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路徑探究

2023-05-31 19:04郭璐,王澤宇,張慧,范佳
學周刊 2023年18期
關鍵詞:大思政中藥學綜合素質

郭璐,王澤宇,張慧,范佳

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在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中,也更加強調其職業性的特點。但在當今時代下,醫學行業特別是醫學生的培養教育也受到極大沖擊。中醫藥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中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藥學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故針對中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教育,在大思政背景下探索適合高職院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路徑,以期為更好開展醫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大思政;高職院校;綜合素質;中藥學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8-002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08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上均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1]。但隨著社會飛速發展,“五育”在現實教學環境中尚未完全構建起來,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2]。學生管理是高校學生工作的核心,這就要求在高職院校學生培養中,要以生為本,把學生思想統一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來,將學生工作與素質教育更深層次結合,切實增進育人能力,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把素質教育放在學生個人培養中最重要的位置。

醫學院校是普及、宣傳、推廣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陣地,醫學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職業屬性奠定了其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中流砥柱的地位[3]。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4]。在抗擊疫情中,醫務工作者們用扎實的專業學識和強大的內心承受力,詮釋了大無畏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出優良的團隊合作能力[5]。中藥在抗擊新冠疫情時突顯了重大優勢,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專業自信,著眼中藥學專業學生發展,應更加嚴格要求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培養,提高學生與崗位的契合度,以期更好地實現“人崗匹配”,為未來的醫藥工作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一、現階段中藥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現狀

(一)專業素質較低

部分學生第一志愿并非中藥學專業,由于專業調劑而就讀,對中藥學專業前景幾乎不了解,也并不專注于中藥學專業知識的學習,進而對專業認知產生偏差,對自己的未來幾乎沒有較為清晰的規劃。其次,學生在專業學習上的專心度不夠,專業認同感低,導致所學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在長期不正確的思想影響下,必定會導致學生專業素質和個人能力發展之間受到極大的影響,對于未來從事專業工作也很難付出最高的責任心,嚴重影響學生的個人未來發展。

(二)綜合素質能力不足

每個專業門類不僅僅是單獨的一門專業學科,往往都與其他學科有著交叉關系。就中藥學專業而言,其與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等都有交叉的學習內容,學生除了掌握中藥專業知識外,還需有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學生僅靠書本知識,缺乏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積累,將會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過于片面化,無法更深層次地掌握專業知識。高職院校中部分學生更青睞于社交類活動,對專業性活動涉及不廣,導致其綜合素質能力無法全面提升,在面對未來的工作時也可能會遇到相應的難點和困擾。

(三)實操能力薄弱

中藥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除了要求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還需學生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也是學生未來能夠從事實驗操作類工作的一項重要技能。但在具體的動手操作上,即便是理論成績靠前的同學,由于缺乏實訓鍛煉,也會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形,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差,無法獨立完成基礎類實驗操作。學生因實操能力薄弱,從而較難進入該類型崗位,即便進入該類崗位,大多也會難以從事該類型崗位工作,這將會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發展。

(四)心理素質較弱

現階段的大學生大都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末或21世紀初,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的成長環境比較溫馨,很少遇到困難或挫折。進入大學,大部分同學可能是第一次離家,心理適應方面相對比較薄弱,遇到棘手問題的應對能力也相對較差。當前大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一旦觸碰到外界諸多復雜的因素,大學生群體可能就會表現出手足無措、迷茫的狀態。在專業學習上,由于理論與實踐存在脫節,當實驗操作中遇到不順,往往會表現出手忙腳亂、灰心、情緒低落等狀態。這些都源于學生心理素質不強,只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調整最優狀態,才能引導其自如地應對突發情況。

二、高職院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路徑探索

(一)強化思想引領,把穩思想之舵

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對一個人的現在乃至今后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決定著一個人未來整體的發展方向[6]。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通常形式為課堂教學,但僅通過這個形式很難實現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7]。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領學生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創新學習形式,深度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遵循當代青年學生成長規律,幫助學生全面提升政治覺悟,規范學生基本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為了讓思想道德教育觀念深入每個學生的心中,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高效推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堅持課內課外雙管齊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高度滲透,致力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為醫藥衛生事業培養一批優秀人才。

(二)創新教學形式,提升專業認同

大學時期是高職學生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和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必須立足當下,腳踏實地學習好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一是要加強高職學生對學習認識的引導,引導高職學生認識到學習是第一要務。入學之初,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制定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清楚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客觀分析自身的差距,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引導高職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輔導員在開展入學教育時要講清楚高職學生生活的特點和學習方式的新要求,積極引導高職學生轉變角色,以適應大學環境里新的學習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就重難點問題展開小組討論、辯論,積極引導所有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會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變被動的聽講式學習為主動的探究式學習,成功轉換學習方式。三是要增進學生的專業認同感。開展中藥傳統技能大賽職業教育活動,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的樂趣,感受到中醫藥學習的魅力,提升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

(三)拓寬實踐活動,樹立專業自信

中醫藥文化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其蘊含著勞動人民不斷積累的寶貴成果,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氣息濃厚,課堂教學僅僅能將課本知識和教師自有的經驗傳授給學生,要讓中醫藥文化真正融入校園、融入學生,還需將理論課堂和實踐課堂相結合,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一,開展野外教學實踐,將理論課堂與實踐教學深入結合,將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典型案例融入實踐課程,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進一步促進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在野外教學實踐中,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并在實踐中檢驗中藥專業文化素質培育的教學成果。第二,指導中藥社團組織專業性活動。系部應當指派專業教師對中藥社團進行專業指導。社團是學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又能夠在活動籌備中提升組織領導能力。依托中藥社團定期開展傳統中藥文化活動,例如中藥香囊制作、滴膠制作、藥材辨識、藥用植物標本制作等活動,在動手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中藥文化的樂趣,感受到中藥學習的魅力。在拓寬專業視野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專業自信及文化自信。第三,鼓勵開展“中藥養生進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中藥養生進社區”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僅能夠提升同學們“服務社區,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奉獻意識,還是對其專業能力掌握程度的一種檢驗方式,切實將所學的專業知識用于生活、用于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服務大眾。

(四)聚力心理育人,增強育人實效

隨著網絡時代飛速發展,面對面交流大多被網絡交流替代,大學生應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逐漸削弱,心理異常學生較以往逐年增長[8]。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校內心理健康中心和校外精神衛生機構,還要配齊心理專業教師、完善心理課程方案和心理咨詢體系。首先,增強心理育人主體合力,實現全校全員心理育人。心理育人工作不僅僅是學生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在學生成長環境中全體教師都應加入心理育人工作的行列中。要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打造積極向上的綠色校園,有利于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和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增強趣味性和創新性,輔之以心理育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全校全員心理育人的工作實效。其次,開展“線上+線下”板塊心理健康主題活動,既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切實增強心理育人工作實效。一是搭建線上心理咨詢平臺,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等主題系列活動,利用網絡平臺拓寬學生的眼界,在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二是根據當代大學生群體身心發展規律的特點,通過創新性開展學生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心理情景劇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提升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增強學生班級的凝聚力。系列心理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打造輕松愉悅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自我,客觀看待自我,不斷完善自我,更能促進心理育人與課程育人、網絡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體系協調發展,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路徑探究,對醫學生的培養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高職院校醫學生也可參照思想引領、專業教學、實踐活動、心理育人活動等方面,重視思政實踐教學、設置合理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安排、創新教學形式、開展專業實踐活動、心理類系列主題活動,在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中藥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的路徑仍舊處于一段較為長期的探索中,還需在未來的學生培養中進行更為具體的優化完善。醫學生作為未來醫護工作的主力軍,應以實際行動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醫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報道[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536357844324760&wfr=spider&for=pc,2021-12-08.

[2]宋敏娟.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時代內涵及其實現途徑[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9(1):19.

[3] 刁傳秀,徐玉梅.新時代“健康中國戰略”融入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遵循[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2):135.

[4] 余艷紅,于文明.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為人民群眾健康做出新貢獻[J].求是,2020(16).

[5] 汪春苗,崔競文,李航,等.后疫情時代醫學生素質轉型研究的社會實踐[J].科教文匯,2021(15):109.

[6] 王麗紅.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高職學生素質提升中的作用[J].現代交際,2019(22):164.

[7] 譚思晴.大思政背景下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路徑[J].科技資訊,2019(15):207.

[8] 李睿揚.“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21(12):79.

[責任編輯 杜建立]

猜你喜歡
大思政中藥學綜合素質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輔聯動”育人機制探賾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大思政”式探索
《中藥學》教學引入拓展性教學的啟示
云南省高等學校本科中藥學實驗教學中心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