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

2023-05-30 10:48郭慶方厚政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創新投入調節效應創新績效

郭慶 方厚政

摘 要:文章以2019—2022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使用固定效應模型,實證檢驗了營商環境、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并且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對營商環境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企業家冒險傾向的回歸系數在對創新投入以及創新績效的作用中均顯著為正,且驗證企業家冒險傾向的中介作用以及調節作用時系數也顯著為正。結果表明:企業家冒險傾向正向促進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創新投入促進創新績效,并且創新投入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營商環境也在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的影響中起正向調節作用,并且營商環境也能正向調節創新投入的中介效應,即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創新投入的轉化率會更高。文中將外部經濟環境納入模型,豐富了創新前置因素的研究。

關鍵詞:營商環境;企業家冒險傾向;創新投入;創新績效;調節效應;中介效應

中圖分類號:F 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312(2023)02-0143-08

The Influence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Mediation of Entrepreneurs Risk Tendency

GUO Qing,FANG Houz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82,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enterprises listed on the Second Board from 2019 to 2022 as a sample,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environment,entrepreneurs risk-taking tendenc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y fixed effects model and uses the method of stepwise regression to test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business environment.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entrepreneurial risk-taking tendency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the coefficient is also significantly positive when verifying the intermediary role and regulatory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risk-taking tendency.The results show that entrepreneurs risk-taking tendency positively promotes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Innovation investment promot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entrepreneurs risk-taking tendenc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plays a positive regulatory role in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 risk-taking tendency on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can also positively regulate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That is,in a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the conversion rate of innovation input will be higher.This paper brings the ex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into the model,which enriches the exploration of pre-factors on innovation.

Key words:Business environment;Entrepreneurial risk-taking tendency;Innovation investment;Innovation performance;Regulatory effect;Mediation effect

0 引言

在后疫情時代,全球正在經歷要素資源重組、經濟結構重構、競爭格局改變的新局勢[1],環境動蕩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創新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2]。因此,創新驅動發展也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熱點。

目前國內外已有大量文獻從企業家的角度研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李四海等探討了中國企業家的技術專業背景對創新投入以及創新績效的影響[3]。楊德偉等研究發現與政治關聯較弱的企業家相比,政治關聯較強的企業家會獲得更多的貸款額度和更長的貸款期限,從而研發投入也較多[4]??等A等認為CEO的教育背景、兩職合一和政治背景促進研發支出[5]。

BARKER等發現CEO的年齡越小,投資經驗越豐富,其所在企業的研發投入越大[6]。LING研究發現CEO會通過對高管團隊的行為整合、風險傾向、責任分散和長期薪酬等途徑影響企業的創新績效[7]。以上文獻研究了企業家的顯性特征對創新績效的影響,而忽略了企業家隱形特質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HIRSHLEIFER等指出,為了使企業有更好的創新績效,公司會更愿意雇傭自信的CEO[8]。CUSTDIO等發現CEO的管理技能水平顯著促進企業創新[9]。

現有文獻從創新者、資源的角度研究對創新的影響較多,而忽略了環境對創新主體決策的影響。唐紅祥等研究營商環境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并將營商環境具體分為行政環境、法制環境和金融環境[10]。馬德林等認為較好的營商環境的信息流動性更強,金融發展水平更高,對創新成果的保護制度也更加完善[11]。

綜上所述,現有文獻鮮有將企業所在環境與創新主體同時納入模型對創新績效進行研究,而宏觀市場環境的變化,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的變化?;诖?,文中構建營商環境調節下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投入和創新績效的影響模型。

1 理論分析與假設研究

1.1 企業家冒險傾向、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

企業家冒險傾向是指企業高管在面對不確定風險時,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冒險偏好的程度[12],高管的經歷、價值觀以及個性會影響他們的選擇[13]。樂觀、能承受風險的CEO會更注重企業的創新經營活動,這類企業家會把較多的時間分配在企業創新中[14]。但是有學者對此也提出相反意見,即使是冒險傾向較高的企業家,根據“經濟人”假設,相比于有風險的創新,企業家還是更希望企業績效穩步增長,而創新帶來的風險性則不利于企業提升績效[15]。冒險傾向較高的企業家對新想法的包容性更強,但是這種包容性并不完全體現在企業創新中[16]。

充足的研發資金是實現創新的前提,研發活動也是創新的核心過程[17]。王曉艷等從機構投資者異質性的角度,以創新投入為中介變量,探討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通過創新投入對創新績效的影響[18]。機構投資者會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而創新投入的增加也將增加公司取得創新成果的可能,為企業長期帶來穩定收益,二者在目標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創新績效是指企業能將創新成果商業化后給企業帶來利潤,而研發投入只是此結果的前提,并不是確定的因果關系。

現有文獻關于企業家冒險傾向、創新投入是否促進創新績效存在分歧?;趯ΜF有文獻的梳理,文中認為在創新驅動發展的背景下,冒險傾向較高的企業家在注重企業績效的同時,會提高公司的創新成果以體現自己在企業中的作用,推動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從而增加研發投入,推動創新活動的展開,繼而增加企業的創新績效。

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1:企業家冒險傾向正向促進創新投入

H2:企業家冒險傾向正向促進創新績效

H3:創新投入正向促進創新績效

H4:創新投入在企業家冒險傾向和創新績效間發揮中介效應

1.2 營商環境在企業家冒險傾向、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間的調節作用

企業家的個人特質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其對公司財務管理的決策[19]。

VRIES指出組織所處的環境即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軟實力的體現,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經濟基礎、政治政策和區域文化導致了營商環境的差異[20]。

但是較好的營商環境意味著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市場的信息流動性更快,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壓力更大。在激烈的產品市場競爭中,企業家是否愿意冒著失敗的風險開展創新活動,即使創新成功也面臨著知識溢出的風險,企業家的冒險傾向在此過程中是否會產生積極影響,以上問題有必要進一步研究。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研究認為,相對于較差的營商環境,較好的營商環境能提升企業家創新的積極性,增加研發投入,也更利于創新成果的產出。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5:營商環境正向調節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投入的影響

H6:營商環境正向調節創新投入對創新績效的影響

1.3 營商環境對創新投入中介效應的調節作用

BARNEY指出,當企業處于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其就會充分利用資源展開創新活動[21]。營商環境反映的是各省份的經濟環境的狀況,企業家冒險傾向受營商環境的影響,因此創新投入的中介效應也不盡相同。營商環境指數高的省份,其市場的競爭程度大,信息流動快,經濟基礎穩定,企業家在這種環境中更易于展開創新活動。隨著外部創新環境的變化,創新投入的中介效應也存在變化?;谝陨戏治?,文中提出以下假設。

H7:營商環境對創新投入的中介效應中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基于以上假設,文中建立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如圖1所示。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研究對象為2019—2022年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企業專利數據來源于CNRDS數據庫,企業相關的其他數據來源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為了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對數據進行以下預處理:①刪除樣本值缺失較多以及不符合會計準則的觀測值;②剔除在樣本區間內被ST以及退市的公司;③刪除觀測值少于4年的企業;④為了防止極端值對結果的影響,對連續變量采用上下1%的縮尾處理。最終得到了632家企業的2 528個觀測值,計量軟件為Stata 15和Spss。

2.2 主要變量及其定義

文中的被解釋變量為創新績效,采用年度內專利(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數量進行衡量;解釋變量為企業家冒險傾向,借鑒袁菲菲等的數據衡量方法[22],采用企業風險資產占總資產的比值對企業家冒險傾向進行測度;中介變量為創新投入;調節變量為營商環境,參考馬德林等的研究方法,使用王小魯等的《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21)》中市場化指數評分來度量各地區的營商環境。文中控制了可能會對企業創新績效產生影響的因素,變量名稱及定義見表1。

2.3 模型構建

為檢驗營商環境、企業家冒險傾向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影響關系,故參照溫忠麟等、Hayes的檢驗方法[23],構建了如下模型。

式中:β為變量的回歸系數;ε為隨機干擾項,Control為控制變量。模型1檢驗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投入的影響;模型2檢驗營商環境對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投入的調節作用;模型3檢驗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績效的影響;模型4檢驗創新投入對創新績效的影響;模型5檢驗創新投入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之間的中介效應;模型6檢驗營商環境對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的調節作用;模型7是全要素模型,檢驗營商環境對創新投入中介效應的調節作用。

3 實證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

3.1.1 描述性統計分析

文中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企業之間的創新績效存在較大差異。營商環境的標準差說明不同地區之間的營商環境差異較大,地區之間市場發展不平衡,這也為后續的實證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礎。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以及企業的經營現狀,而不同企業的應收賬款差異較大,說明企業之間的經營現狀存在較大差異。其余變量也反映了企業之間的差異,但是差異較小。

3.1.2 相關性分析

在進行回歸分析前,文中對主要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見表3。

從檢驗的結果看,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036,且在10%置信水平下顯著。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063,且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初步驗證文中假設。其余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系數均小于0.2,說明模型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3.2 層級回歸分析

表4為層級回歸分析結果1,被解釋變量均為創新投入。其中,表4(1)中只加入了控制變量,除了應收賬款和盈利能力,其余控制變量對創新投入的影響均顯著。

表4(2)中加入了解釋變量企業家冒險傾向,結果顯示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投入具有正向影響。企業家內在的冒險精神決定了其對創新的態度,創新的未知性、風險性在具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看來,可能會為他們帶來更長遠的利益,這也符合企業盈利的目的,驗證了假設1。表4(3)交互項系數說明營商環境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投入的關系中具有正向調節作用,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營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創新對企業帶來的風險,對追求企業創新的企業家來說更是錦上添花,驗證了假設5。

表5為層級回歸分析結果2,被解釋變量均為創新績效。

其中,表5(1)只加入了控制變量,結果顯示,營銷力度、盈利能力、企業規模對創新績效的的影響不顯著。固定資產、應收賬款和主營業務收入正向影響創新績效,資產負債率和資產周轉率會抑制創新績效。表5(2)顯示,企業家冒險傾向正向影響創新績效。企業家冒險傾向體現了企業家的內在特質,這類企業家往往更注重于企業的長遠利益,不會因為眼前短暫穩定的企業利益,而放棄具有風險但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而創新也極有可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創新績效,驗證了假設2。

表5(3)加入了中介變量創新投入,結果顯示,創新投入正向影響創新績效。

表5(4)結果顯示,解釋變量與中介變量依然顯著正向影響創新績效,但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下降,說明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創新投入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企業家具有的冒險精神會使企業家關注能為企業帶來長久利益的創新,但是部分創新活動的風險性會比能為企業帶來收益的可能性更高,某種程度上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增加并不明顯,驗證了假設4。表5(5)結果說明營商環境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的關系中存在正向調節作用,驗證了假設6。

表5(6)為文中的全要素模型,即在加入解釋變量、中介變量、調節變量以及交互項之后結果依然顯著。

為進一步檢驗中介作用,文中使用Spss進行逐步回歸法進行中介效應的檢驗,檢驗結果見表6。在模型1中,企業家冒險傾向作為自變量預測因變量創新績效時t值顯著說明總效應顯著;在模型2中,當放入中介變量創新投入后,中介變量對創新績效的作用依然顯著,而自變量的回歸系數降低,說明創新投入(RDR)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之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作用顯著,假設4再次通過驗證。

3.3 有調節的中介分析

參考PREACHER等提出的方法[24],使用Spss中Process程序的Model 8進行有調節的中介檢驗,檢驗結果見表7。當MAR取低水平(均值減一倍標準差)時,中介效應為0.003 5,當MAR取平均水平(標準差)時,中介效應為0.003 7,當MAR取高水平(均值加一倍標準差)時,中介效應為0.003 9,由此可知,隨著調節變量(MAR)增加,中介效應也逐漸增加,說明營商環境越好,創新投入的中介作用越顯著。結果顯示,差異值確實為正,且在95%置信區間(0.156 2~2.046 1)不包括0,有調節的中介作用差異性顯著,驗證了假設7。

3.4 穩健性檢驗

鑒于2019—2022年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指數以2016年為基期,為了檢驗結論的可靠性,現選擇調整樣本期作為穩健性檢驗,將樣本期調整為2012—2015年,穩健性檢驗結果見表8,回歸系數及顯著性水平無明顯變化,說明文中模型具有一定的穩健性。

4 結語

1)企業家冒險傾向正向促進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創新投入促進創新績效,且創新投入在企業家冒險傾向與創新績效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營商環境在企業家冒險傾向對創新投入與創新績效的影響中起正向調節作用,并且營商環境能正向調節創新投入的中介效應,即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創新投入的轉化率會更高。

2)企業家冒險傾向體現的是一個企業高管的內在特質,內在特質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發展的方向,決定企業是否能走上創新之路,決定在創新過程中的投入程度;營商環境是影響企業創新不可忽視的外部因素[25],良好的營商環境使得企業在創新的道路上“順風順水”,為企業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阻礙,即為企業減輕了不少創新的“隱性成本”。當具有冒險傾向的企業家遇到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創新的效率又會事半功倍。

3)參與市場活動的各個主體需要營造積極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新氛圍[26]。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27]。政府應該建立健全的市場制度,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公平競爭,使國內市場更有活力。在此過程中,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應該嚴格遵守市場秩序,堅決抵制違法行為。

4)管理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創新意識,時刻關注市場動向,使企業保持在行業的前端。研發投入是企業獲得創新成果的前提,企業家應適當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提高創新成果轉化的效率。管理者在創建自己的團隊時,不應局限于年齡、性別、學歷、工作經歷等顯性特質,更應注重團隊成員的隱形特質。

參考文獻:

[1] 陳麗姍,傅元海.融資約束條件下技術創新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態特征[J].中國軟科學,2019(12):108-128.

[2]徐秋晨.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發展變革與江西對外貿易數字化轉型[J].價格月刊,2022(06):88-94.

[3]李四海,陳旋.企業家專業背景與研發投入及其績效研究——來自中國高新技術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科學學研究,2014,32(10):1498-1508.

[4]劉圻,楊德偉.民營企業政治關聯影響研發投資的實證研究——來自深市中小板的證據[J].財政研究,2012(05):61-65.

[5]康華,王魯平,康健.基于高階理論的企業家特征與研發支出關系研究[J].經濟經緯,2012(06):82-86.

[6]BARKER V L,MUELLER G C.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06):782-801.

[7]LING Y,SIMSEK Z,LUBATKIN M H,etal.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s role in promoting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Examining the CEO-TMT interfa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1(03):557-576.

[8]HIRSHLEIFER D,TEOH A.Are overconfident CEOs better innovator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8,67(04):1457-1498.

[9]CUSTDIO C,FERREIRA M A,MATOS P.Do general managerial skills spur innovation?[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3,24(04):543-570.

[10]唐紅祥,李銀昌.稅收優惠與企業績——營商環境和企業性質的調節效應[J].稅務研究,2020(12):115-121.

[11]馬德林,柳希望,徐嘉鈺.營商環境、稅收激勵與企業創新[J].財會通訊,2022(08):45-50.

[12]齊秀輝,王毅豐,孫政凌.雙元創新、企業家冒險傾向與企業績效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37(16):104-110.

[13]WANG G,HOLMES R M,OH I,et al.Do CEOs matter to firm strategic ac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based on upper echelons theory[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13(02):167-183.

[14]GRAHAM J R,HARVEY C R,Puri M.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corporate action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2,4(01):122-141.

[15]FEIST G J.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i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998,2(04):290-309.

[16]CAIN M D,MCKEON S B.CEO personal risk-taking and corporate policie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2,4(02):98-112.

[17]SUNDER J,SUNDER S V,ZHANG J.Pilot CEO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7,123(01):209-224.

[18]王曉艷,溫東子.機構投資者異質性、創新投入與企業績效——基于創業板的經驗數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20,35(02):98-106.

[19]YONKER M.Behavioral consistency in corporate finance:CEO personal and corporate leverag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6(01):113-132.

[20]VRIES M.Personality,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J].John Wiley & Sons,Inc.2015,3(07):43-61.

[21]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1991,17(01):3-10.

[22]袁菲菲,謝永珍.企業家冒險傾向、區域冒險精神與企業創新——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39(09):83-93.

[23]溫忠麟,侯杰泰,張雷.調節效應與中介效應的比較和應用[J].心理學報,2005(02):268-274.

[24]PREACHERKJ,RUCKERDD,HAYESAF.Addressing moderated mediation hypotheses:Theory,methods,and prescriptions[J].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2007,42(01):185-227.

[25]陳敏靈,謝小艷.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技術與創新管理,2021,42(06):607-615.

[26]朱海英,黃麗.供應鏈關系資源、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投入[J].技術與創新管理,2022,43(04):379-387.

[27]馬颯,陶晶晶.對外直接投資、技術升級與中國企業績效提升[J].技術與創新管理,2022,43(04):431-440.

(責任編輯:王強)

收稿日期:2022-05-12

作者簡介:郭慶(1998—),女,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技術創新管理、科技金融、技術經濟及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創新投入調節效應創新績效
公司治理、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
技術選擇、二元學習與創新績效關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創新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知識圖譜的產業集群創新績效可視化分析
基于知識圖譜的產業集群創新績效可視化分析
自然人控股公司中R&D投入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對現實—理想自我差異與抑郁間關系的調節效應
企業經營績效與創新投入的影響機制與治理對策
服刑人員社會支持與人際信任的關系:人格特質P的調節作用
創新投入、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