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S.巴赫鍵盤作品的速度問題(下)

2023-05-30 07:55陳舒華
鋼琴藝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吉格賦格前奏曲

文/ 陳舒華

其他一些幫助我們選擇速度的譜面信息

決定用何種速度演奏,本質上是與演奏者如何理解音樂的表現、感情、氣氛是密切相關的,譜面上也有很多形態、線索可以供我們解讀。很多時候,會有多種線索共同指向并印證最令人信服的表達。

比如,看樂譜中是否有很多裝飾音,如果沒有,樂曲速度就可能是比較快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時候羽管鍵琴(Harpsichord)、擊弦古鋼琴(Clavichord)這些巴赫所使用的樂器要用裝飾音使音持續,因此通常速度慢的樂曲需要有更多的裝飾音。還要看聲部的密度,如果很厚、很復雜,那說明樂曲可能沒有那么快。相反,如果聲部比較單薄、纖細精致,可能暗示著更活潑、輕快的速度。另外,影響速度不能太快的因素還有是否有很多臨時升降記號、變化音,小調的因素也在考慮之內;要關注樂曲里時值最短的那些音符是怎樣的狀況,合適的演奏速度常常取決于最小時值的音符,要保證它們能演奏得清楚明晰,不影響聽眾的欣賞。

作品主題的旋律線、動機的特點是什么?是否有大的、特別的音程?如果有,可能就不能過快,可以試著唱一唱找到合乎聲樂習慣的合理速度。另外音符的節奏是什么?休止符的狀況是什么?有沒有獨特的節奏模式?有什么樣的拍號?調性的傳統內涵是什么?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速度的判斷。

比如從調性來說,D大調代表勇敢、嘹亮;C大調明亮、有朝氣;g小調莊嚴壯麗;c小調有悲愴性;田園風格的樂曲通常用F大調、G大調、E大調;a小調則活潑、熱情;降e小調、降b小調常用于較悲傷的音樂。⑨這些都會幫助我們了解作品的基本情緒,進而決定樂曲的速度。

例如“平均律”第二冊第4首前奏曲,與第二冊第19首和第一冊第9首前奏曲相似,都是以八分音符為主要韻律的,但前者是小調,有較多的裝飾音,聲部密度大,半音、倚音較多,這些一起印證此曲速度需要比后兩者更慢一點兒才容易表達樂曲情緒;后兩者則以更樸素、更直接的行板為宜。

例14 “平均律”(第二冊),第4 首,前奏曲

例15 “平均律”(第二冊),第19 首,前奏曲

而在“平均律”第一冊第4首的賦格里,我們能看到長音符的主題通常需要用比較慢的速度來演奏的例子。升c小調,且有大量的全音符和二分音符,以及五聲部的賦格,而且是不多見的有三個具有鮮明對比性格主題的三重賦格(A Triple Fugue),這些都需要較慢的速度才能讓聽眾消化、感受到中間的音樂內容。反之,時值較小的音群則需要快一點的速度,比如“平均律”第一冊第7首的賦格、第二冊第19首的賦格,每一拍中的音符數量越多,節奏就越顯活潑。

例16 “平均律”(第一冊),第4 首,賦格

例17 “平均律”(第二冊),第20 首,賦格

“平均律”第二冊第20首的賦格主題,我們看到一個很特別的下行減七度和后面的休止,這是一個不容易被演唱的音程,加上突如其來的休止,都暗示了這個主題的尖銳音響,充滿嚴肅和不安,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大量的三十二分音符。所以在決定這首樂曲的速度時,一定先要思考適合三十二分音符演奏的速度,雖然我們的手指能勝任快速的演奏,但也不能因過快而影響聽眾輕松辨明快速音符。在一開頭看似簡單的四分及八分音符上采用過快的速度,也會影響前述主題性格上的張力,以及后來大量三十二分音符的清晰度。

了解巴洛克組曲中各種舞曲大致的速度特點

了解巴洛克組曲中各種舞曲的節奏、速度范圍等基本特點,以及巴赫本人對這些舞曲的看法,對于演奏巴赫的作品是相當重要的?!斗▏M曲》《英國組曲》《帕蒂塔》是巴赫鍵盤音樂創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這些組曲中的舞曲音樂特點也會滲透到作曲家其他的作品中去。

巴赫的組曲照例是用巴洛克時期典型組曲的結構,以阿勒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和吉格四種舞曲為框架。在薩拉班德與吉格舞曲中間會從加沃特舞曲、小步舞曲、帕斯比耶舞曲、步列舞曲、繆塞特舞曲、波蘭舞曲和里戈東舞曲等舞曲中自由選擇插入。這些被插入的舞曲稱之為華麗曲(Galanterien)⑩。有時在組曲的最開始會加前奏曲,但前奏曲不屬于舞曲,這些放在組曲一開始的前奏曲,巴赫常常采用上文說的法國序曲或是意大利協奏曲的形式來創作。

巴赫在創作組曲時并不只是單純把它當成為舞蹈而作的舞曲,他高超的藝術技巧和特有的對位手法已讓它們超越了一般的舞曲創作。有時這些舞曲不會去強調原來的舞蹈節奏特點,但仍然會保留原來舞曲的基本速度和節拍。阿勒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吉格的速度總體上趨于中速—快—慢—快。

阿拉曼德舞曲是嚴肅平穩的雙拍子舞曲,中庸或慢的速度,經常從弱拍開始。我們能看到巴赫在這種舞曲中使用特有的音型元素:音階走句、分解和弦,以及巴赫將他們做的對位處理。阿勒曼德舞曲不能彈成快速的。

庫朗特舞曲則是總體有著流暢與輕快風格的三拍子舞曲。在庫朗特舞曲中,我們必須注意到巴赫非常清楚地區分法國和意大利兩種不同風格的庫朗特,甚至在曲名的書寫上都做了區分,前者稱為“Courante”,后者稱為“Corrent”,很可惜這樣的文字差異在后來很多版本中被抹掉了。法國式庫朗特通常是比較優雅的節拍,有附點的節奏,節奏也比較有變化,氣氛優雅、迷人,適合宮廷,結尾處常常會改變節奏韻律,出現赫米奧拉(Hemiola)的現象。?因此法式庫朗特速度應慢一些,更偏向行板、中板,不能彈得太快。比如第四《帕蒂塔》中的庫朗特。

例18 《帕蒂塔》IV Courante

例19 《帕蒂塔》V Corrent

薩拉班德舞曲是慢板的三拍子舞曲,略帶感傷意味,喜歡用裝飾音點綴,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夜曲”。

吉格舞曲通常作為組曲最末一首,是快速的三拍子舞曲。和庫朗特舞曲一樣,吉格舞曲也分為意大利式和法國式的。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稱為Giga,比較樸素、單純、輕巧、聲部簡單;法國式的吉格舞曲稱為Gigue,常用對位或賦格式的處理,聲部比較復雜。巴赫更多地采用后者,除了快速的三拍子外,技術上采用二到三聲部的模仿對位,經常在中間雙豎線后呈現主題倒影。在六首《帕蒂塔》中,只有第一首中的吉格舞曲是意大利式的,其他都為法國式,并且在第三和第六首都呈現上述的主題倒影。雖然總體上吉格都是快速的,由于復雜的聲部及對位,法國式的吉格應該要比意大利式的吉格慢一些。

例20《帕蒂塔》No.1

例21《帕蒂塔》No.3

在薩拉班德與吉格之間自由選擇加入的華麗曲中,巴赫最常用的主要有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和加沃特舞曲,另外也用英國舞曲(Anglaise)、盧爾舞曲(Loure)、波蘭舞曲 (Polonaise)、帕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它們的速度大致如下:

小步舞曲具有優雅、窈窕、莊重的性格,速度是典型的不快不慢,我們要避免演奏得過慢;布列舞曲與加沃特舞曲則是中速的二拍子舞曲;加沃特舞曲是一拍一個動作,半拍的動作少見;布列舞曲則是性格開朗的舞曲;英國舞曲是快速的二拍子;盧爾則是中速的節拍,但有人認為是慢速的;莊重的三拍子行進舞—波蘭舞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中等速度;帕斯皮耶則是快速的或節拍,動作明快。?

我們也能在非組曲的其他作品里看到舞曲的影子,或許會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速度。比如在“平均律”前奏曲里,類似阿勒曼德的有第一冊的第23首;庫朗特類型的有第二冊第9首;吉格的是第二冊第21首;薩拉班德風格的是第一冊第8首,等等。

結 語

綜上,速度的選擇是與作品的所有詮釋要素都密切相關的,演奏巴赫作品思考其速度是演奏者的責任,是演繹作品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不能只是單憑直覺或簡單根據建議照著模仿。雖然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許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但作為一個詮釋者,我們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需要有尋求作品速度的方法與途徑,需要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理由和根據來指導我們演奏。這當然也是探尋巴赫奇妙藝術世界的重要趣味之一。(全文完)

注 釋:

⑨Charles Rosen,The Classical Style, New York and London: W.W.Norton, 1997, p.28。羅森引用歸納托維(Donald Francis Tovey,1875-1940,英國音樂批評家、作曲家、鋼琴家)對于調性的性格區別的看法可供參考。

⑩ Michael Kennedy and Joyce Bourne Kennedy,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p.319.

?〔德〕赫爾曼·格拉布納著,錢泥譯,《樂學原理釋義》,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41頁。

? 同注?,第226至228頁;同注⑤,第45頁。

猜你喜歡
吉格賦格前奏曲
徐昌俊手風琴獨奏《兩首前奏曲》和聲研究
g小調賦格(鋼琴小品)
如何彈奏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賦格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中的賦格主題研究
小雞吉格和沒牙狐貍
鋼琴前奏曲
小雞吉格救媽媽
小雞吉格故事系列(節選)
前奏曲
吉格套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