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析

2023-06-04 05:44余明芹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小學生

余明芹

摘? ?要: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現如今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以此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打開心靈的金鑰匙,是發展學生智力的保證,通過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和探討,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質;方法路徑

中圖分類號:G4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2-0043-03

中學生不但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還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作為教師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情況。當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承受挫折和戰勝挫折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打開心靈的金鑰匙

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家庭、社會、學校、國家的關注。目前許多人所理解的健康,只是停留在身體疾病方面,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就給健康一詞下了定義:認為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相適應的一種能力,健康不僅僅指沒有病患和虛弱。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生理、心理已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對健康新的衡量、判斷和檢測標準。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非常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卻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教師在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加班加點地為學生輔導功課的同時,也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指導和疏導;家長想方設法給孩子提供優越家庭物質環境的同時,也忽略了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衛生環境。我們知道從六歲到十幾歲的年齡,正是身心發展劇變的階段。學生正處于生活、心理、社會經驗等諸多方面從未成熟到成熟,從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劇變化時期,是最容易發生各種心理問題的高峰期。學生甲曾經的學習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但他和班里的其他同學幾乎少有來往,大家都說他傲氣不合群。通過和他的交談,了解到他從小母親病逝,父親再婚后又疏于照顧,所以養成了孤僻的性格。老師在了解情況后不但在生活上對他多加照顧,而且要求其他同學及班干部以身作則多和他接觸,每當有班級活動,都把他和班干部編排在一起,讓他在集體生活中感受到老師、同學對他的關心,使他重新調整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逐步改變不良個性心理。同時,充分發揮他學習優秀的特長,給他布置幫助其他同學的任務,從而帶動更多學生成績變優,使他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覺,讓他時刻感受到自己是集體中必不可少的一員,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健康的人格。由此可見,不良心理也是可以糾正和改變的。問題的關鍵在于老師或家長能夠發現并及時采取有效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不但依賴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創造能力等智力因素,還依賴于動機、興趣、情趣、性格意志、氣質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在這二者中,它不僅要參與非智力活動,而且對智力活動還有促進作用,所以非智力這個心理因素對學生智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乙的智力、記憶力平常,家長和老師都沒有對他寄予希望,但后來他考上了重點中學。有的人對此很驚訝,其實道理很簡單,盡管這個學生智力因素一般,但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做事有主見、遇事不急、不達目的誓不休、有頑強的毅力,這就是他學業成功的原因。目前國內外實踐研究證明,注重非智力因素培養可使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學習處于中下等的學生經過心理咨詢、心理診斷、心理治療,許多潛能得到挖掘,他們走出困境,一躍跨入優等生的行列。這說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是發展學生智力的秘密武器。而在80年代初期,我國出現了一股智力熱,片面追求學生的智力,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致使一些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缺乏頑強的學習毅力和完善的人格,造成厭學等不良后果。在學習生活中,經??吹揭恍┎惶】档男睦憩F象,如學習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困難、挫折便灰心喪氣等,這些心理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發展學生智力,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首先,培養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對于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有促進作用。學生的心理問題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有些老師或多或少也存在心理不健康因素而引起的。建議各個學校都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教師會發現自身的不足,心理素質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教育部門、學校領導應重視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教育和輔導。

其次,教師在教學時常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雖然有較高的智力,卻學不好某門學科;雖然學習成績不錯,卻在考試時發揮不出正常水平,考不出好的成績。由于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給孩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而孩子又不能把壓力更好地變為動力。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排解壓力。更有一些學生是受到不良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文化素質較低、不懂得也不會教育孩子,當孩子學習成績下滑時不積極配合老師找原因、總結經驗,而是直接訓斥孩子,有的家長甚至將家庭暴力直接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得不到應該有的關心和溫暖,這種不良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出現離家出走、精神抑郁等心理問題;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家長無知的影響下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結交社會上的不良人群,沉迷網絡、打架斗毆,甚至與不良青年攔路搶劫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淵等等。在此情形下,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更要加強對學生法律常識的教育。

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可目前仍然是依據分數選拔人才,難免有些學校依然按照排名督促學生提高成績。頻繁的考試壓得老師、學生抬不起頭來。緊張繁重的學業負擔和家長希望子女成龍、成鳳造成的壓力,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各種心理障礙。例如,學生丙的成績優異,但十分擔心別的同學超過他,于是一分一秒都在不放松地學習,由于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且時時害怕別人超越,焦慮過度,漸漸地思想不集中,不能正常思維,久而久之,一個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發展到無法堅持正常學習的地步。

上述種種現象都需要教師在心理健康課上進行耐心細致的觀察、診斷,如果發展問題及時予以疏導,使他們走出困境。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幫助他們正確對待自己與周圍的人、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把內心的煩惱告訴自己的好友和師長,同時也可以教學生掌握一些方法來化解這種煩惱帶來的抑郁和不悅。比如,可以先把暫時的煩惱放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來轉移注意力,以此緩解受挫折而造成的壓抑情緒;也可以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一方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才干,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和豐富。另一方面,還能陶冶情操,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情趣和意志,使自己適應環境。當自己被煩惱抑郁所困時,教師可以抽時間帶領學生去空曠的野外跑步、鍛煉、大聲唱歌、大聲吶喊、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及時有效排解。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不斷創造各種各樣的情境,盡量多安排各種實踐活動,用形式多變、內容豐富的教育教學活動及新穎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去體驗、去思考、去判斷、去升華、去改變。

總之,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不僅能進一步推動應試教育向素質育轉變,更重要的是能為 21 世紀培養出高品位多層次心理健康的人才。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小學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是小學生
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開展“解煩惱”活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