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究藝術性,讓英語課堂妙趣橫生

2023-06-04 11:47劉正洋
教育界·A 2023年11期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藝術性學生

【摘要】在開展實際教學時,英語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創設具有鮮明藝術性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使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逐漸提升?;诖?,文章從結合韻律、利用教具、短劇表演、主題探究、音樂教學和故事教學這六種教學方法著手,闡述了突出英語課堂藝術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藝術性;學生

作者簡介:劉正洋(1990—),男,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

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學科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這一語言工具,體會到不同的語言文化。所以教師開展實際教學時,需要依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交流活動,深刻體會英語知識的實用性和美感。為此,英語教師可以結合英語知識的藝術性開展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直觀地受到英語知識實用性及美感的影響。

一、結合英語語音的韻律教學,增強學生的語感

所謂的語感,其實就是一種對語言和文字進行直觀感受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英語這一學科,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和文字感受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節奏感比較強的短語、兒歌、順口溜等,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感[1]。當然,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許多課文也是良好的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讓學生深切體會英語語音的韻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材中的Unit 1“Hello!”這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知識,教師可以不把知識教學放在第一位,而是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課堂伊始,教師可以講解一些相對簡單的英語單詞,之后依據學生對于英語的敏感度,教授學生一些順口溜(如 “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等),幫助學生記憶英語單詞。英語順口溜中包含許多較為基礎的英語單詞,具有很強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學習順口溜時學生很容易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往往能很快記住這些順口溜。

由此可見,帶領學生反復朗讀朗朗上口的英語短語、句子、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英語語感,牢牢記住基礎英語知識,同時使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濃厚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時,還應該鼓勵學生動嘴、動手,也就是結合自身的肢體語言完成學習以及記憶,這樣一來,學生不僅不會認為閱讀枯燥、乏味,還能形成良好的語感。

二、有效運用教學工具,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小學階段的英語知識學習,應該從簡單的英語詞匯開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不斷聯系生活實際完成知識記憶及鞏固。也就是說,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和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事物進行有效聯系,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思維。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時運用多種教學工具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探究,將英語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獲得獨特的理解以及體驗[2]。與此同時,適當運用教學工具還可以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四年級上冊英語教材中的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這一課時,可以在教學之前準備一些水果,如香蕉、蘋果、梨、橘子以及桃子,以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首先,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水果展示出來,要求學生辨認這些水果并說出水果的名稱。其次,教師可以提問:“大家是否想了解這些水果的英文名字呢?”此時,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教師可以順勢結合具體的水果一一講解英文單詞。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朗讀單詞,讓學生結合手中的水果記憶單詞,以幫助學生將水果實物與英語單詞建立聯系。如果學生的學習情況較好,教師還可以組織搶答游戲,具體的游戲形式可以是教師隨機挑選一種水果,全班學生舉手搶答這一水果的英語名稱。當然,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相應的獎勵,如將水果獎給學生,以充分鼓舞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對這些英語單詞的記憶會更牢固。

三、引導學生表演短劇,提高學以致用能力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小學英語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還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短劇表演活動,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自主改編短小、有趣的劇本故事,并且上臺表演。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還可以讓學生真正形成學以致用的意識[3]。筆者以為,注重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其實就是要為學生創設放飛想象力、培養創造力的課堂,因此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短劇表演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教師還要注意,在學生剛剛開始嘗試編寫劇本、表演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幫助,引導學生依據課文內容編寫故事,從而順利完成表演。此后,教師可以逐漸提高表演難度,甚至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由改編。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四年級上冊英語教材中的Unit 7“How much?”這一課時,便可以組織短劇表演活動。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詢問價格以及回答的方法,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并熟練運用相關語句,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學習任務:以小組形式,利用剛剛學習的How much等短語編排短劇,在下節課上表演。在實踐中,筆者發現班級中的學生都自覺地創設了商店這一環境,并設計了在商場中的對話。學生創編的一則簡短對話如下。

Customer:Good morning!

Salesman:Good morning! What can I do for you?

Customer:I'd like the shoes. How much are they?

Salesman:They are 200 yuan.

Customer:Oh,it's great! Here is the money,can you give me the shoes?

Salesman:Of course!

Customer:Thank you! Bye!

為了讓學生的短劇表演具有更強的趣味性,筆者還鼓勵學生在改編時大膽地設計肢體語言,加入趣味橋段,完成情節豐富的故事。因此,有一些學生加入了砍價的情節,還有學生增加了退貨的情節。

在這樣的短劇表演活動中,學生不僅能靈活地運用學到的知識,還可以創造性地編寫故事,英語課堂的氛圍會更加活躍。

四、組織主題探究活動,有效滲透多元文化

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除了要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還應該在課堂上滲透不同文化,讓課堂教學更具深度[4],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不同的文化。為此,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組織主題探究活動,讓學生深入感受不同類型的文化。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六年級下冊英語教材中的Unit 8“Our dreams”這一課時,便可以組織主題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先結合課文內容講解in the future、want to do等英語短語的使用方法,并告訴學生詢問他人的夢想時可以使用“What's your dream?”,回答時則可以用“I want to be a...”的句型,還可以使用“Because...”展開更深層次的解釋。講解這些語句后,教師就可以組織以dream為主題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夢想,并練習相關的英語表達。筆者在課堂上組織這一活動時,學生紛紛將自己的夢想分享出來,有學生說:“I want to be a teacher.”,也有學生說:“I want to be a scientist.”,還有學生說:“I want to be a doctor or nurse.”。在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后,筆者又提出以下問題:“大家是否知道the Chinese dream的意思呢?”有學生分析字面意思后回答:“應該是中國夢?!惫P者順勢解釋道:“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其實我們的國家也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自身變得強大、民族獲得振興、人民獲得幸福。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家作為祖國的花朵,應該努力地學習,爭取實現自己的夢想,幫助我們國家變得更加強大?!?/p>

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組織主題探究活動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與探究。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主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形成愛國意識與正確的價值觀。

五、結合音樂開展教學,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作為一門語言,英語常常被運用于生活中。人們會運用英語與他人交流,會運用英語歌唱,也會運用英語演講。引入英文歌曲可以凸顯英語課堂的藝術性,課堂教學的氛圍會更好。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優美的英文歌曲,讓學生聽歌、跟唱,加深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的感受與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分析英文歌曲的歌詞,讓學生從更多角度學習英語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英語單詞和語法規則。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材中的Unit 8“Happy New Year!”這一課時,便可將節日歌曲“Happy New Year”引入英語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由于學生對這首歌并不陌生,所以在筆者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很多學生跟著唱了起來。在這樣輕松的跟唱活動中,學生順其自然地進入了教師創設的情境,對學習相關知識產生了較大興趣。之后,筆者引入教學內容,學生均十分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由此可見,引入英文歌曲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可以感受到英語課堂的藝術性,從而對學習相關知識產生較大的興趣。除了帶領學生演唱歌曲,教師也可以組織音樂鑒賞活動、音樂游戲等,以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結合故事開展教學,使學生習得美的語言

利用故事開展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滲透在故事中,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應用故事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借助生動、形象、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節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理解語言知識,掌握語言表達技巧,感受到語言的美和情感的溫暖。同時,應用故事教學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英語教學的藝術性。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材中的Unit 4“My family”這一課時,便可應用故事教學法。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講述如下故事:“Xiao's parents took her to the hospital,because she had a cold. And Xiao's friend Lily happened to be with her. But Lily was not familiar with Xiao's parents,then many things happened.”。在學生對這一故事的后續發展產生好奇后,教師便可以繼續講述滲透了教學內容的故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

由此可見,應用故事教學法,可以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形象性,使學生走進故事,真正感知、理解知識。除了在課堂上通過故事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閱讀英文書籍,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結語

為使得小學英語課堂妙趣橫生,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進行嘗試,找到合適的策略凸顯課堂的藝術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樂.英語課堂教學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5):241.

[2]沈玲玲.多樣化教學,讓英語課堂妙趣橫生[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12):27.

[3]楊莉.讓小學英語課堂妙趣橫生[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8):128-129.

[4]顏懷珍.情景相融,讓小學英語課堂妙趣橫生[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5(05):20.

猜你喜歡
小學英語教學藝術性學生
論三維動畫特效數字模擬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小英語詞匯教學問題及解決方法
小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論電視新聞的藝術性
把握電視編輯的藝術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