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誤讀探究

2023-06-04 12:52劉芳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誤讀跨文化交際隱喻

劉芳

摘? 要: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表達,是對社會語言和文化現象的映射,表現的是輸出者與交際者間的認知特點。在文化和語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會產生隱喻誤讀和錯誤表達的現象。因此,文章根據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隱喻誤讀現象形成原因,以及影響隱喻表達質量及效果的影響因素,提出深層次和全方位認知與解讀隱喻意義、多模態組織與推進跨文化教育、動態學習與即時更新漢英語言知識儲備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隱喻;誤讀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3)06-00-03

漢英語言的跨文化交際語境構建行為,會受到個體認知語言學理解水平和外語交流能力等因素的影響。而在認知語言學獲得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越來越重視隱喻的引進與表現。作為獨特認知工具,以及表達情感與獨特情緒的重要方式,隱喻語義的理解和內涵解讀十分重要。在跨文化交際中產生隱喻誤讀,很難構建和諧和有序的漢英語言交流語境。而若想更加通暢地進行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必須全維度和深層次地解讀隱喻誤讀現象。從目前所呈現出的態勢來看,人們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進行隱喻表達時,會經歷一系列的認知推理,而在這個過程中會先從始發域著手,分析與揭示相關聯事物間的規律性,將所獲取和提取的有效信息折射到目標域中的概念結構上。信息提取與映射的復雜過程中,會產生特殊的映射關系,表達者之間會基于這種關系進行信息的推導與投射。無論是在既定和規定性的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語境當中,還是在社會大眾相互作用形成的常態生活語境中,會無意和有意地產生與表達隱喻。各種語言的轉化與輸出,實質上是隱喻的理解與表達,甚至已經成為跨文化交際的關鍵。語言及文化的學習者和應用者,若想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必須理性和全面地分析隱喻誤讀現象[1]。

一、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誤讀現象成因

(一)漢英語言國家間的傳統文化及習俗存在差異性

語言表達和文化輸出的過程中使用隱喻,從某種角度來說是生動話語建設的重要手段。成長于不同國家和社會背景之間的人員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無論是從漢語視角解讀英語文化,還是以英語思維解讀與理解漢語言及文化,都會受到自身傳統文化及習俗間的差異性影響,而產生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的隱喻誤讀現象。傳統文化和習俗,是各個國家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文化標識,或是有一定約束性和參照性的社會標準。各國家和地區都擁有獨特的文化和風俗,在發展和演化的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群體性特征,會對既定語境中的人們認知和語言表達習慣產生一定的影響。英語國家和漢語國家之間在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兩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這兩個國家的人員在進行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時,就會引發不同程度的隱喻誤讀。有不同文化屬性和成長背景的個體,在進行漢英語言交流時,會自然而然形成跨文化交際語境。而在輸出觀點和表達立場的過程中,若以傳統文化和各自國家的風俗為載體設喻,就會由傳統文化及習俗的差異性誘發隱喻誤讀現象。例如,在跨文化交際時,漢語國家表達者在形容某人“坐冷板凳”時,就會習慣性地使用“跑龍套”進行隱喻。而在西方的文化語境中,尤其是英國就沒有這樣的文化形式。若面對英國人進行這樣的隱喻表達,很大概率上會產生隱喻誤讀現象。從這個層面來看,表達者之間的傳統文化及習俗認知上的差異,是造成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隱喻誤讀的主要原因[2]。

(二)學習者表象化分析與理解漢英隱喻語義

以漢英語言為媒介進行跨文化交際的過程,語言知識和外語表達技巧只是輸出的一種工具。簡單的學習與掌握漢英語言知識是不夠的,必須要全面了解相關國家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文化,這些會對語言表達方式和認知水平產生重要影響。而在學習漢英語言知識和文化時,既要了解跨文化交際的重點和表達質量影響因素,還要深層次地剖析與解讀漢英隱喻語義,因為這也是誘發跨文化交際中隱喻誤讀的主要原因。學習者在學習漢英語言知識及相關文化的過程中,若只是表象化分析與理解漢英隱喻語義,很難構建具有獨特風格的跨文化交際語境,只能常態化地使用語言知識和表達技巧,不利于鮮明和精準地表達自身的文化屬性和性格魅力。若局限在固定的表達方式上,就很難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展現個人獨特魅力。而在母語思維作用下解讀對方的表達內容,就會被自身喻體選擇習慣影響而產生隱喻誤讀問題。追究其本質,是因不能充分掌握相關國家間的隱喻差別,繼而由漢英隱喻差異產生相應的誤讀現象。

(三)漢英語言使用者間形成的隱喻誤讀折射的是思維差異

在社會化勞動的影響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會形成不同的語言表達習慣與思維模式。無論是語言還是思維,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展現明顯的社會性。漢英語言使用者,成長與學習環境有所不同,會形成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思維慣性。而在英漢語言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會受到語言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影響,產生不同的交際方式及理念。尤其會受到中西思維差異的影響,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產生相應的隱喻誤讀現象。在具有較大差異性的中西方文化模式下,產生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和作業方式,會對當地人員的認知和語言表達習慣產生重大影響。人們的行為會受思維的主導,表達者之間存在較大的思維差異,勢必無法正確解讀對方的隱喻表達內容和意蘊。而表達者之間形成的獨特思維方式與思維模式,實際上是社會文化演化與更新的產物,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若差異過大就會形成觀念沖突和文化偏見等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漢英語言使用者與表達者間形成的隱喻誤讀,實際上折射的是思維差異,這也是造成隱喻誤讀現象的另一個原因[3]。

二、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隱喻表達的影響因素

(一)文化因素

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使用隱喻,可增強語言表達的生動性與獨特性,但受到文化因素影響,無法把控好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表達質量。而不同語境中所展現的隱喻文化性有所差異,會導致所使用隱喻的意義產生模糊性。若信息接收者不了解輸出者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特點及歷史演化過程,就不能正確和深層次解讀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表達。隱喻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使用,表現的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模式。而設喻者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特色的語言輸出與表達,是在聯想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基礎上進行的。信息的接收者若想正確地理解隱喻內涵,需擁有與設喻者重合的知識結構。如設喻者是中國人,信息接收方就要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由此才能更加精準和正確地解讀隱喻內涵。而交際雙方在理解與解讀對方設下的隱喻時,文化模式差異性越大,隱喻表達的質量越低,反之會在語言和文化交流上形成良好的默契。文化因素是影響隱喻表達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需成為消解隱喻誤讀及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著力點。

(二)語境因素

受語境因素的影響,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表達會產生一定的不可控性,即設喻者與接收者不一定在相關內容上產生共鳴。說話人以英語或漢語為媒介表達觀點或理念時,在話語權構建和情緒渲染上能夠產生較強的主觀性。若不了解對方文化底蘊和跨文化交際水平時隨意隱喻,將會導致對方無法理解所傳達的內容及深刻內涵。隱喻在跨文化交際中進行引入和使用的過程中,構建了獨特的言語行為和思維模式,交際的雙方不能從字面上直接了解意義和話語內涵,從而會造成漢英語言表達與交流障礙。語境因素是影響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隱喻表達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充分了解特定語境中的交談對象文化與國籍背景,從而結合實際恰當地使用隱喻。

(三)張力感因素

張力感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持續,會催生強大的情緒效應,若不能合理地把控尺度與時間,就會影響隱喻表達的質量。同一喻體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交流氛圍和話語現象??缥幕浑H中的隱喻意義傳達與解讀,也會受到張力感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即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設喻與隱喻表達者,往往基于自身的文化底蘊和知識結構設計話語表達內容,帶著強烈主觀色彩的隱喻表達,很可能會導致對方形成不自然的反應,這就是上述內容中提到的張力感,而這種不自然反應長時間持續后,會大大弱化隱喻表達的效果。聽話者會從說話者的隱喻內容中提取關鍵信息,而后對隱喻意義和內涵進行解讀,在持續的交流中驗證解讀的正確性,可充分展現隱喻表達的作用和優越性,否則會誘發交際失敗問題。從這個維度來看,張力感因素會對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的隱喻表達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三、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消除隱喻誤讀實現精準表達的有效策略

(一)深層次和全方位認知與解讀隱喻意義

隱喻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特定語境中社會價值觀及風土人情等因素的影響,作為特色語言和含蓄文化的集成體,在跨文化交流和交際中有著十分重要的連接作用。隱喻是傳輸本國語言和特色文化的媒介,不僅可增強話語表達的生動性與形象性,還可更加隱秘和含蓄地表達自身的文化屬性和特色。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使用隱喻的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相關國家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深層次和全方位認知與解讀隱喻意義。這樣,才能不會受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等因素影響誘發隱喻誤讀現象。同時,在充分了解聽話者文化背景和話語特點的基礎上設喻,更有助于對方正確的理解與解讀,從而有效消除隱喻誤讀,且能夠實現精準的話語表達。而語境因素是影響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隱喻表達質量的主要因素,若想有效消解隱喻誤讀及提高話語表達質量,要全方位和綜合性地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語境,客觀和積極地分析和解讀相應的隱喻意義。話語表達者要充分認識到,隱喻和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對隱喻意義精準和深刻解讀要在適合的語境下進行。若想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正確地使用隱喻,就必須全面和科學地分析語境,在獨特的文化模式和話語模式下深層次理解隱喻意義。這樣的分析與解讀行為在形成良好和持續的習慣后,可有效消除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誤讀現象,且不再受語境因素影響,能夠高質量地利用隱喻進行跨文化交際與國際化表達[4]。

(二)多模態組織與推進跨文化教育

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誤讀及低效表達,實際上反映的是跨文化教育的局限和短板。若想有效消除隱喻誤讀現象,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與巧妙地使用隱喻,必須多模態組織與推進跨文化教育。全面學習漢語知識和英語理論,且能充分了解相關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發展特點。傳授外語知識及相關文化內容的過程中,可依托虛擬網絡平臺跨時空開展跨文化教育。在全面與深刻記憶書本中內容的基礎上,動態了解使用英語和漢語國家的發展進程,深刻認知各個地區和不同歷史時期的話語特點和文化發展歷史,這樣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深刻和正確地解讀隱喻。而無論是說漢語的國家還是說英語的國家,依托學校系統開展跨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可結合隱喻使用特點和技巧等內容,構建多模態教學模式,例如使用案例分析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項目化教學法等,組織學習者系統和全面地學習相應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由此避免產生隱喻誤讀現象,并能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高質量地使用隱喻。同時,施教者要引領學習者參與到不同規模和不同主題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在實踐訓練環節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學習者在交際的過程中使用隱喻時,要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與認可,能夠在既定的話題下開放地交流。即便對方出現隱喻誤讀問題,也不能出現不屑表情與嘲諷話語,需客觀和理性反思自己是否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語言技能。施教者要全程觀察與記錄交際者的反應和話語內容,將其作為后續跨文化教育的案例與素材。通過多模態組織與推進跨文化教育,有效培養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意識和隱喻表達能力,從根本上消解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的隱喻誤讀現象,從而實現生動和正確的隱喻表達[5]。

(三)動態學習與即時更新漢英語言知識儲備

隱喻是間接的意義表達與闡述,在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中可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對于過度理性和刻板的交際,基于隱喻的話語表達與情緒展現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因此,需通過動態學習與即時更新漢英語言知識儲備,繼而在跨文化交際中能在英語和漢語表達語境中靈活和巧妙地使用隱喻。語言學習者要充分認識到漢英語言知識的博大精深性,尤其是我國傳統文化和漢語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蘊含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這些會對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不同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驅動下,會產生多種跨文化交際方式和形式。而話語的表達與理解,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受到思維差異和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只有充分了解與深刻解讀漢英語言知識及相關文化發展背景,才能提高正確解讀隱喻的概率。學習者要自覺擴大漢英語言知識覆蓋面和儲備量,不局限于語言本身的理論學習,需對相關國家的歷史、傳統文化、社會制度、地理環境、跨文化交際的既定規則和禮儀、西方社會的運行機制和文化氛圍等內容深入探索與理解,形成更加完善和豐富的知識結構和體系,以此正確地解讀對方所設計的隱喻,自身也能根據聽話者的文化底蘊和話語特點合理設喻和隱喻表達。學習者要在線上和線下各個平臺學習漢英語言知識,將所學內容靈活地應用于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且能根據既定話語場的特點和氛圍,巧妙與正確地進行隱喻表達。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造成漢英語言跨文化交際隱喻誤讀現象的原因有多個,且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而降低隱喻表達的質量。若想在跨文化交際中充分展現隱喻的作用和優越性,必須充分了解漢英語言表達及對應文化的差異性,且能利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消解隱喻誤讀。

參考文獻:

[1]錢娟.跨文化交際視閾下“口罩”的多重隱喻[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55(6):74-82+139.

[2]蒙思穎.跨文化交際中英漢概念隱喻的對比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9(6):36-38.

[3]胡志國.大學英語概念隱喻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9):99-101.

[4]韓卓.跨文化交際中英漢方位隱喻的對比[J].文教資料,2018(18):39-40.

[5]信海濱.跨文化交際視閾下的概念隱喻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1):13-15.

(責任編輯:張詠梅)

猜你喜歡
誤讀跨文化交際隱喻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還原真實
影響的焦慮與“誤讀”
親子閱讀,別變成“誤讀”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被曲解與被損害的——評麥克白夫人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