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實踐探索與基本經驗

2023-05-30 13:22王欣
改革 2023年2期
關鍵詞:中央企業國有企業改革

摘? ?要: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內在要求,是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強化和完善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頂層設計,系統回答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五個基本問題,即“要不要”的戰略方向問題、“為什么”的價值意義問題、“是什么”的基礎認知問題、“什么樣”的建設標

準問題、“如何做”的推進路徑問題。在實踐中,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探索形成了以戰略層面導入為引領、以對標管理提升為重點、以示范標桿創建為抓手、以深化國企改革為依托、以完善推進機制為保障的做法,價值創造能力、創新力、現代治理能力、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使命驅動、堅持內外兼修、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的基本經驗和鮮明特征。在新發展階段,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共同發力,從分類分步推進、深化專項行動、構建動態能力、加強評估評價、優化制度供給等多個方面,多措并舉推動中央企業朝著世界一流企業方向走深走實走新。

關鍵詞:世界一流企業;中央企業;國有企業改革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543(2023)02-0028-19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向世界一流的國有經濟‘五力評價與提升研究”(20AGL003);中國社會科學院登峰戰略企業管理優勢學科建設項目。

作者簡介:王欣,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世界一流企業是具有全球競爭力并獲得業界一致認可的企業[1-2],是一個國家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重要支撐。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內在要求,是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探索、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無論是政策的頂層設計還是企業的具體實踐,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在新發展階段,面對世界動蕩和變革兩種趨勢持續演進的新情境,中央企業更要堅定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方向不動搖,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著眼點,推動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的改革創新,切實打造形成和持續擴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群體。

一、政策邏輯:圍繞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五個基本問題進行制度設計

國家高度重視推動企業群體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步伐,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和政策供給引導和支持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存在認知不足、標準不清、路徑不明的問題,國家在頂層設計中系統回答了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五個基本問題,即“要不要”的戰略方向問題、“為什么”的價值意義問題、“是什么”的基礎認知問題、“什么樣”的建設標準問題、“如何做”的推進路徑問題。

(一)明確回答了“要不要”的戰略方向問題

要不要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問題,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回答的首要問題。2010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明確將“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將其確立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的目標任務,提出要通過“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的努力,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3]。此后,培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更是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指出,“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要“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央多次重申和強調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指明了戰略方向并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科學回答了“為什么”的價值意義問題

回答為什么要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對于政府部門、中央企業和社會各界從思想上深刻領會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大價值意義至為關鍵,對此國家在頂層設計中從戰略考量、基礎條件和問題破解三個方面進行了科學回答。從戰略考量來看,2022年7月召開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年中工作視頻會議指出,國有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舉措,是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支撐,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迫切要求。從基礎條件來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保護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各類企業健康發展,一些行業領軍企業已經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從問題破解來看,國務院國資委早在確定“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思路時就指出,中央企業缺乏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還不強[3]。2020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指出國有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備、體系不健全、機制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國家在頂層設計中對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價值意義進行多維闡釋,有利于推動全社會對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形成基本的思想共識。

(三)創新回答了“是什么”的基礎認知問題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回答世界一流企業是什么的基礎問題,但目前對世界一流企業的內涵理解缺乏基本共識[4]。由于“世界一流”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規范學術概念,而是一個強應用性的研究議題[1],因此基于實踐角度來認知世界一流企業尤為必要。鑒于此,國家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頂層設計中十分強調對世界一流企業內涵的理解,結合中國企業實際創新回答了世界一流企業“是什么”。國務院國資委在確定“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總體思路時,將世界一流企業界定為具有如下四個方面主要特征的企業: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國際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在國際同行業中綜合指標處于先進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響力[3]。2019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世界一流企業特征概括為“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叭齻€領軍”是要成為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三個領先”是指效率領先、效益領先和品質領先;“三個典范”是要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典范、履行社會責任的典范、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將世界一流企業明確界定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企業。國家在頂層設計中對世界一流企業內涵和特征的界定逐步深化,為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奠定了認知基礎、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探索回答了“什么樣”的建設標準問題

明確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標準是什么既是深化對世界一流企業認識的客觀需要[5],又是中央企業開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具體行動的必然要求。然而,世界一流企業的衡量標準和建設標準一直是一個難題,評判方法和標準不盡相同[2],容易對企業的建設實踐造成困擾。為此,國家在對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頂層設計中積極探索了應該建設成“什么樣”的世界一流企業,并動態迭代構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建設標準。早在2011年,國務院國資委就提出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具備的十三項要素,包括:建立起規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主業突出,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明顯優勢;國際化經營與運作能力較強,跨國指數較高;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具有合理的經濟規模與較強的盈利能力;內部改革適應國際競爭要求,激勵約束機制健全;集中有效的集團管控模式;風險管理體系完善,擁有較強風險管控能力;管理信息化處于較高水平;重視領導力建設,建立起學習型組織;具有先進獨特的企業文化和較強的社會責任。在此基礎上,2013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中央企業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對標指引》,提出公司治理、人才開發與企業文化、業務結構、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管理與商業模式、集團管控、風險管理、信息化、并購重組、國際化、社會責任、績效衡量與管理等十三項要素,并從目標、指導原則、關鍵舉措、支撐保障和要素關聯度等多個方面明確了每一項要素的具體要求。2019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關于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的世界一流企業標準進行了細化,提出了各項標準的具體要求。更進一步,根據國務院國資委2022年7月披露的信息,目前已初步形成體現創新力等四個一級指標、包括研發投入強度等十三個二級指標的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國家在頂層設計中對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不斷明確和動態優化,為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和具體的實施指引。

(五)務實回答了“如何做”的推進路徑問題

“如何做”分為國家如何推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企業自身如何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兩個層面,二者是緊密關聯、協同推進的關系。鑒于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國家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頂層設計中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務實地設計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推進路徑,并穩步予以實施。一方面,對標提升成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實現方式。2013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中央企業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對標指引》,要求中央企業針對世界一流企業十三項要素開展對標管理,明確了對標管理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對標要素評價體系、對標類型及主要特征、對標工作基本流程、對標工作保障服務體系等內容。2020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要在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以對標世界一流為出發點和切入點,對照世界一流企業、行業先進企業找差距,有針對性地采取務實管用的工作措施,推動部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與此同時,還指出了對標提升行動的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強戰略管理,提升戰略引領能力;加強組織管理,提升科學管控能力;加強運營管理,提升精益運營能力;加強財務管理,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加強科技管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風險管理,提升合規經營能力;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科學選人用人能力;加強信息化管理,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另一方面,示范創建成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抓手。2019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有關事項的通知》,確定了10家中央企業為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2019年12月中國寶武集團被確定為第11家創建示范企業),示范企業可以自主決策、綜合運用混改、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各項國企改革政策?!秶蟾母锶晷袆臃桨福?020—2022年)》也將“深化世界一流企業創建示范工程”作為五大國企改革專項工程之一,要求綜合運用多項措施,支持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揮示范引領和突破帶動作用。此外,國務院國資委還通過重點領域建設行動推動世界一流企業創建,如2022年2月印發了《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10—15年左右的努力,絕大多數中央企業建成與世界一流企業相適應的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一批中央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二、實踐邏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做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頂層設計的指引下,中央企業圍繞著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積極開展相關實踐,探索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實現方式和路徑,形成了以戰略層面導入為引領、以對標管理提升為重點、以示范標桿創建為抓手、以深化國企改革為依托、以完善推進機制為保障的做法。

(一)以戰略層面導入為引領

按照企業運行的一般邏輯,“使命決定戰略定位、戰略定位決定戰略內容、戰略內容決定組織結構、組織結構決定企業運行效率、企業運行效率決定企業使命的實現”[6],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首先是在戰略層面實現導入,以此引領企業整體運營和實施行動。目前,絕大多數中央企業都在戰略層面進行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導入,包括在企業愿景和戰略目標兩個層次的導入。從導入方式來看,既有直接采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普適型表述,即普適導入,又有結合行業特色和企業實際的特定型表述,即特定導入。結合導入層次和導入方式,中央企業對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層面導入可以分為四種類型:企業愿景的普適導入、企業愿景的特定導入、戰略目標的普適導入、戰略目標的特定導入,其中企業愿景的特定導入和戰略目標的特定導入兩種類型居多。

對于企業愿景的普適導入,中國電科、南方電網、中國一重、中鋁集團、華潤集團、中國電建、招商局集團均直接將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公司愿景。對于企業愿景的特定導入,中核集團、兵裝集團、中國航發、中國石油、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國家電投、中國一汽、中遠海運、東航集團、中國五礦、中國旅游集團、中國煤科、中國建材集團、中國中車、中國建科、中國黃金集團、中國華錄都結合行業特色提出了建設特定類型世界一流企業的愿景,如國家電投的企業愿景是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中國五礦的企業愿景是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金屬礦產企業集團。對于戰略目標的普適導入,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寶武、中林集團、鞍鋼集團均直接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公司發展戰略目標。對于戰略目標的特定導入,中國航天科工、航空工業、中國船舶集團、三峽集團、中國移動、中國星網、中礦資源集團、中國中化、國投集團、中國化學、礦冶集團、中國交建、中國電氣裝備都結合行業特色提出了建設特定類型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如中國航天科工的戰略目標是要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中國電氣裝備的戰略目標是要建成世界一流智慧電氣裝備集團。

(二)以對標管理提升為重點

對標管理與提升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實現方式。在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部署下,中央企業于2013年和2020年兩次開啟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的行動,通過找差距、補短板、鍛長板全面朝著世界一流企業方向邁進。在最新一輪的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中,中央企業圍繞著戰略管理、組織管理、運營管理、財務管理、科技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八個方面,聚焦“與誰對”“對什么”“怎么對”的核心問題,按照部署、組織落實和評估深化三個階段予以全面推進。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信息,中央企業分層級分領域確定了1 000多家領先企業作為對標對象,共設置2 425個可量化提升指標,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對標提升行動平均完成進度達到92.01%,對中央企業完善管理體系、增強管理能力、提升管理價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堅實的管理支撐。

中央企業普遍建立了“一個實施方案、一個提升清單、一套對標樣本、一套評價體系”的“四個一”對標提升模式,形成了全過程、全級次、全方位的對標管理體系。比如,南方電網公司制定和印發了《南方電網公司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2020—2022年)實施方案》,提出在九大領域對標世界一流企業、行業先進企業、細分領域冠軍,明確9個方面35項重點舉措127項具體任務,并附有“對標提升工作清單”。與此同時,南方電網公司建立了包括自身在內的52家對標樣本企業庫,提出了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的28個關鍵指標。中國中車集團制定了“1+10+N”的對標管理提升行動綱領文件體系,其中“1”即《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10”即10個專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N”是各一級子公司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選擇以西門子、阿爾斯通、日立、龐巴迪、通用電氣、川崎重工等6家企業作為對標對象,從顯性指標評估維度和全球性、卓越性、系統性、動態性等角度開展對標,確立了3 342項具體措施和成果目標清單。在此基礎上,構建了“1—2—3—10”管理提升路徑,其中“1”是以打造與世界一流企業匹配的管理軟實力為核心目標,“2”是統籌集團總部和子公司兩個層面系統提升,“3”是圍繞精益強基、協同賦能、價值攀高三個維度打造快速提升管理水平的驅動引擎,“10”是推進十大領域在管理體系、管理能力上創新引領和全面提升。南航集團編制了《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發展綱要》,統籌選擇19個對標對象,以18個對標指標和37個標桿做法為牽引,明確對標提升行動實施路徑,開展全面對標學習。南航集團全面實行清單式管理、銷號式落實,將各管理領域、各層級的對標任務細化為行動計劃表,集團層面共制定53項對標任務清單,65個二級單位全面承接集團任務清單,共制定1 250多項主要行動,確??偛亢投墕挝浑p提升。

(三)以示范標桿創建為抓手

示范標桿創建是探索世界一流企業建設規律和模式、形成典型做法和經驗并予以推廣的重要方式和抓手,是一種發揮先進企業引領示范作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部署下,中央企業群體層面開展了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行動,航天科技、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國寶武、中航集團、中國建筑、中國中車集團、中廣核等11家中央企業都高度重視,圍繞“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的世界一流企業核心內涵,全面推進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效,對其他中央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日益彰顯。比如,國家能源集團制定和印發了《國家能源集團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推進方案》,由1個主方案和7個配套措施組成,全面、翔實規劃了創建總體目標及分階段目標、行動綱領、實施路線圖和時間表。按照這一推進方案,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打造創新型、引領型、價值型企業集團,推進清潔化、一體化、精細化、智慧化、國際化發展(“三型五化”),努力實現安全一流、質量一流、效益一流、技術一流、人才一流、品牌一流和黨建一流(“七個一流”),加快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中國石油制定和印發了《集團公司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框架方案》,明確了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了按“三步走”全面高質量建成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進一步來看,一些中央企業除了在整體層面開展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行動外,在集團公司內部的下屬企業也實施了示范引領創建活動,為集團公司整體創建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撐。比如,國家電網公司選擇國網江蘇電力、國網天津電力、國網數字科技等10家所屬單位作為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典型引領單位,在系統內部開展示范引領創建活動。

為了更加有效地開展世界一流管理對標,分層分類總結提煉管理提升成功經驗,推動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國務院國資委于2021年開展了管理標桿企業、標桿項目和標桿模式(“三個標桿”)創建行動,以發揮管理標桿“以點帶面”的示范帶頭作用。2021年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標桿項目和標桿模式名單,共有200家標桿企業、100個標桿項目和10個標桿模式入選,其中包括中央企業143家標桿企業、81個標桿項目和9個標桿模式。中央企業的9個標桿模式是在長期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具有領先性和科學性、成效顯著且可以示范推廣的管理模式,包括中國寶武的企業整合融合管理模式、華潤集團的世界一流戰略導向管理模式、中國華能的“五步三化”精智管理模式、國家電網公司的“集團化、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管理模式”、中核集團的“六大控制七個零”高質量精細化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中國中車集團的中國高鐵裝備自主創新管理模式、國投集團的“5M”管控模式、東航集團的“盤、規、治、用”數據治理模式、中國聯通的轉型改革一體化管理模式。除了國務院國資委層面推動“三個標桿”創建行動外,一些中央企業內部也開展了“三個標桿”創建活動。比如,中國石化在內部開展標桿選樹活動,將管理標桿創建延伸到基層,先后評選確定12家標桿企業、9個標桿項目、43家標桿基層單位;國家電網公司開展內部“三個標桿一個示范”創建活動,選樹12個標桿模式、30個標桿項目、50家標桿企業和50個示范基地;南航集團大力推動開展內部管理標桿創建,選樹了10個卓越標桿、20個示范標桿和40個優秀標桿。

(四)以深化國企改革為依托

世界一流企業創建與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并不是相互獨立和割裂的,而是緊密關聯和高度協同的。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不僅為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重要動力,而且成為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協同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1+N”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取得多個方面的重要突破,中央企業的體制機制改革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實施,推動中央企業在多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的突破。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6月底,中央企業和地方省級層面的改革任務舉措均已完成95%以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主體任務基本完成。中央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組整合、“兩非”(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剝離、公司制改革、三項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快推進和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加健全,這些都極大增強了中央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舉措,有力推動著中央企業朝著世界一流企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從企業個體來看,中央企業普遍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緊密結合起來,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與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同部署、同推進、同深化,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聚勢賦能。一方面,11家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的中央企業被賦予深化改革的相關政策和任務,它們在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過程中將綜合運用混改、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措施與自身正在承擔的改革試點任務結合起來。比如,中國寶武既是“2+19”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企業,又是11家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之一。中國寶武將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結合起來,通過試授權經營、試治理提升、試機制創新、試布局優化,不僅于2022年6月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而且大大提升了經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對中國寶武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中央企業將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與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結合起來,實現二者的協同推進。比如,中國建筑在《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決定》中,圍繞黨的領導、戰略導向、深化改革、人才強企、創新發展、國際化經營、防范風險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其中明確將深化改革作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舉措。中國海油將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與集團“五個戰略”實施方案、“十四五”規劃深度融合,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協同推進,與降本提質增效等日常工作同步實施。

(五)以完善推進機制為保障

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絕不只是“運動”式的短期行為,而應形成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長效機制。為了更加有效和長效地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央企業堅持系統謀劃,構建相應的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建設工作扎實有序推進。比如,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單位同步成立領導機構,公司領導靠前指揮,各部門協調聯動,形成上下貫通、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中國石油明確由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創建工作,建立了由改革辦牽頭、業務部門參與、專業公司協同的推進機制。中國海油集團總部成立以黨組書記和董事長為組長、黨組成員為組員的對標提升行動領導小組,以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專項工作組,所屬單位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三位一體組織體系,形成統籌謀劃、上下貫通、層層部署、一體推進的工作局面。中國華錄集團建立集團總部、子公司一體化的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組織體系,以對標為切入,明確目標和任務,形成專業職能部門與產業經營主體上下統籌謀劃、分步推進的工作方法;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工作組,小組成員由各個職能部門和各二級子企業的主要領導構成。

三、主要成效:中央企業邁向世界一流的“五力”得到顯著提升

中央企業通過一系列的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行動,價值創造能力、創新力、現代治理能力、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朝著“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邁出更大更堅實步伐。

(一)價值創造能力穩步提升

價值導向是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要素,既包括經濟運行效率與效益,又涵蓋承擔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的社會價值[1]。

從前者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以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為切入點,以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為重點,著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企業發展質量、效益、效率、效能顯著提升,經濟價值創造能力穩步增強。在資產總額方面,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75.6萬億元,較2012年底增長141.1%。在營業總收入方面,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41.7萬億元,同比增長17.7%,較2012年增長60.1%;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在利潤總額方面,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27.0%,較2012年增長90.2%;2022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增長4.3%。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2012—2021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達到15.7萬億元,年均增長8%。在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方面,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2021年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人工成本利潤率分別為6.8%、7.1%、80.7%,較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之初分別提高2.3個、2.4個、26.8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達到69.4萬元,增幅達32.2%,是全社會平均水平的5倍多;2022年上半年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為76.4萬元,同比增長了11.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4%,總體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從后者來看,爭做履行社會責任典范企業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三個典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企業在創建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積極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不僅主動發揮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作用、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骨干中堅作用,而且在樹立中國企業負責任的海外形象中勇當“排頭兵”,在國內和海外的社會價值創造能力與水平均不斷提升。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在落實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方面的簽約項目達到3 849個,參與雄安新區項目超過900個,真正成為保障黨和國家重大戰略落地的主力軍。中央企業累計上交稅費18.2萬億元,上交國有資本收益1.3萬億元。2016年以來中央企業累計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近千億元,定點幫扶的248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全部脫貧摘帽,1.2萬個各類扶貧點全部脫貧出列,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央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十三五”期間單位產值綜合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超過20%,單位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二五”末下降約18%?!吨袊髽I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21)》數據顯示,2021年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58.2,領先于國有金融企業(56.3)、其他國有企業(44.1)和民營企業(33.7),較2012年提高12.7[7]。另一方面,中央企業在海外運營中主動致力于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積極履行在東道國的社會責任,負責任地開展海外運營。根據《中央企業海外社會責任藍皮書(2021)》的調查結果,中央企業普遍將促進經濟發展(97%)、帶動稅收與就業(88%)、促進文化融合(69%)、增進民生福祉(69%)、帶動當地企業發展(69%)作為對當地創造的最大價值,并以多種措施積極參與東道國生態保護。

(二)創新力顯著提升

創新領先是世界一流企業最重要的特征,是中國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維度[2],也是中央企業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圍繞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創新領先”的要求,將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己任,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擺在企業發展的更加突出位置,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提升創新產出和原創技術供給,努力建設和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從創新投入來看,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2021年中央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達9 045.9億元,同比增長16.1%,約占全國總投入的32.5%,研發投入強度達2.5%。2012—2021年,中央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6.2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0%,建成700多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和7個創新聯合體。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研發經費投入3 786億元,同比增長19.7%,研發投入強度同比提高0.12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3月,中央企業的國內外研發機構數量達4 36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91個。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擁有研發人員107萬人,較2012年底增長53%;擁有兩院院士241名,約占全國院士總數的1/7。

從創新產出來看,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央企業申請專利23.5萬項,同比增長14.7%,較2016年增長72.4%,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4.4萬項,同比增長18.9%,較2016年增長81.2%;中央企業獲得授權專利14.9萬項,同比增長20.1%,較2016年增長61%;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業累計擁有有效專利90.2萬項,同比增長17.2%,較2016年增長85.7%,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7.6萬項,同比增長16.2%,較2016年增長108.7%?!笆濉逼陂g,中央企業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364項,占全國同類獎項總數的38%。不僅如此,中央企業作為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先行者,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攻克和解決了一批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關系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在多個技術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有效填補了多項空白,創造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世界級科技成果。中央企業在高鐵、集成電路、5G通信、工業母機、能源電力等多個關鍵領域不斷突破,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北斗導航等多個“大國重器”上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港珠澳大橋、深海一號油氣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等多項重大工程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三)現代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中央企業著眼于構建符合世界一流企業“治理現代”要求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要手段,加快建立和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體制機制更加靈活、更加有效,大大增強了企業發展活力和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全面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從根本上確立了企業的獨立市場主體地位,企業自主參與市場競爭和國際競爭的意愿、動力、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央企業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取得實質性進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取得積極成效。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累計實施混改4 000多項,引入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超過70%,比2012年底提高近20個百分點[8]。中央企業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加快建立健全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公司治理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效能持續提升。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3月底,已有1.29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設立董事會,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的企業比例達到99.6%;1 421戶中央企業重要子企業落實董事會職權,其中95.2%的企業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96.9%的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建立了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中央企業加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不斷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并取得實質性進展,制度的激勵約束效應日益顯現。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部中央企業集團已建立對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制度,98.5%的中央企業子企業已與經理層簽訂有關合同或契約(含職業經理人)。目前,實行全員績效考核的中央企業占比達到99.6%,中央企業開展中長期激勵的子企業達到4 487家,占具備開展中長期激勵條件的各級子企業的比例為87.4%。

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創造世界一流的管理是“治理現代”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9]。中央企業以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為契機,積極推進管理創新和管理變革,管理理念、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效果不斷優化,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程度持續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創新性、領先性、示范性的管理模式。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從2020年6月開始開展對標提升行動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修編管理制度5 827個,2 405個管理成果獲得省部級及以上表彰。從典型的管理模式創新來看,華潤集團探索形成了由戰略規劃體系、商業計劃體系、管理報告體系、戰略審計體系、戰略評價體系、經理人考核體系構成的6S戰略管理體系,以及由資本結構、現金創造、現金管理、現金籌集、資產配置構成的5C價值管理體系。國投集團探索建立了“以價值創造為核心,以協同管理共創價值,以全面風險管理保護價值,以投資管理發現價值,以投后管理提升價值,以退出管理實現價值”的涵蓋股權全生命周期、以“總部、子公司、投資企業”三級管理架構為載體、以“要素管理、分類授權、流程把控”為依托、適應國有多元化資本投資公司特點的“5M”管控模式。

(四)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世界一流企業應當能夠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擁有所屬行業的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10]。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按照打造“成為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的要求,積極打造和提升行業影響力和產業引領力,不斷增強品牌影響力,國際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從行業影響力來看,一方面,中央企業越來越重視在所屬行業搶占國際標準話語權和制高點,積極爭取國際標準建設項目,主動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在某些領域甚至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引領者和主導者,實現由“跟跑”向“領跑”的轉變,推動越來越多的產業技術標準由國內標準轉化成全球通用標準。比如,中國移動在3GPP、ITU等國際標準組織累計牽頭5G國際標準項目156個,主導R17關鍵領域標準制定。中國機械總院是先進制造工藝、核心基礎零部件、現代服務業中76個領域和方向的國內技術對口單位,截至2021年10月,牽頭制定國際標準總量達到50項,約占中國牽頭制定國際標準總量的5%。截至2022年1月底,中國石油主導修訂并發布國際及國外標準35項,獲立項批準的在研國際及國外先進標準制修訂項目22項。另一方面,中央企業將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為促進產業鏈協同、應對全球競爭的重要方式[11],通過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提升中央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層級,進一步增強中央企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目前,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公布兩批鏈長企業名單,通過實施現代產業鏈“鏈長”行動計劃,中央企業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大提升了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影響力和引領力。

從品牌影響力來看,國務院國資委早在2013年12月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中央企業要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2020年5月,國務院國資委提出探索開展“品牌提升專項行動”,目前正在籌備實施“中央企業品牌提升行動”,以加快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領先品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和全面加強品牌建設,大力推行品牌戰略,品牌價值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央企品牌邁進世界一流品牌陣營。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的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前10名中有5家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品牌,其中國家電網品牌已經連續七年位居該榜榜首,品牌價值實現連續16年攀升。在英國品牌金融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2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有18家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或其子公司品牌入圍,包括7家入圍榜單前100強,其中國家電網品牌和中國移動品牌都進入榜單前50強。此外,中央企業打造的“中國航天”“中國交通”“中國橋梁”“中國裝備”“中國核電”等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塑造形成了一批全球知名品牌。

(五)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

具有全球競爭力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必要條件[2],反映出世界一流企業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在全球特定行業或領域中的相對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致力于打造“成為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特別是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海外運營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顯著提升。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披露的數據,目前中央企業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8萬億元的海外資產,境外機構和項目超過8 000個,海外員工達到125萬人?!笆濉逼陂g,中央企業實現的海外營業收入超過24萬億元,利潤總額接近6 000億元,對外投資收益率達到6.7%。根據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名單,2021中國100大跨國公司中有37家為中央企業,占比近40%,有6家中央企業位于榜單前十位,入圍中央企業平均海外資產1 348億元,平均海外收入918億元,平均海外員工13 543人。另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公布的“2021世界100大跨國公司”榜單顯示,有10家中國大陸企業入圍,其中有7家為中央企業。與此同時,一些中央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程度不斷提高,海外運營質效得到提升。比如,2020年中遠海運和中國有色的跨國指數分別為43.68和41.79,較2019年分別提高14.42和5.23;國機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國際化經營的典型代表,其涉外經營收入已超過企業總收入的60%。

中央企業不僅在建筑、船舶、能源等行業或領域形成了一批擁有較強競爭力的領先企業,而且在全球企業競爭排位中也越來越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實力。從前者來看,在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發布的2021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中,有9家中央企業進入榜單前50強,其中中交集團、中國電建、中國建筑三家企業位列榜單前10強。從后者來看,有47家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進入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較2012年增加4家;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平均排名為168位,較上年躍升26個位次;位于榜單前100位的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由上一年的15家增加到19家;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再次躋身全球前五,分別位列第三、四、五位。

四、基本經驗: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五個堅持”特征

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多年探索與努力中,深入把握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成長規律,立足我國國情和央企企情,初步形成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使命驅動、堅持內外兼修、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的基本經驗和鮮明特征。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根本保證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這為新時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2]。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也不例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為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是確保中央企業保持正確發展道路和方向的內在要求。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不僅需要科學把握世界一流企業發展的普遍規律,而且要深深嵌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情境,而堅持黨的領導則是這一制度情境的根基和核心。

事實證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對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揮了最根本的作用,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獨特優勢。中央企業通過提升黨的政治建設質量,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政治保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打造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制度保障;提升干部隊伍建設質量,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家隊伍,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組織保障;提升基層黨的建設質量,打造黨在經濟領域執政的堅強堡壘,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夯實了基礎;提升黨風廉政建設質量,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13]。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推動將黨的領導全面融入企業改革、將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將黨的領導全面融入生產經營,充分發揮了黨的領導對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把方向、優制度、促發展的積極功能,初步形成了“一流企業需要一流黨建,一流黨建引領一流企業”[13]的良性互動格局,催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道路。

(二)堅持使命驅動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要義

使命是企業存在的理由、價值和意義,明確企業使命就是要回答“本企業是個什么樣的企業?應該是個什么樣的企業?將來應該是個什么樣的企業?”三個問題[14]。世界一流企業都擁有明確的使命[15],通常都是胸懷人類、心系社會、服務國家的使命驅動型和社會價值驅動型企業,往往表現出超越純粹商業追求和企業個體利益的更高層次使命。尤其是在當今商業社會化、社會商業化趨勢日益明顯的情境下,使命驅動與企業的可持續性商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社會使命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可持續商業價值創造的源泉。國內外企業實踐表明,堅持長期主義的使命驅動型企業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更持久的成長耐力,更有可能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中央企業要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更是如此,必須擁有一流的使命追求,將高層次的社會價值追求和偉大的使命擔當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把國家使命和人類使命置于首要位置,在有效踐行國家使命和人類使命過程中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商業價值創造,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力。

從國家使命來看,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力量,其發展立足于、根植于和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因而出色地承擔國家使命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立身之本和重要目的。中央企業要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身的奮斗目標和終極使命[16],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致力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為企業的不懈追求和長期任務。在實踐中,中央企業普遍將這一終極使命或國家使命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緊密結合起來,將其作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驅動力和方向指引。以終極使命為引領,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積極承擔國有企業“六個力量”的使命定位,將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要求融入其中。從人類使命來看,中央企業作為在全球占據舉足輕重地位和在行業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企業,參與破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推動社會持續進步是其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客觀要求和應盡義務,也是其獲得全球合法性和國際社會認可的必然選擇。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積極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將致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作為使命追求,立足自身優勢主動參與解決全球性的重大社會問題,最大限度地貢獻于可持續發展,成為塑造一流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三)堅持內外兼修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要求

內外兼修是指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從企業內部與外部、國內與國際全面推進,前者要求中央企業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后者則意味著中央企業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無論是企業成長的一般規律,還是世界一流企業的高標準,抑或中央企業的特殊性,都要求中央企業以高水平內外兼修的方式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從內強素質、外塑形象來看,一方面,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是要練好內功,從產品、服務、流程、管理、要素、創新等方面全方位地提升素質能力,構建與世界一流企業相匹配的硬實力,真正做到“產品卓越”“創新領先”“治理現代”。中央企業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其目的就是要從管理入手,全面增強中央企業的內在素質能力,打造一流的硬實力。另一方面,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要求其在行業甚至全球范圍內獲得廣泛認可,構建負責任的企業形象,打造高知名度、高美譽度、高忠誠度的品牌,真正實現“品牌卓著”和廣受尊重。中央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和參與,大力推進品牌建設與傳播,目的是要構建卓著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打造一流的軟實力。

從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看,中國超大市場規模優勢、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與穩定性要求,疊加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央企業立足國內、全球運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中央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構建一流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產業發展引領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應當樹立全球視野和全球思維,堅定和穩步推進國際化運營,統籌國內與國際布局,高效整合與利用全球要素資源,高水平開展全球合作,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與控制力,真正成為高度全球化的“中國企業”。特別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在全球新的動蕩變革期,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要求中央企業對全球經貿變化、產業演進、技術變革和國際政治演變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度的把控力,能夠動態調整和快速革新全球化戰略與國際化運營,實現全球發展的風險可控和最優推進,確保企業全球競爭力的穩步提升。

(四)堅持改革創新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路徑

變革創新是世界一流企業的生命力所在,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和關鍵路徑。從全面深化改革來看,現代企業制度尤其是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是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條件,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進而實現“治理現代”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經之路。雖然經過40多年的國資國企改革,中央企業在優化體制機制上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與世界一流企業所要求的更加靈活高效、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機制仍有差距,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體制機制制約仍然存在。這意味著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形成一流的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事實證明,中央企業將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協同推進,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促轉型,以改革創一流,對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形成了強大動力、制度激勵和發展活力。

從創新來看,無論是世界一流企業的“創新領先”要素標準,還是中央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定位,抑或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都意味著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實現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創新領先”,一方面可以使中央企業構建形成一流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對全球產業發展的引領力和控制力,奪得全球科技競爭與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另一方面能夠增強中央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實現并保持“產品卓越”,形成全球領先的市場競爭力、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對中央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邁向世界一流企業起到了巨大促進作用。中央企業的實踐探索表明,堅持創新引領,以創新生成活力,以創新創造卓越,以創新塑造競爭力,對于中央企業打造一流動態能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極其關鍵。尤其是,當前中央企業的創新力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總體上還不強,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要求中央企業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將打造領先的創新力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堅持問題導向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有效方法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彼?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中國改革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和方法,而且被證實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將“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在推進的頂層設計層面和企業實踐層面都形成了“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方法。從頂層設計層面來看,針對世界一流企業在認知理解和實現方式上存在的模糊性,國家在頂層設計上首先系統回答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要不要”的戰略方向問題、“為什么”的價值意義問題、“是什么”的基礎認知問題、“什么樣”的建設標準問題、“如何做”的推進路徑問題,解決了制約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思想認識不足和方法路徑不清問題。與此同時,國家在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過程中,將破解中央企業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與世界一流企業創建行動緊密結合起來,以創建行動為契機推動相應問題的解決。

從企業實踐層面來看,中央企業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通過對標找差距和補短板,本質上就是典型的問題導向方法。中央企業與選定的對標對象即世界一流企業進行比較,發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即發現問題),然后對差距和問題及其成因進行剖析(即剖析問題),據此提出改進策略和解決方案(即解決問題)。中央企業在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中,普遍建立了提升任務清單,提出了具體改進措施,在操作層面形成了“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實施方法。比如,中遠海運在集團層面制定了對標管理提升方案清單,包括戰略、組織、運營、財務、科技、風險、人力資源、信息化、品牌等九大重點管理領域、22條具體措施。中鋁集團構建了全要素對標管理新模式,集團層面、戰略單元、實體企業分別與各自對標對象進行對標找準差距,剖析產生差距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資源配置、商業模式等原因,確定年度對標目標值,并圍繞價值創造目標,制定措施可執行、指標可量化、過程可追溯、節點可控制的追標事項清單,開展逐級月度跟蹤,確保工作措施和業務事項清單全面落地。

五、深化方向:未來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五大舉措

盡管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步伐加快并取得積極成效,但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還存在差距,特別是在效益、創新、國際化和品牌等非規模維度上尚未達到世界一流水平[2],加快培育和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仍然是新發展階段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突出任務。未來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共同發力,聚焦突出問題補短板,構建核心能力鍛長板,加強制度供給優生態,分類分步、多措并舉推動中央企業朝著世界一流企業方向走深走實走新。

(一)分類分步推進

近百家中央企業之間差異較大,不僅具有不同的產業布局和主營業務,而且在規模、效益、資源、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存在差別,因此它們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起點上是有明顯差異的,需要實行差別化的分類推進策略。根據不同中央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之間的差距程度,可以將它們分為接近型、較近型、較遠型和遠距型四種類型。接近型主要是已經具有較強全球競爭力的優勢中央企業,如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前50位的中央企業;較近型主要是具有一定全球競爭力的基礎較好的中央企業,如排在《財富》世界500強中50位之后且在行業中處于領先的中央企業;較遠型是指與世界一流企業差距較大、基礎一般的中央企業,這類企業通常在行業中也缺乏領先優勢;遠距型是指與世界一流企業差距巨大、基礎較為薄弱的中央企業,通常在行業中的地位也不高。對于接近型中央企業,可以推動其鞏固領先優勢,盡快補齊短板,消除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差距,在中央企業群體中率先建成世界一流企業。對于較近型中央企業,可以推動其扎實開展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工作,加快縮小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差距,穩步由較近型轉變為接近型,朝著世界一流企業加快邁進。對于較遠型和遠距型中央企業,重點是要加強與世界一流企業對標,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全方位進行持續改進,努力爭先創優。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復雜的長期任務,因而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統籌策劃、分步實施,確保有序推進、穩步見效。一方面,對于中央企業群體總體上可以按照“筑基礎、上臺階、成一流”的路徑分步推進,明確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推進方向與重點,推動中央企業整體向世界一流企業不斷邁進;另一方面,對于接近型、較近型、較遠型和遠距型四種類型的中央企業,則應采取分步推進的策略,按照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思路有序推動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此外,對于中央企業個體而言,其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明確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建設目標、重點任務,確立不同階段需要打造的創建里程碑,按計劃、分步驟、有重點、可持續地開展創建工作,形成不斷進步、不斷深化、不斷見效的工作格局。

(二)深化專項行動

無論是專項行動的針對性、集中性和深入性特點,還是已經開展的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專項行動取得的效果,都表明開展專項行動是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有效抓手。對于正在開展的專項行動,需要進一步深入推進、鞏固深化,以求取得最佳效果和形成長效機制。重點是要深入推進和適時擴大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行動,針對11家正在創建示范企業的中央企業,要繼續深化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各項工作,探索創新和挖掘總結樣本典型,打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創建經驗和做法,真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此基礎上,可以考慮擴大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行動,適時啟動第二批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的行動,再選擇5—10家基礎較好、具有行業引領力、影響力大的中央企業作為創建對象,全面推進相關創建活動。要鞏固深化、全面評估和持續改進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既要推動中央企業以更大力度、更準施策、更實舉措確保既定的對標管理提升方案和工作清單全面落地,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又要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后評估;既包括中央企業開展的自我評估,又包括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開展對標管理提升行動整體效果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中央企業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進行持續改進,推動中央企業建立健全對標管理提升的長效機制,將對標管理提升變成中央企業優化經營管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常態化抓手和有效方法。

對于將要開展的專項行動,要精心謀劃,既要明確專項行動的目標任務,又要制定包括專項行動內容、步驟、措施的具體方案,同時還需要對開展專項行動的企業對象范圍進行確定或選擇。在此基礎上,需要依據策劃方案嚴格落實專項行動的各項內容和要求,在執行上不打折扣,鼓勵企業在規定動作之外進行自主創新探索,從而使專項行動得真干、見實效。一方面,要做好已經確定要開展的兩個專項行動,即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和中央企業品牌提升行動。前者要求中央企業選擇與自身行業屬性類似的世界一流企業為對標對象,構建價值創造核心指標,高標準開展對標提升,找到價值創造能力的差距并實施提升舉措,推動企業發展由數量型、規模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從注重短期績效向注重長期價值轉變;后者要求中央企業從“品牌卓著”要求出發,從品牌定位、品牌規劃、品牌形象、品牌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品牌建設提升,增強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和影響力,形成一批管理科學、貢獻突出、價值領先的卓著品牌。另一方面,針對中央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普遍存在短板的領域,尤其是對于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至為關鍵的薄弱領域,可以考慮新增相應的專項行動,如中央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以推動中央企業普遍性地實現補短板、強弱項。

(三)構建動態能力

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在于提升全球競爭力,而全球競爭力的核心在于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盡管核心競爭力對于不同行業的企業表現出不同的具體內容,但在當前高度動態多變的環境下,核心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中體現為企業的動態能力。動態能力是整合、構建和重新配置內外能力以適應快速多變環境的能力[17],是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新來源,甚至被認為是世界一流企業成長的關鍵要素之一[1]。中央企業普遍存在的“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問題,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而凸顯的核心競爭力不足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企業普遍缺乏動態能力,因而構建動態能力、打造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任務。中央企業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過程中,需要將構建動態能力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戰略層面推進動態能力建構,形成高水平的環境洞察能力、變革更新能力、技術柔性能力和組織柔性能力[18],這樣不僅能確保企業在動態競爭中獲得動態優勢,而且能夠使企業在高度動態多變環境下實現基業長青。

從中央企業群體層面來看,構建動態能力要求建立企業動態能力的識別框架、程序和方法,推動不同行業的中央企業開展動態能力識別,形成不同行業企業動態能力的要素構成體系。在此基礎上,推動各中央企業開展動態能力的自我評估,尤其是與所在行業的世界一流企業進行比較分析,明確動態能力的建構方向和路徑。雖然不同行業企業動態能力的要素構成和具體內容不同,但在當前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創新能力成為一種普適性的動態能力構成要素。推動中央企業構建動態能力,應當大力推動中央企業高水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加強技術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創新領先”態勢。從中央企業個體層面來看,構建動態能力要求中央企業樹立動態能力意識,把握動態能力的演變規律,對自身的資源基礎、能力構成和行業所需的核心能力能夠深度剖析,形成企業需要構建的動態能力“畫像”。以此為基礎,從戰略層面和運營層面對動態能力構建進行全面設計,在實踐與操作層面對動態能力的構成要素進行建構,并通過協同推動動態能力的整體增進,形成與世界一流企業相匹配、能夠創造可持續核心競爭優勢的動態能力體系。

(四)加強評估評價

評估評價既是把握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現實基點的客觀要求,又是把控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進展程度與效果的基本方法。因此,加強評估評價對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評估評價應當全面開展,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評估評價,包括對中央企業群體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整體進展和取得的成效進行評估評價,以及對所有中央企業個體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績效表現進行評估評價。整體評估評價有助于把握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成績與問題,個體評估評價可以形成對中央企業開展世界一流企業創建工作的激勵約束。第二個層次是中央企業開展的自我評估評價,既包括自身在世界一流企業指標上的實際表現評估,又涉及對選定的世界一流企業進行橫向比較評估。前者可以縱向考察中央企業自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進步情況,后者則有助于發現自身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存在的差距與短板。第三個層次是社會上第三方機構開展的世界一流企業評估評價,包括通用型評價和行業性評價,目的是發現、驗證、分析和改進中國出現的或潛在的世界一流企業,以及從第三方視角對這些企業與國際上世界一流企業進行比較分析,探尋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改進之策。

無論是哪種層面的評估評價,構建合意的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不同的指標決定了最終的評估評價結果。目前一些機構研究推出了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一些中央企業也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但總體上存在較多分歧,缺乏一套公認的、被證實行之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茖W有效地開展評估評價,亟須建立一套合意的、能夠形成較大范圍共識的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合意的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應當重點考慮三個方面:一是以對世界一流企業的科學認知為基礎,能夠真實反映世界一流企業的構成要素和完整畫像,比如可以將“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作為構建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的要素基礎;二是采取“統一的底層構面+差異化的具體表征指標”方式構建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即在底層構面上可以采取高度概念化、集成性的維度指標,以反映世界一流企業的一般特征和運行規律,在表征層的具體指標既包括通用性的分解指標,又可以考慮加入反映行業特色的指標,以反映現實中世界一流企業的多樣性特征;三是要考慮制度情境的差異性,中央企業開展世界一流企業評估評價的指標體系應當符合中國國情、央企特點,而不只是普適性指標體系的照搬照抄,必須能夠真正反映中國企業、中央企業的特殊性與特色。

(五)優化制度供給

無論是世界一流企業的“治理現代”要求,還是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制度保障需求,都意味著加強制度供給和優化制度環境具有重要性與迫切性。從“治理現代”來看,應當著眼于建立健全與世界一流企業相匹配的體制機制,繼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中央企業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增強制度活力、激發制度動力、創造制度合力、釋放制度效力,形成適于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制度安排。重點是要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緊密結合起來,突出以混促改,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繼續深化中央企業的公司治理改革,不斷優化治理結構,有效發揮不同治理主體的功能作用,持續完善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繼續深化三項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加快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健全市場化用工制度,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選擇和創新適宜的激勵方式,進一步建立健全針對不同層級員工的激勵約束體系;繼續深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動向不同類型的中央企業進行更大程度和更加有效的授權放權,大力推行治理型管控、差異化管控,形成授權放權與監督管控“雙精準到位”。

從制度保障來看,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復雜工程,需要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制度支持與保障。在政府層面,一方面需要對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工作進行制度完善和細化,在《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操作指引》,以便為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更加細化、更具針對性的指引;另一方面需要對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對創建過程中涉及的政策協調提供多部門聯動,將創建工作納入中央企業業績考核,建立健全相應的容錯糾錯機制,對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形成更加有效的激勵約束。在企業層面,中央企業需要著眼于建立創建世界一流企業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創建的組織保障,建立健全創建的工作制度,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完善相應的考核機制,在企業內部形成更加有力的激勵約束。在社會層面,針對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推動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和社會主體參與合作,聚集整合更多的社會力量,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創建生態和更大的社會合力。

參考文獻

[1]黃群慧,余菁,王濤.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國際經驗與中國情境[J].中國工業經濟,2017(11):5-25.

[2]崔新健,歐陽慧敏.中國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進展、差距和策略[J].經濟學動態,2020(5):28-40.

[3]王勇.做強做優中央企業? 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J].國有資產管理,2011(1):4-8.

[4]張振剛,陳一華,肖丹.世界一流制造企業的特征、演進與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20(7):99-110.

[5]唐任伍,孟娜.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國還有多遠[J].企業文明,2020(8):6-7.

[6]黃群慧,余菁.新時期的新思路:國有企業分類改革與治理[J].中國工業經濟,2013(11):5-17.

[7]黃群慧,鐘宏武,張蒽.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2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8]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1)[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22.

[9]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新工業革命背景下的世界一流管理:特征與展望[J].經濟管理,2021(6):5-21.

[10] 楊永勝.新發展階段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再思考[J].中國發展觀察,2021(13):41-47.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產業鏈鏈長的理論內涵及其功能實現[J].中國工業經濟,2022(7):5-24.

[12]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J].國資報告,2021(10):6-10.

[13] 郝鵬.堅持用高質量黨建引領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J].人民論壇,2019(12):6-8.

[14] 彼得·德魯克.管理——任務、責任、實踐[M].孫耀君,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15] 許保利.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桿及特征[J].國有資產管理,2011(12):38-39.

[16] 黃群慧,張弛.新發展階段國有企業的核心使命與重大任務[J].國資報告,2021(3):24-26.

[17]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509-533.

[18] 焦豪,魏江,崔瑜.企業動態能力構建路徑分析:基于創業導向和組織學習的視角[J].管理世界,2008(4):91-106.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ng World-class Enterprises by Central Enterpris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WANG Xin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to become stronger, better and larger, and also an important direction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entral enterpris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state ha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the top-level desig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enterprises by central enterprises. It has systematically answered five basic question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enterprises, including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whether",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why", the basic cognition of "what",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how" and the promotion path of "where". In practice, the central enterprises have explored and formed the approach to building world-class enterprises, which is guided by strategic introduction, focused on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improvement, achieved by demonstration model creation, based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guaranteed by improving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The value cre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modern governance ability,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central enterprises have been constantly enhanced. They have concluded some basic experience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dhering to the CPC's leadership, mission driv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in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problem oriented.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it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ociety and other parties to promote the central enterprise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enterprises. We shoul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entral enterprises to go deeper and further in the direction of world-class enterprise from the aspects of classified and step-by-step promotion, deepening special actions, 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engthen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optimizing institutional supply.

Key words: world-class enterprises; central enterpris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猜你喜歡
中央企業國有企業改革
中央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對中央企業內部資本市場運作的研究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分紅、經營業績的研究
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路徑研究
發展混合所有制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中央企業集團產貿融結合促可持續發展路徑探析
國企改革深耕期公司治理機制的主動性設置與調整
淺談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
如何創新思維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