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一體化與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關系及其影響機制研究
——基于空間杜賓模型的實證分析

2023-06-07 00:55袁平紅王珍珠
關鍵詞:流通業高質量效應

袁平紅,王珍珠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安徽蚌埠,233030)

流通業是關乎我國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在引導國內生產、刺激內需、改善民生等方面都發揮了日益突出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仍面臨一系列問題,如生產效率低下、行業結構不合理、區域差距較大等問題,制約著行業經濟效率的持續提升。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無論是從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外在需求出發,還是基于商貿流通業自身的轉型而言,都迫切需要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中央提出做好“六穩”,落實“六?!钡谋尘跋?,更加需要商貿流通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更好地發揮先導性作用。

2019 年底,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把一體化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并在長三角地區率先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夠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充分發揮規模經濟的作用,對實現要素優化配置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流通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物資流動承載產業,因此區域間的物資流動是流通產業的主要內容,區域之間的物資流通是否暢通便成為影響流通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即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的高低將影響流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否能夠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影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機制是什么?回答這些問題對提高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和促進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有關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現有文獻主要從影響流通業發展的因素展開:一些學者從產業關聯、技術創新、經濟發展水平等角度研究影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因素。有學者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對商貿流通業的影響進行研究,該研究表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有助于商貿流通業發展[3]。另有學者從成本節約、規模經濟、精準配置、效率提升和創新賦能五個方面分析數字經濟影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理,認為從數字化轉型需要通過創新來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4]。還有人從產業融合視角實證分析了物流業對商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指出物流業發展能夠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并且這種推動作用存在區域差異[5]。

此外,一些研究從其他視角分析了影響流通業發展的因素。有學者通過構建營商環境的評價指標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探究了營商環境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發現營商環境通過影響企業行為來降低交易成本進而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6]。有學者構建青年創業發展指標并進行測算,研究了青年創業對流通業規模和效率的影響,該研究顯示青年創業對流通業規模和效率起到正向促進作用,但是不同地區之間差距比較明顯[7]。

現有文獻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一是國內學者主要是以省級區域為觀測單位考察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以城市為單位研究的文獻較少。二是現有文獻大多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缺乏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研究,同時也缺乏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制研究。據此,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一是以長三角地區41 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從城市層面探究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這對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二是采用綜合指標測算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兩個指標,可能會對后續研究有指導作用。三是本文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影響長三角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異質性和作用機制,豐富研究成果并提出相關建議。

二、理論機制與研究假說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是當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開放型的經濟體系中,僅依靠一地一域的獨自發展很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資源有效配置,激發出市場發展活力,獲得單一主體無法達到的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必然有助于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根據共生理論,區域經濟與流通業共處一個共生的大環境中,區域經濟一體化為流通業提供環境、效益、資金等方面的支撐[8]。區域經濟一體化打破了地區之間的行政壁壘和貿易障礙,為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優化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由此提出假說1: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提高能夠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并具有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

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夠促進知識的傳播和溢出。根據外部性理論,產業集聚對企業間合作與競爭有利,促進產業內技術貿易,從而創造更好的創新環境,提高產業的創新效率。[9]由于區域間存在資源分布不平衡、創新能力差異明顯等問題導致流通業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各地區在進行相關創新活動時,不應局限于自身自有的資源,還應該考慮與外部區域開展創新資源的合作[10]。區域經濟一體化倡導不同地區之間進行合作和共享,通過弱化行政邊界的阻礙作用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知識技術的溢出擴散,從而推動城市之間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產業協同發展,進而有助于產業高質量發展[11-12]。

由此提出假說2: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技術創新及技術創新的空間溢出效應促進了本地和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此前,與市場配置較為成熟的服務市場和商品市場相比,長三角地區資本市場存在流動機制障礙。市場規劃建設機制落后、金融市場化程度不足等原因,造成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不高、形成資源錯配、生產資源流動缺乏活力等問題,這必然導致生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帶來生產要素在不同地區內部重新優化配置,弱化一體化之前各城市行政區域經濟帶來的資源分散和市場分割等問題,通過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相對優勢資源的互補、人口聚集和市場一體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資源和市場支持[13]。

由此提出假說3: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生產要素有效配置和資源配置效率的空間溢出效應促進了本地與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三、模型設定與變量選擇

(一)變量設定

1.被解釋變量

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有關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比較豐富,但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在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從經濟產出、規模效應、發展效率、流通能力四個維度12 個指標建立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相關指標的具體內容如表1 所示[14]。首先,對各個指標進行規范化處理。其次,借鑒楊麗等人(2015)的做法采用改進的熵值法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15],具體公式如下:

表1 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指標及權重

其中,常數k= 1/ln(rn)這里的r表示考察總年份,n為地區個數。接著計算出j項指標的信息效用值為gj= 1 -ej,由此可以求出各指標的權重wj,公式如下:

最后計算出各城市流通業發展水平,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長三角地區各城市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算結果

表3 變量描述性統計

2.解釋變量

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UN)。本文借鑒陸銘和陳釗(2009)的辦法[16],選取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鞋帽、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文化辦公用品、日用品、體育娛樂用品、交通通信,八類零售商品價格指數計算城市i在41 個城市中的市場整合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為零售商品價格指數,i、j表示不同地區,k為商品種類,qijtk為地區相對價格變動部分,UN 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指數。

技術創新(INN)借鑒王奇儒(2020)等的方法,采用專利申請量衡量技術創新。

資源配置效率(RES)借鑒王小艷(2018)的做法,采用流通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標準差來衡量[17]。地區全要素生產率采用產出導向型的DEA-BCC 模型進行測算,將流通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作為產出指標,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從業人員數、規模以上企業數作為投入指標。

3.控制變量

公共服務水平(GOV),采用政府一般公共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衡量;居民收入(INC),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開放程度(OPE),使用進出口貿易總額;城市規模(PEO),使用地區總人數衡量;人力資本(EDU),采用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與該地區總人數之比表示。

4.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長三角41 個城市層面2010—2019 的空間面板數據,數據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CNRDS 數據庫、各城市統計年鑒、各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統計發展公報,對于個別年份數據缺失的情況采用了相鄰年份插值法處理。

(二)模型設定

考慮到地區之間可能存在異質性,本文構建了更具一般性的空間杜賓模型。首先,構建模型(9)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其次,在模型(9)的基礎上加入技術創新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交互項構建模型(11),檢驗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否通過技術創新溢出效應推動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最后在(9)的基礎上加入全要素生產率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交互項構建模型(12),檢驗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否通過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1.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SDM 模型:

CIR 為流通業發展水平,i、t代表地區和年份,W為地理距離空間權重矩陣,地理距離數據來自于中國電子地圖。W×CIR表示一地區對相鄰地區流通業發展的影響,ε為隨機擾動項。

2.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技術創新溢出效應推動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SDM 模型:

3.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SDM 模型: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全局空間相關性檢驗

為了檢驗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是否具有空間全局相關性,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全局Moran's I指數檢驗,公式如下:

其中,S2表示樣本方差,X為樣本均值。如果全局Moran's I 指數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存在空間相關性,當指數值為正說明存在正相關性,數值越大相關性越強;當數值為負值時說明存在負相關性,數值越小負相關性越強;若指數為零說明不存在空間相關性。計算結果如表4 所示:

表4 2010—2019 年長三角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全局Moran's I 指數值

從表4 可以看出,2010 年到2019 年長三角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全局Moran's I 指數均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并且莫蘭指數值均大于零,由此可以說明各地區的流通業發展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此外,莫蘭指數值在考察年份具有一定的波動性,且指數值在2014 年之后逐漸增加,在2018 年達到了最大,也說明各個地區之間的依賴性在不斷加強。最后,通過LR 檢驗結果得出SDM模型不能進一步退化為SAR 或SEM 模型,因此建立更具一般性的空間杜賓模型。

(二)空間計量回歸結果

使用stata.15 對模型數據進行測算,采用Hausman 檢驗對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進行選擇。Hausman 檢驗結果得到p值為0.000,因此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選擇地理距離空間權重矩陣進行回歸,結果如表5 所示。從表5 可以看出UN以及UN 與INN、RES 交互項的系數均為正且通過了5%以上的顯著性檢驗,這表明長三角地區區域一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此外,UN×INN 與UN×RES 的系數為正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長三角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促進了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表5 空間杜賓模型回歸結果

表6 直接效應、間接效應與總效應回歸結果

(三)直接效應、間接效應與總效應結果分析

從直接效應來看,區域經濟一體化直接效應的系數為正且通過了1%顯著性檢驗,說明長三角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夠顯著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從間接效應來看,區域經濟一體化間接效應的系數為正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表明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存在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從總效應來看,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系數為正并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說明長三角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本地區和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驗證了假說1。

(四)區域經濟一體化依托技術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影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回歸結果

如表7 所示,區域經濟一體化與技術創新交乘項的直接效應系數、間接效應系數和總效應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長三角地區技術創新存在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即技術創新促進了本地和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此外,區域經濟一體化依托技術創新對城市群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存在異質性,從交乘項系數可知技術創新對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對本地區的促進作用。由此驗證了假說2。

表7 區域經濟一體化依托技術創新、資源配置效率的空間計量回歸結果

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資源配置效率的交乘項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及總效應系數均為正。表明長三角地區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對本地區和相鄰地區的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且區域經濟一體化依托資源配置效率對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對本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由此驗證了假說3。

(五)穩健性檢驗

為了檢驗回歸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借鑒王慶和韓朝升(2020)的方法,以地理鄰接矩陣為空間權重矩陣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表8 所示[18]。從表8 可以看出,使用地理鄰接矩陣的回歸結果與地理距離矩陣的回歸結果相比沒有發生顯著性變化,說明空間杜賓模型的回歸結果比較穩健。

表8 穩健性檢驗回歸結果

五、結論和建議

本文選取長三角地區41 個城市2010—2019 年的數據,構建空間杜賓模型檢驗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依托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效率對流通業發展質量的促進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第一,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夠顯著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并且這種促進作用存在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第二,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技術創新促進本地區和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并且技術創新對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對本地區的促進作用。第三,區域經濟一體化依托資源有效配置促進了本地區與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并且資源配置效率對相鄰地區流通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本地區的促進作用。

根據研究結論,本文提出相關建議:第一,加強區域間合作交流,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和縮短地區的空間距離,以降低流通業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自我營生的積極性,促進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第二,根據不同地區制定差異化創新發展戰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各地區要根據自身的地理優勢、人才優勢、要素稟賦等比較優勢發揮其在創新發展中的作用,在利用技術創新提高本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帶動相鄰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第三,物盡其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各地區要注重市場調節作用,完善市場調節機制,發揮好區域經濟一體化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作用,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流通業高質量效應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互聯網+”背景下肇慶市商貿流通業創新發展路徑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懶馬效應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現代流通業水平的評價維度及三大經濟區發展比較
我國流通業增長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
物流技術革新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研究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