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探究

2023-05-30 10:48王女
新教育·綜合 2023年4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小學語文

王女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應關注人文主題,讓教學設計更具生活性;聚焦語文要素,讓教學設計更具科學性;緊扣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理念,讓單元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更具指導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視域;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要怎么設計才能更加緊扣學情,才能把“學”和“習”,“講”和“練”,“學知識”和“育人”完美融合,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筆者嘗試以單元視域下小學精讀課文的教學設計為例進行探討。

一、關注人文主題,讓單元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更具生活性

部編版精讀課文語言精美、內涵深刻,每一篇都經過了精心挑選和編排,蘊含著深刻的育人價值。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新教材中,人文主題是 “雙線”之一。圍繞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培養,在人文主題的引領下,將教學設計放到真實的情境中,可以讓教學設計更有生活性。

真實的學習情境對學生啟迪思想、激發情感、發展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新課標明確提出,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大情境在任務群學習中很重要,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單元主題為讀書明智,在進行設計時教師發布領讀者招募令:“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正在尋找熱愛閱讀的你,與大家分享好書,交流讀書的樂趣,走進文學世界,一起感受閱讀的快樂。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成為優秀的領讀者?!苯處焺撛O班級“晨光閱讀角”,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號召學生將學習交流融入在班級創設的真實情境中;再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以介紹事物的說明性文章為主,某老師在執教《太陽》這一閱讀課文時是這樣設計的:科普是幫助我們科學認知事物的手段,《我們愛科學》是最受同學們歡迎的科普雜志,作為自然界的一員,我們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息息相關。學習本單元后我們要辦一期班級的《我們愛科學》,現在正式向各位同學約稿。這樣真實的情境設置,更具生活性的教學設計,既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又緊扣單元人文主題。用“以終為始”的方式進行真實的情境設計,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激勵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積累與思考、樂于實踐與探索。

二、緊扣語文要素,讓單元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更具科學性

許多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對教材體系、知識結構、年段目標都是非常熟悉的,對所教學科橫向、縱向知識也如數家珍。那么,在精讀課文的教學設計中,當我們聚焦語文要素,學會進行單元視域下的縱向和橫向思考時,能讓教學設計更具科學性。

1.將教學設計融入到單元的縱向視域中,讓設計更有階梯性

單元的縱向視域,指的是同一語文要素在不同的年級出現,即單元與單元之間的縱向聯系。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要清楚這一語文要素在整個縱向的具體位置,這樣才能做到承前啟后,才能知道學生大概的起點在哪里。例如在統編教材中關于“想象”的培養。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讀句子,想象畫面”,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初步體會課文中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體會景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是這樣表述的:“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通過單元學習要素的縱向梳理,可以看到要達到六年級學習語文的要求,根據文字描繪展開想象,感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美,身臨其境,陶醉其中,進而油然產生向往之情。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不同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語文要素的學習積累起來的,教材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內容的文本,幫助學生落實“想象”在每一個節點的發展。要達到創造性地復述故事,也是逐步培養起來的,處在不同的年級,對復述的要求是不同的,老師進行這樣的梳理,需要對整個小學統編版教材進行仔細研讀,有縱向的整體把握,把單篇的教學設計融入到單元的視域中,讓教學設計更有階梯性,有清晰的培養路徑,才能讓學生語文素養在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得到提升。

2.將教學設計融入到單元的橫向視域中,讓設計更有針對性

以表1某小學語文教研團隊設計的教案為例,教研團隊將“單元要素”進行細分,幫助教師在填寫時增強“單元視域”的全局思維,將“課文階梯落實單元要素目標”“單元實施目標”分別撰寫出來,提高教師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關聯與認同感,既關注了學生的學習也關注了課堂評價。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單元語文要素是: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搜集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在《太陽》這篇課文中,落實的單元要素目標: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在五年級第八單元,單元語文要素是: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在進行《憶讀書》這篇課文教學設計時,把掌握梳理信息的圈畫法、列表法和歸納法作為學習能力目標,這樣就很好地將教學設計融入橫向的單元視域中,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緊扣“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理念,讓單元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更具指導性

1.單元視域下“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的優勢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評一體化”是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途徑,已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敖虒W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關鍵點就是找到明確和適切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有導教、導學、導評的作用,準確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可操作、可檢測的學習目標才能起到統領作用,因此在單元視域下進行教學設計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前提。教師通過分解課程標準,研讀課文內容,分析學生起點,在單元視域下對文本進行全面挖掘,找到適合的學習目標,解決了最重要的問題“教什么”。接著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把評價嵌入學習活動,如何通過設計讓學生的學習進階。只有與學習目標、學習過程與學情相匹配的課堂評價才能發揮應有的評價診斷功能,檢查學習的效率,調整教學的重點。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教師站在更高的課程視野上以學生為中心,在教案的設計環節便思考如何幫助學生嘗試解決具體且復雜的現實問題,進而“以終為始”整體思考單元目標與內容、主題與情境、任務與評價之間的內在聯系。唯有這樣,才有可能幫助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實現單元視域下“教學評一體化”的整體教學設計。

2.單元視域下“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的實踐

例如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要素是: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主要圍繞“走進魯迅”這一專題進行編排,其編排的意圖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魯迅相關的作品來了解魯迅、致敬魯迅。作為一線教師,在教案設計時我們需要不斷向自身的教案設計發出質疑與追問:這樣的實際符合該學段學生學習的邏輯嗎?符合學生語文知識識記規律嗎?這樣的教案設計與我所執教的學生當下的生活有鏈接點嗎?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否助推學生的深度思考,設置的語文活動學生參與度高嗎?創設的語文活動是否僅僅圍繞著學習目標來開展的?學生參與了活動能否實現預設目標?應在活動的哪個環節加入評價?評價的標準如何設置?評價是否緊扣學習標準,能否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學生的起點出發,根據相應的文本,遵循學習規律設計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不僅能提升教師的課程素養與評價素養,逐步形成基于課程視野的單元整體設計能力,為實現高效課堂、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奠定基礎。

單元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圍繞人文主題設置情境,以單元語文要素為經緯建構知識圖譜,在“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實踐過程中,它讓教師帶著研究的態度思考日常教學行為,幫助教師重構課堂教學過程,為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的設計提供策略思考與行動借鑒。

【參考文獻】

[1]戴曉娥,王勤.“教學評一體”的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22(05).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課題“單元視域下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QJY20211014)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小學語文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