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沙文化”引領下的英語“日進課堂”寫話教學實踐與策略探究

2023-06-04 14:07吳佩珺
教育界·A 2023年11期
關鍵詞:寫話教學

【摘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筆者所在的學校立足本土,將“聚沙文化”理念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筆者所在的高年級英語教研組以課堂為陣地,以教學案例研究的形式開展“日進課堂”實踐研究,努力探索“日進課堂”教學策略,并完善“日進課堂”教學范式。本文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Holiday fun”主題寫話教學為例,介紹英語“日進課堂”寫話教學實踐與收獲。

【關鍵詞】寫話教學;“日進課堂”;“聚沙文化”

作者簡介:吳佩珺(1981—),女,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學。

一、概述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筆者所在的學校(以下簡稱“學?!保膶嶋H出發,以各學科教研組為單位,積極融入“聚沙文化”理念,開展“日進課堂”實踐研究,以此幫助學生在每一天的學習活動中取得進步,并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逐漸獲得成長。

“聚沙文化”理念中的“聚沙”,出自《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的“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原指兒童堆塔游戲,后比喻積少成多。聚沙塔是學校所在地—古鎮梅李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它歷經千年仍巍然屹立。上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綿延傳承,孕育出底蘊深厚的“聚沙文化”?!熬凵澄幕钡暮诵氖恰熬邸?,其內涵是聚沙成塔,堅定不移,精誠合作,和諧共生。教育也是一個“聚”的過程,它的本質在于促進人的成長。而成長就是一個“聚沙”的過程,也是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還是不斷重建經驗的過程、陶冶人格的過程。學生通過“學”習得知識,提升素養,挖掘自身潛能,獲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最終成為具備合作能力、創新精神、真誠品質的知識淵博的人,這不僅體現了教育的育人價值,也是對“聚沙”一詞最好的詮釋。

“日進課堂”中的“日進”,與老子的《道德經》中的“為學日益”有關?!盀閷W日益”的意思是求學問要天天積累,這也是“聚沙文化”理念的集中體現?!叭者M課堂”是以“日進”為教學目標的課堂。其基本主張是: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為學而教。其基本流程包括“預、導、評、練、悟”五個板塊。學校力求將“為學日益”的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使學生、教師都能在經歷每一堂課的學習、施教之后有所進步。教師在課堂中著眼于細微之處,關注點滴進步,一課一得,積少成多,從而終身受益。對于學生而言,學校關注的進步不僅體現在他們習得課堂知識的方面,還體現在他們融通知識、累積經驗以及提升核心素養的方面;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是他們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陣地。

二、課堂實踐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1]。寫是語言表達的技能之一,英語寫話則是小學英語教學和考核的重要內容。然而筆者發現學校的不少學生寫話類練習的完成情況并不理想,存在著諸多問題。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面對話題無從下手,敘述無方向;2.照搬課文描述話題,文章無創新;3.寫話練習錯漏百出,語言無邏輯。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選取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Holiday fun”的內容,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寫話課堂教學實踐,希望通過過程性指導和系統訓練,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寫話任務,逐步提升寫話能力。

(一)文本導學,明確寫作方向

筆者發現,單元寫作主題大多源自教材話題,比較簡單,部分學生卻往往不知所措。既然話題來源于課文,那么寫話指導就應該立足于課文,借助課文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學生不僅要讀懂課文的意思,還要知道課文寫了什么,是怎么寫的,為什么這么寫,這樣才能清楚地了解寫作的方向。

1.解讀文本,理清文章結構

在語篇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圍繞話題展開教學,解讀文本,根據話題提取并梳理相關信息,幫助學生找出重點,理清脈絡,讀懂內容,然后進一步思考、歸納,逐漸明確語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

進行本單元Story time文本的閱讀,Liu Tao的國慶假期活動便一目了然:“He went to Shanghai and visited his aunt. He visited the Bund and the Shanghai Museum.”。筆者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劉濤想向同學講述他的假期,他該如何講述?他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講述?學生需要通過再讀文本,歸納出三個方面的內容:他去了哪里?他做了什么?他感覺怎么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如果去除課文中的問題,再進行簡單的修飾,剩下的內容就變成了一篇簡短的以“Liu Tao's holiday”為話題的敘述類文章。這樣,學生能夠很快明確本話題作文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方法。作文的具體內容如下。

Liu Tao went to Shanghai and visited his aunt for the holiday. He went to the Bund and visited the Shanghai Museum. He saw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t was great fun.

2.通過追問,細化話題內容

學生在課文學習中需要習得語言,內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重組信息,完整表達關于話題的內容。為了使學生表達得更完整,表達的內容更豐富,教師可以通過追問,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細節,并在語境中促進學生對語篇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為了讓學生了解課文中劉濤的holiday fun是如何體現的,筆者通過追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提問。學生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問題,如“How did Liu Tao go to Shanghai?”“How long did he stay there?”“What did Liu Tao see in the Shanghai Museum?”。由于學生的已有經驗有所不同,因此他們給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在想象和交談中,學生的信息量增加了,語言和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通過教師的追問,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話題。話題內容不斷被細化,也越加具體。學生只需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編排,然后再將對應的答案寫下來,就能寫出一篇內容較為豐富的英語作文了。

(二)活動研學,豐富寫作素材

在批改學生的寫話類作業時,筆者常常發現部分學生寫話的內容單一,作業中的語句大多和課文中的語句雷同,有的學生甚至照搬課文內容。學校的不少學生缺少豐富的真實生活體驗,在寫話時自然比較缺少素材;加上有的學生英語基礎差,詞匯量少,即使是親身經歷的事情,他們也很難描述清楚。對此,教師應通過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1.開展主題活動,快速積累素材

為了讓學生有話可寫,教師應盡可能地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和素材,給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筆者所在的高年級英語教研組的教師們一致認為,開展有明確任務指向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詞匯和素材的快速積累。于是,筆者決定結合本冊教材Project 1“A holiday album”的教學內容,舉辦一個關于假期的分享活動。

活動實施前,筆者讓學生先收集整理自己在假期旅游期間拍的照片,再借助網絡查找城市或景點的相關信息,并自學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享,與同組成員圍繞話題展開討論;在小組合作整合、完善所討論的內容的基礎上,再讓各小組派代表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和信息共享,并相互點評和補充。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筆者及時引導,以確保分享活動始終圍繞主題順利進行。

以上分享活動的任務明確、過程完整,其間有調查、有分享、有研究、有感悟,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情感體驗得到了有效增加和提升,這為話題寫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補充閱讀材料,適當延伸話題

讀和寫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讀的基礎上寫,以讀導寫,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不失為提高寫話能力的有效方法,閱讀活動無疑是寫話教學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閱讀活動,特別是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激發情感、獲得知識、進行表達。在開展寫話教學時,教師可以話題相同或相似的繪本為依托,拓展課本知識,延伸話題,從而豐富話題內容。

如講述了Little Critter和姐姐在父母外出度假期間的生活的繪本,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繪本中講到的做家務、吃午飯、看電影等事情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常常經歷的。因此筆者將這本繪本作為本課的補充閱讀材料,使本課話題回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這樣,原本干癟的話題內容得到了進一步拓展,變得飽滿起來。此時,學生發現原來假期活動并不局限于外出旅游,假期活動可以如此豐富。閱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會到了在假期里別樣的樂趣,同時賦予了“holiday fun”更深遠的意義。

(三)系統訓練,提升寫作技能

要想將話題素材合理組合,有邏輯地進行表述,正確地進行書寫,完整地呈現寫作內容,光有框架和素材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通過重復的說、反復的寫,由易到難,由少到多,逐漸地進行完善。另外,訓練要有梯度,無論是寫作內容的擴充,還是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都應該有計劃地進行。

1.設計創新作業

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針對話題“My holiday”開展了多次寫話練習。雖然主題相同,但是寫作形式各不相同,寫作要求也逐步提高。具體的作業內容如下。

作業1:以“My holiday”為題,寫一寫自己的假期。(寫作內容需圍繞以下問題展開:“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at did you see? How was your holiday?”。要求內容完整、語句通順、語法正確,不少于5句話。)

作業2:以“My holiday”為主題繪制一幅思維導圖,清晰呈現自己的假期活動,然后根據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寫一篇與思維導圖主題相同的小短文。(要求內容完整、邏輯清晰、語句通順、語法正確、書寫規范,不少于7句話。)

作業3:根據表1的提示展開合理想象,寫一寫Lin Taos Sunday。(要求內容完整具體、邏輯清晰合理、書寫規范美觀,語句通順、語法正確,合理使用時間狀語和頻率副詞,不少于70個詞。)

設計相似的作業主題和結構,可以幫助學生不斷練習,學會完整表達。采用不同的練習形式,不僅使原本枯燥的機械式練習充滿了趣味,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他們的審題能力。進行難度由易到難、要求逐步提高的梯度式寫話訓練,可以幫助學生以原有水平為基礎實現提升,讓學生在每次練習中都有進步,在每日課堂中都有收獲。

2.提供范例模仿

雖然前期的教學為寫話練習的開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真正要動筆時,部分學生還是會有畏難情緒。如果在每次練習前,教師能提供具體的范例,讓學生讀一讀、議一議、學一學、仿一仿,那么將有助于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感。

(1)以課文為范例

將Story time的內容稍做修改寫出的文章是學生圍繞本單元主題進行寫話的第一次嘗試。這樣的練習內容比較簡單,要求也較低。學生通過討論,為文章添加開頭和結尾,范文“Liu Tao's holiday”的內容便完整地呈現出來了。有范文作為支撐,學生之后進行寫話就會輕松許多。不少學生習作的結構、內容基本完整,但出現的詞匯和語法方面的錯誤較多。

(2)以繪本為范例

結構完整、情節豐富、語言生動的英語繪本,對學生的寫作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上文提到的繪本也是一篇很好的范文,筆者借助此繪本開展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如筆者指導學生通過尋找繪本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在寫作時加入時間狀語,使文章變得更有條理;指導學生通過對比繪本中的某兩段文字,在寫作時加入細節描寫和使用不同的句型,使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在筆者以繪本語篇為例開展的寫話指導下,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積累寫作技巧,寫話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好文章信手拈來。

(3)以下水文為范例

下水文就是在寫話練習時,教師根據題目、要求提前寫好的范文。教師在寫下水文時應注意運用學生常用的語言,盡量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這樣的文章才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在教學時要利用好下水文,發揮其作用,幫助學生在閱讀、議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文章結構,習得寫作技法,拓寬寫作思路。

教師針對不同的寫作練習,提供不同的范文進行有效的指向明確的指導,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學習、模仿,對其錯誤寫作行為的糾正和寫作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3.開展習作點評

隨著教學的推進,教學效果逐漸顯現。不同學生學習能力、語言基礎不同,他們的寫作水平也參差不齊。針對部分學生的習作中出現的詞匯、語法以及邏輯方面的錯誤,教師可以采取如教師面批、學生互評等多樣批改與多元點評相結合的方式來給予指導。

不同的評價主體往往有不同的想法,這樣,針對某個學生的意見才會更加全面。在相互指引、相互促進的過程中,學生能不知不覺地習得知識,提升能力,取得進步。

結語

教研組的教師們在充分了解、分析學生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制訂教學計劃,不斷探究更有效的寫話教學策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始終堅持以“日進”為目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與探究性學習,將“日進課堂”基本流程各板塊有機結合,使各板塊相得益彰。筆者在以上的英語“日進課堂”寫話教學實踐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文本導學明確了寫作方向,通過活動研學豐富了寫作素材,通過系統訓練提升了寫作技能,也讓學生在寫話形式、內容上遇到的困難迎刃而解。

課堂上,教師導學恰當,師生點評精彩,練習梯度合適,反思感悟逐步深入,學生主體地位充分彰顯,那么學生才能快樂地學,輕松且自信地寫,寫出的文章內容才會越來越豐富,語言才會越來越優美,錯誤才會越來越少。在一次次練習中,學生將獲得知識,增強能力,提升素養,教師設定的“為學日益”的課堂目標也終將達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寫話教學
畫寫結合
依托教材,吹響習作“號角”
低年級寫話教學的幾點嘗試
淺析閱讀在小學低段寫話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的有益嘗試
低年級寫話教學淺探
淺談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方法探微
對低年級寫話教學的一些看法
讓信息技術成為寫話教學的堅強后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