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美學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2023-05-30 14:50季園月
今古文創 2023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美學

季園月

【摘要】 馬克思沒有美學論著,他對美學的見解都是夾雜在經濟學、哲學等理論的闡釋中,特別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妒指濉分?,馬克思美學思想以現實的人作為邏輯起點,通過實踐這一邏輯中介,最終歸于人的審美自由與審美解放,詳細論述了美的起源、美的規律、審美感覺三個美學理論問題。研究馬克思美學思想對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弘揚社會主義“勞動美”的主旋律;消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異化現象。

【關鍵詞】 馬克思;美學;勞動實踐;勞動美

【中圖分類號】B83-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2-004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14

馬克思美學思想未成體系,而是零星分布在馬克思的一些著作和手稿中,尤見于《手稿》?!妒指濉分?,馬克思花費較多篇幅闡述美學問題,只不過馬克思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掩蓋了美學的光芒。因此,有必要回歸經典,準確系統地解讀馬克思美學思想。

一、馬克思美學思想產生的時代語境

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產生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從現實環境來講,它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異化勞動對人的審美本質的剝奪;從理論維度來講,馬克思主要是從物質資料生產的基礎上來研究美學問題,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容。

(一)馬克思美學思想產生的現實語境:“異化勞動”與美的悖論

馬克思美學思想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異化勞動對人的審美本質的剝奪。工業革命改變了歐洲各國的生產方式,機器大生產代替了手工勞作,利益驅使下的社會生產,一方面是物質財富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是無產階級的赤貧化加劇。人從屬于機器,成為機器的奴隸。工人在資本家監控下工作,高強度的勞動消耗使工人的勞動同自身本質異化,勞動本應有的愉悅感被壓抑感所取代,“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呆癡”[1]。高強度強制性的勞動使人的本質和審美感受喪失,“資本主義生產弱化了勞動者的審美感覺” [2],使人的審美能力逐漸萎縮,個體片面畸形地發展。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展有賴于人的感覺的全面解放,為解決這一問題馬克思也構想理想社會形式——共產主義社會,那時人們揚棄了私有制,人的屬性完全復歸,實現了對人的本質的完全占有,人的勞動機能被完全激發出來,勞動中的壓抑情緒被自由愉悅的情感所代替,真正實現審美自由和審美解放,這種情感體驗就是美。因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的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的解決?!盵3]

(二)馬克思美學思想產生的哲學基礎: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

從西方美學發展史來看,美學思想大都形成于美學家各自的哲學體系中,作為哲學思想整體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也造成了這樣一種現象:在西方美學史上,許多美學大家首先是一位哲學家。這就啟示我們:如果想弄清楚馬克思美學問題,如不首先弄懂其哲學基礎,單獨取出進行分析,難免會有失偏頗,因此把馬克思美學放入到馬克思思想大語境中進行分析顯得尤為必要。

從《手稿》本身來分析?!妒指濉纷鳛轳R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地,存在豐富的美學思想,對這些美學命題的認識必須放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框架中進行闡釋?!毒瘳F象學》中黑格爾把人的歷史和生活的多樣性歸結為一部意識的異化和異化的揚棄史去討論,把人類的歷史看作一部精神生產史,從抽象的精神層面去探討勞動,這是一種唯心史觀。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否定了人類歷史是一部精神發展史,他指出物質資料生產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經濟發展決定歷史進程。他認為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物質生產史,物質生產是精神生產的基礎,藝術作為精神范疇,服從生產的一般規律,創造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命題。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是馬克思構建美學思想的理論基石。

從馬克思美學理論本身分析。關于“人化的自然”這一美學命題,馬克思說:“社會的人的感覺不同于非社會的人的感覺。只是由于屬人的本質的客觀地展開的豐富性,主體的、屬人的感覺的豐富性,即感受音樂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簡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樂和確證自己是屬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才或者發展起來,或者產生出來。因為不僅是五官感覺,而且所謂的精神感覺、實踐感覺(意志、愛等等)——總之,人的感覺、感覺的人類性都只是由于相應的對象的存在,由于存在著人化了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4]在這里馬克思論述了美的起源問題,美感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的存在而存在,審美體驗源于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人們在勞動中產生的愉悅感、滿足感,屬于歷史唯物主義內容。在闡述“美的規律”時,馬克思指出動物只能按照它自身的物種尺度進行生產,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及幼崽生存所需,所以它們的生產動機很簡單,生產的產品也很單一。而人可以按照任何一種尺度進行生產,將自己固有尺度作用于實踐對象,實現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統一。從內容來看,馬克思在這里主要是從物質生產的層面來闡述美的規律問題,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命題。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手稿》本身來分析,還是從馬克思美學命題來闡釋,馬克思美學思想都是被放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中加以討論的。

二、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理論內涵

馬克思沒有專門的美學著作,但是他一生中對美學問題發表了許多見解,這些美學思想一般是作為經濟學、共產主義等理論的補充和引申。尤其是馬克思年輕時期總結自己思想而寫的這部未完成的手稿,集中體現了馬克思早期的美學思想,《手稿》中馬克思論述了美的來源、美的規律等美學命題。

(一)美的來源

資本主義社會,資本逐利的本性,資本家為竊取更多的剩余價值,就要不斷加大對工人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工人終日在資本家的監視下工作,工作過程簡單乏味,工作環境惡劣,這種強制性的機械勞動最終導致工人和自身的本質相異化。他指出:“一個種的整體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盵5]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把人看作生物學意義上的存在,沒有劃清動物和人的本質區別,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同時,馬克思詳細論述了人類的勞動實踐和動物的生產活動之間的本質區別,指出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實踐是人所特有的本質活動,正是這一屬性將人和動物區別開來。

《手稿》中,馬克思從經濟學、哲學層面展開對美學問題的研究,他批判了黑格爾美學思想從唯心主義出發把勞動看作抽象的精神活動。馬克思立足于生產實踐,從唯物主義視角確定了生產勞動是美學誕生的邏輯起點,從生產勞動層面揭開了美學秘密,直接指出“勞動創造了美”這一美學命題。

(二)美的規律

《手稿》中馬克思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存在的種種異化現象,著重分析了資本邏輯支配下的人同類本質相異化,通過對比人的實踐活動和動物的生產活動,指出人的本質是有目的、有意識、自覺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隨后在勞動實踐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尺度”與“美的規律”理論命題?!皠游镏皇前凑账鶎俚哪莻€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固有的尺度作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盵6]種的尺度在這里指的是客觀事物所固有的規律性。動物的生產活動“只是按所屬的那個種”,就是說動物的生產活動是在肉體直接需要的刺激下產生的,是一種低級的、最直接的生產推動力,其目的是滿足自身以及幼崽的最直接需求,是一種無意識的生產活動。而人的勞動實踐“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指的是人在生產實踐中懂得利用一切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能動地改造世界不斷滿足自身需求,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可以生產整個自然界,這是一種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此外,人還“懂得處處把固有的尺度作用于對象”,這里的“固有尺度”的主語依然是“人”,人的“固有尺度”也就是實踐主體通過實踐活動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

如上所述,人的實踐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在實踐活動開始時便把自身的終極需求傾注于實踐對象,通過掌握事物發展規律,實現自身目標,如馬克思所說“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盵7]

正確理解“種的尺度”和“固有尺度”才能準確闡釋馬克思“美的規律”這一美學命題。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認識、利用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同時還可以把自己的實踐目的作用于客觀對象,達到改造現存世界滿足自身需求的目的,因此《手稿》中說“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可見美的規律正是實踐活動中的合規律性合目的性,是種的尺度和固有尺度的統一。

(三)審美感覺

談到“審美感覺”不得不提及“對象化”這個概念?!皩ο蠡笔呛诟駹柕恼軐W用語。黑格爾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絕對精神,絕對精神按照“正—反—合”三段式運動,“對象化”是其運動的一個階段,即事物從統一體走向自身對立面。馬克思不滿意黑格爾關于“對象化”的唯心主義解釋,更中意于費爾巴哈從人出發解釋“對象化”。但是,馬克思不滿足于費爾巴哈把人看作生物學意義上的抽象的人,同時批判了他的直觀唯物主義。他認為人的本質在于實踐勞動,自然界對于人來說是一個生成的過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立足于實踐唯物主義闡釋人的本質對象化這一概念,論述了人的審美感覺和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關系問題。

關于審美對象與審美感覺的關系問題,馬克思說:“只有音樂才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盵8]由此可見,審美感覺和審美對象兩者相互聯系,如果沒有審美感覺,審美對象就不復存在,正如馬克思所說“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盵9]關于審美感覺和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關系問題,馬克思認為審美感覺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即由于人化的自然界的存在才產生和發展起來,而人化的自然界歸根到底是源于人的勞動實踐。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不僅五官感覺,而且連所謂精神感覺、實踐感覺(意志、愛等等),一句話,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盵10]

三、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當代價值

當今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產生新的問題,面對這些新事物,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它不能科學揭示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然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實踐,西方金融危機導致《資本論》的脫銷,種種事實證明,我們仍未超越馬克思所分析的時代,馬克思主義沒有因時代變遷變舊、變腐,反而歷久彌新,在當代展現出鮮活的生命力。美學作為馬克思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是僵化的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品格。當前中國正處于由全面小康社會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一步,要自覺接受馬克思美學思想的指引,釋放馬克思美學思想強大的理論闡釋力和實踐指導力。

(一)弘揚社會主義“勞動美”的主旋律

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體力勞動。資本家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斷提升勞動效率,來追逐更多的剩余價值,一方面加重了工人階級的貧苦,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財富。馬克思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指出是工人的勞動創造了價值,勞動是價值的唯一來源。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虛擬經濟越來越活躍,表面上看體力勞動正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創造的財富日益減少;另一方面西方享樂主義思潮的侵蝕,消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勞動的尊重。許多人輕視勞動者,鄙視體力勞動,認為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取代體力勞動,當今時代不再需要勞動者。無可置疑,虛擬經濟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尤其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虛擬經濟在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覆蓋面廣,可以將自己的客戶無限延伸,遠在山溝溝里的農產品可以通過網店賣到海外;虛擬經濟不需要中間流通環節,不用店面,沒有租金、工人工資支出,價格便宜吸引更多消費者,這是虛擬經濟的魅力所在。但是虛擬經濟具有投機性和不確定性,會使經濟運行出現泡沫,少數人在炒作中獲利,大多數的資本參與者蒙受損失。因此虛擬經濟不能脫離實體經濟單獨運行,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無論虛擬經濟規模有多大,最終還是依托于實體經濟,畢竟有更好的商品才能找到更多的客戶。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立身之本,關乎一國興衰,而生產勞動又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經歷一代代人的努力奮斗,中國實現了小康社會,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但實現中國夢仍然任重道遠,需要我們自覺堅持馬克思美學思想,弘揚崇尚勞動美的主流社會價值觀,尊重平凡崗位上辛勤耕耘的勞動者,“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盵11]

(二)消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異化現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百業待興,發展經濟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三大改造,四個現代化,使生產力有了較大發展,社會主義建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然而發展中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長期處于生產鏈低端的國際分工使生態環境惡化,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中國經濟經過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內陸地區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總體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是經濟發展的同時造成了貧富差距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這些都應該圍繞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目標去解決。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的發展重新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們不僅滿足于豐衣足食,對環境、安全、公平的呼聲也與日俱增。經濟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這與人們美好生活的向往背道而馳。人類生產所需要的一切物質資料都來自大自然,在生產過程中要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尊重自然規律,掌握物種尺度,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求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求精神財富不斷提升,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兩者相互促進。只有遵循發展的規律,實現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統一,才能促進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87.

[2]相雅芳.“勞動美”何以可能——兼論馬克思美學思想的當代價值[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0,(9):70.

[4][9]馬克思.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9-80,82.

[5][6][8][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163,191,191.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8.

[1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6.

猜你喜歡
馬克思美學
仝仺美學館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盤中的意式美學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外婆的美學
生活美學館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純白美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