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及創新

2023-06-03 10:02王奕瑾
收藏與投資 2023年5期
關鍵詞:珠寶首飾數字時代傳承

摘要:隨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到來,珠寶首飾行業結合兩個“現代化”發展方向,促進了數字化與產業化的融合發展。本文以此為出發點,概述了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剖析數字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中出現的需求,分別從樹立數字傳承與創新理念、實施數字網絡平臺化傳播、培育綜合素質型人才三個層面,提出了幾點有利于推動其工藝傳承及創新的建議。

關鍵詞: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創新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經過五千多年的文化演進,沉淀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進入新時代后,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大,推動珠寶首飾行業快速發展。從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看,目前古代玉器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由于供需不均衡,當前市場既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也阻礙了此類珠寶首飾的產業化發展。當前,在“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發展方向指引下,有必要從數字時代的背景出發,加強對珠寶首飾工藝的傳承及創新,為其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

(一)從市場競爭角度分析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通過建立統一大市場促進了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加速了城市—鄉村經濟雙流通,為數字時代發展珠寶首飾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具體而言,珠寶首飾行業的競爭內容已經從原來的規?;偁庌D移到了“供應鏈”競爭與“定價權”競爭。具體而言,在前一種競爭中,我國需從該行業的產業化與數字化融合發展出發,在設計制造一體化實踐模式條件下通過珠寶首飾“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制造→訂單處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供應鏈條,加強上游、中游、下游企業的資源整合,確保國內珠寶首飾行業形成整體上的競爭優勢,為相關企業參與同行業競爭提供必要條件。在后一種競爭中,國內珠寶首飾企業參與同行業競爭過程中,面臨知識產權創新的問題,需要借助知識產權創新路徑,拓展以售賣工藝技術專利為主的方式擴大自身的可營利空間。

(二)從工藝優化角度分析

現代珠寶首飾生產制造時主要采用沖壓工藝、電鍍工藝、失蠟鑄造工藝等,受機械性、化學性能、鑄造性,以及操作主體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即使將設計與工藝融合后在設計制造一體化實踐模式下,也較難達到所謂的“完美制造”效果。此時,需要增強傳承制造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實現對此類工藝的優化。例如在珠寶首飾生產制造過程中,沖壓件較薄、質量較輕,采用沖壓工藝后可以批量把浮雕圖案沖壓到底面凹凸飾品上,但是實際生產時被沖壓材料本身的塑性指標會受到金屬材質的機械性影響,引起局部變形、邊緣毛刺等問題,從而影響產品質量。進入數字時代后。在此類珠寶首飾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擴大對先進性數字技術要素的配置比例,發現其中的問題,并為其工藝優化提供科學依據。從筆者近年來的自主學習、同行交流及工作經驗看,即使在此類現代工藝中應用數字化技術,也較難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存在的工藝缺陷問題。因而,在這種前提下有必要將數字時代提供的資源與珠寶首飾傳統工藝資源相融合,促進其實現“完美制造”效果。

(三)從產業升級角度分析

數字時代給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吳敬璉先生在《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抉擇》第三章與《中國經濟六十年》第一章中的論述看,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應按生產要素配置理論,選擇以技術為主的資源配置方案,全面提高該行業的全要素生產率。例如市場需求導向在新時期下刺激了玉器類珠寶首飾的快速發展,但是由于此類產品的生產工藝主要按“選料→構思→開料成坯(切割)→穿孔→精細加工→使用→修復”等標準生產流程進行操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盡管采用這種工藝流程能夠保障產品質量,但實際進行浮雕、凹雕、圓雕、鏤雕時生產效率偏低,并且在古代玉器生產工藝中,始終面臨著工藝失傳與創新不足的難題。在數字時代可以充分利用數據化理念與數字化技術,增強對不同玉器制造工藝的數字傳承與創新,并通過建立數據庫、搭建數字平臺、運用仿真軟件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此類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二、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需求分析

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時既存在機遇,也要應對挑戰。為了論述的清晰性,筆者從工作范圍出發,結合古代玉器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分別對其實踐中存在的傳承與創新理念革新需求、傳播與宣傳路徑拓展需求、綜合素質型人才培育需求作出具體分析。

(一)傳承與創新理念革新需求

古代玉器制作方法獨樹一幟,由于材料硬度較大,通常會按照選料→畫樣→鋸料→做坯→打鉆→做細→光玉→刻款等工序進行制作。當代對古代玉器進行仿制時,一般會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增加所謂的“致殘”“燒古”工序。從工藝傳承與創新的角度看,在玉器類珠寶首飾的不同發展階段,通常會采用不同的制作工藝,如圖1所示。

例如在新石器時期的制作工藝相對粗糙,剖切玉料時多采用片切法、線切法,輔以磨玉砂和水。為了將其制成裝飾器,還要使用管鉆法、程鉆法、錐鉆法進行打孔。部分作為禮器的文物中,已應用拋光、鑲嵌、線紋雕刻、鏤空等加工工藝。再如,在漢代時期的玉器制作中產生了“漢八刀”,不僅工藝簡練,還能夠達到神氣完備的效果。從考古資料及近幾年的研究成果看,我國古代玉器制作工藝在明清代已全面成熟,碾玉作坊遍地開花,玉器制作達到了空前規模,市場化水平相對較高,進而匯聚成了具有特色的玉器文化,影響了現代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價值與生活方式,如圖2所示。

改革開放后,我國在傳承與創新此類珠寶首飾工藝的過程中,一直承襲“在傳承中創新,與在創新中傳承”的基本理念,同時實現了“學院化”“工業化”“市場化”。目前,在數字時代需要結合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方向,革新玉器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理念。進一步講,古代玉器經過漫長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但傳承與創新方面的狹窄性、單一化不利于在統一大市場條件下形成更具優勢的文化競爭力,進行供應鏈與定價權方面的競爭。尤其是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不均衡問題突顯,工藝方面的創新需求越來越大,亟須結合數字化環境對其理念做出革新。

(二)傳播與宣傳路徑拓展需求

近年來,古代玉器珠寶首飾產業化發展已成為共識。同時,經過新一輪工業化改革之后,實踐主體采用了設計制造一體化實踐模式。從表面上看,這種模式應用后實現了與國際珠寶首飾市場的對接、并軌。實質上在所謂的“6+1”產業鏈條下,終端的訂單處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一直處于發展困境。部分企業通過與第三方營銷機構合作,創建了一些新模式,重點仍集中在廣告宣傳方面,營銷渠道的拓展捉襟見肘,尤其在品牌影響力方面與預期相差甚遠,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營銷環節的實際難題。

例如自清代以來,和田玉在我國傳統玉雕中占據著主流地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需求的增多,和田玉及當時應用較多的翡翠較難滿足其需求。在這種條件下,當時便加強了對一些新材料的研究及嘗試應用。在現代傳播與宣傳古代玉器珠寶首飾的過程中,需要從材料本身著手,增強對四川南紅瑪瑙、戈壁瑪瑙、壽山石、蛇紋石(岫玉)等方面的宣傳,并結合現代化學實驗及傳統雕刻工藝等,使玉器珠寶首飾的材料、性質、工藝、雕刻表現手法等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從當前的發展經驗看,建議實踐主體通過解決傳播路徑問題,進一步走出上述發展困境,解決實際存在的難題。具體如下:在傳承與發展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制造工藝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其材料、工藝、方法等方面的活態傳承重現與傳播,借助數字時代提供的線上傳播途徑構建數字網絡平臺化傳播方式,再以傳播平臺為基礎嘗試多媒融合的多元化傳播形式,使其逐漸走向“線上+線下”傳播的混合傳播方向。

(三)綜合素質型人才培育需求

盡管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已走上了傳承與創新之路,但要使其在新的競爭環境、產業升級、需求導向,以及工藝優化多個層面獲得高質量實踐,無論上游、中游,還是下游企業,均要突出人力資源的核心因素,培育數字時代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所需的綜合素質型人才。例如在設計與制造工藝融合后的產業鏈條內,此類企業既要培養前端的研發設計人才、中端的工藝生產人才、終端的營銷人才,結合專業分工提升其專業水平,又要結合整體上的產業鏈條培養各類人才的綜合素質。除上述培育要求外,在數字時代下,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實踐中,一方面要建立數據庫、研發設計響應式網頁、開展玉器內畫活態傳承的重現與傳播活動,需培育“術業有專攻”的“數字工藝傳承人”。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優勢,將網絡營銷擴展到各個環節、各個層面,滿足平臺化傳播方式下的工藝分類、分級宣傳,把每個參與此類工藝傳承與創新的個體轉化為能夠進行工藝傳播與宣傳的載體。另外,目前該行業普遍存在將工藝技術作為知識產權、開拓新的業務、培養復合型人才等的需求。

三、數字時代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對策分析

(一)依托新理論,樹立數字傳承與創新理念

首先,在數字時代傳承與創新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時,依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深入研討該理論中對產業化與數字化關系的探討,清晰認識到“并聯式”的工業化、數字化發展方向下,可通過對此類工藝傳承與創新,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局面。具體而言,企業應根據該理論中通過觀念聯合方法構建思想體系的經驗,梳理與其相關的數據觀念、工藝觀念、文化觀念、知識產權觀念、產業觀念等,然后圍繞高質量工藝傳承與創新這個核心,建立一個內容相對完整的觀念體系,讓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員形成傳承與創新方面的共識,進而樹立此類工藝的數字傳承與創新理念。

其次,在廣度層面應突出產業政策方面提供的思想資源、數字時代方面的技術資源,以及玉器珠寶首飾工藝承載的文化資源,使其在傳承與創新過程中能夠獲得多個方向的推廣應用。例如玉器珠寶首飾制作時,對雕刻工藝的應用較多,包括平雕、圓雕、透雕、穿孔、巧作、上光等。以其中的平雕為例,在薄片狀的玉石平面上進行紋飾雕刻十分容易上手。在傳承與創新其工藝的過程中,建議列舉我國古代玉器在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工藝,如紅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夏商周玉器、秦漢玉器、唐宋玉器、明清玉器及其中的紋飾、紋線等,并對相關表現手法進行可視化展示。這樣做有利于使傳承與創新普遍化,推廣到民眾之中,通過吸收這種傳承與創新經驗,利用“DIY”的方式豐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這樣做既有利于深化其工藝的市場化、學院化、工業化發展特征,也能夠在全民參與的基礎上,擴大民眾對工藝相關產品的需求,使行業整體獲得高質量發展。

(二)融合新技術,實施數字網絡平臺化傳播

首先,數字時代以數據為核心,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建議在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方面結合數據這個核心,融合先進數字技術,先完成與其工藝相對應的數字工藝建設。例如在當前階段,人們可以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按物理空間與數字孿生空間之間的映射關系,在實體工藝基礎上運用數字工藝,并將其落實到工藝數據庫、工藝活態再現等方面,確保相關工藝在虛擬場景中呈現實在的內容。

其次,應從PC端與移動客戶端App的“交互”出發,搭建數字網絡平臺。例如目前一些企業、院校在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方面,已經搭建了“數字展覽展銷平臺”“數字工藝交易平臺”等,既能夠起到傳播與宣傳的作用,也可以通過設置平臺中的功能區,為消費者、傳承人和學生等提供參與的機會,包括討論區、留言區、資源共享區等。建議在傳承與創新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時,一方面借鑒方面的經驗,另一方面則通過數字網絡平臺進行工藝傳播、品牌塑造及宣傳推廣的實際需求,嘗試在平臺接口上創新產品生產制造模式的創新等。

玉器珠寶首飾容易破損,廣大民眾對于破損后的修復了解較少。此時,可以制作一些玉器保護與修復之類的專題內容利用平臺對其進行傳播。從筆者的自主學習、同行交流、日常工作經驗看,在修復過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一分為二、金鑲玉、重新修整、端口粘合、缺出填補等工藝方法。臺玉吊墜在受到撞擊時容易破碎,此時可以選擇一分為二的工藝方法,先將雕件分為兩個及以上部分,這樣既能夠減少對其原有價值的破壞,也能夠使其作為珠寶首飾的功能獲得保障。再如,玉石手鐲時常出現斷裂的問題,在修復過程中可以選擇金鑲玉、端口黏合、缺出填補等工藝,對其進行修復,這樣既能夠實現對其表面的加固、隱藏斷痕,還有助于對其功能作進一步分解,如將一個鐲子分解為手鐲、吊墜、耳環等,如圖3所示。

(三)運用學徒制,培育綜合素質全面的人才

學徒制在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中均具有優勢。但是,由于該制度的社會化推廣應用不足,其優勢尚未被充分發揮。以培育綜合素質全面的人才為例,數字時代要培育傳承與創新此類工藝的“數字工藝傳承人”。然而,此類人員既要懂實體工藝,也要懂數字工藝,實際上要為實體工藝傳承與創新人才賦能。建議如下:

1. 按照知識結構優化專題,編制“實體工藝+數字工藝”的知識培訓專題,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可以使此類人才搞清楚數字時代古代玉器珠寶首飾工藝的全面性。

2. 根據“6+1”“4+1”產業鏈條劃分不同類型的人才,通過產業鏈條諸環節,通過學徒制培育各環節專業人才的數字素養。例如在工藝生產環節,由師傅學習后快速在實踐中結合SQL數據庫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完成對徒弟各項專業技能拓展訓練等。

四、結束語

總之,珠寶首飾屬于傳統行業,在數字時代需要結合中國式現代化改革階段的高質量發展主題,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結合上述分析,當前階段數字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中出現了新需求,集中表現在革新傳承與創新理念、拓展傳播與宣傳路徑、培育綜合素質型人才等方面。建議在需求導向下遵循“思路決定出路”的大原則,選擇“具體需求,具體分析,針對性滿足”的基本方法。一方面,在深度層面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指導下樹立適配度更高的珠寶首飾工藝傳承與創新理念,另一方面,在技術賦能路徑下創建數字網絡平臺化傳播方式,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提高宣傳力度。尤其應重視傳承制度,發揮珠寶首飾行業發展前期的學徒制度優勢,從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多個方面增強對相關人才綜合素質的培育。

作者簡介

王奕瑾,女,漢族,河北高碑店人,工藝美術師,學士,研究方向為珠寶首飾工藝與修復,文物保護與修復等。

參考文獻

[1]荊樺.中西方當代首飾在手工藝方面的文化傳承與創新[J].中國民族博覽,2021(5):57.

[2]謝旻君.集成技術在珠寶行業智能首飾的應用[J].集成電路應用,2019(5):107-108.

[3]林媛媛.基于珠寶首飾設計與加工工藝相結合的趨勢分析[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2(2):102-104.

[4]王兵,張曼.珠寶首飾雕刻工藝的應用創新[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1(8):128-129.

[5]董亮潔,李妍,孫月陽,等.數字技術在花絲首飾中的傳承和創新應用[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中英文),2022(4):45-54.

[6]黃曉春.花絲鑲嵌技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融合與創新[J].紡織報告,2022(2):48-50.

猜你喜歡
珠寶首飾數字時代傳承
珠寶首飾設計與加工工藝相結合的必要性研究
琺瑯工藝在珠寶首飾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鉆石鑲嵌的標桿企業 百富隆愿與業界同仁攜手開創珠寶首飾新時代
數字時代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轉型
數字時代室內設計中繪畫作品的運用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檔案數字化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