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漬化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綜述及展望

2023-06-03 03:15陸寶金田生昌
關鍵詞:鹽漬化鹽堿鹽堿地

陸寶金, 田生昌*, 左 忠, 楊 英, 張 禎

(1.寧夏農墾前進農場有限公司,寧夏 平羅 753400; 2.寧夏農林科學院 林業與草地生態研究所,寧夏 銀川 750002)

土壤鹽漬化(土壤中的含鹽量大于0.15%)是指易溶性鹽分離子在土壤表層(0~30 cm)積聚,導致土壤環境惡化的現象或過程,也稱土壤鹽堿化,對植物生長有一定程度的破壞和抑制作用[1-3].在鹽漬化土地上,多數植物生長不良,正常生長發育進程減緩或延遲,嚴重時甚至導致植物死亡.在鹽漬化土地上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經濟效益普遍低下.為了便于開展鹽漬化土地改良利用工作,各地依據土壤鹽堿化情況并結合鹽堿化土壤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程度,做了詳細、精準和實用性的劃分,并基于特定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鹽漬化土地改良利用的具體技術措施.統計數據顯示[4-5],全世界鹽堿地面積約為9.55×108hm2,中國約有9.913×107hm2,占世界鹽堿地總面積的10.38%,且在濱海和內陸地區有大面積分布,其中有一大部分鹽堿地作為儲備用地一直處于待開發狀態(圖1).由于鹽堿地在中國土地資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就涉及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問題.合理開發與治理鹽堿地,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圖1 中國鹽漬化土地面積及其在世界上所占比例

美國、以色列、澳大利亞、日本等在20世紀30-40年代研究土壤鹽堿化及其危害性問題.20世紀40年代,蘇聯對鹽堿地的治理技術進行較詳細的研究,并在鹽堿地改良利用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和突破.我國自新中國成立后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修建了骨干排水工程設施,用于治理洪澇災害,并分區進行治理水利和土壤改良工作.同時,采用物理(平整土地和客土改良等)、生物(種植耐鹽堿植物或綠肥等)和化學(施用石膏等改良劑)技術進行鹽堿地的綜合治理,大約有1/5 的鹽堿耕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利用,數百萬公頃的鹽堿荒地被開墾為農田,灌溉土地次生鹽堿化基本上得到控制[6-8].但是,由于不同鹽堿地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等不同,所采用的技術措施不同,改良效果差距較大.因此,鹽堿荒地的改良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過程.鹽堿荒地改良利用的核心是改善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生產活動中,由于對鹽堿地資源的認識不足,過于強調改造,忽略對鹽堿地進行生態保護和開發利用,因此土壤鹽漬化和次生鹽漬化現象不斷發生.從鹽漬化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著手,通過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方式建設和諧、穩定和良好的土壤生態環境體系,可達到改良利用鹽堿地的目的[9-12].

寧夏的鹽堿地主要分布于引黃灌區的平原地帶[13-16],鹽漬化耕地有14.8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33.54%,同時,鹽堿荒地約5.6萬hm2(圖2).1957—1985年開展了4次全國土壤普查,發現土壤鹽漬化面積呈縮減趨勢.寧夏的鹽漬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銀北地區.原來,寧夏各地采取以“治水改土”和農業綜合開發為主的鹽堿地綜合治理措施.近年來,寧夏在鹽漬化土地改良利用方面,在開展鹽堿地改良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示范的同時,不斷引進耐鹽植物新品種,通過高效節水技術措施、微生物菌肥等新技術及新成果,改良治理鹽堿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由于管理措施和技術應用不當等,在寧夏銀北地區,土壤次生鹽漬化現象依然比較嚴重,部分土壤中的鹽堿含量較高,鹽漬化仍是影響銀北地區土地生產能力持續提高的主要因素.筆者從鹽堿地的形成原因、危害、劃分及改良措施,鹽堿地可持續利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技術研發及管理研究,鹽堿地改良利用實踐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提出鹽堿地改良利用的建議,以期為鹽堿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開拓視野,為綜合運用水利、農業、生物以及化學措施集中連片改良鹽堿化土地研究提供參考.

圖2 寧夏鹽漬化耕地與荒地面積及其所占比例

1 鹽漬化土地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1.1 鹽漬化土地的形成原因

土壤中的鹽分積聚會打破原有的土壤結構體系,這樣就建立并形成新的土壤結構,這時土壤環境不斷惡化,多數植物難以生存,形成了鹽漬化土壤.科學研究及生產實踐結果顯示,當土壤中鹽的質量含量大于等于3 g/kg(或土壤的pH≥8.9、兩項都兼而有之)時,易形成土壤鹽堿災害.土壤鹽堿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影響.自然因素包含2個最基本的要素,即氣候干旱、地下水位高(高于當地臨界水位值,一般約為1.2 m),均是土壤發生鹽堿化的誘因;人為因素是土壤發生鹽堿化的主要因素,包括過量施用化肥、有灌無排和破壞植被行為等,可導致土壤質量和結構變差和鹽堿化土地形成[17-20].另外,從大地形看,低洼地是水鹽匯集的地方,地下水位高,土壤鹽漬化嚴重,易形成鹽堿地.從小地形看,田塊高低不平,因局部高處灌水淺,蒸發強烈,土壤毛細管水向高處運行,當水分蒸發后,鹽分留在地表形成鹽斑.最常見的是,當一塊地局部高起8~10 cm時,土壤含鹽量比平處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可見,平整土地對防治土壤鹽漬化有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方面,田間滲透和渠道滲漏等亦能抬高地下水位,增加土壤的鹽漬化程度[21-24];有黏土層土壤的通透性較差,灌水后水分不能下滲,而是淤積在上層,從而形成鹽漬化土壤,最終導致土壤的通透性變得更差,嚴重影響植物根系生長.

1.1.1寧夏土壤鹽漬化的成因 寧夏地處西北內陸,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具備形成鹽漬化土壤的條件,普遍存在土壤鹽堿化問題,即積鹽速度快(灌溉或摞荒后迅速返鹽);鹽分組成簡單(硫酸鹽-氯化物);鹽分含量不高(一般低于1.0%);鹽分含量季節性變化大(冬春高、夏秋低).寧夏典型鹽漬化土壤的特征及其形成機理如下[25-30].

1)寧夏鹽漬土的形成機理.一是氣候干燥,強烈的蒸發是鹽分垂直運動的驅動力;二是寧夏引黃灌區的地勢平緩,部分地區灌排設施不健全,排水不暢,導致地下水位不斷增高;三是土壤上表層有厚度不等的亞黏土蓋層(厚度為0~5 m),土壤的結構差,易板結,透氣、透水性極差,導致土壤易鹽堿化;四是人為因素,主要指不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盲目擴大水稻種植、灌排不當和作物布局不合理等)造成土壤鹽漬化.

2)寧夏西大灘堿土(白僵土)的形成機理.白僵土的形成包括脫鹽和堿化過程.脫鹽過程是,在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降水(或山洪)的淋溶等使土壤中的鹽分逐漸減少;堿化過程是,由于水鹽運動加強了土壤膠體表面鈉離子與二價陽離子的交換作用,土壤鹽分以堿性鈉鹽為主.碳酸根離子的存在減弱了土壤溶液中鈣離子的活性,加強了鈉離子置換鈣離子的能力.當土壤膠體表面吸附的交換性鈉離子的質量分數大于土壤鹽基代換量的20%時,就形成了堿化土壤.一般,寧夏白僵土中交換性鈉離子的質量分數為鹽基代換量的20%~50%.

1.1.2寧夏鹽漬化土壤的基本特點 寧夏農田土壤鹽漬化以地表鹽霜或鹽斑的形式表現.鹽霜的含鹽量較低,俗稱“浮堿”,灌水后很快消失,對農作物的危害性較小.鹽斑的含鹽量相對較高,容易造成田間缺苗斷垅,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致使作物減產,且鹽斑面積的大小反映了土壤鹽漬化的程度.研究表明[31-32],寧夏以4月份春灌前土壤的返鹽現象最明顯,且該時期植物處于生長初期(苗期),對鹽堿十分敏感,因此抗鹽堿能力最差.經過多年的土壤改良,寧夏大部分鹽化土壤得到了改良.但由于堿化土壤的改良難度大、分布范圍廣,鹽堿化土壤的改良利用是寧夏今后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土壤利用率的主攻方向(圖3~圖4).

圖3 寧夏西大灘鹽化土壤(0~20 cm)的主要特征

圖4 寧夏西大灘堿化土壤(0~20 cm)的主要特征

1.2 鹽漬化土地的危害

與在非鹽堿土壤中生長的植物相比,鹽堿土壤中生存的植物,必須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吸取水分和養分,進而完成植物細胞內部的各種生理生化反應過程,以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當植物根區存在過量的鹽分(或土壤的堿化度過高、二者兼有),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植物的生長速度和產量也會降低.鹽堿土壤抑制和阻礙植物生長發育的形式通常表現為滲透脅迫危害、專性離子毒害、堿化土壤危害和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危害方式均存在的多種類型[33-36].

1)滲透脅迫.滲透脅迫對植物的危害是一個物理過程.當鹽漬化土壤的含鹽量過高時,植物生長會受到滲透脅迫作用的影響,難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水分,造成生理干旱現象,嚴重時死亡.與正常生長的植物相比,受鹽分影響的植物一般植株矮小,葉片小而厚實,呈深褐色,果實相對較小.

3)堿化土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堿化土膠體吸附的Na+遇水時易分解,造成土壤的毛管孔隙阻塞、密度增大、通透性降低和入滲率變小,從而限制土壤中水或氣體的運動,影響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以及養分的吸收.

2 鹽漬化土地的分類及劃分

1)以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分級標準為基準[4,41](表1~表3).

表1 全國土壤中養分含量的分級標準

表2 全國土壤酸堿度等級劃分標準

表3 土壤鹽化分級指標[5]

2)寧夏地區普遍使用的量化指標分級標準[42-43](表4~表5).

表 4 鹽堿土分類量化指標

表5 土壤鹽漬化程度分級指標

在實際生產活動中,為了有目的、針對性地改良利用鹽堿地,在上述鹽堿土分類量化指標的基礎上又作了詳細分類.

①當土壤的pH<8.5時,按照土壤中鹽的質量分數w劃分:w≤0.15%,為良好土壤;0.15%1.0%,為鹽土.

②當土壤的pH≥8.5時,按照土壤堿化度劃分:輕度堿化土壤的堿化度為5%~10%;中度堿化土壤的堿化度為10%~15%;強堿化土壤的堿化度為15%~20%;堿土的堿化度大于20%.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鹽化與堿化往往相伴發生.對鹽漬化土壤的劃分須考慮的因素較多,且要依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土壤鹽分危害是實際存在的主要因素,且土壤表層鹽分的含量對植物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并能直接反映植物的受害程度.因此,通常根據表土(0~30 cm)中易溶性鹽分含量劃分土壤鹽漬化等級(表5).

3 鹽漬化土地的改良利用技術

3.1 農藝及物理措施

該技術用于改良原生成土,特別是重度、中度鹽漬化土壤,包括深松、深翻等措施,可有效減輕鹽堿危害,增加作物產量[44-49].淺翻輕耙結合深松土地的改土措施,能有效改善鹽堿土壤及其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透氣、透水性能,進而達到防止土壤鹽漬化的目的.深翻土地結合施有機肥、加入秸稈和爐渣等措施,不僅能提高作物的產量,還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平整土地是鹽堿地改良利用的一項重要措施:可以減少地表徑流,增強伏雨淋鹽或灌水洗鹽的效果;防止洼地受淹、高處返鹽;防止土壤板結、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透水透氣性、改良土壤性質,保水保肥、降低鹽分危害、降低水分蒸發量,且有利于在一定范圍內保持地下水位一致;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鹽分上升量.劉虎俊等通過農藝及物理措施改善土壤結構降低了土壤中的含鹽量,提高了植物的出苗率及其產量.

3.2 工程措施

1)水利措施[50-54].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排灌系統:把地下水位降低至警戒水位以下,干旱時可用溝渠引水灌溉;降雨時可把表層土壤中的鹽分隨降水排入排水溝;洪澇發生時可通過排水溝排水.對于低洼、排水不暢、地下水位淺、礦化度高、土壤含鹽量高及受鹽澇雙重威脅的鹽堿地,可通過深溝排水;對于地下水位過淺、土質黏重的封閉重度鹽堿地,可修建溝渠條田路,降低地下水位,這樣可有效防止土壤鹽漬化的發生和形成.

2)改變耕作方式.目前,以“排水洗鹽”為目標的土壤鹽漬化治理措施受到限制.在充分了解土壤水鹽運移規律及植物耐鹽特性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水鹽調控技術,淡化作物關鍵生長時期土壤耕作層的鹽分,達到“有鹽避害”的目的[55];改變土壤耕作制度,通過免耕覆蓋法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和風沙侵襲[56];當作物的根系腐爛時,留下的孔隙是水分和空氣在土壤中上下運動的通道,可進一步改變土壤的“三相比”,使土壤變得疏松、逐漸熟化,這樣可減少化肥的施用量.

3)水洗鹽分.以前,寧夏河套地區主要用該方法改良鹽堿地[57-59],但要在水資源豐富、地下水位低、蒸發量小和溫度較高季節的條件下進行.目前,由于水資源日益緊缺,該方法的應用受到限制,部分地區的治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須結合其他鹽堿地治理措施開展工作[60].

3.3 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通過種植耐鹽植物或微生物技術對鹽堿地進行改良并加以修復[61-62],進而達到改善土壤內部生態環境的目的,是提高土壤質量的一種方法.

1)選育新的耐鹽品種,種植耐鹽堿植物.在鹽堿地上選育和種植新的耐鹽植物,通過植物抗鹽、泌鹽等生物特性改良并利用鹽堿地[63-66],加之植物的蒸騰作用,促使地下水位下降,減輕土壤次生鹽漬化.人們普遍選擇在鹽堿耕地上種植耐鹽堿的水稻、玉米和油葵等農作物,在鹽堿荒地上種植有較強抗鹽堿性的野生植物、牧草等[67].堿茅草是理想的牧草[68-70],在pH=8.9、含鹽量為4.9%的氯化物鹽堿土上(0~100 cm)的出苗率達100%.苗期后,堿茅草的耐鹽性逐漸提高,可在含鹽量為2.47%~2.79%的鹽堿土上正常生長發育,成株的耐鹽堿度高達4.25%.由于堿茅草的適應性及抗鹽堿性極強,在中國“三北”地區的鹽漬土改良中應用廣泛.同時,也可種植含鹽量高的堿蓬等耐鹽植物,收獲后還可用做家畜飼草,這樣不僅通過種植耐鹽植物帶走土壤中鹽分,還補充了牲畜體內正常代謝所需的鹽分.

2)種植綠肥.綠肥是培養地力的重要物質基礎.田菁是改良中國北方鹽堿地的重要綠肥[71].草木樨具有生物固氮效用,一年固氮75~240 kg/hm2,也可用做飼草[72].研究結果顯示, 種植1 a生的豆科毛葉苕子可收兩茬鮮草,產量達60 000 kg/hm2;種植多年生的百脈根和小冠花,播種后第2年產鮮草45 000 kg/hm2,累計干物質質量大于7 500 kg/hm2.

3)植樹造林.植樹造林不僅有調節小氣候、減緩旱澇危害的直接作用,還有間接降低地下水位、抑制土壤鹽分上升的作用.研究表明[73-75],在pH=8.5~9.5的鹽堿土地上,可種植小黑楊、旱柳、家榆、白榆、水曲柳、檉柳、沙棘、丁香、沙棗等;檉柳、白榆、枸杞可作為中度鹽堿地造林的主栽樹種;檉柳、銀中楊、枸杞、小黑楊、白榆和四翅濱藜可作為輕度鹽堿地造林的主栽樹種,而沙棗、垂柳可作為參考種植樹種.

4)微生物技術.近幾年,微生物菌肥發展迅速,已替代了約45%的傳統化肥,有效解決了化肥濫用、施肥過量等問題[76-78].微生物菌肥利用其中有益菌種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從而達到改良土壤質量的目的.部分有益菌種還可中和土壤中的鹽分,有調節土壤酸堿度、改善植物根際微環境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良土壤的性能、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的品質和提高化肥的效力.研究結果顯示,在鹽堿地上種植水稻,施用酵素生物菌肥,水稻的產量可達8.5 t/hm2,效果顯著.據報道,在寧夏農墾暖泉農場3.33 hm2鹽堿沙荒地上應用北方民族大學楊國平團隊的微生物刺激植物抗鹽堿研究成果,即以微生物誘導植物抗鹽堿技術為核心,以微生物液體有機肥為載體,將抗鹽堿微生物施入土壤.在播種前拌種“堿抗”、播種后隨水施用“堿?!钡?這樣在玉米根際就形成了優勢菌群,連續種植3 a,抗鹽堿微生物菌群便在鹽堿地全面定殖.這樣就大大改善了鹽堿地的土壤結構,預計玉米產量在15 000 kg/hm2以上.但是,鹽堿地的治理與改良是一個長期過程,僅僅依靠微生物菌肥改良遠遠不夠,還需要人們加強愛護土地、保護土地資源、變廢為寶的意識,才能實現將鹽堿地變為可耕地的目標.

3.4 化學措施

化學措施不僅可改善土壤結構,加速“洗鹽排堿”過程,還可改變土壤中可溶性鹽的成分及其含量,調節土壤的pH值和堿化度[79-81].

圖5 脫硫石膏改良堿化土壤的原理

2)有機肥.施用有機肥,不僅增加了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還對土壤中高濃度鹽分起到良好的稀釋作用,進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降低土壤的pH值,形成一個對植物生長特別有利的環境[84-86].同時,施用生物有機肥還能恢復和調控土壤肥力,對保護耕地資源、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3)使用腐植酸.腐植酸是鹽堿地改良過程中常用的有機肥,能為土壤提供氮元素[87],是一種帶負電的膠體,通過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降低土壤中鹽分的含量,并中和土壤中的堿性物質,進而降低土壤的pH值.

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既包括平田整地、深耕曬垡和種植水稻等老舊的技術,也包括灌排工程配套建設、灌水洗鹽以及化學改良技術等近代傳統改良方法,還包括使用現代生物化學技術研制出的新型土壤改良劑、使用新材料和先進工藝技術實施的地下暗管排鹽工程等.近年來,隨著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已將衛星定位和遙感等技術應用于土壤監測,單一或復合的鹽堿地改良技術不斷出現.

4 鹽漬化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進展

鹽漬化土地的生態環境脆弱,所在區域的氣候、地質和地貌等水文條件不好.對鹽漬化土地資源進行開發、使用、保護和治理,應以提高其可持續利用為主.開發利用鹽漬化土地的前提是做好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否則,將會導致生態環境不可持續、惡化的結果.目前,鹽漬化土地的可持續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學、植物學、灌排技術研發、耐鹽植物開發利用及其配套技術集成應用示范方面[88-90].可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田間實驗方法對技術效果進行優劣評判,通過技術研發和集成示范提出配套的技術管理方案來指導農業生產工作.經過技術人員長年累月的工作與實踐,鹽漬化土地的可持續利用研究取得了飛速發展,新成果與新技術層出不窮.

1)多學科領域的研究內容和方向.從通過土壤學、植物學和水文學等自然科學的田間實驗預測和數學模型模擬等進行的簡單、單一研究,逐漸轉變為多學科領域相互之間的較為復雜、細致研究.

2)改良利用的視角.首先,科研人員開展技術研究和研發,提出合理、配套且成熟的技術管理措施,并向相關政府機構提供建議.然后,由政府組織引導和號召.最后,由技術實施主體——農戶(或農業集體組織、企業等)應用于農業生產.

3)農戶的技術選擇行為.從農戶對技術成果的認知度、采用何種技術措施、應用后所產生的效果及各種情緒反應程度等方面開展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務于“三農”工作,推廣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

4)研究的方式和方法.過去主要以田間實驗模型和模擬方法為主開展此項研究工作,基本摸清了鹽漬化土地發生發展的變化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儀器設備的應用,研究工作已進入嶄新的階段:①綜合自然科學(土壤學、植物學、生命科學和水文學等)和社會學進行研究,使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有機結合,真正滿足農民的需求;②把農戶放在主體位置,側重農戶對技術成果的選擇行為研究工作,突出農戶在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研發、推廣中的重要作用;③采用計量分析等技術手段,對特定區域內的經濟、社會調查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初步實現理論內部邏輯嚴謹和理論預期與外部經驗事實一致的目標;④對于研究方法,廣泛采用遙感、衛星定位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實時實地分析不同鹽堿區域的影像特征,分析不同區域農戶的技術選擇行為和差異,為鹽漬化土地的改良利用研究提供參考.

5 鹽漬化土地的改良利用實踐及建議

5.1 鹽漬化土地的改良利用實踐

1)鹽漬化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鹽堿化地區的生態環境脆弱,受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大.對于鹽堿地資源(尤其是鹽堿化沼澤濕地),應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加強生態建設,防止生態環境惡化.對于適宜開發區域,應科學有序開發,反之,則以保護和恢復生態為主,做到分類開發利用.

2)鹽漬化土地的生態治理和改良.鹽漬化土地的治理,一是應用灌排技術進行治理和改良土壤;二是根據屬地自然資源稟賦發展鹽漬化土地產業鏈,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在鹽堿地生態治理方面,國外主要側重于鹽堿土的原生態修復、鹽堿濕地的保護研究,而有關鹽堿地的改良利用研究較少.目前,受全球性的淡水資源危機影響,發展鹽土農業成為鹽堿地治理和改良的主流.20世紀80年代,美國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對傳統作物進行耐鹽性改造,但進展不大.同時,對已有的耐鹽植物進行篩選,培育新品種,在部分農作物及果樹、蔬菜等種植方面取得較好的成果[6,67].20世紀60年代前期,中國開始改良利用濱海鹽堿地,采用引黃灌溉、種植水稻等措施治理改良鹽堿地.20世紀70年代,鹽漬土改良已進入工程措施與農藝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發展階段,初步建立中低產田的治理與綜合發展實驗區.土壤改良劑的應用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并在石膏、工業廢棄物(磷石膏、粉煤灰等)應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世紀70年代開始應用電磁技術,在中國鹽漬土地區進行改土實驗.20世紀90年代,鹽漬化土壤改良劑——康地寶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91-96],這標志著中國在應用生物措施改良利用鹽堿地方面取得巨大突破.近年來,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廣泛采用“上農下漁” “暗管排堿”的生態開發利用模式;在寧夏引黃灌區開展鹽堿地改良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推廣等[97](圖6).2010—2016年,寧夏農墾前進農場采用“稻田養蟹”生態種養技術,使種養產業的平均純收入為7.245 萬元/hm2,投入與產出的金額比為1∶2.7.實踐表明, “上農下漁” “暗管排堿”模式治理鹽堿地能顯著降低土壤的鹽堿含量,增加農產品產量,有較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圖6 鹽堿地改良與利用技術實踐——技術集成與示范

5.2 鹽漬化土地的改良利用建議

1)加強對次生鹽漬化土地和潛在鹽漬化土地防治對策的研究,選擇合理、有效的改良技術方法,并因時、因地施策,合理利用鹽堿地資源.

2)開展以生物改良為主的新品種選育與植被修復研究工作,并結合牧草飼用、經濟作物栽培等產業發展,建立鹽堿地可持續利用技術產業鏈體系.同時,加強鹽堿地高效節水技術應用研究,對耐鹽性植物及其品種進行深入研究,不斷豐富鹽漬化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3)轉變鹽堿地利用研究的方式,堅持發展農業產業、生態保護和社會發展的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新格局,著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惠及民生統籌產業發展與環境建設,將鹽堿地作為寶貴資源,最終實現其可持續發展與利用.

4)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和持續利用的原則,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公益性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1)經過幾十年對鹽堿地的治理與改良利用,中國的鹽堿地改良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逐漸掌握多種鹽堿地的修復措施,使鹽堿荒地銳減、土地生產力成倍提高.鹽堿地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可為世界鹽堿地的治理研究提供參考.

2)土壤學、植物學、生命科學和分子生物育種學等環境、生物學科,與水文學、社會學、節水技術、田間管理技術和灌排技術等工程、管理學科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是未來鹽堿地治理技術領域的研究重點.

3)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植物、微生物、生命科學、生物工程等為基礎的新型生物技術,抗鹽堿新型育種材料的不斷優選與挖掘工作,將在鹽堿地土壤的改良與綜合治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6.2 展望

鹽堿地是在長期的歷史演替過程中形成的獨特自然生態系統景觀[98-101],合理開發、利用鹽堿地資源對緩解日益增長的人口與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具有重大意義.在鹽堿地土壤的改良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改良模式,并結合遙感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實時監測土壤鹽漬化發展趨勢,構建鹽漬化土地可持續利用的配套技術管理體系,興建鹽漬化土地改良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體系,實現鹽漬化土地的管理集約化、生產規?;?、技術標準化,從而穩步提高鹽漬化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鹽漬化土地改良的農藝措施及工程措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對于鹽堿地的改良利用,要從治理改造逐步轉向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穩步提高全社會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因此,探索研究新產品、新技術是今后一段時期內鹽堿地治理的目標和方向.

猜你喜歡
鹽漬化鹽堿鹽堿地
蔬菜大棚土壤鹽漬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在判定土壤鹽漬化、沙化中的應用
鹽堿荒灘的“底色之變”
鹽堿地區南美白對蝦、青蝦混養技術
甘肅蘇干湖濕地土壤鹽漬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張巍婷 鹽堿地上拓出“常豐”路
鹽堿地枸杞提質增效關鍵技術
三種土壤改良劑對鹽堿地冬棗園的影響
瑪納斯河流域土壤鹽漬化時空動態變化
鹽堿脅迫對三種西藏牧草種子萌發及幼苗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