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當代小說中的南京空間書寫

2023-05-30 14:50安妮許嵐董亦婷
今古文創 2023年2期
關鍵詞:南京

安妮 許嵐 董亦婷

【摘要】 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這座“六朝古都”是現當代小說家筆下的寵兒。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南京有其豐富的地標性歷史文化資源;車站、餐館、劇社……南京書寫也不乏非地標性空間。本文根據作品內容,分為民國故都、災難之城和當代南京三個部分,從空間建構的角度探討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家不同的南京書寫方式,并細察不同書寫方式背后的作家自我理念、時代主潮、意識形態。

【關鍵詞】 南京;現當代小說;空間書寫

【中圖分類號】I20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2-00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08

自1912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以來,南京便開始了他的城市化進程。生活在繁華的首都,秉承著對國家民族未來的期待,許多民國作家都愿意書寫南京現代性的一面,張恨水、張愛玲的小說中都相繼出現了火車站、電影院等現代性、非地標性空間。同時,南京的夫子廟—秦淮河一帶是明清時期江南最為重要的科舉圣地,才子佳人的美談極為盛行。民國作家也多將筆下的人物安身于秦淮河一帶,延續著浮華的迷夢。至于當代作家,他們筆下的民國南京雖有其現代性,但他們早已窺見過歷史,深挖的是民國南京落后腐朽的一面:民國南京并不像民國作家們構建得那般浮華,秦淮河夫子廟一帶只不過是妓女和嫖客的聚集地,所謂的現代性也并非那般文明,茶館和大街上也布滿了垃圾。1937年,南京陷落,浮華的迷夢終將被打破,南京城內一片狼藉。戰爭將南京切割得支離破碎,人們只能祈求高大的紫金山和挹江門能夠抵擋住日軍的侵略,然而現實是士兵們只能躲在戰壕里與日軍作戰,婦女兒童們只能在教堂和金陵女子學校避難。到了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南京的城市化進程加快,當代作家筆下的南京已經與中國的其他城市別無二致。小說中的人物生活在工廠、往返通勤在汽車中……以韓東和朱文為代表的作家有意打破南京的歷史文化形象,著眼現實,直擊現世南京。

一、民國故都:民國作家與當代作家

(一)民國作家

民國作家建構的南京空間是繁華的迷夢。1912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成為民國的政治經濟重心。與當時的上海等沿海城市一樣,現代性是南京的一大特征。張恨水、張愛玲、白先勇的小說中相繼出現了火車站、電影院、公館、洋房等現代性元素。白先勇《臺北人》里尹雪艷的麻將館里的眾生也時時回憶起南京的公館來。

然而,南京并不是一個無根無源的現代化暴發戶型城市,被譽為六朝古都的南京還有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名勝古跡,而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恰好是民國文人所鐘愛的。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千年來,秦淮河上的歌女與名士的故事便是文人騷客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夫子廟秦淮河一帶是江南時的貢院。夫子廟是江南貢院建筑群,在明清時的科舉中占有無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說夫子廟是高考考場,那么秦淮河便是考生們的住宿區,從事服務業的歌女們也把家安在秦淮河邊。到了民國時,秦淮河夫子廟一帶的景觀并未衰敗。張恨水《滿江紅》中,歌女桃枝和秦小香都住在秦淮河邊。作為六朝古都,南京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文人作家們引以為豪。明孝陵、清涼寺、雞鳴寺等地點頻繁出現在民國作家筆下,體現的是作家們的民族認同感與歷史自豪感。

與此同時,南京并不只是一個擁有厚重歷史的城市,他也在書寫自己的現代歷史。孫中山去世之后,國民政府將孫中山的遺體接回南京,并著手建造了中山陵。在張恨水的《秦淮世家》和《滿江紅》中,有志的小資產階級青年都會去參看中山陵。到了當代作家葉兆言的筆下,《1937年的愛情》中的許多民國官員也時時參拜中山陵。

再者,由于南京是民國首都,經濟生活穩定,市民階層的生活也隨之繁榮?!兜P街》中的景觀是繁華的。丹鳳街里的市民都穿著“半新舊的摩登衣服”,走在熱鬧的街市里,“像卷入顏料堆”。南京背倚鐘山,懷抱長江,地形豐富,南京市區內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民國的小資產階級青年們約會游玩都會選擇去玄武湖劃船、紫金山攀登……

(二)當代作家

不同于民國作家身處動蕩年代的悲憤不安,當代作家已經見證了南京的歷史風云。他們筆下的民國時期南京少了幾分末世降臨的空虛與浮靡,而是將南京城作為一個整體敘事空間,通過描寫那個時期深宅大院或市井人物的生活環境,揭露人性本身的丑惡以及作家們對于那個時代的憑吊、思索。這樣建構的南京空間少了些許熱鬧繁華,多了幾分凝重與沉痛,其中充斥的不再是才子佳人與情愛糾紛,而是市井氣息與人性丑惡。

民國作家筆下的南京之所以是現代性的,是因為在亂世之中文人們對古都未來有著憧憬以及對于國家民族未來的期望。而當代作家則更注重還原歷史,因此筆下的地域性元素多具殘破的時代感、滄桑感與市井氣。例如葛亮、葉兆言、袁勁梅等小說中地標性質的夫子廟、秦淮河、棲霞寺;非地標性質的破街小巷、老房子、大宅院等。當然,作為見證過如今省會南京輝煌的當代作家,也不會對其現代性地域元素置若罔聞,作品中或多或少會展現他繁華的一面來,只是相較于民國作家筆下的南京,它的時代感更強一些。

且看當代作家筆下市井且殘破滄桑的地域性元素?!按镜角鼗春舆?,撲面而來的是一股不新鮮的味道”“水不僅是渾,而且黑得發亮”“河水開始發臭,清風過處,異味撲鼻”……這些是葛亮在《朱雀》以及葉兆言在《秦淮世家》中對于曾經民國作家筆下碧波蕩漾、唯美可人的秦淮河的描寫。文人騷客的附庸風雅、名妓美人的搔首弄姿不再是主旋律,當代作家將著眼點放在了秦淮河邊生活的市井百姓身上。他們粗俗卻樸實,他們不會坐著花船游玩秦淮,只是為了生活在河上奔波,甚至在心胸郁悶時向著碧波吐一口濃稠骯臟的唾沫。再者便是旁邊的夫子廟,再沒有了以往的莊重肅穆,而是成為社會中上層人士的娛樂會所,例如葉兆言在《一九三七年的愛情》中就寫到丁問漁在夫子廟的朝云居陪陳小姐打麻將。曾經肅穆的科舉考場成了民國時期的市井會所,作者通過這樣的地域性質變更展現時代的變更以及當時人們思想的進步。再就是一些非地標性的地域元素,如幾乎所有作品中都會出現的街道店鋪。摒棄了民國作家作品中南京街道的繁華與浮靡氣息,當代作家筆下的民國街市并不繁華,甚至可以說是殘破,葉兆言在《狀元境》中就寫道“破街小巷”。葛亮《朱雀》中“他們在夜色里行走,路過市場,已經是寂然一片?!睆墓胖两?,夜市必然是繁華喧囂的,因為這是疲憊了一天的人們放松休閑的好地方。然而這里的夜市卻是寂靜無人的,這是當代作家對于那個動蕩時代人們忐忑茫然的重現,連生死都難料,哪有心情放松娛樂呢?

當代作家無論從新時代人的身份還是南京的地位上來說,都不可避免地提及具有現代性特征的地域元素,這里的現代性地域元素主要是非地標性的,雖說并不是寫作側重點,但也不可或缺?!妒咒仭分惺啃潞图〗愕幕槎Y在教堂舉行、《朱雀》中的西市旁用英文標注“Western Market”、《一九三七年的愛情》中中西建筑糅合的典范——“勵志社”……

二、災難之城:抗日戰爭與南京大屠殺

抗日戰爭時期,原本繁華美麗的南京湮沒于戰火之中,南京從繁華之都變為了一座災難之城。這一時期,作家構建的南京空間是沉痛的挽歌,整體的基調無疑是沉重而傷痛的。

雨花臺、燕子磯等許多名勝之地成為日軍虐殺難民的場所;光華門、挹江門等接連失守,厚重堅實的城門也無法守護這座正在墜落的城市;被難民視作“福地”、受到外國人庇護的教堂也無法躲避日軍的空襲,斷墻和殘肢混雜在一起……這一時期的南京寫作與民國寫作截然不同。這樣劇烈的轉變被作家投射在構筑的南京空間之上,不再以古樸優雅的情趣來表現南京的繁華,而是以描寫南京的繁華落敗來展現巨大的落差。

可以說,這樣沉痛、悲哀的情緒在當時及之后的南京描寫中得到了不斷的延續,這一情感基調是一貫的,然而在整體的基調之下,個體的差異也值得關注。有關戰時南京的寫作時至今日仍在繼續,其中因為時代因素和政治因素而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來,譬如在沉默期①表現的內容較少,且并不強烈,而在中日邦交的阻隔期則出現了寫作的熱潮,這是由于時代和政治的因素所導致的。同時,作家本身的因素也會影響筆下的南京空間構造,這一因素突出表現為作家的民族觀念。在將目光投射到作家筆下構筑的南京空間時,人們會發現本土作家和移民作家所重點描繪的空間不同。本土作家生長于此,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意識,如阿垅、黃谷柳之類的本土作家,將自己切身地置于南京大屠殺之中,描寫這場苦難,所著力描繪的空間大多是南京原本的地標性空間,所描寫的其他非地標性空間譬如戰壕、山巒、街道等,這些空間具有侵略和抵抗的戰爭屬性②,所反映的是本土作家意欲驅除外敵、保家衛國的意識;同樣的,南京空間中的主人公是中國人,是在以國人的角度聚焦發生在南京的屠殺暴行,即使是教堂之類的場所也是處于中國人的庇護之下,可以說,這是本土作家思維和意識的投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張純如女士的《南京浩劫》問世之后出現的一批移民作家的創作熱,這些移民作家深受西方文化觀念的影響,將筆下的南京空間的聚焦點轉變為教堂或是教會學校,故事的表現不再是慷慨的悲歌,而是處于一種苦難與拯救的話語結構之中,宗教氣息也逐漸濃厚,拯救難民的人變成了牧師一類的外僑。移民作家與本土作家的生長環境不同,所接受的文化觀念也不盡相同,歐美國家在文化觀念上強調救助,同時基督教的觀念也會讓他們產生“站在弱小的受害者”的一方,因此,移民作家的創作不再是寫中日二元對抗,而是引入西方的觀念,構造出西方人拯救南京的故事來。此外,移民作家身上也有著一種“中間性” ③,有模棱兩可的中間態度,使得他們無意把南京浩劫作為中國人的災難和抗爭來敘述,而是把上帝、普遍價值等西方觀念寫入南京空間,凸顯了一種道義的西方形象。

三、當代南京:韓東與朱文

20世紀80年代后,南京的歷史形象不斷被作家的想象重新書寫,但也有作家將目光轉向了南京的現世形象,剖析了現代都市南京的不同側面。以韓東、朱文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以一種反叛的姿態登上文壇,他們主動地挑恤權威與主流話語,沒有被南京固有的審美特質所誘惑而將故事置于慘淡唯美的歷史背景中,而是直面生活現場,使筆觸深入現世的日常生活。

獨異的寫作動機和審美追求使得新生代作家的寫作有鮮明的在場性。這種在場性可以體現在空間的選擇和空間性質的凸顯中。當作家的筆觸深入當代南京時,他們不再著力于描寫秦淮河、雞鳴寺、玄武湖等著名的風景名勝地區,而是滲入邊緣空間與私人空間中,抓取瑣碎的空間片段。不僅飯館、歌舞廳、酒吧等都市氣息濃郁的空間成為這些作家筆下的???,廁所也常被引入文本中?!段液湍恪分忻佬g系大樓的公廁是陰暗欲望繁衍的地方。朱文的短篇小說中,廁所不僅作為小說的環境或故事背景存在,而與故事情節交纏,顯露出空間隱藏的力量?!抖↓埜挠沂帧分袕霓r民變為工人,廁所對丁龍根的意義已經改變。以前,他們家人因為自己的糞便比別人多而自豪,現在這一特征卻使他被其他工人嘲笑,可背地里他依然關注自己的糞便,認為這與自己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新生代作家不僅抓取零碎的、瞬間的空間片段,也通過豐富的空間片段建構出完整的、獨異的文學空間。以朱文筆下的“大廠”為例,作為地理實體的“大廠區”位于南京主城北部,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其地理位置在南京邊緣,居民多為基層工人,既沒有主城區的歷史文化風韻,又缺乏消費時代的時尚氣息,因此在現實與文本中都是邊緣空間。朱文通過書寫“大廠”中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公共交通空間,全面地展示出大廠內部社會關系的復雜與秩序的混亂?!兜酱髲S到底有多遠》一篇中,作者沒有直筆描寫大廠,而是描寫去往大廠的中巴車上的情形。乘客無理取鬧,售票員和司機仗勢欺人,預示著大廠的真實情形。作者細筆描繪了車上的三口之家——懶散而易怒的父親、妖嬈的母親還有早慧的女兒。由此,作家揭示了大廠空間和大廠居民的相互生成關系,大廠的貧困與混亂使居民麻木而庸俗,而居民的失序又進一步加固大廠的邊緣性質。

當代南京形象中并不缺乏對標志性空間的書寫,但由于作家秉持著叛逆的創作姿態,標志性空間的固有意義往往被顛覆。朱文筆下的玄武湖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與情懷,成為平凡日常生活中無意義的一處,游者只覺麻木無聊。韓東筆下的不僅喪失六朝金粉的意趣,甚至因為治理不力而污濁發臭。不過秦淮河流域的古跡還是不時觸發飲食男女的思古幽情,點燃文藝青年內心的火焰。

當代南京書寫中還出現了一批“游蕩者”形象。本雅明在對波德萊爾作品的研究中發現了“游蕩者”意象,并通過該意象討論城市空間與審美現代性問題。游蕩者與人群有特殊的關系,既作為人群的一員且被人群所觀察,同時又抽離于人群而成為具有主體性的觀察者。游蕩者與街道、酒吧等公共空間關系密切,卻游離于家庭空間。于游蕩者而言,居室不再具有安全性、私人性,而是臨時性的場所。韓東《三人行》中,劉松逃避有妻子、孩子的“家”,其理想的“家”則是空房子。朱文筆下更沒有穩定的家庭結構,陳設簡單、凌亂,主人公也不愿尋找伴侶,建立穩定家庭結構。游蕩者的故事更多地發生在臨時性、過渡性的空間中。他們或者冷眼旁觀路人,同時又成為路人的觀察對象,如《小羊皮紐扣》(朱文)中的小??;或者通過刺激性的游戲來驅逐庸常生命的無意義,如《三人行》(韓東)中東平、劉松、小夏在夫子廟的槍戰。通過游蕩者與空間的關系,作家從微觀處揭露都市空間在20世紀90年代迅疾變化中出現的新性質。

注釋:

①章顏:《南京大屠殺文學書寫的敘事倫理與民族認同塑型》,《文學評論》2020年第2期,第169-176頁。

②李永東:《小說中的南京大屠殺與民族國家觀念表達》,《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第152-174+209頁。

③比爾·阿??寺宸蛱氐戎?,任一鳴譯:《逆寫帝國:后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07頁。

參考文獻:

[1]單亞東.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南京形象研究(1912-1949)[D].南京師范大學,2012.

[2]王德威.歸去未見朱雀航——葛亮的《朱雀》[J].當代作家評論,2010,(06).

[3]丁帆.葉兆言小說的生命意義[J].文學自由談,1988,(05).

[4]沈杏培.沒落風雅與亂世傳奇:葉兆言的南京書寫——兼論長篇新作《很久以來》[J].當代作家評論,2014,

(03).

[5]章顏.南京大屠殺文學書寫的敘事倫理與民族認同塑型[J].文學評論,2020,(02):169-176.

[6]李永東.小說中的南京大屠殺與民族國家觀念表達[J].中國社會科,2015,(06):152-174+209.

[7]比爾·阿??寺宸蛱氐?逆寫帝國:后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M].任一鳴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207.

[8]亓曉紅.1980年代以來文學中的南京形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9]常立.“他們”作家研究:韓東·魯羊·朱文[D].復旦大學,2004.

猜你喜歡
南京
“南京不會忘記”
南京大闖關
江蘇南京卷
南京·九間堂
南京·鴻信云深處
南京院子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南京開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