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黨建品牌,講好紅色故事

2023-05-31 02:41博劍青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衢州日報活動

博劍青

摘要:在新傳播格局下,融媒體擔負著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使命。衢州日報作為衢州本地主流媒體,如何將黨建工作與新聞報道工作有機結合,用好手中的筆,講好紅色故事,將黨建活動與媒體宣傳工作做到同頻同步,這是個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的新課題。

一張黨報,上連黨心,下連民心。作為黨報,加強黨的建設是新聞事業做大做強的基礎和保障。近年來,作為地市級媒體的衢州日報,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齊步走”,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引導黨員同志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在融媒體時代,衢州日報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挖掘選題,切實找準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結合點,探索解決“兩張皮”問題,以慶祝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百年、喜迎二十大等核心節點,在報紙、網站和新媒體等平臺推出了一批立足本地、放眼百年的建黨系列報道,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衢州日報依托新聞業務資源優勢,以黨員的使命感和自覺性,發揮媒體傳播特性,黨建活動與版面專欄建設、特色線下活動、文化主題報道相結合,將報道的視線投射在一線的百姓,去深掘大視野下的黨建事件和人物,尋找到媒體宣傳的著力點,從而講好紅色故事,助力傳播黨建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當下,正迎來媒體融合的大潮,新聞媒體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新聞事業創新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黨性原則

百年大變局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新聞媒體更要認真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升黨建水平與黨建工作質量,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以實現黨建工作和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衢州日報在開展黨建工作中,緊緊結合業務特點,既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又和單位發展規劃相結合,還把組織生活與技能培訓、業務交流相結合,不斷提升每一位從業者的政治素養,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聞隊伍。堅定黨報姓黨的初心,結合黨建宣傳規律及本單位的黨建宣傳工作需求,形成一套“理念創新有特色、方案可行有亮點”的宣傳工作體系,做到守正創新、恪守職責,堅決貫徹落實黨關于宣傳工作的總體要求,不以“博眼球”為追求走向庸俗化、娛樂化。

高質量黨建是正確輿論導向的需要

初心不改,方能航向不偏。衢州日報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堅持人民至上、新聞至上,發揮本地主流輿論陣地作用,做好地方宣傳“定音錘”,切實踐行好“辦好黨報為人民”的使命。在一、二版適時推出《共富探源》《喜迎二十大·囑托的回響》《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貫徹二十大精神·踔厲奮進新征程》等主題欄目,全面報道全市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市各行各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體現了黨報在輿論宣傳中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的交互性、親民性講好黨建故事,激勵擔當作為,從而傳遞正能量、營造新氣象。

黨建工作做強了就是媒體競爭力

高質量的黨建是媒體發展過程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的“強心劑”,把黨建工作做實做強了,對外顯現為一種競爭力,對內則體現為凝聚力。衢州日報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辦報宗旨,在新聞轉型與媒體融合創新之路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打破舊有的媒體報道思維模式,推出原創性、可視性的精品佳作,在一些重要新聞的發布上更能搶先一步,提升了媒體的競爭力。實踐證明,通過加強高質量的黨建工作,衢州日報在政治上更堅定,在理論上更清晰,在傳播手段上日益豐富,變得更接地氣,更受受眾的歡迎。

新聞媒體為時代發聲、為時代放歌,如何齊心聚力,既做好新聞報道工作又能充分結合黨建,講好故事,做出讀者愛看的報道是當務之急。

一是在主題報道中傳遞黨的聲音。抓住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黨的十九大、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百年、喜迎二十大等重要節點,提早謀劃,擔好黨報使命,系統推出主題報道,從而彰顯黨的事業的偉大。由此推出的《三衢星火——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衢變 繪就七彩幸福路》《衢州時刻:追尋希望和夢想》《中國夢·喝彩衢州——說說我的文化獲得感》等特刊,以及“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為主題的“衢州夢與路”“追夢人口述實錄”“美麗鄉村巨變”“衢州的數字我們的生活”等系列報道,還有“百年大黨 紅色巡禮”7個“100”紅色系列宣傳報道活動等,僅“百年大黨 紅色巡禮”就刊發了專題版面近100個,這些都是衢州日報突出黨建引領,堅持守正創新的特色新聞報道,充分發揮好主流輿論陣地優勢的直接體現。

二是在互動活動中建立黨和人民的紐帶關系。隨著媒體傳播格局的劇變,受眾參與式體驗的互動類活動與黨建有機結合,產生了更強的輻射效果。在“溫暖異鄉人”的活動中,關注在衢打工的民工子弟學校衢江區仙巖路小學,20多天的時間參與活動的黨員達幾千人次,為學校建起了圖書館,與學生形成長期結對,開辦了9個興趣班。開辦的互動類欄目“周到工作室”創辦的“橙色課堂”,免費給民工子弟的孩子上課,為聾啞學生上課,為市民上特色公益課程等等,吸引了參與其中的黨員達到數千人次。而近幾年借助衢州日報的各類公益活動,參與的黨員志愿者達到了上萬人次。有黨員說:“我們缺的不是愛心,而是一個做公益的平臺”。

三是在基層治理中體現黨的能力。衢州日報開發運營的“鄰禮通”,已作為衢州市“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的重大實踐成果。目前,“鄰禮通”智慧平臺設有“黨旗飄揚”“我的有禮小區”“共商共建”等6大模塊,涉及小區黨建、服務、治理等38個應用場景,打通了市、縣、街道、社區、小區、居民等6級層面,應用的主體包括了機關黨組織、黨員、居民家庭、小區支部、社會組織、社區、街道等多元小區治理主體,實現各應用主體間信息交換、互聯互通,已成為衢州鏈接城市每個家庭的大型“治理+服務”平臺,全市“鄰禮通”總戶數達50多萬戶。這表明城市小區智慧治理綜合線上平臺在城市小區黨群溝通、網格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基層治理中充分體現了黨建引領的能力。

四是在公益活動中感知黨的溫暖。衢州日報各平臺的公益活動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除扶貧幫困常規公益活動外,還涉及到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參與方式多樣且靈活,采用眾籌的運行模式,眾籌活動經費、活動場地等。例如推出 “關注日軍細菌戰幸存者”的活動,與中國細菌戰受害者聯合會(籌)會長王選合作,發起了為“爛腳病”患者募捐手術費的活動,募集到了100萬元。隨后征集醫護人員志愿者和黨員志愿者,建起服務隊,為爛腳老人免費上藥;例如以幫助貧困學子圓大學夢為主題,與衢州聯通公司合作,為46名大學生找到暑期助學崗位;例如發起“衢州有禮·情暖雪域”愛心募捐活動,為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申扎縣巴扎鄉那切村幼兒園的小朋友捐贈物資。

五是在文化活動中做好黨的傳承。新聞媒體是社會文化的塑造者,社會發展的守望者,也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傳播者。衢州日報塑造“衢州有禮”的風尚,為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為衢州市社會福利院近百名老人,組織策劃了“看衢城新景”活動,通過這一次的黨員志愿者活動,大力弘揚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社會各界力量關心、關注、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聚焦“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為主題的宣傳報道,通過媒體記者現場走訪特色文化禮堂,推出了一批典型報道,挖掘衢州鄉鎮文化禮堂的特色,提煉濃縮于其中的文化精髓,全面展示了衢州文化建設的風采與成果,促進了鄉風、鄉情、鄉愁的營造,樹立了“三農”新風尚;通過在水亭門舉行的武林大會活動,讓金庸文化因素“龍游幫”“石梁派”“桃花島”等衢州元素得到展示。這些都表明了新聞從業者要緊握手中這支筆,不忘初心,在新聞的路上,講好一個個故事,在傳揚黨建的獨特魅力中,顯著提高傳播效能。

新聞媒體要加強黨支部建設,以黨建品牌增強理想信念教育,以基層磨礪提升業務創新能力,以團結協作迸發新聞全能之師的活力,為有效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注入澎湃力量。

“黨建+學習”加強凝聚力

首先,把全員理想信念學習教育作為本單位年度學習的重點,通過“三會一課”“周一夜學”“業務講堂”等,把政治學習廉政教育作為新聞從業人員培訓的基礎性、長遠性抓手,筑牢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立場,要經得起各種考驗,從而永葆新聞人的初心與使命。其次,要及時傳遞理論知識來武裝全體新聞從業人員,要及時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熟悉本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理解“兩山論”“八八戰略”“重要窗口”“共同富?!钡染?,以更高的理論素養指導工作實踐。再次,以支部建設為抓手,舉行學習培訓及業務競賽、比武等活動,將近期的時事政治、中心工作、民生實事等內容作為知識競賽的重點題目,倒逼媒體人員主動學習掌握。最后,創新黨建活動形式,結合各業務條塊工作籌劃開展有特色的組織活動,讓大家在活動中學習,如人文大講壇、讀書征文等,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參與性。

“黨建+項目”提升吸引力

融媒體背景下,下基層報道的方式、路徑、要求都發生了變化,衢州日報大力倡導采編人員要走向田間地頭,找線索、抓活魚,要讓報道具有更多的煙火味,增強報道的可讀性、貼近性。以近期舉行的“奮進新征程”“共富探源”等大型融媒體活動為契機,全體采編隊伍先期對黨的奮斗史、改革開放史及衢州本地發展史、創業史進行了全面學習,在學思踐悟中堅定報人的理想信念,在報道實踐中踐行新聞輿論工作者的初心使命。組成一個個報道小組,深入鄉村,貼近群眾,觸摸歷史,感受當下,各報道小組在同一練兵場上競技,互相比拼、共提技能,作品完成后第一時間在公眾號、客戶端、報紙、電視等全媒體刊發,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樹牢媒體人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更提升了新聞宣傳與報道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再就是努力推動本單位黨建品牌的輸出,衢州日報以打造“黨媒先鋒”黨建品牌為抓手,開展“尋找鄉村味道”“共同富裕新征程”等主題報道實踐活動,既大力開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等活動,同時以報道來搭建起平臺,推動基層黨組織與社區、村、企業進行結對聯建、精準幫扶,使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成為促進發展的“動力工程”。

“黨建+平臺”增強創新力

融媒體時代,要占據輿論高地發出“最強音”,主動權在于擁有多少話語權,創新成為關鍵,必須不斷壯大“黨建+”的服務平臺,利用本地主流媒體強大的號召力和公信力,提升報道活動的策劃組織能力、創新活動內容與傳播形式。一是平臺內容更接地氣?!吧磉叺牡赖履7丁钡鹊湫蛨蟮酪约啊皶窦矣?傳家風”等欄目,圍繞著大時代與小人物,講述他們的追夢和奮斗故事,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報道不僅倍受讀者喜愛,更獲得了業內認同,“曬家訓 傳家風”欄目更是獲得了浙江省新聞獎的榮譽。二是平臺“玩法”更加豐富。如在近幾年衢州市黨代會與兩會的報道中,一改之前以紙媒的主題報道為主,而是以短視頻、音頻、圖表、H5等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傳播,讓會議的聲音與畫面無處不在。三是平臺的話語更加權威。利用融媒體資源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輿論話語權,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增強代入感和認同感,融媒體平臺在第一時間將黨的政策方針和理念,通過群眾喜聞樂見、更易接受與理解的話語方式宣傳出去,讓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黨的宣傳洗禮,同時繼續鞏固黨組織在融媒體的輿論陣地建設。

猜你喜歡
衢州日報活動
65歲,《焦作日報》正青春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衢州爛柯山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鐵拳剿劣 亮劍斬污 衢州環保堅決打好護水保衛戰
衢州治超亮劍
衢州某大橋V型剛構掛孔研究
靈感日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