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軍院校青年教員課程思政教學現狀與能力提升探索

2023-06-03 20:21徐文建劉俊玲孫仙紅
成才之路 2023年14期
關鍵詞:能力提升教學現狀立德樹人

徐文建 劉俊玲 孫仙紅

摘要:為了解海軍院校青年教員的課程思政能力現狀,探索能力提升路徑,文章以海軍院校近三年青年教員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訪談交流等方法,分析其課程思政教學的優勢和不足。優勢主要體現在從教意愿、接受能力、創新能力、身心條件等方面,不足主要表現為思想認識偏差、知識儲備不足、教學手段單一、學習動力欠缺等。青年教員可以從思想觀念、知識儲備、授課方式等多方面探索提升自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路徑。

關鍵詞:青年教員;海軍院校;課程思政;教學現狀;能力提升;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4-0013-04

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提高新時代軍隊院校專業化建設水平,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化的教員隊伍?!敖泿熞浊?,人師難得”,教員的素養直接影響著軍隊人才的素養。培養新時代革命軍人,就是培養未來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主力軍,對立德樹人的質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之本在師,教員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教員隊伍建設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海軍院校的教師80%為專業課教師,80%的課程為專業課程,這意味著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的基本載體,是軍校學員作風養成、專業錘煉和價值塑造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陣地,在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由此,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是當務之急,專業課教員更是責無旁貸。隨著軍隊院校調整改革穩步推進,一大批青年教員補充到教學崗位,為軍隊院校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習主席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背浞职l揮課程、科研、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對軍隊院校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員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是軍隊院校未來教學水平的體現,是軍隊院校長久保持“立德樹人、為戰育人”方向的基本保障。因此,對于青年教員而言,提升自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近三年來參加海軍某院校青年教員培訓的人員資料,采取發放問卷并隨機選擇青年教員進行訪談的方法,概括總結青年教員課程思政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并嘗試探索可行的能力提升路徑。

一、青年教員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優勢

1.對課程思政教學的認可度較高

調查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海軍院校青年教員主要來自社會招聘文職人員(57%)、軍隊院校內部轉崗(26%)和部隊調入(17%),平均年齡29.45歲,74.2%來自985或211工程院校,89.46%具有研究生學歷,37.78%具有中級職稱,62.22%具有初級職稱。這些青年教員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都是其專業領域內的佼佼者,對于投身軍事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意愿,選擇“熱愛”和“非常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數達到100%,對自己能成為一名軍校教員感到驕傲。94.46%的青年教員認為,自身所學專業與所教授的專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相信自己能夠將自身知識儲備與軍校專業教學相結合,完成教學任務。青年教員普遍具備樸素的愛國愛軍情感,熱愛教學崗位,愿意將教育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初步理解軍隊院?!敖虇T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的現實需要,愿意在教學工作中貫徹落實課程思政的要求。

2.對課程思政教學的接受能力較強

98.78%的青年教員對自身定位比較清晰,認為自身在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等方面與老教員有明顯的差距。社會招聘文職新教員能夠主動融入軍隊生活,學習軍校有關教學的各項要求,院校轉崗或部隊調入教員能夠主動思考如何將自身實踐經驗轉化為教學資源。他們都能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說課試講等教學準備活動,完成教學文書撰寫,虛心接受老教員的意見、建議等,對課程思政教學的接受能力較強。

3.對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的創新性較強

青年教員雖然步入教員崗位時間較短,尚未確定自身研究的具體方向,但由于在校學習期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善于了解和學習與自身發展相關的前沿知識,有一定的科研經驗,因此始終保持著對前沿知識的關注,知識范圍比較廣泛。青年教員多數為90后,思維活躍,發散性思維強,特別是從非軍事單位進入軍隊院校的青年教員能夠將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軍校教學結合起來,將在地方接觸到的關于課程思政的方法運用在教學實踐中。對前沿知識和新鮮事物的關注及其作為青年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使得青年教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往往會涌現出很多新想法和新思路,不斷創新和豐富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進而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效率。

4.對自身身心狀態的覺察性較好

青年教員一般指年齡在40歲以下且從教時間為5年以內的教員,他們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反應速度快,心智成熟,自我定位準確,愿意投身于教育事業,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良好的身心條件是青年教員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優勢,他們愿意發揮自身這一優勢,積極融入教員角色,渴望在崗位上有所建樹。特別是面對課程思政要求時,他們對自身保持較高水平的自信,認為自己能做好課程思政工作。在年齡上,青年教員與學員較為接近,易于走進學員群體中,更能理解學員的需求和思維模式,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學員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等,以便積極調整教學內容,針對學員的知識薄弱點與思想混亂區開展重難點攻關,引導學員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青年教員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不足

1.部分青年教員落實課程思政教學要求的意識偏弱

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仍處于探索階段,部分青年教員對課程思政的內涵與意義研究不深,教學認知片面,在教學中存在重形式輕內容、重要素輕效果的現象。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未處理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有的青年教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教員和學員隊的事情,與自己關系不大;自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政治理論理解不透,無法結合實際為學員講解;專業課課程實際操作較多,無法與思政教育相結合。二是未處理好技能傳授與價值引領的關系。有的青年教員認為課程思政就是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的簡單疊加,教學時存在生搬硬套的現象。還有的青年教員認為要做好課程思政工作必須查閱大量資料,充分了解學員的思想和關注點,這會擠占專業課備課時間,影響專業課教學效果??梢?,部分青年教員對落實課程思政在思想上未給予足夠重視。

2.部分青年教員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知識基礎偏弱

青年教員雖然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但部分青年教員并非思政專業出身,他們對課程思政了解得并不深入,自身思政知識儲備相對缺乏。調查顯示,認為自身課程思政知識豐富的青年教員僅為24.69%,自己平均每節課(45分鐘)能融入2個思政點以上的青年教員僅為30.86%。作為青年教員,要給學員一杯水,自身必須先有一桶水,足夠的知識儲備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若青年教員的思政知識儲備不足,自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談不上在專業課教學中有效開展課程思政。思政知識的缺乏,導致青年教員無法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內容和思政元素,在授課過程中自然無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青年教員即使能將自身所掌握的思政知識融入專業課程,但由于缺乏對兩者內涵的深入理解,也容易造成思政內容與專業課程的割裂,做不到融會貫通。若在授課中強拉硬扯,搭配不合理,干擾學員的思維流暢性,既影響學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又達不到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3.部分青年教員對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運用偏弱

調查顯示,進入教員崗位前,學習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知識的青年教員僅占31.33%。這說明部分青年教員缺乏教育理論知識,對教學方法知之甚少,在教學基本功、授課方式等方面能力偏弱。部分青年教員認為自身所掌握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少數青年教員將從老教員那里學到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直接應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忽視了這些方法與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風格是否契合的現實問題,致使實際應用效果并不好。教員對教學內容的呈現效果,必然會影響到學員對知識的接受情況。調查顯示,部分青年教員在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教學中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很少與學員進行互動,不能激發學員主動思考,課程思政開展達不到理想效果。

4.部分青年教員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主動性偏弱

部分青年教員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專業知識學習中,在主動學習課程思政知識方面缺乏積極性,針對院校關于課程思政的要求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并未進行深入研究與思考。調查顯示,46.14%的青年教員在備課過程中偶爾會想起加入課程思政內容,在備課全程都注重挖掘思政元素的青年教員人數僅占14.88%。在能力提升培訓方面,相較于政治理論教育類與課程思政類培訓,青年教員更偏愛參加專業課程的培訓。青年教員學習課程思政知識的動力主要來自教學評價需要(42.31%)和課程教學要求(36.37%),這說明部分青年教員提升自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內驅力不足。

5.課程思政整體教學效果有待提升

在專業課教學中,部分學員對課程思政學習缺乏熱情,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青年教員缺乏對學員關注點的調查研究,抓不住學員的心。除了上課時間外,青年教員很少接觸學員,不能及時了解學員的思想動態、價值取向和社會關注等,課程思政教學也就成了單向輸入、照本宣科。二是學員實用主義學習傾向較嚴重,提不起對課程思政學習的興趣,尤其是部分軍士學員到軍隊院校學習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認為專業技能“有用”,而思想政治素養“無用”。

三、青年教員提高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路徑

1.加強思想政治專業知識學習

青年教員不缺乏對知識的整體把握,缺乏的是將專業知識與思政知識相結合的能力。根據“木桶原理”,思想政治知識是限制青年教員課程思政能力提升的短板,青年教員只有對課程思政的內涵、外延理解到位,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落實課程思政。因此,青年教員必須加強對思政知識的學習,只有儲備足夠的思政知識,能夠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青年教員要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思考問題,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還要善于從專業知識的歷史脈絡、典型人物、知識邏輯、實際應用、未來趨勢等多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機融入專業課教學。

2.注重挖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

課程思政的實質是一種課程觀,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在以往的專業課教學實踐中,部分青年教員不太重視思政育人,更多關注知識傳授而非價值觀培育。隨著海軍院校愈發注重在各類課程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青年教員亟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既要教好書,也要育好人。在“大思政”教學理念下,青年教員要深入挖掘專業課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觀念,明確課程思政的聚焦點和落腳點,從本專業的歷史典型事件和人物、本專業的前沿熱點、學員關心的現實問題等多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做到精心設計、娓娓道來,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培養德才兼備的現代化軍事人才。

3.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

部分青年教員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無法讓學員感受到“育人”的思想,還有些青年教員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時過于生硬,過渡突兀,這主要是因為青年教員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有所欠缺,無法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目前,學員大多是“00后”,他們生活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員的單向輸出,將學員置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沒能與學員進行良好的互動,更無法通過互動進行價值觀的交流。因此,創新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十分重要。青年教員應該結合課程性質、課程特點,采用案例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具有良好互動效果的教學方法,并注重創設專業知識與價值判斷相融合的教學情境,讓理性溝通與情感交流并用、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并存,促使學員在互動中深入理解專業知識及其所蘊含的價值判斷。青年教員教學經驗不足,但也因此沒有形成教學思維定式,具有不受陳規舊矩束縛、發揮創新能力的優勢。他們在日常教學中能夠跳出圈子,以旁觀者視角另辟蹊徑,形成課程思政新思維,開拓課程思政新方法,比如憑借更先進的教育技術,應用更前沿的課堂技巧、更廣泛的研究平臺、更新穎的授課方式等。青年教員可以以教材為基礎,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消化理解和融會貫通,不斷探索教學規律和學員學習特點,多采用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研討式教學方法,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教與學的有機互動。

4.發揮自身年齡優勢,貼近學員學習和生活

“樂群性”是學員的典型特征之一,利用好這一特征,青年教員具有天然的優勢。學員當前階段所產生的知識需求或思想困惑,也是很多青年教員在自身以往學習過程中曾經歷過的,因此青年教員可以更便捷地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來解答學員的疑惑,從思想和心理上更貼近學員,也更容易被學員接受。同時,青年教員因自身年齡優勢,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學員的生活,更容易與學員打成一片,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授業解惑,而且可以在課下進行經常性教育,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引導作用。

四、結語

總之,打鐵必須自身硬,海軍院校青年教員作為育人者,必須先受教育。青年教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方面的優勢和不足,注重發揮從教意愿、接受能力、創新能力、身心條件等優勢,從思想觀念、知識儲備、授課方式等多方面探索能力提升路徑,不斷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認真做好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完成新時代賦予軍校教員的使命任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 2016-12-09.

[2]程宏凱,詹曉琳,張滿.加強青年教員教學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

[3]張倩,馬岑睿,張惠媛,王穎.軍校文職教員隊伍管理激勵機制研究[J].科技視界,2019(31).

[4]戴婭玲,呂習良,劉璇.高職院?!罢n程思政”面臨的困境與提升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20(20).

[5]姚鵬,陳強,王道平,等.軍?;A課青年教員的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問題及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

[6]胡華.高職院?!罢n程思政”建設的價值意蘊和路徑探索[J].當代職業教育,2019(06).

[7]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

[8]王曉楠.淺談軍隊院校教員專業發展的途徑與方法[J].就業與保障,2021(05).

Explor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bility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Young Teachers in Nav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Wenjian, Liu Junling, Sun Xianhong

(Naval Submarine Academy,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04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ies of young teachers in naval academies and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the article takes young teachers in naval academie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i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rough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he advantag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willingness, acceptanc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s, while the disadvantag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ideological and cognitive deviation, insufficient knowledge reserves, single teaching methods, and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Young teachers can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ir ow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ies from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ideological concepts, knowledge reserve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young teachers; naval academ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tus; ability improvement;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歡
能力提升教學現狀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匠心優化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學生寫作能力的實用價值及其提升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論合作模式下小學生個體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