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工商管理的發展策略研究

2023-06-07 14:43麻少琨
南北橋 2023年6期
關鍵詞:工商管理經濟新常態經濟發展

麻少琨

[摘 要]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確保能夠為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為適應經濟新常態,國有企業必須提高自身工商管理水平,緊跟市場發展要求,順應經濟新常態發展規律,在國家政策和管理層意見的指導下,深化國有企業工商管理改革。在“新常態”的條件下,國有企業的企業經營發展應以尋求長遠、穩健發展為戰略目標。

[關鍵詞]國有企業;經濟發展;企業管理;工商管理;經濟新常態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同時也使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目前,我國的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同時也在對經濟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從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國有企業積極響應國家不斷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召,抓住這一契機,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要想推動國有企業工商管理職能的完善與發展,就必須認清其在新的發展階段中所面臨的問題,并采取適當的對策,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及效益。

1 相關概念概述

1.1 經濟新常態概述

經濟新常態是以經濟結構對稱態為基礎,以“增長動力發生轉變”和“經濟結構發生再平衡”為特征的新常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了新常態,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為特征。而在這些特征之中,動力轉換是最重要的,它對速度變化和結構優化的過程和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對資源進行了調整,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生了影響,具體包括經濟發展模式、要素及路徑的轉變。從宏觀方面來說,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需要依靠投資來推動經濟的增長;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在新常態面前,未來國有企業的競爭將會是一種以品牌和信譽為基礎,以技術和管理為手段的新型業態的競爭,將追求經濟利益和規模增長的雙重增長。所以,當前國有企業的務之急是要持續強化特色發展、內涵發展的意識,以適應并引導其在新常態下實現更好發展的現實需求。

1.2 國企工商管理概述

國有企業在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故而國企工商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工商管理與企業內部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有關系,它包括了生產經營、財務成本、研發技術、市場營銷、物資設施、品牌質量、人力資源等內容,這些都對企業的正常運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如果出了問題,其后果將是極其嚴重的,所以一定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各部門、各環節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根據這些數據信息,對工商管理的具體舉措進行調整。企業的工商管理水平對企業與目前的社會環境的適配程度有直接影響,而國有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必須確保其與目前的社會環境保持一致。所以,企業要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和實際需要,不斷優化和提高自身的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使其與社會環境的要求相適應。國有企業工商管理是一種以管理層為管理實施主體,以經營情況為管理內容,以管理方法與制度為有效手段,以企業長遠穩定與持續發展為管理目標的動態決策管理過程[1]。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它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也在不斷地吸收其他企業的優秀經營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的商業管理能力,以滿足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2 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工商管理的發展問題

2.1 管理人員能力薄弱

當前,部分國有企業的經營能力與經營體制不匹配,企業的內部協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在國有企業中,由于崗位結構相對固定,員工之間不易展開有效的溝通,因此他們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都受到限制,不能與實際需求相適應,也沒有構建出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各個管理條線上,仍然存在著本位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想,管理制度體系的監督環節也有不足,對管理的全過程分析和監管不夠重視,管理人員的力量不強,這就導致了管理混亂、效率低下。

2.2 信息化賦能效果不明顯

在新常態下,互聯網經濟體系日益完善,這給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改革創新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硬條件,也是一種必然的發展方向,而信息化應用就是提升工商管理水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信息化應用在各地區、各機構之間的發展并不均衡,包括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整體薄弱、信息平臺的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力不足、工作流程煩瑣等,這就導致制度的執行力度缺乏剛性,在實現精細化管理、智慧化運營方面進度緩慢。

2.3 管理模式不合理

一些國有企業成立的時間較早,在管理方式上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運營過程中既有商業性,又有公益性質,同時又要確保經濟效益能夠長久地保持穩定,因此其發展方向、市場定位均不清晰。此外,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國企更多受到國家政策制度的影響,為了實現健康發展,就更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靈活性,并加強對經營的嚴格監管。但是,受制于部分國有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較為低下、市場經營方面能力不足、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及社會知名度不高、資金運作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缺乏等因素的制約,企業增產不增收、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十分明顯。

2.4 未制定全面的目標

很多中小型企業都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和市場份額,眼光短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戰略目標的制訂和調整上,把目標定得非常高,而忽視了現實狀況,沒有對自己的發展進行精確的定位。在制定企業經營目標或計劃時,往往會與目前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背道而馳,這就會造成在制定目標時不考慮任何基礎條件,從而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面臨很大的難度。

2.5 團隊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欠缺

部分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并不強,只在某項技能上有所專長,有些人在技術上有所專長,有些人則是在銷售上有所專長,但是他們普遍缺乏對管理的認識,或是管理經驗不足。一旦他們參與管理,就會顯露出專業性不夠的缺陷,這就導致了企業在決策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企業或機構應該提高對人力資源的重視,從而讓企業擁有吸引并培養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

3 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工商管理的發展策略

3.1 加強內培外引,提升管理效能

以挖掘人才潛力、提高人才工作效率、創造人才價值為重點,打破傳統的人才培訓模式,以開放的方式引入人才,招募多面手。要加強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創新合作思維,打破合作困境,吸引知名學者和優秀畢業生到國企任職。要打通專業化的發展渠道,加強內部的人才流動,對人員和崗位進行優化,從而激發團隊的活力,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將考核激勵制度貫徹下去,對現行薪酬體系進行重塑、優化,要樹立管理干部能升能降、經營實體能生能滅的理念。推廣上崗靠競爭、晉升靠業績、收入憑貢獻的理念,充分發揮國企黨建的優勢,樹立弘揚正能量、發揮正導向的意識,激發企業發展的內在活力。在人才的培訓中,要從管理人才和業務人才兩個層面入手,完善人才的培訓體系,搭建出一個高層次人才的培訓平臺。做好動態管理,通過“師帶徒”等形式,提高學徒的管理水平,減少學徒的流動性。加強對工程、技術、財務等關鍵崗位的動態監控和管理,優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重視培訓工作,深入開展“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等活動,以制度宣貫和業務培訓為手段,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方式,與校企合作機制深度融合,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在此基礎上,對經營系統進行不斷優化,對經營方式進行創新,使經營的規模效益與協同效益得到最大的發揮,從而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2]。此外,也要加強預算內的統籌,合理分配生產要素,促進生產要素的集約利用。

3.2 發揮管理職能,優化組織管理

對國有企業工商管理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并與自身特征相結合,強化各職能部門的能力。財務管理、資金管理、稅務策劃等在國有企業工商管理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對這些職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才能確保企業的整體效益達到最大,全力推動各職能條塊的共建共享,從而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此外,要對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改進,推動扁平化管理,對管理層次進行優化。在承載力、機構數目方面,在適當的時候,對那些經營不善、管理不力、能力不足的企業要及時進行合并、重組,加強企業的組織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應將另一重點放在重大風險的識別、防范和化解上,從源頭上對風險進行全方位監控,加強對業務開展的集中管理,持續推動國有企業工商管理的規范化、程序化、可視化。突破“信息孤島”,整合“進度”“成本”“質量”和“安全”等管理元素,實現辦公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數字大腦”,為企業內部各個部門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實現決策的高效推進,規范民主,控制風險,推動“三會一層”良性運轉,實現企業內部管理方式的根本變革[3]。對運營管理系統和指標庫進行改進,并進行動態的減虧治困,從而提高我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與第三方咨詢機構進行緊密合作,厘清企業的管理邊界,明確企業的管理職責,對企業的組織架構進行梳理,從而完成企業商業模式的轉變,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使企業的經營范圍實現適度的多樣化,并將企業的業務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在專業市場領域中不斷進行深入的研究,將企業的主業做大做強。關注國家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態,將主業的優勢牢牢抓住,把主業當成提高企業工商管理水平的一個支撐點,做細輔業,探索業務的新增長點,從而達到“主業突出、多元并舉、創新驅動”的目的?!耙詣撔聻橹?、以生產為動力、以發展為動力”,以“聚力”的方式,不斷拓寬渠道、不斷創新方式,努力建設“以競爭為中心”的“以競爭為主”的產業生態圈。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用技術創新來引領產業升級,積極拓展具有引領性、帶動性,具備科技化、產業化稟賦的新業務領域。

3.3 完善管理體系,推進數字轉型統一

規范管理系統,健全管理平臺,完善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資源整合,發揮資本、人才、技術等優勢,達到“1+1>2”的效果;構建專業的管理體制,構建并完善“事前預控預警,事中協調處理,事后統籌推進”的控制體制;通過制定分級分類的管理目標,進行專項督導,貫徹落實質量強企的方針,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和水平,并對獎懲制度進行明確,強化企業的內部交流互動,降低企業的同質化經營。強化基層單位的經營指導,強化基層單位的經營責任,避免出現“管理真空”和“推諉扯皮”現象[4]。以職能管理、監督服務和業務發展為核心,促進各個業務板塊間的協調發展,達到規范化管理的目的,并在適當的時候,引進具有資源優勢的本地戰略性投資,從而達到發展雙贏的目的。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改造。從外部看,利用智慧平臺,對系統流程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數字產業、智慧城市相結合,主動將市場拓展出去,將目標市場和核心客戶作為核心,進行精耕細作,拓展市場,力爭以點帶面,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創新等服務能力。從內部看,通過“物聯網+”“智慧+”等手段,實現企業財務資金、人力資源、科技成果等多個層面的整合,形成一個水平全覆蓋、垂直流程全貫通的信息化體系,并在此基礎上,以科技為主導,強化核心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強化企業的核心技術,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運營控制水平。

3.4 加強目標管理,使科學管理思想得到充分的滲透

企業應該把目標的設定和管理作為其起點和終點,并把其作為核心。國有企業必須要用一種科學的方式來確定企業的經營目標或發展方向。在這一點上,要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和企業的特點來分析研判。把企業所擁有的客戶當作企業經營的中心,合理地配置資源,通過持續提高企業的財務能力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打造行業品牌,構建軟、硬相結合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對企業的產出比進行有效的預測,前瞻控制企業所面對的各種風險。

4 結語

行業的發展,再加上企業經營方式的改變,都在迫使國有企業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尋求新的突破。通過對基礎管理進行加強,對管理職能進行完善,從而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達到實現經濟效益的目的,使整體規模、體量持續擴大。國有企業應當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搶抓市場機會,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進行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專業化、集約化進程,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鄧劍.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工商管理策略研究[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22(9):3.

[2]萬懌劼. 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策略探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2(12):3.

[3]石晉萍. 經濟新常態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 財訊,2018(26):1.

[4]于紅燕. 論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管理策略面臨的挑戰[J]. 時代報告:學術版,2020(6):126-127.

猜你喜歡
工商管理經濟新常態經濟發展
探討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及發展方向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