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區留守兒童教育困境及解決策略

2023-06-07 07:08李大鑫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4期
關鍵詞:情感交流教育現狀自信心

李大鑫

[摘? ? 要]長期的封閉使許多山區留守兒童形成了情感上的缺失、心理上的孤獨、學習上的不求上進、行為上的不約束自己、性格上的忤逆等問題,給學校教育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在日常教學中不能有效實現突破,山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難以得到徹底解決。針對山區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現狀,要在心理上輔助他們,讓他們心中充滿陽光,自信心十足,快樂成長;在學習上幫助他們,讓他們心中明確學習的目的,人生奮斗的方向;在情感上給他們溫暖,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傊?,要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予以關注,引導山區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

[關鍵詞]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自信心;情感交流;身心智力

山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是教育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這個難題的形成,有很深的社會原因。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中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很多山區的年輕人到大城市去打工創業,沒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庭,幾乎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寄托在了爺爺奶奶的身上,這就形成了山區留守兒童教育的很多難題。

一、山區留守兒童的產生及其發展困境

山區留守兒童,顧名思義就是那些生活在交通不夠便利,經濟條件相對落后,文化氛圍相對淡泊,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大山里的兒童。很多山區的年輕人,到了大城市務工以后,看到了大城市的繁華與富庶,體會到了大城市經濟文化繁榮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慰藉,享受到了城鎮生活所帶來的便利,因此上他們不愿意再回到山區。社會始終要向前發展,人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無可厚非,但是留守在家里的兒童教育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雖然說改革開放很多年,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在山區的老人的思想深處,還有一些保守的固有的思想觀念,不能夠與時俱進。[1]在信息技術深入千家萬戶的今天,很多山區老人還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在經濟方面,雖然說國家實行了免費的九年義務制教育,但是這樣的免費僅僅是九牛一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山區困難學生的經濟問題,這也是制約山區留守兒童發展的一個直接原因。山區留守兒童在思想觀念上受到了不思進取的固有的思想觀念的約束,經濟上受到了收入不高的限制,生活條件上僅僅解決了溫飽問題,相應地,在教育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長期與父母親不能朝夕相處,有的留守兒童還是單親家庭,與爺爺奶奶在思想觀念上無法溝通,因此,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相對來說比較固執,表現在學習上就是不求上進,有的還是得過且過的態度。山區留守兒童在性格方面,有的表現得比較孤僻,不愿意與周圍的小朋友交流,不把自己的心扉敞開,大事小事藏在心里,顯得悶悶不樂的樣子。兒童時代,應該是充滿陽光的時代,歡聲笑語的時代,無憂無慮的時代,天真爛漫的時代。這些美好的時光,在山區留守兒童這里就變了味兒,因此,山區留守兒童教育的困境,需要做具體的對待,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引導他們心中充滿陽光,健康快樂成長。

二、山區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教育

山區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一起關愛,方能有所改變。國家實行營養餐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口熱餐吃,每個學生都能喝到健康的牛奶,不能讓他們的身體發育受到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山區留守兒童身體健康發育的問題,在國家營養餐制度的庇護下,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兒童能夠全面發展的最根本的基礎。國家還提供一定的免費醫療制度,定期開展疫苗接種,從傳染病方面保證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其實,山區留守兒童最大的困難,還是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非常嚴重,當父母親在家里的時候,他總是顯得高高興興有說有笑;一旦父母親離家外出打工,一下子就變得郁郁寡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留守兒童,那么如何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就成了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如果教師一味地去說教,反而引起學生的心理反感,對教師的言行有了抵觸情緒,不利于后期的思想教育,這就需要了解留守兒童心理陰影形成的原因,才能采取靈活多樣的輔導方法,讓他們在陽光下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有些孩子有了心理負擔,僅僅是因為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爸爸媽媽,家里邊的爺爺奶奶拿的都是老年手機,沒辦法與爸爸媽媽視頻聊天,像這種情況,應該開通學校與家長的親情連線,讓孩子在約定的時間,定期與父母親視頻聊天,這樣就消除了他們的心理陰影。有的留守兒童,雖然在視頻里能夠看到爸爸媽媽,但是他們依然希望能夠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像這樣的留守兒童,長期積累下來,他們也有一定的抑郁,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他們進行心理引導,讓他們正確看待問題的實質,理解爸爸媽媽的難處,理解社會生活的艱辛,需要學會體諒爸爸媽媽的無奈選擇。最不好教育的是單親家庭的留守兒童,爸爸媽媽或者是性格上的原因,或者是經濟上的原因,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要么是離婚了,要么是分居的狀態,誰也不管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況對留守兒童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非常大。像這種情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需要情感上的投入,給他們更多的父母般的關愛,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親情帶來的溫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親當中有一個不在人世了,一個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這樣的留守兒童,心理陰影面積也非常大,自卑感非常強烈,對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對周圍同學說的一些話語,都非常敏感,容易引發內心深處的傷痛。像這種情況,需要學校做長期的心理輔導,需要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優化,避免聽到刺激性的言語,要營造一個和諧團結的氛圍,讓留守兒童忘記過去,暢想未來。有的山區留守兒童,在家里邊與自己的爺爺奶奶鬧矛盾,有的時候也有了心理負擔。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家中的奶奶特別愛嘮叨,時間長了凡事跟爺爺奶奶對著干,爺爺奶奶說東,他偏說西,在學校里邊,與老師說話也有一定的抵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引導他們正確地處理人際關系,如何應對奶奶在家中的不停嘮叨,慢慢地糾正他們的錯誤的思想觀念。有些留守兒童因為家中經濟困難,經常羨慕其他同學有零花錢,所以為了零花錢而不惜偷取家中的錢財,這種情況在留守兒童中間時有發生。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教師需要進行家訪,告訴家中的家長,適當給一點零花錢,滿足留守兒童心理的需要,需要家長正確理解,正確對待,正確處理??傊?,身體的健康發育,不是問題,心理的健康發育,才是需要真正關注的地方,如果一個人思想不健康,行為不端正,身體就是很健康,長大以后也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2]

三、加強山區留守兒童情感的交流

山區留守兒童情感交流的教育問題,既是學校心理輔導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長情感交流的主要內容。孩子出生以后,在情感上交流的是自己的父母親,所以父母親與孩子的交流,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情感基礎,父母是陽光燦爛的,那么孩子的心里也是陽光燦爛的,生活中充滿著歡聲笑語。如果父母親的情感是暴躁的,對周圍發生的現象總是評頭品足,對現實生活當中的人和事總是這個不好那個不對,那么影響孩子的情感世界,就是這個孩子脾氣也不好,容易與周圍的同學發生沖突。這樣的學生思想消極,行為乖張,語言偏激。孩子的情感基礎是脆弱的,也是容易塑造的,對于山區留守兒童的情感教育問題,和心理教育問題一樣,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從一定程度上說,情感教育問題和心理教育問題,是山區留守兒童思想教育的兩駕馬車,需要齊頭并進并駕齊驅,才能引導他們走向灑滿陽光的人生大道。[3]情感教育問題,也需要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留守兒童雖然年紀比較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有的山區留守兒童,情感比較豐富,內心世界比較陽光,像這樣的兒童,需要給他們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健康歡樂的生活氛圍,就能夠很好地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能夠對其他人吐露自己情感世界的密碼,心中不隱藏事情,有什么說什么。有的留守兒童的情感世界,原本是積極的健康的樂觀的,后來由于家庭變故的原因,慢慢地心中產生了自卑感,開始少言寡語起來了。針對這樣的留守兒童,在與他們情感交流的時候,引導他們想一些樂觀的事情,引導他們說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不能讓他們老去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讓他們把精力注意力轉移到愉快的事情上來,這樣就能打開他們的心扉,與周圍的同伴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留守兒童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留守兒童出生以來,很少與父母親見面,有的甚至一面都沒有見到,像這種情況,大多數的兒童心理自卑感非常強烈,日常玩耍的時候,也是跟在其他同學的后面,不敢領頭去玩兒。與這樣的留守兒童進行情感交流,就需要用像父母親般的情感去感化他,學習上生活上,處處要關照他,鼓勵他,幫他樹立生活的信心,樹立做事的勇氣,樹立擔當行為,要讓他們的情感徹底地爆發出來,要讓他們的情感世界徹底地顯露在陽光之下。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是山區留守兒童情感教育的最好的對策,只有真情的投入,才有真情的回報;只有敞開心扉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才能讓山區留守兒童敞開自己的心扉與他人交流,才能心中充滿陽光,才能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才能樹立起人生永恒的目標。

四、山區留守兒童的智力開發

普通意義上的智力因素,包括一個人的記憶理解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思考想象問題的抽象空間能力、判斷對錯的思維邏輯能力、語言交流的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等,對于山區留守兒童而言,智力開發尤為重要。因為家中留守的不僅僅是兒童,還有思想觀念落后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留守兒童的智力開發上,實際上力不從心了,而且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對教材內容無法做出科學的判斷,所以,山區留守兒童智力開發問題,一股腦兒落在了教師的身上,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培養留守兒童的智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一)語言交流表達能力的培養

山區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留守兒童交流的對象十分有限,因此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影響。在家里,他們每天看見的是爺爺奶奶,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也無法在生活中與爺爺奶奶交流,良好深入的交流能力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因此,在日常教學和校園生活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讓每個留守兒童有表達交流的機會,能夠把學習到的語言文字知識在交流的時候運用起來,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內涵。比如,設定與其生活聯系緊密的選題組織辯論會,在準確表達個人思想的同時培養思辨能力,提高表達勇氣,掌握交流技巧。通過合適的活動實現交流是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豐富自己的語言內涵,提高交流的效率。

(二)記憶理解能力的培養

所有正常人在出生時智力差別不大,后天的教育開發對人的智力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好的環境能夠把人的智力開發到極致。相反,處于不好的環境智力發育就必定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會伴隨人的一生。對于山區留守兒童來說,后天教育在起步階段就已經輸給了城市中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同齡人。教育資源的不優使得山區留守兒童的智力環境雪上加霜。很多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離開山區,留守的教師多數是年齡偏大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還有一個教學資源問題,也無法與大城市相比較,所以,留守兒童的記憶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有一定的困難。同樣一個問題,教師引導的角度不同,學生理解的程度也不同。同樣一個知識點,教師講解的范圍不同,學生記憶的知識面就不同。所以,留守兒童記憶力的培養,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讓留守兒童能享受到同樣的教學資源,同樣的教學內容,來開發自己的記憶理解能力。

(三)觀察判斷能力的培養

一個人的觀察判斷能力,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各種綜合能力的表現,因為觀察到一定的事物或者是現象以后,就要進行思考分析,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判斷。比如,山區的氣候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在這種特定的條件下,就會有不同的物候現象發生,比如,通過觀察一種植物生成的過程,思考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探究事物的內在發展規律?!叭碎g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句詩,讓孩子們留意觀察開花的時間,然后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終理解山區的物候現象。智力開發的其他內容,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贅述了,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的教育策略,引導山區留守兒童健康發展。

山區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是時代發展必然的結果,在實施教育政策的時候,需要因地制宜,靈活教育。因為家庭的原因導致山區留守兒童出現了諸多的教育問題,應該聯系家長,了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針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讓每一個留守兒童得到健康成長。在具體的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制訂具體的教育方案,讓他們在智力、身心、自信心等方面,健康發展,健康成長,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祖國復興大業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賈云,尹堅勤.阿德勒人格理論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現代中小學教育, 2020,36(05).

[2]范志宇,吳巖.親子關系與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抑郁:感恩的中介與調節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0,36(06).

[3]牛小燕.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 2020(19).

(責任編輯:劉瑩)

猜你喜歡
情感交流教育現狀自信心
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模式之我見
淺論教師課堂管理與調控能力的提升
優化教學互動,激活語文課堂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
培養初中學生自信心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與教育現狀研究*
淺析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的策略與途徑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現狀及其問題探討
試論體育教學中的“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