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教師閱讀:價值意蘊和路徑選擇

2023-06-05 16:25龍芳黃書琴李達菲
新閱讀 2023年5期
關鍵詞:價值意蘊鄉村教師路徑選擇

龍芳 黃書琴 李達菲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師的教育質量取決于教師閱讀,教師的專業發展應將閱讀視為第一精神需求。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教師閱讀是內求,是對教師重塑個人生命價值的內在呼喚;是外求,是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客觀需要;是改造世界,是鄉村振興的強大助力。教師成長、教育提質、鄉村振興,這三者在文化上有同向、同質的發展。因此,把提升鄉村教師的閱讀放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去觀照,從閱讀保障、閱讀方法、閱讀意愿三方面入手提升鄉村教師的閱讀能力是可行的。

關鍵詞:鄉村振興? 教師閱讀? 鄉村教師? 價值意蘊? 路徑選擇

振興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鄉村教師的閱讀素養,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鄉村教師隊伍,既是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振興鄉村教育的重要目標。我國當前的教師專業發展主要采取政府主導的外生型模式,使鄉村教師一直處于“被發展”的狀態,影響了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和質量。閱讀作為人類參與世界的重要方式,肩負著傳承知識、激活生命、啟發靈魂的重要使命。閱讀是激發教師內生性成長的重要手段。本文力圖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重估鄉村教師閱讀能力提升的價值意蘊,分析當前鄉村教師閱讀所存在問題,從提升鄉村教師閱讀水平的角度促進教師成長提出策略,為鄉村教育振興儲備高質量人才。

提升鄉村教師閱讀能力的價值意蘊

新生命——教師個體生命價值的重塑。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村教師的身份認同出現了危機,他們是工作在鄉村的“城市人”、生活在城市的“鄉村人”、鄉村社會的“局外人”、城市社區的“邊緣人”。面對相對固定、閉塞的工作環境,相對狹窄的人際交往圈子,較少的進修和交流機會,鄉村教師更容易失去信心,消極倦怠,對教育甚至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心靈的覺醒以認知的覺醒為前提。閱讀作為知識分子的日常,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作為一種優秀文化的傳承,具有價值意義的重構作用。因此,愛讀書、善讀書、讀好書的教師才能打開自己的胸襟和眼界,不把價值掛于名,不以幸福系于利,是一個充滿教育情懷的人,一個具有科學精神的人,一個具有充實靈魂和不斷生長精神的人。

新教師——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客觀需求。教師勞動的專業性、復雜性、綜合性、創造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理念,這樣才能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教育現代化。鄉村教師要順應時代變化完成身份轉變,從一個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變為具有復雜性、創造性的啟發者。當今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變革,知識、技能、觀念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遠遠不是各級各類的短期培訓可以囊括,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教師自己學習,通過堅持不懈地閱讀、思考,不斷地開闊知識視野,深化專業技能,沉淀教育思想,從而懂教育、會教育。只有擁有廣闊教育格局的教師,才能摘掉唯分數論的眼鏡,抓住教育的靈魂,以更高的效率培育全面和諧的人。因此,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提升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之成為振興鄉村教育的主力軍。

新鄉賢——鄉村振興的助力?!班l村教師作為鄉村中的知識分子,具有專業性與公共性的雙重屬性。他們曾經在教書育人、傳承文化、引進思想、開啟民智、沖破舊制、領導革新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钡窃诂F代文明和教育現代化的狂瀾中,鄉村教師離開故土,被納入一種片面強調其專業性的發展模式中,面臨著雙重身份的失落。

鄉村振興是促進鄉村教師發展的契機?!霸卩l村振興中,鄉村教師有三重身份:知識的引領者、社會的建設者、文明的傳承者?!弊鳛橄冗M知識的引領者,鄉村教師可以作為良好榜樣和示范,帶動同事、學生,進而整個鄉村愛上閱讀,提高整個鄉村的文化素養。作為社會的建設者,鄉村教師可以將知識、文化、技能轉化為鄉村社會發展新動能,推動以教育為核心的創新要素輻射到基層管理、經濟發展、科技服務等社會治理各環節,助力鄉村治理良性發展。作為文明的傳承者,鄉村教師在廣泛閱讀有關當地風土人情、風俗習慣、鄉賢傳記、傳說故事等書籍的基礎上,可以對鄉土文化進行發掘、傳承、傳播和發揚,激發對鄉風文明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強化其投身鄉村振興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鄉村振興注入一股強大而新鮮的活力。

鄉村教師閱讀的現狀分析

2001年,《中國教育報》面向長沙、西安、廈門、上海四大城市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共3000多份)。2022年6月,《四川教育》編輯部組織了一次面向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閱讀狀況的調查(有效樣本8719份)。筆者以這兩次大的調查數據為基礎,并結合袁媛《鄉村教師閱讀生活的實然考察與改善建議》的鄉村教師個案研究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分析,有如下發現。

從客觀上看,首先,一直被學者所注意到的客觀條件的制約,閱讀時間少、閱讀資源匱乏、閱讀場地有限、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其中,閱讀時間少在制約教師閱讀的諸多因素中依然高居榜首。鄉村教師經常身兼數職,分身乏術。平均每個鄉村教師同時教授2.2個學科,最多兼職7個學科,另外還要迎接各級檢查評比,并做好留痕管理。鄉村留守兒童居多的現實狀況,需要教師分散心神去關注和應對,過重、過雜的負擔導致鄉村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閱讀中。其次,較之城區教師,鄉村教師所處的環境閱讀氛圍更加淡薄。鄉村教師作為個體,自身的行為選擇必然會受到所在場域的影響。

從主觀上看,鄉村教師的受教育水平程度、閱讀方法的科學度都與鄉村教師的閱讀獲得感成正相關?!?022年鄉村教育發展報告》調研發現,鄉村教師年齡偏大,本科學歷占比偏低。較低的教育背景導致很多鄉村教師雖然“肯讀”,但卻難“啃讀”。從閱讀習慣上看,很多鄉村教師沒有系統的閱讀方法,呈現出碎片性、淺表性、封閉性的特點。碎片性既是指教師閱讀的時間零碎,也是教師閱讀讀物短小、不成體系的指代。淺表性是教師在閱讀時只滿足于過眼式的淺表閱讀,不去思考、不敢質疑、不求思辨,更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而封閉性則是指鄉村教師的閱讀缺少交流分享,有一定的封閉性,因此獲益不多。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鄉村教師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盲從性、功利性。沒有計劃性、系統性的讀書,推薦或喜愛以及想看的書目中也以小說居多,閱讀面狹窄。對于教學參考書的“鐘愛”,在為職稱評定、公開課比賽時而進行的突擊式閱讀,則體現了鄉村教師在閱讀上強烈的功利性。

綜上分析,教師群體的閱讀現狀并不樂觀,但鄉村教師的閱讀情況更讓人擔憂。鄉村教師在閱讀的外部條件水平、主觀意愿都低于城區教師,要改善鄉村教師的閱讀狀況,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提升鄉村教師閱讀的路徑選擇

教師閱讀從根本上說是教師個人的事,但基于現實因素,鄉村教師一時之間很難自主提升專業閱讀的水平,需要條件保障、方法指導、意愿提升幾個方面共同促進。

行政部門統籌規劃,建立鄉村教師閱讀的保障機制。從調查數據看,教師閱讀的外部保障機制不健全是教師難以潛心閱讀的重要因素。教育管理部門要從頂層設計、專項資金投入、行動引領等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相關行政部門在進行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以“教師—學?!l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觀照,全面考慮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組織專家提供相應的指導,協助學校建設鄉村特色閱讀文化,如建立區域性的名師鄉村工作室,將名師、專家資源引進鄉村,為鄉村閱讀文化建設把脈支招,努力營造鄉村的良好閱讀風尚。

其次,教育管理部門及學校要保證教師的閱讀時間。行政部門盡量簡化行政辦理手續,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評比;鄉村學校要合理安排教師的教學任務,做到教育自律,分清學校、教師、家長的教育職責,減少教學工作外的會議及不必要的痕跡管理,還鄉村教師一片閱讀的凈土。

最后,要設置專項閱讀資金,做到??顚S?。一方面,定期購買書籍、訂閱報刊,及時更新學校電子閱讀書目。尤其是對書目選擇要用心,可以參照北京十一中學構建書香校園的舉措,結合專家推薦和教師試讀修訂完善書目,力圖在制定“閱讀菜單”之時就保證其營養均衡、老少咸宜;另一方面,加強對圖書館(室)的內部布局的精心設計,讓師生可以有一個明亮、舒適、安靜的閱讀場所。

鄉村教師多方取經,切實提升閱讀技能。缺乏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是大多數鄉村教師在專業閱讀中的瓶頸。如果教師從來沒有研究性閱讀、主題式研讀,而只是碎片化閱讀,專業能力很難發生真正的、本質的提升。

首先,適合的方法,大量的閱讀必不可少。教師閱讀不得法是阻礙教師獲得閱讀快感的瓶頸。在中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強調了朗讀的作用;韓愈讀書“貪多務得,細大不捐”,“提要鉤玄”強調要多讀和深思以把握文章精髓;朱子讀書六義“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眲t對讀書方法和態度作了概括??偠灾?,無論是朗讀、涵泳、筆記,還是踐行,中外的學者都看到了“輸入”和“輸出”交互的重要性,“問題意識”和“輸出意識”是教師們在閱讀過程中應該保有的。但最終要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還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和閱讀反思來促成。

其次,借助技術平臺,賦能教師閱讀。數字化、信息化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并多方面融入了教育教學中。鄉村教師可從三方面加以利用:一是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向專家學習。新教育實驗網絡師范學院就是一個面向教育工作者的網絡在線公益學習團體,其模式是借助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讓鄉村教師足不出戶就能選擇由國內教育專家、高校學者和一線名師開發的課程,得到個性化的指導和反饋,在教師群體中反響很好。此外,慕課、網易公開課、網易云課堂等常用的學習平臺上也有很多閱讀課程。數字化時代開拓了鄉村教師的學習渠道。二是搭建自己的數字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分享閱讀的成果,如閱讀心得、讀后感,或者發表的一篇論文等。三是借助數字平臺尋找志同道合的書友,進行廣泛深入探討交流,相互助益。

全員共營書香氛圍,增強鄉村教師的閱讀意愿。鄉村教師的閱讀活動通常是個人行為,既不分享給同事朋友,也少見諸于筆記期刊,沒有廣大的學習共同體,“單兵作戰”往往難以堅持,成效也有限。以鄉村為一個相對封閉、獨立的空間,調動領導干部、教師、學生、家長、村民共同營造一個書香滿溢的閱讀環境,既是提升教師閱讀興趣的助力,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應有之義。

首先,教育部門領導,尤其是學校校長,應該是閱讀的帶領者和推動者。錢理群說:“什么是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一群愛讀書的老師帶著一群孩子一起讀書?!鄙闲邢滦?,校長—教師—學生,爭先效仿,才能真正營造出溫馨宜人的書香校園。當然,學校還可以對閱讀進行專門的設計引導,使之成為學校的一種常態。如云南省騰沖市實驗小學的“青音讀寫社”,黑龍江省尚志市希望小學于紅澎校長組建的“蒲公英讀寫社”,學校組織教師們圍繞教育教學問題定期啃讀教育教學經典著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鄉村干部和村民也應是鄉村文化建設的推進者。鄉村教師長期生活在鄉村,受當地鄉土文化、民風民俗的熏陶,要重視教師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鄉村教師也通過閱讀搭建鄉土文化建設的重要橋梁,一方面,向鄉村內部傳播現代新文明新習慣和新風尚;另一方面,向鄉村外部講好鄉村故事,延續和傳播鄉土文化。教師閱讀價值的被認可是推動教師閱讀的長久動力。

結語

雖然以提高教師閱讀能力來達到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目的周期長、見效緩,但能見真效、見實效。當前適逢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實施之際,鄉村教師將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希望各界能夠關注鄉村教師的閱讀。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志學.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突破[J]. 教師教育論壇,2023(36).

[2]于澤元,邊偉,楊士連. 閱讀的理想境界:意義圖式累積與生命重構[J]. 中國電化教育,2023(02).

[3]黃曉茜,程良宏. 城鄉張力間的彷徨:鄉村教師身份認同危機及其應對[J]. 當代教育與文化,2019(4).

[4]唐松林. 理想的寂滅與復燃:重新發現鄉村教師[J]. 中國教育學刊,2012(07).

[5]林煥新. 讓鄉村教師有奔頭、有勁頭——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教師隊伍建設[J]. 中國教育報,2023.

[6]劉莘,蔣倩. 四川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閱讀調查報告[J]. 四川教育,2022(17).

猜你喜歡
價值意蘊鄉村教師路徑選擇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淺談義務教育鄉村教師流失的原因
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試論引領鄉村教師走向自覺閱讀的方略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20世紀鄉村教師在文化歷史沿革中與鄉村生活疏離
讀懂名師
長征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