]。體育課堂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超限效應,都會直接影響該環節的教學效果,甚至其負面影響會漸漸蔓延至整個課堂教學中。因此,作為我國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構件,中小學體育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剔除由超限效應引起的無效課堂,甚至負效課堂。

一、超限效應的類型及其課堂表現

(一)單一性超限

由于單一性刺激引起的超限效應,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課堂評價老套且單調。在部分中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學內容作為知識和技能的載體,沒有與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相結合,使得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適應性和可接受性較低。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的常規武器,也未能完成消滅學生消極情緒,調動學生運動熱情和積極性的任務,反而使得學生課堂參與度降低,教學效率低下。

例如,熱身活動作為準備部分的一個重要環節,經常因為單調、陳舊而受到學生們的抵觸。不論是新授課、復習課還是考核課,不管是球類運動還是無球運動,熱身活動千篇一律,普遍都是從擴胸運動開始的“老八套”;課堂小結作為課堂評價的主要環節,形式一成不變,普遍采用教師點評的方式,“教師說、學生聽”,抑制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和自主思考,而且反饋效果極低。

(二)重復性超限

由重復性刺激引起的超限效應,主要表現為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固定且頻繁使用。部分教師對教學方式的選擇,依賴于個人的習慣和愛好,只關注自己怎樣教舒適,不關心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心理需求,以及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契合度,致使同一種教學模式和方法在不同類型的課堂上重復出現。

例如,無論是體能課、球類課還是武術課,中小學體育教師采用的體育教學模式,普遍以運動技能掌握式為主要教學模式,講解示范法為主要教學方法,抑制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其次,表揚與批評作為課堂教學的常用手段,教師沒有把握好表揚和批評的強度與量度,對犯錯誤的學生不依不饒,表揚的方式和語言如出一轍,經常出現“批評無效”“表揚貶值”等負面效應,使得學生厭惡教師、厭惡學習。

(三)持續性超限

由持續性刺激引起的超限效應,主要體現在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上。教師迫切地想要傳輸更多的知識給學生,無意中混亂了課堂結構的時間比例。例如,在一節籃球課上,教師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復習部分的運球練習中,導致新授課內容和籃球競賽活動時間不夠,甚至出現拖堂現象,使得學生沒有體會到籃球課的樂趣,內心漸漸產生不滿情緒。此外,部分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對于技術動作講得很詳細,講解和示范的時間過分擠占了學生的活動時間,導致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運動而不能,當真正開始活動時,學生們還未玩盡興就下課了,這就造成了由于時間分配不合理引起的持續性超限。

二、避免超限效應的對策

(一)翻轉課堂,由“被動灌輸型”課堂向“主動探究型”課堂轉變

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余,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不足,甚至把教學看成是“教師灌、學生裝”,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致使教師在無形之中給學生施加學習壓力,造成心理上的刺激,這是引起超限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修正以教師為中心、重教輕學的灌輸式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的理念,重視創造性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同時,面向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心理發展需求,實現學生由過去的順從型向參與型轉變,強迫型向自主型轉變,課堂由“被動灌輸型”向“主動探究型”轉變,營造一種寬松而和諧的課堂氣氛。只有把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把超限效應扼殺在“搖籃”之中。

(二)創新內容,由“機械的”教學內容向“靈活的”教學內容轉變

創新課堂教學內容,保持課堂內容的靈活性,重視課堂內容的可選擇性,是提高學生專注力,避免課堂出現超限效應的有效手段。在部分中小學體育課上,教師喊喊口令、吹吹哨,指揮學生簡單地跑一跑、動一動,結束時簡單放松一下,一堂體育課就結束了。這樣機械的教學內容,沒有新意,沒有個性化的體現,更談不上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F階段,教師需要關注課堂教學內容的新穎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可以從熱身活動做起,用走、跳、跑、蹲、爬等形式的行進間熱身和有球熱身的相互組合,代替原地徒手操,在課堂一開始就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激情。其次,教師還應該靈活地將體育情境、體育游戲、體育競賽等形式融入體育教學內容之中,激發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度,提升課堂體驗。最后,在進行體能練習時,教師要學會利用體能練習內容的多樣化來消除體能訓練本身的枯燥乏味性,靈活使用游戲練習法、重復練習法和負重法等,讓學生體驗不同類型的體能練習,消除厭煩心理。

(三)調整模式,由“說教式”教學模式向“互動式”教學模式轉變

體育課堂不同于其他課堂,它所表現的活躍性、主動性、實踐性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但是由于部分體育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出現了教師“一言堂”的現象,使得生生間互動較少,師生間無用互動偏多,學生的課堂活躍性、主動性大大削弱,成為了引起超限效應的“導火索”。因此,教師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采用更加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情境式、發現式、探究式、小群體學習式等教學模式,促進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的活躍性,避免沉悶課堂。

(四)革新方法,由“填鴨式”教學方法向“精準式”教學方法轉變

由教學方法引起的超限效應,主要表現在沒有與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時代特點緊密聯系。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依然停留在教師的灌輸式教學上,使得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更沒有創新性,學生內心不認同教師的教法,但又無法改變,久而久之便消極怠工,漸漸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而單一的教學方法,根據變化了的環境與條件、目標與任務、內容與手段及教育對象的特點等客觀狀況,堅持與時俱進,實現精準教學,靈活運用研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新媒體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具有先進性的同時更具備準確性,以適應學生學習心理的需要,避免超限效應的產生。

(五)注重評價,由“單一化”課堂評價向“多元化”課堂評價轉變

中小學體育課堂現行的以老套的、單一的和片面的為特征的課堂評價,忽視了對個體的差異發展,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忽視了對教師的學生評價,輕視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重要性,不僅沒能起到激勵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反而給予了“超限效應”可乘之機。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啟動多元化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勇于挑戰,采用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學生全面的、人性化的評價,使得教學評價深入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過程中。

三、結語

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避免由超限效應引起的低質量課堂,是目前中小學體育課堂亟需解決的問題。中小學體育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式,防止出現“一個教案年年用,一個模式固定用,一種方法反復用,一種評價課課用”的現象。同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要講究“留白”藝術,保留內容,啟迪思維,激發興趣,這樣才能有效避免超限效應的產生。

參考文獻:

[1]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徐峰.“超限效應”的主要表現及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中國學校體育,2019,39(11).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