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經濟下戶縣農民畫的再創研究

2023-05-31 05:37陳智明
今古文創 2023年5期
關鍵詞:農民畫體驗創作

【摘要】體驗經濟下對于農民畫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滿足新時代人們對藝術賞析的新需求。該研究通過分析戶縣農民畫現狀,并結合體驗經濟的時代特征,提出戶縣農民畫創作發展思路:首先應從實踐出發,扎根新農村“沃土”,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乘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東風”,獲取新的創作題材與表現方式;其次,藝術創作應保持農民畫創作的原生態的特征,吸收民間藝術的精華;其三,在藝術創作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進行藝術創作,總之戶縣農民畫的創作主體是吸引大眾的參與體驗的“施動者”,抓住用戶的體驗需求,堅持“體驗”路線,更新創作意識、以市場為向導,以農村為“沃土”,映射出特定社會背景下戶縣農民對生產、生活的美好愿望將有助于戶縣農民畫的創作發展。

【關鍵詞】農民畫;體驗;藝術;創作

【中圖分類號】J219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5-007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25

基金項目:陜西省西安翻譯學院2019裝飾與圖案教學課程團隊項目。

藝術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代表時代發展風貌,引領時代的復興。2019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聯組會曾指出:“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對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p>

體驗經濟下的戶縣農民畫創作,繼續響應黨的政治號召,履行“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口號。跟隨時代發展的脈搏,扎根農村,將新農村的場景描繪進畫卷,如商品頻繁更換的產品包裝形式,不斷推陳出新的戶縣農民畫將滿足新奇的審美體驗。

一、戶縣農民畫發展及現狀

作為陜西農民畫“五朵金花之一”的戶縣農民畫,分布在關中平原腹地,當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南依秦嶺,北臨渭水,物產豐富,土地富饒,耕種條件優良,農民充滿勞作的熱情,豐衣足食的物質基礎,為農民畫藝術的產生提供了重要保障。除了地理條件優越之外,經久不衰民間藝術,如眉戶戲、戶縣社火、剪紙、廟花、刺繡等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戶縣農民畫,得以產生發展的藝術基礎。戶縣農民畫以其特有的藝術語言,用樸實的繪畫語言戶縣秦嶺、渭水高原大川威風鼓鳴的秀麗山川景象,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的歷史變遷,是新中國美術時代特征,及歷史性成就的標志之一。戶縣農民畫發展是社會歷史、政治、文化發展意識形態的見證。第一階段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農民文化層次不高識字少,不利于農業大豐收、大煉鋼鐵等政策的宣傳與推廣,“詩畫滿墻”的景象對政治宣傳內容起到了圖說作用。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農民畫開始回歸繪畫的本真,不再單純為政治做宣傳。農村土地包產到戶,農民滿懷生產激情,戶縣農民畫造型夸張、色彩艷麗、稚拙質樸的藝術形式熠熠生輝。曾發行過的6枚特種郵票《鄠邑區農民畫》系列作品,不僅是中國歷史不可磨滅印證,也是戶縣農民畫的發展光輝寫照。第三個階段20世紀末21世紀初,戶縣農民畫在國家政府的扶持下,不可避免走向市場,完成了從“手藝”到“產業”多元發展。在產業化的引導下,戶縣農民畫不僅畫出戶縣的文化美名,也畫出了一條文化產業發展之路產業化,雖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也呈現出“幾家歡樂幾家愁”,部分畫家為了生活不得不以其他收入來養畫,甚至改行,逐漸沉寂的戶縣農民畫卻面臨發展邊緣化的局面:

其一,市場經濟無序化。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全國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國農民畫的品牌與戶縣農民畫之間形成了激烈競爭?!霸S多地區都加大了對農民畫產業的建設和投入,豎立各自的區域品牌。到目前為止,除了戶縣農民畫之外,在市場上還有大量的農民畫品牌:金山農民畫、六合農民畫、龍門農民畫、日照農民畫、義烏農民畫、開封農民畫等?!?①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商品社會,為了提高戶縣農民畫知名度,走上了產業化道路。在市場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一部分低劣的仿制作品和贗品,不僅沖擊著認真創作的農民畫家積極性,還嚴重貶低了農民畫的藝術價值。

其二,創作功利化。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戶縣農民畫每一件作品都是對現戶縣農村農民的生活和精神風貌,而目前一部分戶縣農民畫卻“變味”了,就如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說:“而現在能不能賣已經成為判斷農民畫好壞的標準,從這個角度講,不知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②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一部分戶縣農民畫創作脫離農民現實生活,只為取悅消費者,導致一部分戶縣農民畫創作呈現功利化的發展勢頭。

其三,主題平庸化。在農耕經濟條件下,戶縣農民畫作者由于有著樸素的政治熱情和階級情感,在原始的審美素質與淳樸的創造心態下,其作品有一種發乎于內心的原始氣息,達到了農民畫發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早期戶縣農民畫是為政治服務,為生產加油鼓勁,“圖畫式”的創作方式最利于農民群眾接受。20世紀80年代,農民畫剪紙、皮影、刺繡風民間藝術不僅豐富了戶縣農民畫的語言,還呈現民間民俗藝術特征特,進入新世紀后,在體驗經下推動下戶縣農村經濟發展迅速,多元文化形式下,農民畫創作的內外條件發生改變。戶縣農民畫創作主體受環境影響,導致創作失去沃土,主題缺失,造型平庸化,作品無法真實勾勒出戶縣新農村的勞動生產、生活場景。

其四,傳承斷層化。隨著戶縣農民畫產業的發展,隨著一部分老藝術家的離世,一部分農民畫藝術家如,李風蘭、王景龍、劉知貴、丁漢群等已到了古稀之年,雖然時間并沒有磨滅創作者對戶縣農民畫的癡情,但他們年事已高,農民畫也只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多數農民也不再種地為生,創作者也沒有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情感,加之新生代的創作主體,對傳統民間美術造型語言掌握十分有限,戶縣農民畫出現“吃老本”現象,推陳出新十分有限,導致農民畫傳承出現斷層現象。

二、體驗經濟下的創作理念

“體驗”是戶縣農民畫創作的創作依據?!绑w驗”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含義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的親身經歷?!斌w驗經濟是服務經濟的延伸,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的第四類經濟類型,強調顧客的感受性滿足,重視消費行為發生時的顧客的心理體驗。③體驗實際上是一種經濟物品,像服務、貨物一樣是實實在在的產品,是人們已經完成了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的物質的享受之后,對精神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入了“自我實現”層次的“體驗”商品時期。從社會發展來看,體驗經濟時代人們進入“自我實現”需求層次,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指出:“自我實現需要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在經濟發達的時代,人們更加渴望且有條件滿足這一需要?!?④體驗經濟的人們更需要具有差異性、知識性、延伸性、參與性、記憶性等相關的體驗形式,已經開始無限發展直接反作用于社會各行各業,也包括農民畫的創作和設計應用領域?!绑w驗式”的戶縣農民畫創作方式,通過深入農村,貼切、恰當地構架其戶縣農民畫與時代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以作品為媒介傳達對陜西關中農村生活、文化的看法以及個人的親身體驗,提供給體驗者某一種真實的體驗感受,為創作者與體驗者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而喚起體驗者的某種聯想,產生一種對農村歲月難以忘懷的美好體驗,成為中國農村生活變遷記憶的生動直觀資料,具有更多的藝術價值。

三、體驗經濟下戶縣農民畫創作的“體驗”路徑

藝術作品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生活和藝術形式有機結合起來,便產生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依托農村這片“沃土”,藝術家們以農村生活為創作之源,創作主體一邊拿著鋤頭,一邊拿著畫筆抒發情感,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畫卷,形成獨特民間藝術形式。體驗經濟下戶縣農民畫以“體驗”為途徑,創作滿足人們“自我實現”的真實體驗感的藝術作品。

其一,扎根新農村,增強戶縣農民畫的時代“體驗”感。戶縣農民畫的創作者滿懷趕超激情的激情和熱情。戶縣農民畫并不是單純的繪畫,而是帶有一定的革命意識形態的美術作品,從藝術的指導思想和藝術內容上都是描繪農村農民的生活和景色,以“頌歌”為特點的鄉土美術,具有深深的時代印記。隨時代潮流的發展,國家戰略方針進行了調整,如今戶縣區在政府領導下“三農”問題逐步發展,鄉村體驗經濟蓬勃發展,引領休閑新時尚,以秦嶺山水、文化宗教、綠色鄉村為內核以生態文明,突顯民俗文化特色。體驗經濟下,戶縣農民畫創作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確實抓住時代本質,映射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等社會發展理念,是戶縣新農村發展的一面“鏡子”,將奏出時代發展的美麗華章。

其二,扎根新農村,挖掘創作中地域符號,增強戶縣農民畫的地域“體驗”感。戶縣與西安相鄰,地理位置優越,市場開放,文化繁榮,交流密切,新農村的發展日新月異,催發出勃勃生機,戶縣農村的居住環境和耕作方式、產業發展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由傳統分散的居住方式轉變發展為集中集約的新的居住方式,村子里的建筑為一戶一棟別墅式的住宅,花草樹木簇擁,花園式的農莊,在道路兩邊整齊地排列;“一村一品”工程等鄉村新振興戰略如一場春雨,東韓村,被譽為“陜西第一村”,以農家樂民俗文化聞名于陜西,吸引著八方游客;戶縣作為產糧基地,葡萄、酥梨、獼猴桃等經濟作物生產基地,渭河產業園示范區、生態觀光園等現代新農村產業發展展現出新時代田園風光;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超市、農資連鎖店、健身廣場、公交站、快遞站、農行便民點、電信服務點、群眾廚房服務點、群眾戲臺等片區化建設梯度合理,輻射更廣泛。體驗經濟下,戶縣新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在吸取當地民間藝術的基礎進行藝術創作,圍繞新農村風貌,不僅能豐富戶縣農民畫的創作內容,還將有助于滿足體驗經濟下人們求新、求異的藝術“體驗”需求。

其三,扎根新農村,傳承戶縣農民畫的藝術特征,帶給觀眾質樸的“體驗”感。戶縣農民畫作品多以人物、動物、花鳥等為題材,內容豐富,具有充實美、風格美、意境美、生活美的藝術特點。戶縣的農村因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南靠秦嶺,北依渭水,水土肥沃、四季分明、植被豐富,色彩飽滿,火紅的果實,碧綠的麥苗,金黃的土地奠定了戶縣農民畫的色彩要領,“紅紅綠綠,圖個吉利”“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白得凈”“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 ⑤,色彩艷麗奔放,色彩對比強烈的民間色彩搭配方式,帶給觀者純真樸實的戶縣農民畫鄉村“體驗”氣息;戶縣農民畫傳承民間藝術造型手法,將鳳翔泥塑中彩繪泥塑動物造型,如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引入其中,將陜西的窗花、窯頂花、枕花、桌裙花、鞋花、門畫、掛、簾、雙喜花等藝術形式引入其中,粗中有細,濃中有淡,俗中有雅,拙中有巧,想象大膽豐富,色彩強烈,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飽含著濃郁的泥土氣息給用戶質樸的“體驗”感。

其四,戶縣農民畫創作主體的思想意識,帶給觀眾淳樸的“體驗”感。戶縣農民畫藝術家本身就是農民,或者在后來的成長在農村的鄉土藝術家,他們對土地,耕作有著濃厚深情,注重傳情表意而不是完全寫實,在不斷的變化中,戶縣農民畫堅持民間藝術的道路,畫出藝術家心中真心所想所感,正是因創作主體思想具有落后性,才觸發農民畫藝術的淳樸性;戶縣農民畫源于鄉村,源于生活,以民間階層的審美追求為價值取向。雖然戶縣農民畫沒有西洋繪畫精準的透視,也沒有中國水墨畫的含蓄、儒雅,卻帶給觀眾淳樸的“體驗”感;戶縣農民畫在長期的發展中,歷來就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傳承,作品往往積淀了一個當地民眾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傳統繪畫論“樹無三寸直”的繪畫定律,在農民畫家眼中,所承載的審美形態則是“樹要畫端,不然不成才,外枝怪樹要砍掉,只能當柴燒,地埂要直,樹要成行,要成片,這才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子”“畫井,井旁邊畫些野草閑花,覺得好看……又有告訴大家,地井變可以種豆子,要把每一寸都利用起來,雜草太多不像今天的農村”的生活理論,也體現了當地人們的審美取向、美術思考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形成了具有一定特征造型符號,成為了某種形象、風格、情感、思想理念表達的視覺符號,并且與當時當地的材料工藝、藝術技巧、社會風尚相適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往往帶給觀眾淳樸的“體驗”感。

四、結語

戶縣農民畫作為“道具”以當地生活為源泉,記載陜西農民集體生活場景,勞動方式,并不是簡單地復制農村生活現象,反映的是在國家政治方針引導下,農民階層的整體面貌。體驗經濟下,戶縣農民畫的創作主體是吸引大眾的參與體驗的“施動者”,抓住用戶的體驗需求,堅持“體驗”路線,更新創作意識、以市場為向導,以農村為“沃土”,反映出特定社會背景下,戶縣農民對生產、生活的美好愿望。戶縣農民畫作品堅持真實反映農民在精神層面對農村田園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體驗經濟下的戶縣農民畫創作為創作者與體驗者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而喚起體驗者的某種聯想,產生一種對農村歲月難以忘懷的美好體驗,因此以“體驗”路徑的農民畫作品,帶給用戶“身臨其境”的體驗感的同時,也能推動戶縣農民畫藝術更好地發展。

注釋:

①馬舒蕾等:《戶縣農民畫產業化發展研究》,西安航空學院2013年實踐報告。

②程露、姜辰蓉:《陜西戶縣農民畫:走向世界的農民藝術遭遇尷尬》,新華網2013年7月26日。

③(美)阿爾文·托夫勒:《未來的沖擊》,克力爾出版社1970年版,第35頁。

④高楠:《工業設計的創新的方法與案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頁。

⑤王樹林:《中國民間畫訣》,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頁,第36頁。

參考文獻:

[1]趙農.戶縣農民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2]段景禮.戶縣農民畫沉浮錄[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3]張偉,陳扣洋.“新態勢”下民間美術產業化發展路徑研究[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7,(03).

[4]孟凡行.復雜實踐的簡單理論化——農民畫研究批判[J].學術研究,2020,(05).

[5]溫小興.“城鎮化與農民畫發展路徑”全國學術研討會綜述[J].民族藝術,2016,(02).

[6]李明潔.也許有些出人意料,農民畫是上海社會記憶的民間范本[N].文匯報,2018-6-9.

[7]廖開明.基辛格與中國農民畫[N].人民日報(副刊),2015-4-12.

[8]周星.從政治宣傳畫到旅游商品——戶縣農民畫:一種藝術“傳統”的創造與再生產[J].民俗研究,2011,(04).

[9]左漢中.中國農民畫的發展脈絡[N].美術報,2018-11-19.

[10]許秋思,蔡馨慶.柳州三江農民畫與西安鄠邑農民畫的藝術特征對比分析[J].牡丹,2020,(16).

作者簡介:

陳智明,女,副教授,韓國又石大學在讀博士,主要從事傳統圖案的傳承創新研究。

猜你喜歡
農民畫體驗創作
龍門農民畫的傳承與創新
南京六合:農民畫繪出“國際范兒”
代縣成立農民畫促進會
《一墻之隔》創作談
當農民畫“戀”上漆藝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創作失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