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家書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探析

2023-06-04 01:08王杏麗王曉麗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王杏麗 王曉麗

[摘 要]紅色家書是革命先輩留給后輩的珍貴財富,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珍貴的教學資源。其精神特質集中體現為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修身正己的嚴格要求、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和循循善誘的家風教育。將其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有利于增強教學實效性,有利于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梢詮募t色家書融入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和新媒體平臺三個方面踐行紅色家書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效。

[關鍵詞]紅色家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2-0073-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實現鑄魂育人的關鍵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課程兼具歷史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綱要”課程“主要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共產黨人的紅色家書,是思政課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是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營養劑。紅色家書是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極其寶貴的教育資源,與“綱要”課程聯系緊密。在“綱要”課教學中,充分發揮紅色家書功用,是不斷提高“綱要”課教學質量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手段。因此,實現兩者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紅色家書的精神特質

(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俞秀松處在國家的內憂外患之中,在牽掛家人,安慰父親的時候,也不忘表明自己的高遠的志愿——“我要救中國最大多數的勞苦群眾! ”錚錚的誓言后是強烈的愛國心、救國魂——“我將必定要總報答我最可愛的人類! ”寫給表姐夫熊銘青的信中,王若飛對監獄生活做了真實的描述,許多人在這“人間地獄”意志消沉,無異于死亡。而他則樂觀應對,帶領獄友讀書、下棋、唱歌,充實獄中生活,自謂“世間[上]最幸福的人”,為未來積蓄力量。他說“對于將來前途,非常樂觀”,這個前途就是對于革命必勝的信念,就是為了勞苦大眾和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信仰。即使遇到挫折和失敗,這種信仰也始終不會動搖, “一息尚存,終當努力奮斗”。羅榮桓在給哥哥的信中寫道: “非我無情,實處此國難當前,奈何! ”體現了他一切以事業為重的精神。

(二)修身正己的嚴格要求

“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周恩來在家書中透徹指出社會之麻木不仁,以“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的心境展現了胸懷天下、勇于擔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鴻鵠之志?!盎ㄇ罢勑?,月下共勉”,彭雪楓在家書中誠懇反思自己與愛人的優點和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展現了基于政治、黨性、品格的積極樂觀?!安灰腥魏紊萃?,一切按正常規矩辦事”,毛澤東在家書中以“蘭幽香風遠,松寒不改容”的態度勸導妻兄要服從組織安排,在血脈親情面前展示了大公無私、不徇私情,從未因個人利益而放棄理想的自我素養?!捌鸬迷鐏砻叩猛?,能多做事即安心”,謝覺哉在家書中自比“焦官”,以“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棉”的心境展示了志高清廉、克己奉公的崇高品格。革命先輩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去惡存善,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與品性,使紅色年代懷瑾握瑜的號角響徹歷史大地,我們當以先輩模范為鏡,將修身立德永植心間。

(三)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

紅色家書展現了共產黨人最“硬核”的情感:夫妻之間堅貞的愛情、伙伴之間誠摯的友情、家庭成員之間濃郁的親情,時間長河流淌百年,我們仍能觸摸到這份真情留下的熾熱溫度?!艾F實生活困苦,絕不是一人一家的問題”,陳潭秋的家書中雖流露出思念親人的無奈,卻不忘民族大義,以及置身于革命事業的忘我情懷?!澳愕目鞓?,也就是我的快樂;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劉謙初的短短幾句話,飽含了對妻子的思念與牽掛,但仍然鼓勵妻子擺正心態、樂觀堅強地為黨工作?!凹某式諆蓮?,神情逼真,以遠慰親懷于萬一”,陳毅在家書中只報喜不報憂,通過分享抗擊日寇勝利戰局,寬慰雙親之牽掛,簡明的語言之下卻隱含了對父母的滿懷思念?!皩⒛阋獙懙脑?,寫在書上,等我回來看”,瞿秋白的家書表達了對妻子的灼灼之心,雖無奈望穿秋水,但信仰之花常開不敗,一生奔波不止,只求為人民辟一條光明的路。革命者們投身于革命及建設事業,雖戎馬倥傯。卻不忘妻兒音容,最講親情、最懂真愛,這份平凡偉大的情感堅守,不會被埋藏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是會成為每一代人心中不可磨滅的永恒記憶。

(四)循循善誘的家風教育

家書是家庭的情感紐帶,是家教的重要載體,也是家風的寫照縮影,革命烈士的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為子女之成長計深遠的諄諄教導。車耀先在監獄中寫的家書要求子女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做德行高尚之人,嚴防思想受到侵蝕,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后輩的殷切希望??谷樟沂口w一曼在赴刑場的途中,寫給兒子的絕筆信,字里行間充滿浩然正氣、慈母大愛和殷殷期望。葉劍英在家書中教導女兒要鼓起強勁,在東升紅日的照耀之下,奮勇前進,積極參加革命事業。鄧穎超在家書中教導生病的養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經得起任何的風險、艱難困苦的考驗,掌握病魔并與之斗爭。同是父母之子女、子女之父母,面對身處水深火熱的人民群眾,革命英雄們將心中的萬千思緒,隱藏在亂世紛爭之下,用鮮血、初心和信仰如初的家風豐碑,感召和激勵著子子孫孫輩厚植家風底蘊,繼續為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斗。

二、紅色家書融入“綱要”課程的價值

(一)有利于增強教學實效性

紅色家書進入“綱要”課堂是一種思政教育的體驗,紅色家書這一史料是對“綱要”教材的有效補充,借助家書這一載體,拉近革命烈士與青年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危難關頭挺身而出投入革命事業者也是凡人之軀,聯系自身實際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講好“綱要”課程就要避免教學內容空洞,改善上課過程中學生抬頭率低、課程枯燥的現狀。通過“小故事”滲透“大道理”,以小切口展現大歷史,用一個個“小人物”的真實生動的故事,將他們身上的信念、信仰傳遞出來,使學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認識所學的史實,讓歷史事件變得更加清晰,增強其說服力和感染力。實現紅色家書與“綱要”課程的有機融合,使學生能夠在家書故事的背景下加深對“綱要”課程歷史事件、歷史進程的認識,有思考、有收獲,真正將紅色家書中積累的文化內涵和紅色精神轉變為思政鑄魂育人的強大力量。

(二)有利于學生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通俗地說就是把一定存在的歷史說成是一定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歷史。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近些年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的輸出日益轉為線上,廣大學生對網絡依賴性強,尚未樹立穩固的世界觀、歷史觀、大局觀,還不具備必要的辨別是非能力,是傳播和感染的主要對象。對待歷史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真實的歷史,尊重歷史的最基本要求是用真誠的態度去了解歷史、解讀歷史。教師通過講述完整的、全面的、真實的歷史,以唯物史觀進行科學分析,借助紅色家書經典人物事跡,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使紅色基因融入血液、沁入心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樹立大歷史觀,學會看問題的新視角和方法,感知時代責任,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精神瑰寶,是個人對家庭和國家強烈的愛戀之情,表現了個人對家庭、國家的深沉熱愛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紅色家書記錄了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在國家危難之際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而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程,他們身上有著厚重的家國情懷,是培育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責任感的良好教育資源。新時代大學生需要有強烈的家國情懷,更需要有振興中華的遠大理想和責任擔當。今日我們重讀革命烈士的紅色家書是為了體會他們那視死如歸以及為民族未來大業舍一身之進退,棄一家之榮辱的拳拳愛國熱情。紅色家書與“綱要”課程的結合,在精神、意識上影響學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自豪感,以及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培養學生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從英雄人物事跡入手,帶領學生了解英雄人物故事,感受英雄人物魄力,將外在情感轉化為內在動力,堅定信仰,拼搏上進,最終達到以實際行動實現擁有高尚家國情懷的目的。

三、紅色家書融入“綱要”課程的路徑

(一)將紅色家書融入“綱要”課程教學

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渠道,也是目前高校進行理論灌輸最普遍的教育方式。只有推進紅色家書“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才能使大學生真正領會紅色家書的精神內核,傳承紅色基因。

1.推進紅色家書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紅色家書中包含的紅色革命歷史、愛國主義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的作風,應被全面融入“綱要”教材的各個單元模塊?!熬V要”教材應當以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以革命先輩的革命信仰和高尚的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政治觀念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此外,學??梢杂嗁弻I人士編輯出版的紅色家書經典書籍,下發至全校師生,在課堂教學中作為輔助讀物,便于師生之間交流探討。

2.創新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紅色家書融入高?!熬V要”課程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對紅色故事、人物的簡單闡述,而且應該是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將紅色基因與課程的教學目標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比如,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將紅色家書中的人物事跡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有目的、有計劃地將紅色家書中蘊含的高尚道德理念等內容傳遞給學生。此外,教師要積極利用現代傳媒優化教學手段,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新型教學方法,通過視頻教學、課程設計等提高學生紅色文化素養,堅定政治信仰。

3.發揮思政課教師的作用

要實現紅色家書與“綱要”課程的有機融合,教師在很大程度上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在自身對紅色家書形成正確認知的基礎上,深刻挖掘紅色家書所承載的教育價值,以特定的方式方法集豐富多樣的路徑將紅色家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高校應不斷加強對“綱要”課程教師的紅色文化教育,展開定期培訓,不斷提高教師思想政治覺悟。通過“說課”“賽課”的方式鍛煉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構建一支擁有專業理論素養、堅定思想信念以及高尚道德品質的教學隊伍,從而保障思政課程紅色文化教育的質量。

(二)將紅色家書融入實踐教學活動

第二課堂也是發揮紅色家書教育的主渠道。實踐教學在立德樹人中具有重要價值,重在讓學生“活”起來、“做”出來。在實踐活動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自主體驗,豐富學習形式。

1.開展“誦讀紅色家書,堅定革命信仰”誦讀活動

同學們精選紅色家書,依次分享家書的背景,富有感情地朗誦家書,然后表達自身的感想感悟。通過朗誦并細細聆聽這些家書,仿佛回到中國革命時期那段艱苦卓絕的難忘歲月,真切感受革命時代最真摯的情懷、最堅定的理想、最熱烈的革命精神,從中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更有奮進前行的力量。激勵學生在前進道路上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思想進步、忠誠于黨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學生自行組織專門的學習、研究和宣傳紅色家書的學生社團

高校內部成立的各類學生社團為弘揚紅色家書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利用豐富精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團內部積極組織與紅色家書相關的詩歌、書畫、表演等活動,參加這些活動能夠增進學生對紅色家書的學習與了解。例如在社團活動日動員學生設計、參與表演“紅色家書背后的故事”情景劇,用藝術形式促進紅色家書融入大學生活?;蛘呓M織別具一格的“家書故事分享會”,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將教育知識和精神沉入其中,帶動學生思想境界提升。

3.高校積極組織以紅色家書為主題的暑期實地調研,鼓勵大學生參與此實踐活動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革命烈士后代或者編著紅色家書著作的學者展開訪談,了解他們對長輩紅色事跡的感悟、對年輕人的期望,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紅色精神值得學習,此種形式對學生的感染力更強。參觀革命先輩故居、重大歷史事件遺址等紅色教育基地,如時空穿越般身臨其境感受革命事件,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感悟紅色家書所傳承的精神動力。

(三)將紅色家書融入新媒體平臺

運用網絡平臺也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方式。面對新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努力創新紅色家書的傳播方式,真正讓紅色家書滋潤人們的心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紅色文化的傳播,如果只是簡單的靜態方式,很難向年輕一代展示“前世今生”的深刻對比與內涵,必須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將VR等技術與紅色文化完美結合,讓紅色故事立體、豐滿起來。

1.學校通過聘請專業技術人才打造紅色家書革命歷史虛擬仿真教學

仿真教學設計從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為學生提供集知識學習和場景體驗為一體的虛擬學習環境。歷史無法重演,但虛擬仿真技術使歷史情境重現眼前,讓課堂更具感染力。學生“親身”參與歷史事件,在虛擬場景中進行體驗式學習,進一步做到“學懂、弄通、做實”,在視覺、聽覺、觸覺方面形成多維感知,全面促進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精神境界。應用現代虛擬技術助力思政課程發展,讓學生切實感受、學習紅色文化。

2.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宣傳紅色家書

這些平臺便于互動、易于傳播,是年輕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制作紅色家書相關的視頻、文章,將之發布到學校官方公眾號、微博、微信公眾號,便于學生點贊、關注、轉發,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吸引學生興趣,學生在相關議題下互動留言討論學習感悟,提升學習的“廣度”“深度”。在線上平臺推出“紅色家書我來讀”專題欄目,通過個人朗讀的形式用聲音銘記歷史,講述初心故事,回眸歷史瞬間,將參與活動的音頻作品在后期推送至公眾號推文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學生。

3.鼓勵計算機專業學生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開發紅色家書APP

設置通關答題板塊、音頻板塊、短視頻板塊等,使高校學生在本專業課程學習之余利用此軟件加深對紅色家書文化的認知。通過“音頻+圖文”讓紅色家書“活”起來,感受從“孕育”到“傳承”的氣息;創新“線上+線下”“個人+集體”等學習模式,讓學習不受時間、場所限制,隨處可學。

紅色家書資源豐富,對“綱要”課程教學具有重要價值,積極推進紅色家書融入“綱要”課程,實現二者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機銜接、實踐教學中的價值轉化,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借助于新媒體平臺,實現將紅色家書轉化為育人力量,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1949—2006)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張成鳳.紅色家書融入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略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42):75-76.

[3]蔡榕津.紅色家書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及路徑——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1(3):14-17.

[4]葉爾克西·葉爾肯別克,王孝如,庫米扎·巴合提別克.紅色家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析——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4(6):24-28.

[5]王世恒.“四史”教育融入“綱要”課教學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3):50-52.

[6]黃延敏.“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的價值引領目標及其實現[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12):112-118.

[7]王世恒.“四史”教育融入“綱要”課教學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3):50-52.

[8]高占祥.革命先烈的家書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9]張丁.紅色家書背后的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杜家和)

The Integration of Red Family Letters into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Wang Xingli ? Wang Xiaoli

( School of Marxism,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

Abstract: Red family Letters are valuable treasures left by the revolutionary ancestors to their descendants, and is a precious teaching resource for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course. Its essence is embodied in the unswerving ideals and beliefs,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of self-cultivation, continuous blood affec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It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sisting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 The Red Family Letter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utline” course from three aspects: cours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new media platform,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Red Family Letter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Path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基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相關問題的思考與辨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研究性學習課堂模式分解
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人物說史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樹立唯物史觀
Sandwich教學法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中國夢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