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籃球“防守”主題“課課賽”設計與實施的案例研究

2023-05-30 10:50劉博沙鵬孟凡革
體育教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案例研究

劉博 沙鵬 孟凡革

摘? 要:作為第二期“青藍計劃”小學體育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訓班的一員,在導師和多位專家的指導下,以“基于項目特性創設真實情境的小學體育教學”為主題,深入學習理論知識、轉變觀念,提高重構課堂教學體系的能力和教學實踐與行動研究的能力。本文以小學籃球“防守”主題“課課賽”設計與實施為案例,從引發思考、問題碰撞、選題確定、理論設計、教學實踐、反思與修正等方面來系統闡述個人的收獲與成長。

關鍵詞:案例研究;防守主題;課課賽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3-0061-03

“青藍計劃”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班是青年體育教師成長的助推劑,入職十年左右的筆者,有經驗有困惑,有激情也有迷茫,而培訓班及時為我們注入了新的活力。兩年來在導師和多位專家的指導下,無論是思想理念、教學設計、教法手段,還是課后反思、歸納總結、科研能力等均得到了提升。在培訓班的學習與收獲、經歷與成長,使筆者變得越發成熟與自信。

一、問題碰撞

最初在“青藍計劃”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班啟動時,通過所學課程和專家講座了解到,籃球項目本是開放式運動項目,但在開放和對抗的真實比賽情境中攻防技術的練習往往被忽視,而有效的學習和運用攻防技戰術,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籃球運動領域技戰術的全面發展?;@球運動具備集體類競技項目特性,比賽的雙方隊員既是同場競技,又是攻守交錯,以戰勝對方為直接目的的體育類活動,同時籃球比賽又具備結果的不確定性、應激反應的及時性、技能操控的復雜性、戰術選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等,但在傳統的學?;@球教學中,這些特性往往被忽視,使籃球運動的學習停留在了模仿與重復動作上,這樣便失去了籃球運動學習的實際意義。

所以,實踐的重點便放在了讓不同難度技術的“課課賽”更能貼近真實的比賽情境,使學生在比賽對抗中增強攻防技術、理解規則、掌握規則,并學會正確觀賞與評價的方式,使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體驗更加完整的籃球項目特性。

二、選題確定

通過“青藍計劃”培訓班針對籃球項目特性的深入學習,確定“課課賽”授課對象是有一定的籃球運動基礎的學生;具體內容分為運、傳、投、防的單一技術動作方法;練習方式為特定規則下,結合真實比賽情境的游戲形式。選題要考慮到對學生賽場意識的培養和訓練,各項組合技術運用,對規則理解和掌握和切實提高學生在實戰比賽中的技戰術水平。同時通過條件限制,區域限制設計“課課賽”的方法,增強運動能力,提升戰術意識,單一技術水平和組合技術水平的逐步提升,能夠運用所學技術完成實戰比賽。

三、理論設計

(一)框架設計與進階要點

通過“青藍計劃”培訓班對“基于項目特性創設真實情境的小學體育教學”主題的學習,同時針對籃球項目集體性、競爭性、多變性等特點,以“實戰比賽”的情境創設為理念,創編了符合三至六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易于參與的比賽游戲。為一線體育教師提供了一個個的具體、鮮活的案例,為落實新課程理念,在小學籃球課中構建“學、練、賽”一體化課程模式提供了具體理念和方法借鑒。

依據新課標理念,小學籃球每個部分都有根據技能形成規律的“課課賽”進階。本文介紹小學籃球課堂上以防守技術為主題的小比賽,此系列“課課賽”內容從單一的腳步技術到各種防守技術,從原地技術到行進間技術,從防無球技術到防守有球技術,從無對抗到有對抗,從簡單情境到復雜情境的設計理念進行課時安排。

(二)設計思路與具體方案

小學籃球“防守”主題“課課賽”內容體現了內容結構的整體性。在以往教學中更容易忽視的部分就是在有限定條件防守的情境下學生參與比賽,更是有很多學生在籃球課上很少有時間參與比賽方法、規則、流程明確的比賽場景,而“課課賽”內容正彌補了之前的空缺。在參與籃球比賽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也是比賽的一部分,更是籃球文化的正確體現。本文重點展示其中的5個案例。

1.護花使者:防守跟隨

【比賽目的】提高學生在籃球場上一防一、二防一的防守能力,判斷進攻者進攻方向、識別假動作,利用腳步動作防守進攻路線,利用手臂防守技術干擾進攻者前進。發展學生的位移速度、靈敏性、協調性等體能素質,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鍥而不舍的精神。

【比賽方法】在籃球場內標出若干塊5米×5米場地。2到3人一組,1人(黑色1號)為無球進攻方,另外2人或者1人(白色1號)為防守方。防守方身后2米放置一個錐桶,進攻人30秒內運用假動作、后轉身等技術擺脫防守觸摸到錐桶為進攻方勝利,規定時間內進攻人成功突破摸到錐桶馬上舉起雙手高呼示意勝利,同理,規定時間內沒觸摸到為防守方勝利,同樣舉起雙手示意(圖1)。

【規則與裁判方法】學生裁判員發令并計時;對待雙方犯規要果斷吹罰,例如撞人、阻擋等。

【比賽建議】講解撞人、阻擋等裁判規則,比賽時可以嘗試兩名防守隊員;嚴格按照裁判判罰標準,1v1進行比賽。

2.火力封鎖:防投籃和傳球

【比賽目的】提高學生在籃球場上針對投籃及傳球的防守能力,從迅速啟動到有效防守,從判斷進攻者進攻方向、識別假動作到跳起封蓋和搶斷干擾傳球,讓學生在“課課賽”環節中有效升華練習。同時發展學生位移速度、靈敏性、協調性等體能素質,培養學生在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中迎難而上、努力堅持、表現自我、勇于爭先的精神。

【比賽方法】在籃球半場進行2v1進攻和防守比賽,在三分線兩側放置兩個籃球,在三分線弧頂做一個進攻點位的標志貼,在罰球線中點做一個防守點位標志貼,每3人一組,在邊線做“石頭剪刀布”,贏的學生迅速跑到進攻點位,贏的學生后面的學生也跟隨其后迅速進入場地,作為接應隊員,輸的同學迅速跑到防守點位,進攻同學利用無球假動作做虛晃,然后迅速先擇一個籃球,跑過去持球,做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或者傳球給隊友,另外一名同學迅速跟上防守投籃和干擾傳球。即投中或傳球成功記進攻方勝利,防守投籃成功或者干擾對方傳球失誤記防守方勝利(圖2)。

【規則與裁判方法】裁判在比賽進行中及時判定勝負;并且裁判對雙方違例和犯規要果斷吹罰,例如走步違例、打手犯規等。

【比賽建議】講解走步違例、二次運球、打手犯規等裁判規則;可以讓學生當裁判員,嚴格按照裁判判罰標準,1v1進行比賽。

3.“士”均力敵:籃板球爭奪

【比賽目的】使學生體驗在籃球場3秒區內的身體對抗,并嘗試合理運用身體占據優勢位置,提高學生保護籃板球的能力。發展學生靈活性、爆發力及核心力量。培養學生在有一定難度的體育活動中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比賽方法】分小組對抗,每組4人(進攻方2人,防守方1人、裁判一人),在半場進行比賽。進攻方1號、2號兩名學生均在三秒區外,一人負責投籃,另外一名學生負責爭搶籃板球,防守方3號學生負責保護后場籃板。裁判發令開始,1號學生5秒鐘內進行投籃,2號學生必須在1號學生投籃出手后進入三秒區爭搶籃板球,3號學生則聽到發令后迅速進入三秒區保護后場籃板球。2號學生搶到籃板球為進攻方勝利,3號學生搶到籃板球為防守方勝利(圖3)。

【規則與裁判方法】裁判在比賽進行中及時判定犯規和勝負;在3號學生保護后場籃板的過程中、或者2號沖搶籃板球時,只能正確合理利用身體的對抗要位;如出現推人、揚肘、頂膝等犯規動作判為犯規,對方得分。

【比賽建議】講解在3秒區內相關規則及在身體對抗中的相關規則,身高、體重相近的學生為一組。

4.圍追堵截:防無球隊員

【比賽目的】通過半場的緊逼防守,讓學生練習對持球隊員和無球隊員的轉換防守,提高學生對防守中有球和無球隊員的應對手段,如預判有球隊員的傳球路線和運球方向進行干擾搶斷,防無球隊員的跑位和接球路線。同時發展學生位移速度、靈敏性、協調性等體能素質,培養學生在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中能迎難而上,努力堅持,表現自我勇于爭先的精神。

【比賽方法】每5人1組進行比賽,1人為裁判員,另外4人分為2名防守隊員,2名進攻隊員,每組在籃球場半場1/2區域進行比賽。進攻隊員在1分鐘的時間內不投籃進攻,只進行拿球三威脅、運球和傳球,持球隊員停球不能超過5秒鐘,否則為犯規;防守隊員進行盯人防守,做搶斷和干擾傳球,搶斷成功為防守隊員挑戰成功(圖4)。

【規則與裁判方法】 裁判在比賽進行中及時判定勝負;進攻方出現走步、二次運球等違例情況,判為防守隊員挑戰成功;防守方出現拉人、打手的犯規情況,判為防守隊員挑戰失??;進攻隊員在運球時,出現停球超過5秒,判為防守隊員挑戰成功。

【比賽建議】可以適當縮小場地,增加防守成功率;適當增加場地面積,進行有籃練習。

5.嚴防死守:實戰防守應用

【比賽目的】在半場3v3或者4v4的小比賽中,練習快速攻防轉換,體驗籃球比賽的對抗強度,積累比賽經驗。發展學生位移速度、靈敏性等體能素質,培養學生具有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能正確看待比賽勝負。

【比賽方法】3~4人組成一隊,在兩個籃球半場進行循環賽,每場比賽3分鐘(圖5)。

【規則與裁判方法】每場比賽均有學生裁判員按照3v3比賽規則進行執裁;設有技術臺,進行技術統計。

【比賽建議】3v3進行比賽,按照個人籃球技術水平和男女生差別平均組隊;也可3v3或者4v4進行比賽,按照籃球技術水平差異,進行分組別對抗賽。

四、教學實踐

小學籃球“課課賽”基于籃球項目特性,各類比賽設計的內容結合大單元教學計劃進行深入研究,橫向配合籃球教學中的各部分內容。教師可根據“課課賽”內容匹配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體驗比賽,通過判定勝負讓學生明確完整比賽程序,從而逐漸形成課課有比賽的教學模式。最終的目的是用“課課賽”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體能與運動技能,發展學生的比賽能力,培養同學們的健全人格和體育精神。

防守“課課賽”,建議先從防守腳步類的小比賽開始,可以隨時變換防守腳步來比賽,通過距離、時間變換比賽方式;進階之后要配合手上動作進行比賽,逐漸教授進攻假動作的識別和防守位置的選擇;最后就在比賽中隨時教授對于籃板球的保護,和無球隊員的防守。

“課課賽”設計內容注重了精簡多練的原則,它具有多樣性、趣味性、補償性和整合性的特點,它把基本教學部分中未能提及的體育知識,鮮活的搬進了課堂?!罢n課賽”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體驗運動樂趣,讓運動技能回歸比賽。讓學生盡早體驗多種籃球技能之間的關聯,參與并體會籃球運動項目的完整活動,加深對籃球項目的體驗和理解。

五、反思與修正

從在“青藍”培訓班中開始構思小學籃球“課課賽”架構的時候開始,籃球小組就確定了運、傳、投、防的板塊組成,過程中經過培訓班的學習、導師的悉心指導,確定了各板塊的具體比賽內容。進入實施階段,投籃板塊和防守板塊的“課課賽”項目出現了內容偏難、不好實施等問題,經過導師的指導與小組討論,重新設置比賽建議,內容進行分層進階,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比賽設置和評價標準。最后各板塊課課賽內容經歷了教學實踐、研究改進、再實踐的過程(表1)。

經歷三個階段的不斷實踐與修改,同時聽取導師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小學籃球“課課賽”不是單一技術的比賽或者練習,而是讓不同難度的籃球技術的小比賽更貼近真實的比賽情境,使學生在比賽對抗中增強攻防技術、理解規則,使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體驗更加完整的籃球項目特性。

猜你喜歡
案例研究
高中力學中定量功能關系的探索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案例研究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器材“一物多用”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學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幾點思考
開發初中語文教材中寫作資源的案例研究
企業債務違約研究
有關小學數學課堂智慧理答和優質提問的案例研究
農村職校留守女生的典型案例研究
生物學課堂活動教學的設計與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