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最重要的拉赫瑪尼諾夫錄音收藏

2023-05-30 07:55文/何
鋼琴藝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尼諾夫拉赫瑪舞曲

文/何 寧

黃金時代偉大鋼琴家的名字在樂迷和收藏家的嘴里無非就是那幾位:紹爾(Emil von Sauer,1862—1942)、羅森塔爾(Moriz Rosenthal ,1862—1946)、布佐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1870—1938)、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列文涅(Josef Lhévinne,1874—1944)、霍夫曼(Josef Hofmann,1876—1957)、弗里德曼(Ignaz Friedman,1882—1948),而他們給后人留下的珍貴遺產,就是那些數量有限的錄音—這在近幾十年內都已成定論,它們代表了人類在鋼琴這件樂器上所達到的頂峰。而拉赫瑪尼諾夫在其中則是最特殊的一位,作為演奏者,他曾被一眾后輩鋼琴家票選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家;作為創作者,他今天依然是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自1992年RCA公司將他所有的錄音打包出版成CD以來,我們可以方便地聽到一位傳說中的人物是如何卓爾不群地彈奏肖邦、李斯特、舒曼等重要作曲家的代表作品的,最重要的是其中還包含了為數不少的老拉(樂迷中間略微不敬但非常親熱的稱呼)彈奏自己作品的錄音,我們不再需要靠幻想和猜測來判斷諸如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人是如何彈奏自己作品的,因為這些錄音清晰地展現了作曲家的創作理念,成為后世演繹的參照物。這套CD不知被多少收藏家、樂迷和學生反復聆聽,在他們感慨為何老拉沒有留下更多錄音的時候,2018年,一套隱藏了幾十年的珍稀錄音浮出水面,它成為了最重要的拉赫瑪尼諾夫收藏。

這套CD由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歷史錄音修復工程師馬斯通(Ward Marston)先生在他自家的同名公司出版,共三張。其中核心內容是1940年12月21日拉赫瑪尼諾夫在一次私人聚會上展示剛創作好的《交響舞曲》的鋼琴獨奏錄音,這是剛被發現的一次私人錄音,無比珍貴。這份錄音記錄在兩張雙面10英寸醋酸纖維唱片上,很有可能是在指揮家奧曼迪(Eugene Ormandy,1899—1985)家里錄制的,因為《交響舞曲》這部老拉最后一首帶編號的作品就是題獻給奧曼迪和他的費城管弦樂團,并且交由他們于1941年1月3日進行世界首演的,這份錄音記錄的正是老拉向奧曼迪和在場的一些不知名人士演示自己的創作想法。完整的錄音一共持續了33分鐘,聽起來收音的設備被放置在比較遠的位置,音質不算好,而且從老拉彈奏時充滿激情的哼唱和被解說打斷的彈奏,以及缺失了部分段落來看,他并不知道有人在錄音。盡管如此,這依然是一份無比珍貴的記錄,因為這是目前唯一可以聽到的最真實的老拉演奏錄音。

費城的音樂評論家亨利·普萊曾茨(H e n r y Pleasants)采訪拉赫瑪尼諾夫時,問他誰是當代最偉大的鋼琴家,老拉沉默很久說:“霍夫曼,”過了半天又說:“還有我?!备鶕F在留下的錄音資料來看,這話絕非是過譽和自傲的表現,這兩位巨匠在最佳狀態下的演奏至今無人能及。從數量來說,他倆的錄音超過了大部分黃金時代的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在RCA出版的CD全集共十張,當年就是由馬斯通先生制作,近期又由Naxos歷史錄音品牌陸續重制,獨奏錄音部分依然是馬斯通負責。而霍夫曼的所有錄音在馬斯通先生多年努力之下終于出版了全集,共九卷十六張CD,前四卷在VAI公司出版,后面的所有錄音均為馬斯通自有品牌出版。這些數量龐大的錄音已成為不可磨滅的豐碑,是后世欣賞鋼琴演奏黃金時代最重要的文獻。兩位大師的錄音狀況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情況:霍夫曼非常不喜歡錄音室,因此他的后期重要的錄音都是現場音樂會和廣播的記錄,這些錄音展現了霍夫曼在音樂會中驚人的技巧和火熱的激情,以及臨場發揮的即興性,相同的一些曲目比如莫什科夫斯基《西班牙隨想曲》就清楚地對比出霍夫曼在錄音室里的刻板拘謹和現場演奏中的自由放縱。而老拉則恰恰相反,他是出了名地反對記錄自己的現場錄音,因為在錄音室里他可以做到精益求精,通過一些早期錄音來看,有的小品他都要錄制三四次才滿意,不滿意的一些素材全部都銷毀了,可以說他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現場演奏的資料。因此,當這份1940年的現場私人記錄突然冒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最好奇的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現場彈奏是否和他在錄音室里是一個風格?從一些報道和目前這份錄音來看,答案很可能是“不”。

RCA 公司出品

馬斯通公司出品

1920 年愛迪生唱片公司廣告,拉赫瑪尼諾夫在家中錄音(?拉赫瑪尼諾夫基金會網站)

那個時期錄音技術剛投入商業使用沒多久,尤其在1925年之前的原聲錄音階段,記錄一些大型作品和力度對比很強的作品時有非常明顯的局限性,有的鋼琴家被迫使用自己平時并不適應的樂器來錄音,甚至是使用立式鋼琴來方便留聲機喇叭收音。踏板要根據糟糕的錄音設備進行現場調整以免聲音過度渾濁,超過錄音時長的曲子需要當場刪掉重復部分及不重要的段落,因此即使像布佐尼和戈多夫斯基這樣的巨匠都在錄音室里飽受折磨,留下了與他們輝煌名聲極不相稱的“低質”唱片,由于錄音不可修改,致使今天能聽到許多像施納貝爾(Artur Schnabel,1882—1951)和科爾托(Alfred Cortot,1877—1962)等大師留下的充滿瑕疵的演奏。即使面對如此苛刻的條件,拉赫瑪尼諾夫留下的所有商業錄音都表現出最高的水準,其中金子般的音色、完美無瑕的技巧和精致清晰的踏板控制都是舉世無雙的。老拉最早的一些錄音是1919年在愛迪生唱片公司制作的,由于偉大發明家愛迪生低劣的音樂品位,拒絕了老拉錄制更多作品的要求,在出版了十張唱片以后便解雇了大師。后來老拉與RCA簽訂合同,于1920至1942年錄制了他余生的所有唱片。令人遺憾的是RCA公司也拒絕了拉赫瑪尼諾夫想記錄他最后幾場獨奏音樂會的要求,導致他所有的商業錄音沒有任何現場演奏的記錄。坊間不斷傳出有老拉最后一場獨奏音樂會的私人錄音、他在盧塞恩音樂節的廣播錄音,甚至他彈奏自己《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電影片段—但這些均被證實為謠言。

那他的音樂會現場到底是怎樣的呢?拉赫瑪尼諾夫在1934年寫道:“我很清楚我的演奏每天都在變化。鋼琴家是音響效果的奴隸。只有當我演奏完第一首作品,測試了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感受了整體的氣氛,我才知道自己會以怎樣的心情參加獨奏會。在某種程度上,這對我來說是不令人滿意的,但是,從藝術上來說,一成不變的表演水平,容易發展成機械的例行公事,不如永遠不確定自己要做什么?!变撉俅髱煵┝刑兀↗orge Bolet,1914—1990)等其他幾位在音樂廳聽過拉赫瑪尼諾夫現場演奏肖邦《第二奏鳴曲》和舒曼《狂歡節》等作品的人說,盡管他的錄音很偉大,也僅能感受到他現場演出時的自由隨性和音色而已。作為老拉親密好友的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1903—1989)在接受著名樂評家哈羅德·勛伯格(Harold Schonberg,1915—2003)采訪時曾斷言,在所有拉赫瑪尼諾夫的商業唱片中,只有他演奏自己《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錄音,而且只有在第二樂章中,能夠準確地洞見拉赫瑪尼諾夫在音樂會中的聲音穿透力、音樂的自發性和音色的亮度。因此從任何角度來看,這份最近曝光的非錄音室產物就顯得極其珍貴了。

這套三張CD的專輯中核心的內容是拉赫瑪尼諾夫在鋼琴上彈奏自己的《交響舞曲》,一共被收錄了兩次(但都不是全曲):一次是沒有經過編輯的原始唱盤內容,其中夾雜了老拉和另外三個不確定身份的人物發出的說話聲和笑聲,老拉的演奏也并沒有完全按照樂曲的順序來彈;另一次是經過編輯的版本,大部分重復的樂句和老拉的一些口頭闡述被刪除,同時調整了彈奏的順序,便于樂迷欣賞。這份重要檔案一直隱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奧曼迪音樂與媒體中心(奧曼迪于1986年去世時把自己的全部收藏捐給該所大學)。盡管錄音條件非常糟糕,設備簡陋,但依然可以清晰地聽見拉赫瑪尼諾夫的觸鍵音色和一些聲部處理及動態對比,更重要的是能知曉作曲家本人對這部作品的速度選擇(這對后世起到了關鍵的參照作用),這要歸功于工程師的馬斯通先生了不起的歷史錄音修復技術?!督豁懳枨肥抢侠ㄒ灰徊吭诿绹暾麆撟鞯淖髌?,也是他對自己一生作品的回顧,其中因為出色地使用了中音薩克斯這件樂隊里不常見的管樂器而著稱,這部三個樂章的大型樂隊作品今天已經成為所有交響樂團爭相上演的常備曲目。拉赫瑪尼諾夫在寫作管弦樂版本的同時也為兩架鋼琴創作了改編版本,由他和霍洛維茲在1942年8月的一次私人聚會中首演。順便說一句,兩位巨匠鋼琴家經常在一起演奏,老拉也向唱片公司提議錄制成唱片,結果依然是被拒絕。俄羅斯作曲家梅特涅(Nicolas Medtner,1879—1951)在討論他親密好友拉赫瑪尼諾夫對作品管弦樂總譜的鋼琴縮編演繹時表示:“他演奏得如此精確,色彩驚人,比任何管弦樂隊都要好?!痹谶@份錄音中我們可以聽到此言非虛,老拉的演奏比其他指揮要自由得多,節奏也更加靈活多變。第一首舞曲雷霆般的起奏、細膩并充滿柔情的歌唱性;第二首舞曲充滿自由速度的圓舞曲風格、低聲部的音色豐富飽滿;第三首舞曲的憂郁情緒、輝煌有力的和弦觸鍵,這一切細節都被唱片完整地記錄下來,唯一遺憾的是沒能記錄下全曲。

1939 年,拉赫瑪尼諾夫與奧曼迪(?拉赫瑪尼諾夫基金會網站)

這套CD里拉赫瑪尼諾夫的其他錄音還包括他給女中音普萊茲卡婭(Nadezhda Plevitskaya,1884—1940)伴奏的一首俄羅斯民歌《擦脂抹粉》(Belilits? rumyanits?,vy moi),他與夫人娜塔莉亞(Natalia Rachmaninoff,1877—1951)演奏的四手聯彈作品《意大利波爾卡》,這兩份錄音包含在RCA出版的全集中。馬斯通先生將《意大利波爾卡》的錄音時間從1938年修正為1942年。在同一年里一次家庭聚會中,由私人錄制的老拉給一群朋友演唱伴奏俄羅斯民歌《面包圈》(Bublichki)則是首次出現。CD中還包括了一段不長但在我看來尤為亮眼的錄音:1931年12月5日拉赫瑪尼諾夫一場獨奏會的錄音片段,只有不到七分鐘,包括的曲目是勃拉姆斯《第二敘事曲》(Op.10,No.2)的幾小節和李斯特《第二敘事曲》的節選,這是當天準備記錄另一場音樂會的工程師錄制的,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更多的內容存世,這可以算是老拉真正且唯一的獨奏會錄音(粗糙的音質下依然能通過李斯特大型作品展現出他的完美技巧,尤為珍貴)。

1941 年,《交響舞曲》總譜(?拉赫瑪尼諾夫基金會網站)

1942 年12 月,拉赫瑪尼諾夫與米特羅普洛斯(?Marston 公司CD 說明書)

作為一份重要的音樂文獻,整套CD里還收錄了其他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錄音。盡管《交響舞曲》是題獻給指揮家奧曼迪,并由其進行首演,但根據一些記錄來看,老拉本人對奧曼迪的演繹并不滿意,而奧曼迪對于這部作品也不是非常上心,首演之后拉赫瑪尼諾夫邀請他的另一位好友和支持者希臘指揮大師米特羅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1896—1960)在紐約重新安排《交響舞曲》的演出,這樣作曲家就可以在家中通過廣播欣賞這首作品了。這里首次問世的1942年12月20日的廣播錄音就是這次演出的記錄,我們可以清楚地聽到米特羅普洛斯在樂曲中使用的速度和作曲家本人在鋼琴上的演示如出一轍,盡管其中包括了一些樂團的細微失誤,但不妨礙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演繹,這也是《交響舞曲》目前已知最早的錄音。拉赫瑪尼諾夫對米特羅普洛斯指揮自己《第三交響曲》的詮釋非常喜歡,這也是收錄了1941年12月21日現場演出的原因,這是一次激情澎湃的音樂會記錄,我們可以和作曲家本人1939年的著名商業錄音進行比較。1943年4月2日,一場在拉赫瑪尼諾夫去世五天后舉行的紀念演出,由奧曼迪和“親兵”費城交響樂團演繹了作曲家的代表作交響詩《死之島》,開頭撲面而來的悲傷氣氛在錄音中清晰可聞。另外還包括老拉另一位指揮家好友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演出的《三首俄羅斯歌曲》,其中第三樂章就是由那首作曲家曾伴奏錄音過的民歌《擦脂抹粉》改編而成。被稱為老拉精神傳人的鋼琴大師莫伊塞維奇(Benno Moiseiwitsch,1890—1963)1946年倫敦現場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并不是首次發行,之前由Testament公司出版過,他留下此曲的多次錄音都證明老拉稱贊他的演奏更勝于自己是可信的,這里的實況可以聽到他在現場演出中驚人的技巧,以及多變的音色和層次控制??傊證D包含了拉赫瑪尼諾夫作為作曲家本人的詮釋以及與他關系親近的幾位音樂大師對他作品的演繹,讓許多人將其看作是歷史錄音收藏的頂峰。

拉赫瑪尼諾夫在1931年4月為《留聲機》雜志寫的一篇文章中說道:“我們所有的音樂創造最終都會歸于靜默。從前,藝術家總是擔心自己的音樂將隨著自己的離世一同湮滅于歷史。然而今天,他可以留下一個忠實的錄音,一個足以證明其生平成就的不朽證據?!爆F在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份足以證明拉赫瑪尼諾夫作為一位舉世無雙的鋼琴家及作曲家的證據,它將會成為所有老拉崇拜者最重要的收藏。

謹以此文紀念拉赫瑪尼諾夫150周年誕辰。

猜你喜歡
尼諾夫拉赫瑪舞曲
冬的舞曲
大提琴演奏的悲劇審美表達——以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為例
淺談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的創作風格——以《音畫練習曲》Op.39 NO.9為例
瑤族舞曲
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音樂風格研究——以《春潮》為例
試論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爛漫舞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