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

2023-06-09 22:13宋月紅吳茜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23年5期
關鍵詞:生產力格局高質量

宋月紅 吳茜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作出深刻闡述,指出必須將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系統性、長期性和全局性的戰略工程。我們必須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科學認識兩者的關系、深刻把握其重要著力點,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科學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系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手段和途徑,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目的,兩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資源優勢,使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形成良性互動,有利于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需求支撐、市場規模和制度保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找準戰略基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皶惩ń洕h”是彼此的共同內涵,各種要素在政府、企業、家庭和國外之間形成有序循環,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與產出效率,使經濟運行更加高效暢通,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經濟、技術和環境條件。貫徹新發展理念是彼此的共同要求,具有指引性、綱領性和戰略性,其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實現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轉變。高質量發展深刻揭示和彰顯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新發展理念的推動下,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歷史經驗和實踐要求,總結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始終圍繞新發展理念而展開。

深刻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著力認識和把握如下理論與實踐問題。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和協同演進。在新發展格局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以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發展進步和綜合國力提升為標準。當今,中國發展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挑戰性加劇,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為此,要從國內經濟循環入手,在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上下功夫,把握關鍵性的產業鏈、供應鏈,牢牢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生產力的發展取決于科技進步,要集中力量實現核心科技突破,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生產力發展的重點放在新興產業的戰略性發展、創新產品的應用和標準質量品牌建設上,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社會生產力的直接體現。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大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創新體系,以勇于探索的精神攻破重點領域的“卡脖子”技術,以開放的姿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生產力的進步不僅體現在技術水平的提高,還表現在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進步而進行的生產關系調整。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起一套與新發展階段生產力發展相協調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體系,將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制度化,對分工體系進行拓展和深化,不斷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這套制度體系從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進行完善,革除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造成束縛的體制性障礙,推動經濟、技術、生活高質量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擴大內需戰略的高效統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提高供給端的質量,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微觀主體結構、要素投入結構,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使供給更加高效,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用性和靈活性,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擴大內需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就是要充分發揮好我國市場資源優勢,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投資再生產的全鏈條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利用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挖掘內需潛力,特別是通過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釋放內需潛能。加快各種要素的流動和銜接,暢通國內經濟循環,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

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良性互動。隨著國際環境和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發展階段和發展動能的深刻變化,以資源稟賦、要素驅動為主的傳統發展方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資源約束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近些年,進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漸下降,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亟須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強調的是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對資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延長國內價值鏈,拓展全球價值鏈在國內的延伸。擴大市場規模,促進市場競爭,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通過挖掘內需潛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利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掌握戰略主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整體與局部的協調發展。新發展格局立足于宏觀總體布局,清晰地闡明了整體與局部相協調的空間發展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注重整體與局部的協調發展,各地區找準各自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打破省內、市內、縣內的自我小循環,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各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協調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內發展戰略相結合的前提下,促進國內各地區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與交流,形成更加開放、協調、共贏的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城鄉融合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等有效銜接,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覆蓋面,以局部發展帶動整體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旨在實現不同地區間的協調和優勢互補,加強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和互動,促進各種要素的循環流動,拓展國內大循環的空間。城鄉融合發展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內容,也是確保國內國際兩個循環比例關系健康的關鍵因素。順應城鄉融合發展的大趨勢,要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要素的平等交換,保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合法權利,使他們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鄉村振興則強調優先發展農業農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以建設農業強國來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不斷提高黨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和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經濟發展大勢,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以及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大決策。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嚴峻復雜局面,必須發揮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堅持發展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實現人民的幸福安康,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關鍵聯結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前提的,而發展生產力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痹诟哔|量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促進人民物質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把處理好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與發展生產力的關系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黨根據新形勢和新趨勢作出的戰略選擇,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決策。在新征程上,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以矢志不渝的定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心,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博士后)

猜你喜歡
生產力格局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格局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聯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小人物的大格局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