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森林撫育補貼項目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2023-05-30 02:18喻單寧
湖北林業科技 2023年2期
關鍵詞:實施現狀森林撫育主要問題

摘 要: 中央財政對森林撫育項目實行補貼政策,旨在對需要撫育的中幼齡林采取科學合理的森林撫育措施,優化森林結構,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森林質量,增加林場職工、林農收入。而湖北省森林撫育補貼項目從2010年開始,在項目實施中收到一些成效,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宣傳、資金籌集、實施成本、撫育質量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森林撫育;實施現狀;主要問題;對策建議;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F326.2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3020(2023)02-0080-04

2009年,中央財政開始實施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2014年4月,財政部、原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1]規定:森林撫育補貼標準為平均每畝100元,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范圍內的國有林森林撫育補貼標準為平均每畝120元。森林撫育補貼用于森林撫育有關費用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間接支出。直接支出主要用于間伐、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修枝、除草、割灌、清理運輸采伐剩余物、修建簡易作業道路等生產作業的勞務用工和機械燃油等。間接支出主要用于作業設計、技術指導等。項目實施對象為國有林中的幼齡林和中齡林,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公益林中的幼齡林和中齡林。

1 項目實施現狀及成效

從2010年起,湖北省林業局每年都聯合湖北省財政廳制定《森林撫育補貼實施方案》,明確項目實施目標、任務、管理辦法等。根據項目有關規定,遵循公平、公開、自愿的原則,采取項目單位自愿申報與項目實施成效考量篩選的辦法,確定實施單位。2010~2013年,主要撫育方式為透光伐、疏伐、生長伐、衛生伐、割灌除草。2014年以后,增加了綜合撫育(含修枝、澆水、施肥)、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3種撫育方式。國有林實施林種為防護林、特種用途林、用材林;集體和個人林實施林種為: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根據《湖北省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貼項目實施方案》(2010~2021年),截至2021年,湖北省共實施森林撫育面積106.672萬hm2。每年項目實施單位都組織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年度作業設計。各市、州組織對作業設計進行評審,通過評審后,項目實施單位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選定施工單位,簽訂撫育施工合同。按照原國家林業局《森林撫育檢查驗收辦法》(林造發[2014]140號)的規定要求,2011~2021年,湖北省林業局每年組織對上一年度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省級抽樣核查,項目單位年度任務完成率基本都在90%以上。

1.1 改善了林木的生長條件,促進了林木的生長[BT)]

通過割灌除草,清除影響或抑制幼林生長的藤本、灌木、草本等,可以改善幼林的生長環境;據項目固定樣地和標準地數據記錄,通過撫育間伐,減少了單位面積上的立木株數,林內光照強度可提高20%以上,林內土壤的溫度可提高1 ℃以上,促進了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加了土壤肥力。同時,林內降雨量可增加10%以上,土壤的含水量得到了提高,促進了中幼齡林的生長速度,提高了固土保水能力。

1.2 提高了林分的質量,減少了災害的發生[BT)]

通過綜合撫育,清除了林地內的病腐木、傾倒木,對叢生枝、斷頭枝、多頭枝、病蟲枝、枯死枝進行了全部修剪;通過疏伐、生長伐,伐除了有害木,保留了優良木、有益木、闊葉幼樹(幼苗),可以改變林分結構,促進同齡林向異齡林轉變、純林向混交林轉變。增強了森林的抗逆性,減少了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發生。

1.3 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加了群眾收入

森林撫育補貼資金項目的實施,以林農、林場職工參與為主。通過撫育作業,拓寬了農民、富余林業職工的就業渠道,增加了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收入。根據近年省級核查報告(表1,表2),2013年省級抽查了37個縣級單位2012年度的實施情況,共實施森林撫育面積48 600 hm2,參與項目施工人員共計11 765人,其中林農7 013人,占59.6%,林業職工1 755人,占14.9%。項目共支付勞務費用7 615.5萬元,人均增收6 473元。2015年省級抽查了20個縣級單位2014年度的實施情況,共實施森林撫育面積37 666.7 hm2,參與項目施工人員共計9 331人,其中林農5 787人,占62%;林業職工2 044人,占21.9%;其他人員1 500人,占16.1%。項目共支付勞務費用4 956.8萬元,人均增收5 312元。項目的實施為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 主要經驗做法

2.1 開展野外技術培訓,提高施工質量

森林撫育是為保證幼林成活,促進林木生長,改善林木組成和品質及提高森林生產率所采取的各項措施。例如,疏伐分為上層疏伐、下層疏伐、綜合疏伐。上層疏伐適用于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復層混交林;下層疏伐適用于同齡純林;綜合疏伐適用于不合理擇伐所造成的復層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例如修枝,分為平切法(貼近樹干修枝)和留樁法。對于松樹等輪生枝,宜采用留樁法。修枝時留1~3 cm的殘樁,以免切口相連造成環狀剝皮。為了規范項目的施工,各地積極開展森林撫育技術培訓。根據2017年、2018年省級核查報告(表1,表2),2017年省級抽查了14個縣級單位2016年度的實施情況,共實施森林撫育面積24 600 hm2,培訓各類人員5 799人,其中林業技術管理人員401人、林場職工1 412人、林農3 986人。2018年,省級抽查了15個縣級單位2017年度的實施情況,共實施森林撫育面積21 066.7 hm2,培訓各類人員5 393人,其中林業技術管理人員377人、林場職工1 025人、林農3 991人。通過培訓,施工人員掌握了各種撫育方式的操作技能,保障了項目的實施質量。

2.2 注重科學施工,保護生態環境

森林撫育項目的實施,會對林地土壤、地被植物、下層灌木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為了保護好林分的生態環境,各地都制定了較為詳細的環境保護方案。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野生動物保護。撫育作業時要明確作業次序,避免一次性大規模施工,為野生動物逃離、躲避提供充足時間。對林地內的野生動物棲息地,予以保留,不得破壞。二是野生植物保護。施工過程中對國家、省級重點保護林木資源予以保留,例如銀杏、水杉、樟、鵝掌楸、香果樹、湖北梣(俗名:對節白蠟)等;對具有價值的林下灌草予以保留,例如石楠、蘭草、七葉一枝花等。三是林地保護。對可能發生沖刷的作業便道及時處理,對集材過程中留下的車轍、沖溝等及時回填,將可分解的生活廢棄物進行深埋,對難分解的生活廢棄物運往垃圾處理場。四是防止森林火災。嚴禁施工人員攜帶火源上山施工。將撫育產生的易燃廢棄物,清出林地。為落實方案,項目實施單位都與施工單位簽訂了環境保護協議,并現場跟班監督,將施工所造成的環境破壞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2.3 設置固定樣地和標準地,實施成效監測[BT)]

為掌握森林資源動態變化,在實施項目的同時,根據不同森林類型、撫育方式等情況,設立撫育成效監測對照固定樣地。監測樣地面積為666.7 m2,不實行任何撫育措施,保留作業小班撫育前的現狀,與作業小班已實行撫育措施的標準地(666.7 m2)進行對比、分析。監測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林分生長因子。林分的平均樹高、平均胸徑、蓄積等。二是林分結構因子。林分的樹種組成、密度、郁閉度、齡級結構、層次結構、更新狀況等。三是林分健康狀況因子。林分的林木分化程度、病蟲害危害程度、火災隱患程度等。四是林下植被狀況因子。林分的主要灌草種類、蓋度、平均高等。五是林地土壤因子。林下土壤的肥力、水分含量、孔隙性、酸堿度等。第一次監測在撫育當年進行,第二次在實施撫育后第3年進行,以此類推,每2年復測一次。根據省級核查情況統計:2011年省級抽查了10個縣級實施單位,2010年度共設置成效監測固定樣地37個、標準地65個;2012年省級抽查了28個縣級實施單位,2011年度共設置成效監測固定樣地102個、標準地174個。固定樣地和標準地的觀測、記錄、計算、整理,為客觀評價森林撫育補貼項目產生的效益,提供了依據。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對項目重視程度不夠

國家實施森林撫育補貼項目主要是為了培育森林,而少數實施單位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合理利用資金對森林進行撫育經營,導致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森林經濟、生態、景觀效益。

3.2 撫育方式占比結構不合理

根據湖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湖北省森林撫育項目省級核查報告》(2010~2020年),對省級核查抽中的縣級樣本單位數據進行統計,得出各撫育方式在年度施工總面積中的占比情況(表1)。實際施工中,綜合撫育就是割灌除草搭配修枝(澆水、施肥)的撫育方式。將綜合撫育合并到割灌除草中計算,將透光伐、疏伐、生長伐、衛生伐合并為撫育間伐計算,兩者的占比情況再分析(表2)??梢钥闯?,2010~2020年,割灌除草實施面積的比例明顯偏高,撫育間伐實施面積的比例明顯偏低,這有違項目宗旨。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撫育間伐成本高,施工內容多,工作量大,項目建設直接費用不足,資金缺口較大。

3.3 實施面積合格率仍有提升空間

從2010~2020年歷年省級抽查情況看,總是有少數小班實施面積不合格,施工質量達不到驗收標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撫育剩余物未清理、未處理。尤其是近年來,納入森林撫育項目的松材線蟲疫木采伐小班,存在疫木未清理的現象。二是撫育強度不夠。部分間伐小班,撫育后郁閉度降低不到0.1,達不到改善林內通風、光照的要求。三是部分珍稀樹種、有生長潛力的鄉土闊葉幼樹被采伐,不符合項目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規定要求。

4 對策及建議

4.1 加大宣傳力度,轉變思想觀念

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加快推進,優質的、獨特的生態環境及其附加的生態產品均可能通過市場交易[2],實施森林撫育,就是為了提高森林質量,就是為了打造自己的“金飯碗”??梢酝ㄟ^會議、標語、智慧平臺等多種形式,向項目區的干部、職工、林農展開全方位宣傳,以更新觀念。

4.2 多方籌集資金,提高撫育間伐比例

撫育間伐應該是森林撫育項目的中心環節和主要撫育方式。但是,湖北的實際情況卻是撫育間伐和割灌除草比例倒掛,撫育間伐的占比常年低于50%,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為提高撫育間伐的比例,建議一方面向國家和省財政申請,建議適當提高補貼標準,進一步調動項目單位實施撫育間伐的積極性;二是探索新的投融資機制,引導人造板、生物質燃料等涉林企業,通過流轉或簽訂合同訂單等多種方式,參與到項目中來,既可以推動撫育間伐的進行,又可以解決企業原材料持續供應的問題。

4.3 開展森林撫育機具的推廣應用,降低項目成本[BT)]

湖北森林撫育地點大多山高坡陡,林木茂密,雜灌較多。多數地方仍然靠人工刀砍的方式進行作業,費時費力。建議部分地方推廣機械作業,如小型整枝機、割灌機、粉碎機等,并將森林撫育機械納入農機補貼范圍[3],提高撫育效率,減少勞務投入,降低項目實施成本。

4.4 探索森林撫育與林下經濟結合經營路徑,實現綜合效益[BT)]

通過森林撫育,改變了林分的衛生狀況,也為林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環境。通過對撫育剩余物的清理,既減輕了森林火災隱患,也為發展林下經濟拓展了空間。在林下栽種黑木耳、香菇等菌類,收獲菌類后的菌包經過處理能夠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樹木生長。據此,將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分納入森林撫育項目,并根據不同的林下經濟模式,確定相對應的撫育方式和剩余物處理方式,可以互利共贏,實現多種效益。

4.5 做好森林分類區劃,夯實作業設計基礎[BT)]

對森林實行分類經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而森林分類區劃成果是實施分類經營的重要依據[4]。為此,要從森林的用途、經營目的出發,對公益林、商品林進行合理區劃界定,對防護林、特種用途林、用材林、經濟林、能源林進行科學劃分。完成森林分類后,實施分類經營,將生態區位功能重要、急需撫育的林分,優先納入森林撫育作業設計,提高項目的實施效果。

4.6 增強現場監督,保證撫育質量

項目實施單位對撫育施工不能一包了之,要在施工現場多指導、多監督。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引進監理制。施工期間,監理人員采取巡視、旁站等方式,督促施工單位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5 結語

森林撫育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對于森林培育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政府要加大投資的力度,林業干部、職工要提高認識,保證森林撫育項目的施工質量,實現森林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最大化,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中國政府網.兩部門印發《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EB/OL].(2014-5-20)[2022-12-23]. http://www.gov.cn/xinwen/2014-05/20/content_2682763.htm

[2]沈滿洪.“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及重大意義[EB/OL].(2020-07-31)[2022-04-12].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55451619564192270/?channel=&source=search_tab

[3]吳鴻.加強南方集體林區森林撫育工作的建議[EB/OL].(2012-03-01)[2022-04-12]. https://finance.sina.cn/sa/2012-03-10/detail-ikftpnnx8262560.d.html

[4]楊攀.森林撫育間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EB/OL].(2020-09-13)[2022-04-12].https://www.doc88.com/p-31761865321766.html

(編校:鄭京津)

收稿日期:2022-03-29

作者簡介:喻單寧(1969~),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撫育項目省級核查工作。

猜你喜歡
實施現狀森林撫育主要問題
森林培育過程中森林撫育間伐措施
森林撫育的意義及定向撫育模式的探討
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探討
紅樺林森林撫育技術
進口橄欖油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當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關系發展中存在問題分析
淺談施工企業項目部工會管理
參與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實施現狀及提高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新課程實施現狀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